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棉大卷叶螟     
《农技服务》2009,26(2):87-88
<正>棉大卷叶螟(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又名棉卷叶螟、棉大卷叶虫、裹叶虫、包叶虫、叶包虫、棉野螟蛾、棉卷叶野螟、青虫子,为鳞翅目螟蛾科昆虫。主要寄主为棉花、苘麻、蜀葵、木槿、苋菜、黄蜀葵、秋葵、锦葵、冬葵、木棉、木芙蓉、扶  相似文献   

2.
桃蛀螟对蓖麻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穿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631-1632
[目的]控制桃蛀野螟对蓖麻的为害。[方法]对桃蛀野螟在蓖麻上的危害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试验观察。[结果]结果表明,补充营养对成虫产卵量影响明显,尤其是越冬代成虫。幼虫蛀食蓖麻果实、籽粒及雌雄花蕾,其他部位不取食。7~11月是此虫在蓖麻上的为害期,防治方法有药剂喷雾及套袋。[结论]该研究为蓖麻桃蛀野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棉卷叶野螟是绿篱植物——木槿的重要害虫。在福建大田,室内饲养1年发生5~6代,野外世代重叠,每代历期31~47天,以老熟幼虫在地上或草丛中结薄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笫1代幼虫,10月下旬部分老熟幼虫开始越冬,部分继续发育为下代,直至12月中旬才越冬。幼虫6龄,卷叶为害,在室内对2~6龄幼虫喷洒90%的敌百虫晶体3000或5000倍液,80%敌敌畏3000或5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5000或10000倍液,田间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喷洒,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永泰县橄榄园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虫害主要有橄榄星室木虱、蛀果野螟、恶性叶甲、橄榄枯叶蛾、卷叶蛾、金龟子成虫、蚜虫、星天牛;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叶斑病、煤烟病等。针对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提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桑螟已成为夏秋季桑园的主要害虫,8月至9月是为害高峰期,生产上在防治时存在以下技术难点,需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防治难点:(1)正常年份桑螟一年发生5~6代,7月下旬以后出现世代重叠现象,8月至9月为害不间断,而且会转株为害,最终使整片桑园受害.(2)桑螟幼虫在3龄以后开始吐丝卷叶为害,药液难以接触到虫体.(3)7月至9月桑树高度一般超过2米,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施药难度大.(4)养蚕季节适用的安全药很少.  相似文献   

6.
香樟树是常绿大乔木,树形饱满、树势高大、枝叶芳香,近20年来广泛应用于道路、河岸、公园等地绿化,是我国南方主要绿化树种之一。樟巢螟是香樟的主要害虫,在浙江一般一年发生2代。樟巢螟不仅啃食樟叶。影响树木生长,而且缀叶形成竭色的虫苞,影响景观。近些年来,樟巢螟为害越来越严重。因此,了解樟巢螟的为害习性,制订防治方法,保护樟树健壮生长。对建设生态城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菡 《农技服务》2010,27(5):580-581
豆荚野螟是为害豆类的主要食心虫之一,在国内各地都有发生。比较了豆荚野螟与大豆食心虫、豆荚斑螟的形态特征区别;分析了豆荚野螟的发生、消长与气候土质、栽培制度等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8.
董伟 《农技服务》2009,26(8):64-65,69
对大豆食心虫、豆荚斑螟和豆荚野螟进行了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的鉴别,总结了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并对各种防治大豆食心虫的方法的具体实施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白缘苇野螟是一种为害芦苇顶叶的害虫。湖北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以第三代老熟的幼虫在芦苇茎秆内结薄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幼虫共分七龄,四龄前食量小,四龄后食量剧增,每龄可在苞内食尽一片心叶。该虫的发生和为害程度与气候、苇田环境、收割质量、汛期水位、天敌等因子有密切的关系,据此,最佳防治方法是冬前砍割干净,翌年3月前将芦苇处理完毕或药剂封堆,以防羽化的成虫返回苇田。  相似文献   

10.
 1990~1991年作者在云南省昭通地区绥江县进行玉米螟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中,发现桃蛀野螟 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peach bore) 严重为害玉米,该虫在云南主要为害桃、李、苹等,本文记录了桃蛀野螟在绥江为害玉米及其发生消长情况,为省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棉蚜年生活周期及其与寄主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蚜虫在花椒上繁殖6~8代,在棉田发生18代。以后又在花椒上繁殖2代,全年发生23~25代,每代平均23.7天。一头棉蚜最长产仔期68天,一生最大产仔量为185头,寿命最长87天;一头成蚜一天最多产仔22头,不同棉蚜寄主,其糖、氮含量比例不同,棉蚜适宜不同比例范围。棉蚜多种“寄主”不是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期接虫和分期回收的方法,研究常规棉与转基因棉品种棉铃虫寄生性天敌在不同棉花品种间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棉铃虫第2~4代发生期以及卵期和幼虫期,转基因棉品种的棉铃虫卵、幼虫寄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棉品种。棉铃虫卵期的寄生蜂主要为拟澳洲赤眼蜂(Tricogramma confisum),幼虫寄生蜂为棉铃虫齿唇姬蜂(Compoletis chlorideae)等。由此可见转基因棉对棉铃虫寄生性天敌存在非亲和效应。通过对转Bt基因棉国抗22及其亲本泗棉3号棉铃虫不同世代间卵、幼虫寄生率的纵向比较,发现同一品种棉花上不同世代间棉铃虫卵寄生率差异不显著,而幼虫寄生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薛丽  声延  周正堂  高希武  宋敦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14-15316
[目的]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SGK321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的影响,为转基因棉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SGK321及其亲本棉石远321上长期饲养棉蚜,研究2种棉花品种对棉蚜短期(第1、2、3代)和长期(第41、42、43代)的影响。[结果]在SGK321上取食1代的棉蚜种群羧酸酯酶比活力显著高于在亲本棉上取食1、2、3代的棉蚜种群,转双价基因棉SGK321上饲养1、2、3代的棉蚜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均显著高于在石远321上饲养相同代数的棉蚜。但长期饲养的2种棉蚜之间羧酸酯酶比活力、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期取食转双价基因棉SGK321的棉蚜通过棉蚜解毒酶的调节作用对SGK321产生了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棉花品种航天诱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经卫星搭载航天诱变后的棉花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主要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的2a观察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对棉花品种的早熟性及衣分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对生长发育、主要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均有较明显的改变作用,其效应可持续到二代以后;航天诱变对改善棉花品种的早熟性、衣分及纤维强度作用最大;不同品种及性状对航天诱变的反应程度及方向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SGK321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的影响,为转基因棉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SGK321及其亲本棉石远321上长期饲养棉蚜,研究2种棉花品种对棉蚜短期(第1、2、3代)和长期(第41、42、43代)的影响。[结果]在SGK321上取食1代的棉蚜种群羧酸酯酶比活力显著高于在亲本棉上取食1、2、3代的棉蚜种群,转双价基因棉SGK321上饲养1、2、3代的棉蚜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均显著高于在石远321上饲养相同代数的棉蚜。但长期饲养的2种棉蚜之间羧酸酯酶比活力、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期取食转双价基因棉SGK321的棉蚜通过棉蚜解毒酶的调节作用对SGK321产生了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1983-1986年在河北省邯郸地区,从不同世代、不同虫量及不同类型棉田,采用自然感虫和人工控制虫量的开放式方法研究了棉铃虫对棉花的为害损失。结果得知每头二代幼虫为害蕾铃约13个、顶尖约0.5;每头三代幼虫约为害蕾铃14个。群体为害量与虫量的关系呈对数曲线变化。为害对产量的影响、主要决定于成铃数的多少,而对品质的影响则决定于造成霜前花的比例大小。由于棉花的补偿能力,低虫量为害对产量反有所增加;不同世代、不同类型田棉花的补偿能力不同,为制定经济阈值提供依据。通过对虫量与产值损失率的关系分析,建立了产值损失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朝阳县棉田棉铃虫1年发生2代,主害代为二、三代。通过对近年来棉铃虫发生情况调查分析,提出种植方式改变、外区域棉铃虫发生重、天敌种群数量减少、偏重药剂防治、轻视诱杀防治是棉铃虫加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棉铃虫综合防治中强调运用应急防治和长期控制相结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分子特征和遗传稳定性是我国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流程所需考察的重要数据。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抗除草剂棉花GV-2的T-DNA插入位点、拷贝数及侧翼序列进行解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Southern杂交、胶体金试纸及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方法对连续3代(T3~T5)GV-2转化体中目的基因的表达的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转化体GV-2中T-DNA以单拷贝形式插入到陆地棉A06染色体2 092 124~2 092 194 bp之间,造成棉花基因组中70 bp DNA的缺失。转化体特异性PCR及Sanger测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插入位点的正确性。此外,目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在不同世代转化体中均可稳定遗传,为转基因棉花GV-2转化体的安全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棉田棉蚜自然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分代隔离观测等方法,研究了棉蚜自然种群特定年龄生命表,共获得5个世代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棉蚜自然种群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和天敌  相似文献   

20.
对河北省6个县245个农户两年的问卷调查材料为依据,对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和非抗虫棉品种的效果以及不同基因来源、不同代数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调查所涉及的2002和2003年度,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产量、农药成本、总成本和收益都比非抗虫棉品种高。转Bt基因抗虫棉1代种子比转Bt基因抗虫棉2代和3代种子产量高,但是两者收益之间的差异在两个年度有不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