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土培法培养试验,研究在不同光照(1.5、3.0、5.0、8.0、12.0、20.0klx)和温度(10、15、20、25、30、40℃)条件下稀土镧(La)对辣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根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适宜浓度稀土La(Ⅲ)能明显提高辣根的叶绿素(Chl)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其中以20mg·L^-1效果最佳;高、低温下喷施La(Ⅲ)不利于辣根的光合。在较低光照幅度下,La(Ⅲ)仍能有效促进辣根光合作用,呈“低促高抑”现象。且在较低的光照幅度范围内,对较低光照幅度下的促进作用优于较高光照幅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急性毒性的方法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重稀土铽(Tb)对辣根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光照(除光照强度为12.0klx外)下,Tb(Ⅲ)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即低浓度的Tb(Ⅲ)(〈3mg·kg^-1)略微刺激HRP酶活升高(P〉0.05),高浓度时明显表现出抑制作用(P〈0.05)。但相同浓度的Tb(Ⅲ)对HRP的影响幅度不尽一致,Tb(Ⅲ)=300mg·kg^-1时,1.5、3.0、5.0、8.0、12.0klx处理的酶活分别为各光照条件下对照(CK)酶活的78.0%、59.3%、58.5%、52.9%、41.9%。说明强光下,酶活变化幅度较大。根据实验结果运用机率单位法数据处理,比较24h-EC50的大小顺序依次为12.0klx(84.2mg·kg^-1)〉8.0klx(337.2mg·kg^-1)〉5.0klx(349.6mg·kg^-1)〉3.0klx(809.2mg·kg^-1)〉1.5klx(1185.9mg·kg^-1)。表明与弱光相比,强光处理下的Tb(Ⅲ)对HRP毒性大。  相似文献   

3.
不同Cd水平对小白菜叶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水培的方法,探讨了不同Cd^2+水平(0、1、2.5、5、10mg·L^-1)对小白菜地上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以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浓度的提高,SOD活性呈下降趋势(r=0.94);Cd^2+胁迫下小白菜POD、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8.9%~60.8%和5.6%~18.8%;MDA含量在Cd^2+浓度为1、2.5、5、10mg·L^-1时,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7%、17.9%、43.3%、64.9%;游离脯氨酸含量在Cd^2+浓度为1mg·L^-1时最低,浓度为5mg·L^-1时最高;Cd^2+浓度为2.5,5,10mg·L^-1时,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分别为对照的1.5、1.5、1.1倍;小白菜GSH含量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r=0.93),说明GSH在缓解小白菜Cd毒害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3个家蝇(Musca domestica L.)种群对12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了不同杀虫剂对家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Org种群对抗蚜威(LC50=18.654mg·L^-1)、速灭威(LC50=17.387mg·L^-1)比FAAS种群(LC50分别为26.011、26.632mg·L^-1)更为敏感,FAAS种群对仲丁威(LC50=8.271mg·L^-1)比Org种群(LC50=12.539mg·L^-1)更为敏感;除了与乙酰甲胺磷无显著差异外,FZ种群对其他供试杀虫剂的敏感性均显著低于Org种群和FAAS种群(95%CI没有重叠)。Org种群AChE对二嗪磷(IC50=0.025mg·L^-1)比FAAS种群AChE(IC50=0.048mg·L^-1)更为敏感,FAAS种群AChE对辛硫磷(IC50=0.021mg·L^-1)比Org种群AChE(IC50=0.026mg·L^-1)更为敏感;FZ种群AChE对所有供试杀虫剂的敏感性均显著低于Org种群和FAAS种群AChE(95%CI没有重叠)。  相似文献   

5.
以芍药为研究对象,建立芍药高效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试验筛选最佳结果为:以茎段为外植体,用HgCl2消毒15min,基本培养基为1/2MS,抗坏血酸(100mg·L^-1),诱导愈伤阶段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GR)配比为ZT(2.0mg·L^-1)+IAA(0.4mg·L^-1),胚状体分化阶段不加植物生长调节剂PGR;生根阶段为IAA(0.4mg·L^-1)。抗性筛选时适宜的卡那霉素Km浓度为4mg·L^-1,遗传转化受体为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6.
外源乙烯胁迫对枇杷果实若干品质及PPO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cv.Jiefangzhong)果实为材料,研究浓度为10~20mg·L^-1、50~60mg·L^-1的外源乙烯胁迫对果肉硬度、可滴定酸(TA)、可溶性总糖(TS)等品质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60mg·L^-1外源乙烯处理贮藏20d、40d的硬度分别仅增加11.0%和35.7%,而对照增加了29.9%和49.4%;外源乙烯胁迫抑制了糖和酸的消耗,处理组贮藏40d的糖和可滴定酸均高于对照组;10~20mg·L^-1外源乙烯处理在贮藏前期会激发PPO活性,而50~60mg·L^-1外源乙烯则对PPO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理1(清水对照)比较,处理4(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mg·L。)和DA-6(4mg·L^-1)+表面活性剂(S-240,1μL·L^-1))的苗期油菜植株具有最大的生物量(每株0.38g)、叶片长宽增加值(0.69cm×0.60cm)和株高净增量(3.40cm),其他依次为处理2(营养物质+表面活性剂(S-240,1μL·L^-1)、处理3(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mg·L^-1)和DA-6(4mg·L^-1))、处理5(营养物质+复硝酚钠(10mg·L^-1)和DA-6(4mg·L^-1)+表面活性剂(S一240,1μL·L^-1)。与对照相比,各叶面肥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光合速率均有升高趋势,处理4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7.8%和23.0%。各叶面肥处理油菜N、K累积量也以处理4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1.1%、31.3%。苗期油菜喷施合适的叶面肥,能够促进其营养生长,增加其生物量。叶面肥中复硝酚钠和DA-6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苗期油菜生长。本试验条件下处理4是油菜苗期比较好的叶面肥配方。  相似文献   

8.
非洲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大红花品种花托为外植体,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6-BA、NAA和IBA,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时。MS+6.BA 10mg·L^-1+NAA0.5mg·L^-1+蔗糖30g·L^-1 +琼脂5.5g·L^-1的效果最佳,培养30d后转接到MS+6-BA2.0mg·L^-1+NAA1mg·L^-1+AD(硫酸腺嘌呤)5mg·L^-1+蔗糖 30g·L^-1+琼脂5.5g·L^-1的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增殖培养以MS+6-BA2.0mg/L+NAA0.5mg·L^-1+蔗糖30g·L^-1+琼脂5.5g·L^-1为佳。生根培养是以1/2MS+IBA0.2mg·L^-1+蔗糖30g·L^-1+琼脂5.5g·L^-1的培养基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材料,通过鲫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染毒试验,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经不同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0.10-10.00mg·L^-1的PBDE-47处理鲫鱼肝脏组织30min,0.10mg·L^-1浓度组鲫鱼肝脏组织中T-AOC、MDA含量、XOD和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0.56mg·L^-1以上各浓度组的XOD活性和MDA含量随PBDE-47浓度增加逐渐上升,而T-AOC和SOD活性逐渐下降,均与PBDE-47浓度呈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这说明PBDE-47对鲫鱼肝脏产生了氧化损伤,具有生化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1,2,4-三氯苯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4-三氯苯(1,2,4-TCB)处理后斜生栅藻的生长状况、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培养液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改变来检测1,2,4-TCB对斜生珊藻的毒性效应及其毒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4-TCB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2,4-TCB处理4 d后,斜生栅藻细胞蛋白质含量下降,10 mg·L^-1和15 mg·L^-11,2,4-TCB处理后,藻细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62.89%和80.22%,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含量下降最显著,在5 mg·L^-1处理组即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膜结合酶SOD和POD活性降低,15 mg·L^-1 TCB组藻细胞的SOD和POD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40.57%和77.42%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培养液中TOC含量升高,其中10 mg·L^-1和15 mg·L^-11,2,4-TCB处理组TO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57.95%和72.55%.这表明1,2,4-TCB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及各种生理功能产生毒害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藻细胞生物膜通透性和生物膜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平原湿地开垦对地表水中可溶性铁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选取三江平原湿地开垦前后具有代表性的地表水类型,以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湿地开垦对地表水中可溶性铁(WSIFe)含量与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块尺度上,湿地地表积水、排水中WSIFe的含量均值分别为2.20、1.75mg·L^-1;开垦为大豆田后地表无积水,排水中降为1.34mg·L^-1;开垦为水田后分别增加为2.76、2.38mg·L^-1,这与使用铁含量较高的地下水灌溉有关。在区域尺度上,虽然湿地开垦导致沼泽性河流中WSIFe含量降低,但目前含量(均值为0.66mg·L^-1)仍高于黑龙江(0.34mg·L^-1),是黑龙江WSIFe的重要来源;农田排水干渠中WSIFe含量均值为0.42mg·L^-1,也是黑龙江WSIFe的来源之一,但其贡献量低于沼泽性河流;湿地开垦减少了地表水中WSIFe向黑龙江的输出。湿地开垦后地表水中Fe^3+的相对含量在田块尺度上出现增加,在区域尺度上有所降低,湿地开垦前后地表水中WSIFe的主要存在形态均为Fe^3+。无论是田块尺度还是区域尺度,湿地开垦后地表水中WSIFe含量的季节变化都与灌溉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S3307对郁金香切花的抑菌和保鲜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S3307在郁金香鲜切花瓶插期间的抑菌作用和保鲜效果,以郁金香品种阿波罗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设计4种不同保鲜剂处理:T1(5mg·L^-1S3307)、T2(150mg·L^-1柠檬酸+3×10^4mg·L^-13%蔗糖)、T3(150mg·L^-1柠檬酸+3×10^4mg·L^-1蔗糖+300mg·L^-18-HQC)、T4(150mg·L^-1柠檬酸+3×10^4mg·L^-1蔗糖+300mg·L^-18-HQC+5mg·L^-1S3307)。于处理第4天测定各保鲜剂中的细菌数量,调查观赏品质、鲜重、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结果表明,S3307可减少瓶插液中细菌的含量,与CK相比差异极显著,以T4抑菌效果最好。4种保鲜剂均可延长郁金香的瓶插寿命、增加花朵直径及每天开放时间.并减少花瓣中丙二醛的含量.降低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以T4的效果最好。T4与CK相比,瓶插寿命延长5d,花朵直径增加3.81cm,每天开放时间增加4h,盛开持续期增加5d,瓶插第7天丙二醛含量降低37.83%,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降低37.39%。S3307在郁金香切花保鲜剂中可以单独使用,与其他保鲜剂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瓜和梨中阿维菌素B1a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建立了蔬菜(黄瓜)与水果(梨)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采用甲醇提取,二氯甲烷萃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最后用甲醇定容。色谱柱为C18不锈钢柱(25cm×4.6mm,10μm),流动相甲醇+水=90+10(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5nm,采用外标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在0.05~5.00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方法的添加回收率范围为82.99%~92.23%,变异系数为2.31%~4.15%,最小检出浓度为0.001mg·kg^-1,能够满足对该农药在黄瓜和梨中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联苯胺对大蒜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蒜根尖微核实验,研究联苯胺的遗传损伤效应,实验结果显示:0.5~40.0mg·L^-1的联苯胺(C12H12N2)处理6h可诱发大蒜根尖细胞遗传损伤,导致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间期具有微核和双核的细胞数显著增多;根尖细胞分裂指数与处理浓度间呈负相关,但浓度过高(〉2.5mg·L^-1)时,反而会抑制大蒜根尖细胞微核和双核的数量。研究结果表明,联苯胺可引起植物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利用大蒜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环境中联苯胺污染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农村水环境氮、磷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一年中分6次采样测定分析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宜兴、常熟的王庄和辛庄)的农村各水体中总磷(TP)、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含量。结果表明,一年中的丰水期(5至9月),农田各个水体中氮、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时期;地表水中NH4^+-N含量较高,地下水中NO3^--N含量也偏高。地下水中的NH4^+-N污染程度高于NO3^--N,其中宜兴和王庄地下水中的NH4^+-N污染比辛庄严重,年均值分别为1.596和2.103mg·L^-1,最高值分别为5.782和5.441mg·L^-1,都超过了V类地下水限值的10倍以上。辛庄5至9月地下水中NO3^--N含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生活饮用水硝态氮浓度10mg·L^-1的上限,已不适合作饮用水。研究区域内太湖水TP年均含量为0.492mg·L^-1,污染程度比农村灌溉水和城市河水严重,表现为TP在太湖中有累积的趋势;NO3^-N和NH4^+-N年均为2.152和2.885mg·L^-1,太湖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6.
杭嘉湖水网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嘉兴市郊区魏家湾村为例,通过野外实测监控暴雨径流污染过程,研究了杭嘉湖水网地区农村暴雨径流产生过程及污染物输出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初期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与径流流量有着较好的相关性;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输出形态与降雨强度和降雨类型有关,强度越大,颗粒态污染物含量越高;农田上6月23日次降雨的SS、TN、TP的EMC值分别为558.62mg·L^-1、21.67mg·L^-1和1.58mg·L^-1,8月21日次降雨的SS、TN、TP的EMC值分别为320.54mg·L^-1、3.86mg·L^-1和1.07mg·L^-1,明显高于其他下垫面类型,是农村面源污染的最主要污染物输出源,是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的关键源区。  相似文献   

17.
UASB的启动及其对畜禽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UASB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的试验运行。结果表明,用畜禽废水直接启动UASB反应器是切实可行的,絮状污泥接种后经过54d的驯化,有机负荷由0.8kgCOD·(m^3·d)^-1提升到5kg COD·(m^3·d)^-1,进料COD浓度由800mg·L^-1提高到4000mg·L^-1,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5%以上;用UASB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也是切实可行的,畜禽废水经过UASB反应器处理,COD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同时对TN和TP也有一定的去除,且反应器较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8.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磷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选用9种人工湿地基质(包括3种人工土基质)进行了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浓度为100~500mgP·L^-1条件下,试验所得结果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并且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Freundlich方程。在9种基质中,最大吸附量以草炭最大,达到4242.48mg·kg^-1土;中粗砂最小,仅为404.11mg·kg^-1土,其余基质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高炉渣人工土、高炉渣、煤灰渣、耕层土、煤灰渣人工土、中粗砂人工土和砾石。在溶液初始磷浓度为5mgP·L^-1条件下,草炭对磷的吸附去除率最高,达到92.0%,砾石仅为3.1%,其余基质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煤灰渣人工土(57.3%)、煤灰渣(55.7%)、耕层土(40.7%)、高炉渣人工土(24.1%)、高炉渣(20.6%)、中粗砂(18.9%)和中粗砂人工土(11.8%)。  相似文献   

19.
郁金香愈伤组织诱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的郁金香种球大部分需从荷兰进口及郁金香种球存在退化严重、分球繁殖速度慢等问题进行了郁金香的组织培养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鳞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9.25%),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鳞片;(2)筛选出最佳的起始培养基,叶和鳞片的起始培养基均为Ms+NAA2mg·1^-1+BA0.2mg·1^-1,鳞茎盘的起始培养基为Ms+NAA3mg·1^-1+BA2mg·1^-1。  相似文献   

20.
以粤香占和丰美占两种水稻为指示植物,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以及彗星实验,在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和DNA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重金属元素Cd、苄嘧磺隆(Bensulfuron Methyl,BSM)复合污染对水稻的毒理学机制。电镜分析结果表明BSM和Cd复合污染能够破坏水稻根尖的细胞结构,使表皮细胞破裂,核仁解体。对丰美占水稻进行彗星实验研究,并用CASP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d^2+浓度的增加,DNA的迁移程度逐渐增加,也就意味着DNA的受损程度逐渐增加。当Cd浓度为10mg·L^-1时,0.1mg·L^-1的BSM会使OliveTM等参数降低,这说明0.1mg·L^-1的BSM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对水稻叶片DNA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