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新强 《中国棉花》2010,37(5):35-36
一直以来,棉株早衰是困扰广大棉农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很多地方棉花生产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棉株早衰表现为:棉株进入盛铃后期,叶片变黄,继而逐步变为褐色,直至枯萎而自动脱落;出现很明显的尖顶,90%呈红茎;顶部不再延伸新的果枝,蕾小、花弱、桃少;根部根系衰竭,根浅根少,吸肥吸水能力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2.
山西晋南抗虫棉早衰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晋南棉花田间生长状况及管理水平进行了多年多点定点调查后发现,当地棉花普遍存在耕作措施不合理、有机肥缺乏、地力与棉田群体搭配失调、水肥调控不当等问题,从而人为导致棉花早衰.总结出抗虫棉早衰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防止抗虫棉早衰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棉花早衰指棉花提前衰亡或北方棉区棉花不能充分利用生产季节、光热资源过早死亡的现象。山东省是我国的传统棉花产区,近年来由于地力下降等原因棉花早衰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和田间观察,目前鲁西北植棉区一熟棉田早衰面积占当地棉田面积的70%,鲁北盐碱地和鲁西南两熟棉田也有20%左右出现早衰,全省发生早衰的棉田占棉田总面积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4.
5.
翟雷霞 《中国棉花》2010,37(9):37-37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棉花产量及植棉效益大幅度提高。但由于气候和地力等因素影响,棉花早衰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制约了棉花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良,限制了棉花效益的进一步提高。邯郸地区作为河北省主产棉区,棉花早衰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麦盖提垦区棉花后期早衰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涛 《中国棉花》2008,35(8):26-27
根据四十五团农业工作者的大量调查和对周边团场的了解,近几年来,棉花早衰已成为生产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减产幅度达到15%~20%,甚至高达30%.早衰不仅减产严重,并且导致种子和纤维品质全面下降.另外,随着杂交棉的推广种植,早衰现象亦更为明显,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可见,棉花早衰已成为制约本团棉花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技术障碍,必须及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2002年以来,膜下滴灌技术在博州棉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2007年全州达到8000 hm2,并且今后推广面积会进一步扩大.该项技术的引进推广带动了博州棉花单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油菜收后覆膜移栽棉苗,不论是遇高温、干旱,还是低温多雨,均能起到明显的调墒增温的作用,是油后棉防僵苗、争早发、夺高产的有效措施,已被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结果所证实.然而,此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失误,使之效果不佳.笔者结合近年的实地探讨,就油后移栽地膜棉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9.
垄作地膜覆盖有效地促进了南繁棉花的一播全苗、壮苗早发和生长发育,但棉花倒伏现象时有发生,给田间管理增加了很大困难。因此,分析其倒伏原因,研究其预防措施,对促进该项技术推广、进一步提高南繁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建强 《中国棉花》2008,35(7):33-33
棉花是酒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万 hm2左右.目前,棉花产量水平较低且不稳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施肥不合理.推广棉花配方施肥技术是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一项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棉田种植结构调整,麦后移栽棉在湖北省发展很快。与麦套棉相比,麦后棉迟播、迟栽、晚发、晚熟,棉花生育进程后延,有效现蕾、开花结铃期缩短,影响棉花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提升。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通过麦后棉生产调研,开展试验示范,制订技术规程,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并集成为选用早熟品种、安全除草、机械覆膜、增加种植密度、合理运筹肥水、全程化调、协调生育等麦后移栽地膜棉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常金梅 《中国棉花》2008,35(3):27-27
随着抗虫棉在全国的不断推广,抗虫棉的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的95%以上.它不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省工省时,保护生态环境,又提高了棉花产量,非常受广大棉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作物布局的调整,种植制度的改变,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生产的发展和棉花面积连年扩大,棉花病虫害发生种类、数量和危害程度也有了很大变化。2002年8月在舞钢市部分乡镇棉田首次发现烟粉虱,当年仅零星发生,为害较轻;2004年起在多个乡镇的部分棉田重度发生,2006年近50%的棉田遭受不同程度危害,2008年烟粉虱在本市棉田偏重发生,受害田块达90%,造成棉花减产20%~30%。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地区移栽地膜棉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胜  伍琦  曾小林 《中国棉花》2011,38(12):38-39
鄱阳湖地区是江西省棉花的主产区,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0%以上.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并且土层深厚,养分丰富,耕性良好,十分适宜棉花生长.随着现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棉田管理繁重、用工多、成本高的问题日趋严重,广大棉农迫切需要减少繁琐的栽培环节,减少用工,降低成本,提高植棉经济效益.近年来,鄱阳湖地区通过不断开展地膜植棉的简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适合于鄱阳湖地区移栽地膜棉简化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棉花育苗技术是新疆耕作栽培的一项新技术。但在生产中移栽苗往往受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病害、机力作业、日光强度、操作不当等因素影响,移栽后形成僵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形成生产风险。目前常使用的育苗方式有水浮育苗、穴盘育苗、裸根育苗、营养钵育苗。在育苗和移栽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新疆滴灌棉田棉铃虫成灾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桑艳朋 《中国棉花》2012,39(4):44-44
棉铃虫Helicoverpa amigera(Hübner)是世界最主要的农业经济害虫之一,食性杂、寄主多、分布广,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加工番茄、玉米、大豆、果树等多种作物。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高温干旱,降雨量少,是优质的棉花生产基地和加工番茄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作物布局的改变和栽培技术的革新,棉铃虫危  相似文献   

17.
石首市地处江汉平原,素有鄂南湘北门户之称,是湖北省产棉大县、优质棉基地之一.常年植棉1.2万hm2左右,总产1.7万t以上.近几年来,棉花早衰面积逐年上升,单产减幅达三成,棉农减收在30%以上.早衰已成为制约本市棉花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大技术障碍.早衰多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8.
山东滨州棉花角斑病发生趋重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作为滨州市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近年来角斑病发生严重。据2010年调查,病田率一般在20%~30%,发病地块病株率10%~30%,最高可达40%以上,严重的造成茎顶端坏死,产量损失较大。为切实搞好棉花角斑病的防治工作,对其田间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制定了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郭长生 《中国棉花》2012,39(6):38-38
用海岛棉做砧木、陆地棉(抗虫杂交棉)做接穗形成的嫁接棉是无性繁殖的组合体。从2006年开始,经过6年多的时间,在不同镇、村联系户试验,从2007年几十株到2008年上百株,发展到2011年上百亩的连片种植。2011年射阳县阜余镇沙东村皋锡明7.33hm2嫁接棉,在遭遇多雨、棉花普遍  相似文献   

20.
在大荔县棉区,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与普及,棉田用药次数大大下降,原本属兼治对象的棉盲蝽,已上升为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且由于昼伏夜出和移动性大的特点,防治难度相当大.尤其是秋淋雨多的年份,损失更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