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述了山西宽跗食蚜蝇属的 4个新记录种 :结毛宽跗食蚜蝇Platycheirusalbimanus (Fabricius) ,卵圆宽跗食蚜蝇PlatycheirusovalisBeeker,狭腹宽跗食蚜蝇Platycheirusangustatus (Ietterstedt) ,菱斑宽跗食蚜蝇Platyeiruspeltatus(Meigen)。对每种形态作了记述 ,并附特征图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我国食蚜蝇科带食蚜蝇属Epistrophe Walker三新种:毛缝带食蚜蝇(E.setifera Chu et He)、南京带食蚜蝇(E.nankinensis Chu et He)和华丽带食蚜蝇(E.spledida Chu et He)、所有模式标本保存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3.
本文整理出上海地区食蚜蝇科昆虫名录33种.记述了新种1个,即大角宽跗食蚜蝇 Platycheirus macroantennae He,新种,中国新记录种2个,即弯斑鼓额食蚜蝇 Scaeva komabensis(Matsumura)和羽宽跗食蚜蝇Platycheirus pennipes ()hara。文末并就上海地区食蚜蝇科的区系组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上海食蚜蝇的研究(双翅目:食蚜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整理出上海地区食蚜蝇科昆虫名录33种,记述了新种1个,即大角宽跗食蚜蝇Platycheirus macroantennae He,新种,中国新记录2个,即弯斑鼓额食蚜蝇Scaeva komabensis (Matsumura)和羽宽跗食蚜蝇Platycheirus pennipes Ohara.文末并就上海地区食蚜蝇科的区系组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中国13种细腹食蚜蝇,其中记述了2个新种:蔡氏细腹食蚜蝇,Sphaerophoria tsaii He et Li,新种和婷婷细腹食蚜蝇 Sphaerophoriaevida He et Li,新种,并记述了一个新记录种:离带细腹食蚜蝇 Sphaerophoriaabbreviata(Zetterstedt)。编制一个改进了的种团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6.
中国细腹食蚜蝇属的研究(双翅目:食蚜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国13种细腹食蚜蝇,其中记述了2个新种:蔡氏细腹食蚜蝇,Sphaerophoria tsaii He et Li,新种和婷婷细腹食蚜蝇Sphaerophoria evida He et Li,新种,并记述了一个新记录种:离带细腹食蚜蝇Sphaerophoria abbreviata(Zetterstedt)。编制了一个改进了的种团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目测法和网捕法系统调查了河南省漯河市小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动态变化和时间生态位。结果表明,该地区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共有9目20科31种,其中优势害虫和优势天敌分别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烟蚜茧蜂(Aphidius guifuensis)。麦田群落总个体数随时间呈抛物线形变化,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小麦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4月份小麦抽穗灌浆时降低,而在5月份小麦乳熟期升高。在麦田害虫群落中,禾谷缢管蚜(Rhopalosiohum padi)和麦长管蚜的种内竞争较缓和,但两者之间的种间竞争最强;麦岩螨(Bryobia rubrioculus)的种内竞争最为激烈。在天敌群落中,大灰食蚜蝇(Eupeodes corollae)种内竞争最为缓和,而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的种内竞争最为激烈;烟蚜茧蜂与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种间竞争最强,其次为大灰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月斑鼓额食蚜蝇和中华草蛉种间竞争最弱。害虫与天敌种群之间,烟蚜茧蜂、大灰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控制作用较强,但各个天敌对麦岩螨和麦圆叶爪螨的控制作用均较弱。在生产上,小麦拔节期应注意防治麦螨;抽穗灌浆期重点防治麦蚜,并注意对烟蚜茧蜂和大灰食蚜蝇等优势天敌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东亚飞蝗和刺腿食蚜蝇内生酵母菌的菌群多样性和探索这两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功能的昆虫内生酵母菌的多样性差异,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样本内生酵母菌26SrDNA进行测序,利用Mothur软件计算东亚飞蝗和食蚜蝇体内酵母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并进行丰富度Alpha多样性分析,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样性差异显著性分析,共产生906个OTU,东亚飞蝗中含647个OTU,而食蚜蝇为677个OUT,共有OUT 418个;酵母菌共鉴定出2门19属。结果表明刺腿食蚜蝇内生酵母菌多样性略高于东亚飞蝗。东亚飞蝗体内发现了特有的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和拟威尔嗜杀酵母(Cyberlindnera)生防酵母资源。新疆东亚飞蝗和刺腿食蚜蝇的内生酵母菌丰富多样,其生存的微环境具有特殊性。通过对其进一步研究可能为害虫防治和特殊环境下的酵母菌资源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田常见食蚜蝇幼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蚜蝇属于双翅目(Diptera)食蚜蝇科(Syrphdiae),是多种蚜虫的重要天敌,以往对食蚜蝇种类鉴定多限于成虫,而对幼虫涉及较少,作者通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在云南发现了8种农田常见食蚜蝇幼虫,并编制了检索表,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1979-1981年,在延津县对食蚜蝇的生活习性及其对麦蚜的控制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取得初步结果.一、麦田食蚜蝇的种群结构麦田食蚜蝇种类较多,已知成虫有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斜斑鼓额食蚜蝇、月斑鼓额食蚜蝇、短翅细腹食蚜蝇等,据1981年4月23日网捕成虫分类观察,主要为前三种:大灰食蚜蝇占80%,斜斑鼓额占11%,黑带食蚜蝇占9%.但在麦田是否是大灰食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麦田食蚜蝇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食蚜蝇是多■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一头幼虫一生可捕食上百头甚至数千头害虫。在麦田活动数量较大的大灰食蚜蝇和短翅细腹食蚜蝇,每头一生可捕食蚜虫840~1500头。除捕食蚜虫外,食蚜蝇还能捕食介壳虫、粉虱、蓟马及多种鳞翅目低龄幼虫。因此,食蚜蝇是麦田害虫生物防治中利用价值较大的一类有益昆虫。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食蚜蝇,我们对麦田食蚜蝇种类进行调查,明确了优势种和常见种。其中大灰食蚜蝇.短翅细腹食蚜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食蚜蝇访花传粉和控制蚜虫种群的作用,摸清其种类资源和田间动态,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经多年调查,已知麦田常见食蚜蝇有10属23种,其中大灰后食蚜蝇、黑带垂边食蚜蝇、短翅细腹食蚜蝇为优势种群。麦田早春的4月中旬和5月中旬是出现成虫的2次高峰期。根据食蚜蝇周年转移规律,实施保越冬、保虫源、保转移的区域性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长白山西南坡食蚜蝇种类和田间消长动态 ,并对食蚜蝇的田间食量进行了测定 ,提出了保护和利用食蚜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食蚜蝇科3个新记录属和12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河南省的食蚜蝇资源,于2004-2009年在全省各地进行食蚜蝇采集.经整理,鉴定出食蚜蝇科昆虫2亚科,11族,27属,47种,其中包括河南省新记录属3个,即斑目蚜蝇属、斑胸蚜蝇属和棒腹蚜蝇属,以及新记录种12个,即天台长角蚜蝇、黄胫异食蚜蝇、月斑优蚜蝇、暗跗细腹食蚜蝇、秦巴细腹食蚜蝇、野食蚜蝇、异带黄斑食蚜蝇、...  相似文献   

15.
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访花食蚜蝇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访花食蚜蝇的物种多样性。[方法]通过标本采集和馆藏标本整理、鉴定,结合文献资料,对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访花食蚜蝇的种类及其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系统统计。[结果]共鉴定食蚜蝇科昆虫标本5015头,汉中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布有访花食蚜蝇3亚科16族141种,其中食蚜蝇亚科65种;迷蚜蝇亚科72种;巢穴蚜蝇亚科4种。食蚜蝇科昆虫成虫主要活动在每年的4~7月,优势种为黑带食蚜蝇和长尾管蚜蝇。[结论]为今后研究汉中地区食蚜蝇科昆虫的访花习性和传粉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程丽萍  张史玲  张宏杰  陈锐  霍科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06-10509,10512
[目的]调查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访花食蚜蝇的物种多样性。[方法]通过标本采集和馆藏标本整理、鉴定,结合文献资料,对汉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访花食蚜蝇的种类及其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系统统计。[结果]共鉴定食蚜蝇科昆虫标本5015头,汉中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布有访花食蚜蝇3亚科16族141种,其中食蚜蝇亚科65种;迷蚜蝇亚科72种;巢穴蚜蝇亚科4种。食蚜蝇科昆虫成虫主要活动在每年的4~7月,优势种为黑带食蚜蝇和长尾管蚜蝇。[结论]为研究汉中地区食蚜蝇科昆虫的访花习性和传粉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农田3类传粉昆虫(蜜蜂、蝴蝶、食蚜蝇)的群落结构与农田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于2015年3月、2015年4月采用改良的陷阱法,采集长江下游南岸农田的传粉昆虫,对农田传粉昆虫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采样时期共捕获传粉昆虫1 374头,分属6科共22种;其中蜜蜂13种,蝴蝶2种,食蚜蝇7种。优势种为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大隧蜂(Seladonia magnus Ebmer)、中华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大灰食芽蝇(Metasyrphus corolla Fabricius)、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 de Geer)和凹带食蚜蝇(Syrphus nitens Zetterstedt)。油菜是否开花、油菜的种植面积均对农田传粉者个体数量、传粉者群落结构有影响;花期3类传粉昆虫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值均高于非花期;在时间动态上,表现出花期传粉者分布密度普遍高于非花期。CCA(典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油菜(开花作物)田是影响农田传粉昆虫群落结构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其次是以荒地、田埂和沟渠为主的半自然生境。推测开花植物的比例可能是影响传粉昆虫群落结构的重要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吉林省长白山区管蚜蝇属(Eristalis)5种主要访花食蚜蝇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柄节上,5种食蚜蝇均着生有毛型感受器Ⅰ和大量微毛,毛型感受器Ⅰ呈稍弯曲的一列分布于端部的一侧,且背面的数量多于腹面.在梗节上,5种食蚜蝇均着生有毛型感受器Ⅱ和徽毛,毛型感受器Ⅱ的分布在种间和性别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腹面集中分布于梗节的中部,在背面集中分布于梗节的端部.毛型感受器Ⅱ的数量在雌雄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种间存在差异.在鞭节上,5种食蚜蝇均密被微毛,没有其他感受器.  相似文献   

19.
蚜虫为多种作物的重要害虫,为了探索蚜虫生物防治的途径,我们初步对辽宁地区食蚜蝇进行了种类调查,共收集到食蚜蝇21种,初步定名的有12种,其中9种确定取食蚜虫;对其中主要种类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斜斑鼓额食蚜蝇,短翅细腹食蚜蝇等的生物学特性及对蚜虫控制作用作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5月初、6月初是控制麦蚜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些材料为今后蚜虫的生物防治和天敌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汉中早春农田中3种常见食蚜蝇的访花习性。[方法]对汉中早春农田中活动的访花食蚜蝇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其中3种常见食蚜蝇的年活动节律、访花行为、口器特点及其访花适应性。[结果]汉中早春农田中活动的访花食蚜蝇有20余种,其中长尾管蚜蝇Eristalis tenax(Linnaeus,1758)、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DeGeer,1776)和灰被管蚜蝇Eristalis cerealis Fabricius,1805是农田中的优势种类。3种食蚜蝇在汉中地区几乎全年活动,早春主要活动于油菜及田埂上的菊科等植物的花上,油菜田中食蚜蝇科昆虫的活动对油菜的传粉有重要作用。3种食蚜蝇口器无特别适于访花的结构特点,但口器较短,宜于访问油菜和菊科等一些花冠较浅、开口较大的花。[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食蚜蝇的访花习性和传粉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