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博Ⅱ优15是利用博IIA为母本,与自育的优质恢复系HR15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弱感光型杂交稻组合,2003年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博Ⅱ优15的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博Ⅱ优213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用玉213恢复系与博ⅡA配组育成的晚籼杂交稻组合,表现大穗、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2000年1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截至2005年底已累计推广种植200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3.
博Ⅱ优270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于1993年用博ⅡA与恢复系玉270配制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2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自2005年起,博Ⅱ优270先后在漳州市的漳浦、龙海等十个县试种,一般栽培水平下单产可达7500 kg.hm-2,表现出优质、高产和稳产的特点,适合漳州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4.
2009—2010年广东省晚造弱感光类型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9、201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弱感类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博Ⅱ优691、振优616、博优615、博Ⅱ优615、粤香优169、博Ⅱ优312、锦优633、万金优122、龙优225、园丰优7148等10个新组合进行评述,从产量、米质、抗病性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鉴定出振优616、粤香优169等优质、高产组合,为广东弱感光型水稻的品种审定提供了依据,并对参试的10个组合在广东生态区域内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博Ⅱ优15是湛江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用博ⅡA与优质恢复系HR15配组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广东、海南两省和南方稻区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均表现突出,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抗稻瘟病和适应性好等特性,于2001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博Ⅱ优815是广西博白县农科所利用该所选育的博ⅡA及新育成的R815配组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03、2004年参加广东省水稻新品种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55.2 kg和458.6 kg,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全生育期120~122天,米质较好,2006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博Ⅱ优15是博ⅡA与优质恢复系HR15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化州市于2000年引进,经5年示范种植,总结出了其特性及适时播插、疏播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排灌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Ⅱ优69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Ⅱ优69(原名N069、红庙2号)是用恢复系恩恢69与不育系Ⅱ-32A组配而成的杂交水稻优质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稻瘟病等特点.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博Ⅱ优15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不育系博ⅡA为母本,用自选优质高产强优恢复系HR1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和广西的中南部、福建省南部及海南省作双季晚稻种植。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抗逆性强和制种产量高等优点,到2005年晚季累计推广面积达40.4万hm2,已成为华南稻区晚季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0.
Ⅱ优明62是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62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明恢62是利用本所育成的优异中间材料,通过聚合杂交与抗稻瘟病自然发病鉴定.经6年7个世代育成的抗稻瘟病、高配合力、强恢复力的恢复系。Ⅱ优明62于2006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合Ⅱ优60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602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超高产的产量潜力,优异的耐热性能,坚韧的抗倒特性,较强的耐肥能力和较广的适应能力,综合性状较为突出的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合。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Ⅱ优718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用Ⅱ-32A与辐恢71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耐肥、抗倒的中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0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被列为四川省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3.
文昌市东郊镇自2011-2013连续三年晚造引进栽培博Ⅱ优138杂交稻新组合,三年六个示范区实割平均产量分别为463.4kg/亩、476.5kg/亩、488.7kg/亩,对比照博Ⅱ优15组合增产6.6%、6.9%、7.2%。总结了博Ⅱ优138杂交稻新组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博Ⅱ优15是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利用不育系博ⅡA与恢复系HRl5配组而成的晚造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等特性,是我省晚造主要推广的新组合之一。2003年8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博Ⅱ优15是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利用不育系博ⅡA与恢复系HR15配组而成的晚造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等特性,2003年8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省晚造主要推广的新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博Ⅱ优213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用博ⅡA不育系与自选的玉213恢复系配组育成的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00年通过玉林市和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博Ⅱ优33是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博ⅡA与红恢SR33配组而成的三系感光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株型适中、丰产稳产、米质优等特点。2015年7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海南作晚稻种植。本文作者总结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Ⅱ优7599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Ⅱ-32A与恢复系JR7599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最大的特点是剔除科恢752的配组感光性而能作晚稻种植,株型紧凑,形态清秀,剑叶挺直,呈瓦背状,抗倒,抗稻飞虱,产量高,米饭口感好。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文介绍了Ⅱ优759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Ⅱ优907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本所选育的抗病优质恢复系明恢907配制而成的抗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明恢907是来自多系1号与明恢86杂交后代,经多年多点稻瘟病鉴定筛选出的抗稻瘟病、配合力好的新恢复系。Ⅱ优907经福建省两年区试,表现整体整齐,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等优点。2008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8018)。  相似文献   

20.
优淦1号是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印水型高配合力不育系Ⅱ-32A与自育恢复系淦恢1号(广恢8号/R527)配组而成的一季稻新组合,2007年-2008年参加江西省区试,表现产量高(两年平均亩产509.96kg,比Ⅱ优838增产2.66%,其中2008年比Ⅱ优838增产4.66%)、抗性好(抗细条病)、抗逆性强(耐高温)、米饭适口性好等优点,2009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09002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