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近200株3—6叶期的大白菜分别进行注射接种和破伤接种,结果从植株未接种的其它部位均回收到病原细菌,含菌量为10~3——10~7CFU/克鲜组织,且以接种叶叶柄的含菌量为最高,均在10~6CFU/克以上。当4株幼苗同时生长在一个盆钵中,对其中一株的叶片进行接种,从其余3株各部位也分离到病原细菌,第3天组织含菌量为10~2—10~4CFU/克,并以根部为最高,在10~5CFU/克以上。病原细菌从叶片侵入后,可在整个生育期的大白菜组织内回收到。幼苗期伤口接种通常并不引起显著病变。  相似文献   

2.
软腐病菌诱导的大白菜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侵染诱导的结球白菜叶片cDNA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差减杂交效率较高,质量较好。随机挑取单克隆进行单向测序,获得1 107条长度大于100 bp、质量较好的ESTs序列。利用DNAstar5.0对上述ESTs进行聚类,共获取753个非冗余EST,包括有564个为单拷贝序列(Singletons)和189个重叠群(Contigs)。所获得的编码功能已知的EST有508个,将这些EST进行功能分类,可以看出所代表的基因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其中参与初级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最多(33.3%),其次是参与抗病/防卫反应(12.6%)、再次为参与信号传导(11.4%)和蛋白质合成与加工(9.4%),参与细胞的结构与生长发育、物质运输、转录调控等过程的基因相对较少。RT-PCR分析结果表明,MAPK、SA、ROS等信号通路参与软腐病菌诱导的大白菜抗病防卫反应。  相似文献   

3.
4.
大白菜软腐病俗称"翻蔸",是云南省大白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对大白菜的产量影响极大,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绝收.  相似文献   

5.
对山东省7个小麦主要产区的小麦煤污病样品进行了分离培养,共获得1458个分离物,经鉴定分属11属14种真菌。其中属于煤污菌范畴的有5属8种: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枝状枝孢(Cladosporium clodosporioides),尖孢枝孢(C.oxysporrium),草本枝孢(C.herbarum),球孢枝孢(C.sphaerosporum),出芽短梗霉(Auroeobasidium pullulans),黑附球菌(Epicoceum nigrum)和葡柄霉菌(Stemphylium botryosum)。各地的优势种群均为 Alternariaalternata 和 Cladosporium spp.两者的分离频率之和均在60%以上,但枝孢属中的具体种因地而异。对泰安市小麦不同生育期煤污病的种群变化进行研究表明,不同时期小麦煤污病菌的种群组成不同,灌浆后期种类最多,成熟期则减少,灌浆前期种类也较少,优势种群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碟片法探究了7 种杀菌剂对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的抑菌效果,测定了 7 种杀菌剂对大白菜软腐病病原菌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4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 41.035 6 μg·m L-1;其次为 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 0.3%四霉素水剂,EC50值分别为 140.404 2,174.103 6,235.957 0 μg·m L-1;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和 20%噻菌铜悬浮剂抑菌效果较差,生产中不推荐使用;生防药剂 10 亿芽孢·g-1枯草芽杆菌可湿性粉剂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软腐病又称腐烂病,烂疙瘩,国内各地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田间发生可成片绝收,在贮藏窖内,常引起烂窖,收后损失很大.另外,该病还危害萝卜、甘蓝、芫菁、番茄、辣椒、莴苣、芹菜等蔬菜,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9.
软腐病是大白菜的三大病害之一,流行年份可造成减产50%以上,自幼芽期到贮运期均能发病. 1 病害症状 1.1 萎蔫状 初期植株外围叶片在中午烈日下表现萎蔫,早晚恢复常态,数日后严重时基部腐烂外叶不再恢复,平瘫倒在地面露出心叶或叶球,后期叶柄基部和根茎部心髓组织变褐色完全腐烂,充满并流出灰黄色粘稠物,结球部极易脱落,稍触病株即倒,称之"脱帮"或"脱大褂".  相似文献   

10.
白菜是人们冬季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而白菜软腐病是危害白菜生产的主要病害.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抗软腐病性状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白菜高抗软腐病的自交系A32-2和感病自交系A19-2进行杂交的F2代225个单株作为构建遗传图谱的作图群体,采用SRAP标记方法构建了包含10个连锁群,由103个SRAP遗传标记组成的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该图谱覆盖长度为1223.6cM,平均图距11.9cM。运用软件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5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4个抗软腐病的QTL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陕西省大白菜主产区黑腐病菌致病型的分化情况,为大白菜抗病性鉴定和育种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大白菜不同类型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陕西渭南、泾阳、临潼和杨凌4个大白菜主产区的典型黑腐病病样,进行病菌分离、纯化及形态学特征和柯赫氏法则鉴定,获得有代表性的35个大白菜黑腐病菌株。在对各菌株进行革兰氏、夹膜、鞭毛染色检验以及淀粉水解能力和明胶液化程度测定的基础上,用7个不同抗性大白菜品种作为鉴别寄主,采用喷雾法进行交叉接种,对35个菌株的致病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各致病类型的分布进行了统计。【结果】根据抗、感反应的一致性,将35个大白菜黑腐病菌株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6类致病型,其中Ⅲ型致病力最强,Ⅱ型为典型的致病型,Ⅰ、Ⅳ、Ⅴ型的致病专化性强,品种间抗感差异最大,Ⅰ、Ⅴ型的致病力相当,Ⅵ型的致病力与其他菌株差异最大;6类黑腐病致病型在陕西省大白菜主产区发生情况有明显差异,其中Ⅰ、Ⅴ致病型在陕西省4个大白菜主产区均有发生,Ⅰ致病型是陕西省大白菜黑腐病的主要菌原;病菌致病力与淀粉水解能力和明胶液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陕西省大白菜黑腐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分化明显,目前的主要病原菌是Ⅰ致病型。  相似文献   

13.
岚皋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岚皋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魔芋软腐病球茎及叶柄中的致病菌,通过魔芋球茎、胡萝卜及马铃薯块的侵染试验初步确定其致病性,再利用魔芋球茎侵染致病及盆栽致病性试验确认其致病性;经菌落与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序列测定确定病原菌的类型。【结果】从魔芋软腐病球茎及叶柄中共分离获得16株细菌,侵染试验表明,其中CDS1-B1、CDS1-B2、CDS2-B1、CDS2-B2、CZS-B4和CZS-B6共6株细菌可使魔芋球茎表现软腐症状,并导致盆栽魔芋发病;6株细菌的菌落与细胞形态均存在差异;在魔芋、胡萝卜及马铃薯块上的侵染能力不同;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CDS1-B1、CDS1-B2、CDS2-B1及CDS2-B2均与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亲缘关系最近,菌株CZS-B4与菊欧文氏菌(Dickeya dadantii)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为98.8%,菌株CZS-B6与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的相似度达99.9%。【结论】导致岚皋县魔芋软腐病的致病细菌存在生物多样性,其致病性也存在差异,其中新发现的魔芋软腐病原菌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致病性最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和菊欧文氏菌(Dickeya dadantii)致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浓度二氧化氯(ClO2)对土壤和水体中香蕉枯萎病菌小型分生孢子和水体中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的杀灭效果,为控制香蕉枯萎病和软腐病的传播提供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消毒前后镰刀菌孢子和细菌的数量发现:3 mg/L以上ClO2可将待测镰刀菌孢子100%杀灭;20mg/L的ClO2淹土不能100%杀死土样中的镰刀菌孢子;800 mg/L以上ClO2浇灌粉蕉根系周边的土壤可有效减少镰刀菌数量,高于1 500mg/L ClO2消毒液可将土壤中镰刀菌100%杀灭.二氧化氯消毒显著降低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土壤真菌的数量,并明显减少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种类.5 mg/L的ClO2可将水体中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100%杀灭.研究结果表明,高于5 mg/L的ClO2进行水体消毒可有效预防枯萎病和软腐病通过水源传播,对发病蕉穴土壤的消毒可以使用1 500 mg/L以上的C]O2处理以达到清除病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丹尼斯凤梨根际土壤中筛选到687株菌株,其中菌株A2对丹尼斯凤梨细菌性软腐病具有高效拮抗作用,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A2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菌株A2的抑菌作用与几种杀菌剂的抑菌作用相对比,发现A2的抑菌作用仅次于农用链霉素.  相似文献   

16.
鲁西南地区土壤放线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研究了鲁西南地区5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和组成,及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借以研究鲁西南地区土壤放线菌的生态分布。结果表明:①鲁西南地区土壤放线菌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随土壤质地的不同而变化,其顺序为壤土>砂土>粘土。因作物或植被种类的变化而变化,在供试的5种植被中,土壤放线菌数量按菜地>小麦地>花生地>裸土>林地的顺序排列。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少;②土壤放线菌的组成较复杂,共分离到5个属的放线菌,以链霉菌为主,其次为小单孢菌属和马杜拉放线菌属。土壤放线菌组成的复杂程度随作物变化而变化;③链霉菌的组成较复杂,共分离到13个类群,以白孢类群为主,其次为浅紫灰类群和黄色类群;④鲁西南地区土壤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pH密切相关:土壤有机质越丰富,pH越高,放线菌数量越多;⑤鲁西南地区土壤放线菌的数量较大,是放线菌的良好栖息地。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湖南现有白菜栽培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分别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温室和组织培养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等3种方法,对50个白菜品种(另设感病和抗病对照品种各1个)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0个参试栽培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经3种方法鉴定均表现高抗的品种有7个,即矮脚小白菜、矮脚白、油青甜菜心、秋绿60、汕头甜白菜、中箕青菜605、德高富贵,占参试品种的14 %;抗病品种7个,占14 %;耐病品种3个,占6 %;感病品种20个,占40 %;有13个品种在3种鉴定方法中抗感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8.
光合菌剂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菜心上喷施不同浓度光合菌剂的试验研究,筛选适合高产优质蔬菜生长的最佳施用浓度。结果表明:光合菌剂50~150倍液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以100倍液的增产效果最好,商品产量增产率达10.2%,生物产量增产率达19.4%;光合菌剂具有显著提高菜心地上部氮、磷、钾吸收的效果,其中以100倍液的效果最好,吸收量增长率分别为N 27.1%、P2O530.2%、K2O33.6%;喷施光合细菌100倍液具有提高菜心品质的效果,维生素C和可溶糖含量增加15.5%和17.7%,菜心硝酸盐含量降低7.85%。  相似文献   

19.
以甘肃白银屈吴山不同森林群落中不同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方差/均值比(S2/x)、负二项参数(k)、Monisita扩散型指数(I)、丛生指数(I)、Cassie指标(CA)、平均拥挤度(m*)和聚块性指标(m*/m)等6项指标来研究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山杨、云杉、华山松、白桦纯林的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混交林中的白桦、山柳、油松、刺柏的分布格局呈均匀分布或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20.
为预测芘对白菜的生态风险阈值,通过温室土培试验,研究华北地区11个常见白菜品种对芘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得出基于白菜鲜质量芘的毒性阈值EC_(10)(10%抑制浓度)与EC_(50)(50%抑制浓度)。运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Distribution, SSD)预测芘对白菜的生态风险阈值HC_5。结果表明:京翠60(JC-60)、京秋65(JQ-65)两个品种生物量(鲜质量)随着芘添加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呈现抑制效果,京春娃2号(JCW-2)、京春白(JCB)等9个品种白菜生物量随芘添加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运用Log-logistic分布模型以及Brian-Cousens低剂量刺激模型对土壤中芘植物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拟合,得出不同条件下芘对白菜毒性的剂量阈值(EC_(10)、EC_(50)),多环芳烃芘对白菜EC_(10)变化范围为4.14~52.76 mg·kg~(-1),EC_(50)变化范围为28.35~545.11 mg·kg~(-1);通过物种敏感性分布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基于保护95%白菜品种的EC_(10)值HC_5~(10%)为4.52 mg·kg~(-1),置信区间为2.02~10.04,EC_(50)值HC_5~(50%)为37.68 mg·kg~(-1),置信区间为24.99~56.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