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评价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川西北高原牧区西藏羊的免疫效果,本试验将西藏羊随机均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羊按免疫剂量接种包虫病疫苗,28 d后加强免疫,对照组羊不接种。在加强免疫30 d后采集血液制备血清,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同时剖解部分试验羊,检查肺脏和肝脏中的包囊数量,统计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组羊首免28 d后抗体阳性率为77.9%,加强免疫30 d后抗体阳性率为95.4%,与免疫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剖检部分试验羊统计包囊数量,得出保护率达到了75.0%。本试验表明,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阿坝地区西藏羊的棘球蚴病具有预防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是全国包虫病疫区省份之一,多年来人间、畜间包虫病流行严重。为了验证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甘肃地区使用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2015年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甘肃省甘南州的玛曲县、碌曲县和庆阳市的环县3个点进行了免疫试验,同时采取首免前、二免前及免后90 d的羊血分离血清,采用羊棘球蚴Eg95包被的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首免前羊棘球蚴抗体阳性率0.99%~11.63%;二免前阳性率73.13%~85.57%;首免后90 d阳性率81.54%~98.44%。对照组首免前羊棘球蚴抗体阳性率为0;二免前阳性率0~5.71%;首免后90 d阳性率11.11%~20.00%。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反应在羊只品种上有差异:山羊上有反应,而藏绵羊上无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羊棘球蚴病(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对藏绵羊羔羊的免疫效果和牦牛犊牛的免疫安全性与免疫效果开展本实验。本试验着重阐述羊包虫病疫苗免疫藏绵羊羔羊对其体增重的影响和免疫牦牛犊牛的安全性及对其体增重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羊包虫病免疫藏绵羊羔羊,免疫组比对照组个体平均多增重3.66 kg;该疫苗免疫牦牛犊牛,疫苗安全性可靠,免疫组比对照组个体平均多增重14.7 kg。  相似文献   

4.
使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绵羔羊进行一免、二免,中间间隔1个月时间。一免后60天抗体阳性率维持在75%,有保护力的抗体占15%;二免后抗体水平较高,持续时间较长,有效保护力在6个月以上,并且有保护力的抗体占45%以上。根据此实验结果我们制定了合理的免疫程序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2017年和2021年甘孜州地区牦牛免疫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的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对甘孜州三个县共1 244头健康成年牦牛在首免后间隔28 d二免,二免后15 d统一采血并分离血清,应用牛包虫病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Eg95特异性免疫抗体。结果得出:牦牛免疫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的效果稳定,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羊棘球蚴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2 315只3~20月龄藏系绵羊进行3次免疫试验,并用间接ELISA对免疫后的抗体进行动态监测。检测结果显示,首免前、首免1周后、二免1周后、二免1年后、三免1周后、三免后6个月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依次为0%、98.75%、94.94%、40.74%、98.72%、50%。同时,对同龄、同群、同草场放牧的羊三免1年后进行剖检,免疫组59只、对照组60只。结果显示,对照组感染率、感染强度为86.67%和3.43,免疫组感染率、感染强度为45.76%和0.86,免疫保护率(减囊率)为69.38%。  相似文献   

7.
为制定羔羊可靠的口蹄疫免疫程序,本文在古浪县一规模化羊场随机选择100只新生羔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O型口蹄疫强化免疫对比试验。结果:试验组,新生羔羊首免后30d进行强化免疫,强化免疫30d后抗体合格率达92%;对照组新生羔羊首免后60d抗体合格率为36%。试验结果表明:羔羊接种口蹄疫疫苗,首免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维持时间较短;强化免疫后,羔羊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919-1923
为研究牛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对牦牛的免疫效果、安全性,并调查该疫苗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海拔地区牦牛间存在的免疫差异性。对4月龄及以上牦牛以免疫剂量每次1头份,每头份含EG95 250μg进行首免、加免(28d后)、安全评价(免疫剂量每次2头份含EG95 500μg),在试验前、首免后28d及加免后28d分别对免疫效果组和对照组牦牛采血,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首免后28d免疫抗体群体阳性率为71.33%,加免后28d免疫抗体群体阳性率为83.00%,相比首免免疫抗体群体阳性率提高11.67%,与对照组、免疫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安全试验组牦牛免疫后第1天有6头出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注射部局部肿胀等不同程度免疫应激反应,4d后均恢复正常。石渠县、康定市不同海拔地区试验牦牛在免疫抗体产生时间、群体阳性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该疫苗适用于不同海拔地区牦牛使用,安全并可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对4月龄及以上牦牛免疫程序基本为2次免疫,分别颈部皮下注射1头份,间隔期28d。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当前我国常用的布鲁氏菌病活疫苗(M5、S2株)对羔羊免疫后血清抗体产生以及早期生产性能的影响,将90只1月龄湖羊羔羊随机均分为3组(M5免疫组、S2免疫组、对照组),M5免疫组皮下注射M5株疫苗,S2免疫组口服S2株疫苗,对照组肌内注射生理盐水。免疫后观察疫苗免疫副反应,并于免疫前及免疫后7、14、21、28、90、120 d采集血液样品进行抗体检测,首先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初检,再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核。参试羊群于免疫前及免疫后30、60、90、120 d称重,分析判断M5、S2株疫苗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5株疫苗免疫羔羊引起的免疫副反应较大,S2株疫苗相对较小;M5株疫苗免疫后7 d即可检测到血清抗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2.86%,14 d达到峰值(96.43%),120 d降至29.63%;S2株疫苗免疫羔羊后7 d同样可检测到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4.48%,14 d血清抗体阳性率达93.10%,120 d降至27.59%。免疫M5、S2株疫苗均会对羔羊早期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其中M5株疫苗影响较大,羔羊在各阶段的体重指标以及阶...  相似文献   

10.
选昌伟农贸公司健康鸡400只(试验前抗体监测新城疫抗体效价小于或等于1∶32,禽流感抗体效价小于1∶16的鸡为试验鸡)分4组,分别用滴鼻1羽份、肌肉注射1羽份、饮水2羽份、肌注1羽份3周后饮水2羽份加强免疫4种方式免疫,结果显示: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疫苗滴鼻、肌肉注射免疫的抗体效价合格率显著高于饮水免疫的抗体效价合格率(P<0.05),肌肉注射3周后饮水加强免疫一次能显著延长有效抗体持续期,能够产生更好的免疫效果。一次滴鼻、肌肉注射和饮水免疫仅能维持1个月左右的高抗体水平,加强免疫方式能维持2个月以上的高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可激发羊体产生针对细粒棘球蚴的特异性抗体,达到避免感染的目的。临床试验表明,新疆、内蒙、西藏、青海等地的羊群在进行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注射后,其免疫保护期可维持一年之久。在免疫区给犬投喂吡喹酮,经羊棘球蚴(包虫)病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的监测,当地羊群包虫病患病率得到显著的降低,且膘情普遍变得良好。由此证明,给羊群免疫接种羊棘球蚴疫苗结合给犬投喂吡喹酮可有效控制包虫病的传播,为保障人畜健康、增加养殖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洼地绵羊羔羊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为洼地绵羊口蹄疫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阻断ELISA方法分析了羔羊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疫苗加强免疫不同间隔时间抗体消长规律。结果显示:(1)随着羔羊月龄的逐渐增加,其体内的母源抗体效价迅速降低,3月龄的母源抗体效价已经远远低于完全保护性抗体效价(1∶128);(2)在疫苗免疫后14 d、21 d、28 d、60 d、90 d、120 d、150 d、180 d、210 d,双倍剂量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单倍剂量组(P<0.05);(3)在疫苗首免后90 d、120 d、150 d、180 d、210 d,加强免疫间隔1个月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间隔半个月组(P<0.05)。确定该羊场羔羊的最佳免疫程序为:羔羊3月龄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双倍剂量,首免后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和评价不同剂量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免疫牦牛后的抗体差异,随机选择1岁左右的牦牛50头,平均分成A、B、C、D、E 5组,分别按照1、2、3、4、5头份剂量(每头份含EG95 50 μg)进行一免和二免(间隔28 d);免疫前及二免后15 d采血,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二免后A、B、C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40%、50%,与E组的9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组阳性率为80%,与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抗体合格率均为0,C、D、E组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40%、70%,E组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用EG95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按5头份剂量免疫,间隔28 d后二免,对牦牛的免疫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包虫病防控的效果,我们在新疆某地区进行了持续的疫苗使用情况监测。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ELISA抗体检测呈阳性,2011年该地区羊棘球蚴患病率高达57%,2012~2014年患病率分别为26.0%、8.53%、4.63%;2011~2014年犬粪中棘球蚴虫卵的检出率从14.1%下降至7.4%。说明该疫苗对羊包虫病的传播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索山羊痘疫苗对初免和二次免疫后的抗体时效性,从而起到预防羊痘的作用。试验组分A、B两组,A组试验羊随机挑选30只未进行过羊痘疫苗免疫的羔羊,B组随机挑选30只免疫整一年成年羊。试验选用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山羊痘活疫苗。A组于集中免疫后5、10、15、30、60、300、330和360 d采集血清,B组于免疫前和免疫后5、10、15、30、60、300、330和360 d采集血清,通过琼脂免疫扩散法检测群体抗体合格率。羔羊初次免疫后5~10 d逐渐出现抗体,至30 d阳性率由3.33%上升至100%,30~270 d为抗体稳定期,阳性率保持在100%;270 d后开始下降,360 d时下降至53.33%。二次免疫后,山羊痘抗体水平很快提高,至第5天就可达到93.33%,第10天阳性率达到100%,并一直维持至免疫后第300天;300 d后开始下降,360 d时下降至70%。  相似文献   

16.
棘球蚴病又叫包虫病,是人和动物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幼虫所致的疾病。本试验采用不同的免疫程序分两次免疫羊包虫病疫苗,并于免疫后4、8、12、20、28、42周分别采集血清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首次免疫后4周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并维持一定时间,第28周抗体水平处于临界值;两次免疫的羊在42周时的抗体阳性率仍达到88.9%。  相似文献   

17.
根据防制工作需要,在麦积区党川乡的五个羊场进行了绵羊Asia I-O型口蹄疫的区域预防免疫试验。通过监测免疫抗体水平,评价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对绵羊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新生羔羊首次免疫后要加强免疫,综合分析认为首次免疫后30d进行加强免疫是合理的。成年羊在有免疫抗体的情况下,接种Asia I-O双价疫苗后,抗体上升,有效保护期可达150d。免疫后150d(5个月),O型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1.54%,为消除免疫空白期,间隔135d再进行免疫是科学的,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认为成年羊1年2~3次接种双价疫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流法三联基因工程亚单位灭活疫苗在白羽肉鸡实际生产中预防ND/H9/IBD的效果,在河南某养殖集团随机选取两栋鸡舍,分别进行疫苗免疫,重点监测免疫后鸡群应激状况.ND/H9/IBD的抗体水平及其生产性能。结果显示:与全病毒疫苗相比,雏鸡免疫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后,鸡群精神状态良好、疫苗吸收完全;ND、H9抗体水平要比对照组高1〜2、2~3个滴度,IBD抗体在21日龄阳转率达到100%;成鸡的成活率比对照组高0.5%,平均体重高0.05kg,料肉比及欧洲指数均占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生产中规模化养羊场小反刍兽疫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评估现有的免疫程序,试验从3个规模化养羊场随机采集了莎能奶山羊的血清和鼻拭子样品,通过对小反刍兽疫病原及抗体的检测与监测,评估养殖场母源抗体水平、疫苗免疫后30 d效力以及疫苗的免疫持续期。结果表明:小反刍兽疫疫苗安全有效,蓝田场、榆林场羔羊母源抗体阳性率3个月时降至50%以下,3个羊场免疫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均在70%以上,但抗体的持续期差异较大(10~19个月),应重点关注羔羊和育肥羊(抗体水平偏低)的免疫。所有样品小反刍兽疫的抗原检测均为阴性,说明3个羊场均无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20.
棘球蚴基因工程苗免疫羊血清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0年5-12月用ELISA法对青海省贵南县的棘球蚴基因工程苗免疫羊血清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免疫前抗体阳性率为30.3%,保护率为3.03;一免后阳性率为40.40%,保护率为2.02%;二免后阳性率为89%,保护率为72%。说明对羔羊加强免疫后可获得痕好的群体保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