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苗期耐盐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建立相应评价方法,本研究采用水培法,测定80份国外紫花苜蓿品种在1.2%NaCl溶液处理下的株高、根长、叶宽、叶厚、茎粗、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及相对组织含水量9个指标。通过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紫花苜蓿苗期耐盐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9个指标在不同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介于0.119~0.604。盐胁迫对紫花苜蓿苗期的根长、鲜重、干重和相对组织含水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 <0.01),对叶宽具有显著影响(P <0.05)。4个主成分可以代表原9个指标68.545%的数据量。主成分分析表明,鲜重、相对组织含水量、根长与叶宽可以作为紫花苜蓿苗期的耐盐主要评价指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耐盐性度量值(D)评价苗期耐盐性,更客观、合理。聚类分析结果将80份紫花苜蓿品种划分为4个级别,其中,强耐盐级别包括3份品种,较强耐盐级别包括28份品种,较弱耐盐级别包括36份品种,弱耐盐级别包括13份品种。在此基础上,从80份品种中筛选出,苗期强耐盐紫花苜蓿品种为‘WL354HQ’‘阿罗拉’和‘...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奶牛单产和总产水平,解决优质饲草饲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以干物质产量为筛选要素开展适于云南省巍山县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试验。选择速生、威斯顿、三得利、游客和赛特5个品种的紫花苜蓿,于建植后第1、2、3年分别测定干物质产量。结果显示:3a平均干物质产量前3名的是威斯顿、三得利和速生紫花苜蓿,分别达到19.42、18.90和18.28t/hm2。说明这3种紫花苜蓿在巍山这类环境地区适应性较强,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7个不同秋眠级的苜蓿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进行株高、鲜干比、茎叶比、再生速度等植物学性状分析,目的是为引黄灌区苜蓿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更优质、更高产的苜蓿品种。研究结果表明,7个供试品种在2011-2013年间均可安全越冬,其中皇冠、4020、4010三个品种因其产量较高、茎叶比较小、粗蛋白含量高、再生速度较高,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紫花苜蓿苗期耐盐特性,筛选耐盐性快速评价指标并建立耐盐性数学评价模型,本研究以20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沙培法,设置两个NaCl处理水平:0和150 mmol·L-1,胁迫5周后测定各品种的17个形态和生理指标,以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值法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将17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87.07%;获得各品种综合耐盐评价值(D值),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1个高度耐盐、7个耐盐、4个中度耐盐、6个盐敏感和2个盐高敏感品种。建立紫花苜蓿苗期耐盐性评价数学模型:D'=-0.284+1.342 ADW+0.182 LN (R2=0.967,P=0.001),并筛选出地上部干重和单株叶片数为紫花苜蓿苗期耐盐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9个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连续多年的适应性和产量测定,结果显示:引进的9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川西北高寒地区种植,播种当年的产草量都较低,无法测产,次年可形成生产能力,第4年产量达到高峰,随之开始下降;秋眠级为4级的威可、名流和威拉品种连续多年越冬率高、产量高、持久性好(即产量下降慢),适宜在川西北高寒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TWINSPAN分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康乃尔生态学”程序(Comelle cological program,CEP)中的二歧指示种分析TWINSPAN(Two-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数量分析方法,以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值和牧草产量值为指标对1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用TWINSPAN可将16个品种划分为7类,并且根据试验站所在地区的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筛选出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高光能利用效率的3个优良品种,分别为肇东苜蓿、德宝苜蓿和草原2号苜蓿。  相似文献   

7.
亚磷酸盐是正磷酸盐的一种还原形态,具有溶解度高、运输效率高、与土壤反应活性低等优势.通过探讨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苗期对亚磷酸盐的耐逆能力,旨在为紫花苜蓿耐亚磷酸盐品种筛选和亚磷酸盐新型磷肥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37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正磷酸盐(0.5 mmol·L-1 KH2PO4)和亚磷酸盐(0.5 mmol·...  相似文献   

8.
应用“康乃尔生态学”程序(Cornell ecological program,CEP)中的二歧指示种分析TWINSPAN(Two-Way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数量分析方法,以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值和牧草产量值为指标对1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用TWINSPAN可将16个品种划分为7类,并且根据试验站所在地区的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筛选出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高光能利用效率的3个优良品种,分别为肇东苜蓿、德宝苜蓿和草原2号苜蓿。  相似文献   

9.
在金沙江河谷区干热气候与微酸性土壤条件下,对4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WL525HQ和猎人河2个休眠级高的品种比维多利亚、飞马2个休眠级低的品种表现良好,产量高,适应性强。在云南干热河谷区可大力发展紫花苜蓿作为牛、羊的主要蛋白质青饲料。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适栽紫花苜蓿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5个紫花苜蓿品种年鲜草产量、年干物质产量、茎叶比和粗蛋白质产量4个生产性能指标的综合评定,初步确定了适宜浙江省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根据苜蓿草生长规律,南方苜蓿在越夏后的头茬草尽早刈割,可促进秋季草生长,提高草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地区高产优质紫花苜蓿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2001-200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农场和实验室分别进行了53个国内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引种比较试验,以期为上海的牧草生产提供高产、优质的紫花苜蓿品种.结果表明,比较适合上海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条件,干草和粗蛋白产量相对较高的紫花苜蓿品种主要有:Defi,其秋眠级数(FD)为5,试验中编号为A43(下文用"Defi(FD5,A43)"方式表示),Arriba(FD7,A61),Lobo(FD6,A62和A10),Abilene Z(FD5,A53),Ameri Graze 702(FD7,A59)和Durango(FD5,A51)等.这些品种在播种后19个月内7次收获的鲜草产量超过110 t/hm2,折合干物质产量超过26 t/hm2,折合粗蛋白产量超过6 t/hm2.生产者也可以根据市场供应的品种和价格情况,参考试验结果,选用在产量和质量上与上述推荐品种相近的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孙家滩园区种植的现有苜蓿品种产量低的问题,通过对6种紫花苜蓿株高、株数、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筛选出适合生长在孙家滩园区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孙家滩种植的6种紫花苜蓿品种中,株数和株高长势最好的是金皇后和勇士,产量最高的是金皇后;在品质的测定中,依据苜蓿干草品质优良的标准,在6个紫花苜蓿品种中,只有金皇后粗蛋白含量达到标准,其余5个品种均低于标准;6个品种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2个指标均达到干草品质优良标准。综合6种紫花苜蓿品种的生长和品质指标来看,建议在孙家滩园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是金皇后。  相似文献   

13.
川北地区紫花苜蓿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灰色系统理论对11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川北丘陵低山区的生产性能(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株高、分枝数、主根长、再生速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各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在综合评价模型中的权重顺序为株高>分枝数>主根长>鲜草产量>茎叶比=再生速度>干草产量;在川北地区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紫花苜蓿品种是猎人河、霍普兰德和WL323等,爱菲尼特、特瑞和农宝等品种生产性能较差,苜蓿王和胜利两个品种虽然鲜草产量较高,但其再生速度慢,且苜蓿王茎叶比低,胜利干物质含量低,因而综合评价较差。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品种白粉病田间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田间自然接种技术,用田间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指标,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9个紫花苜蓿品种白粉病抗病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品种的白粉病抗性非着显著差异。庆阳苜蓿、阿尔冈金、巨人201、金皇后等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德宝、德福、赛特、牧歌401、三德利等品种田间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孙建平  董宽虎 《草地学报》2016,24(6):1323-1330
为研究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在牛瘤胃中的降解规律,本试验以10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以3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晋南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测定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和降解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DM,CP,NDF和ADF的降解率随着其在瘤胃内培养时间的延长,均呈升高趋势,但不同品种在同一培养时间段内的降解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有效降解率(ED)的差异较大,‘WL-319HQ DM’的ED最高,显著高于‘中苜一号’和‘首领’(P<0.01);‘金皇后’CP的ED显著高于除‘赛迪’之外的其他品种;‘WL-168HQ’、‘中苜一号’NDF的ED显著高于除‘首领’之外的其他品种;‘三得利’、‘皇后’ADF的ED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由此可见,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瘤胃内的降解特性不同。  相似文献   

16.
陈超  明炜  莫本田  张瑜  罗天琼 《草业科学》2014,8(5):949-955
本研究以贵州黔南地区种植的12个国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比较其根系发育形态特征及其与地上生物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根系形态特征均有显著差异(P0.05);地上生物量与根颈直径、分枝数、主根长和根系干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地下生物量与根颈直径、入土深度、分枝数、芽数、主根长和主根直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根系生物量贡献最大的因子为根颈直径、分枝数、主根长和侧根数。根据根系特征指标对12个苜蓿品种进行聚类可分为3类。  相似文献   

17.
沈思聪  陈鸣辉  沈宇  钱进  严学兵 《草学》2022,(3):31-38+50
南方冬闲田的利用一直是开发南方饲草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选择适合冬闲田种植的牧草种类是关键。本试验通过对21个国内外苜蓿品种和其他一些牧草的品种进行生产性状和生长长势的分析,旨在筛选出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内种植的苜蓿品种和其他优良牧草品种。结果表明,在21个苜蓿品种中,如果目的是高产,可选择天马、希模、游客和赛迪7Ⅱ;如果目的是品质,则选择英斯特、梅佐和莎莎;若同时考虑到产量、品种和生长长势,5020和百绿三得利则为最佳选择;在其他牧草品种中进行组内和组间对比后,发现冬豌豆、一年生黑麦草flying和多年生黑麦草boost品种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苜蓿成株期耐盐性评价方法并筛选耐盐苜蓿资源,采用多个鉴定指标对30份苜蓿品种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试验采用大田鉴定法,以株高、鲜重产量、综合评价等3个指标为评价依据,以无棣苜蓿为对照,对30份紫花苜蓿种质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30个苜蓿品种中,耐盐之星、WL366HQ、WL354HQ、WL656HQ、WL525HQ、WL903、WL168HQ、WL363HQ、WL353LH、巨能995、WL440HQ、维多利亚、巨能7、中苜6号、中苜3号、WL298HQ、WL712、SR4030和WL319HQ的产量与无棣苜蓿相比增产比较高,耐盐性较好,适合在黄河三角洲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师尚礼 《草业科学》2015,9(11):1838-1846
通过连续两年大田对比试验,分析比较甘农3号(Medicago sativa cv. Gannong No. 3)、甘农5号(M. sativa cv. Gannong No. 5)和游客(M. sativa L. Eureka)紫花苜蓿以及多元杂交后代选育的16个株系的生产性能和品质性状的差异。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对供试材料的综合评价,筛选出白花1#和速生12#为最理想的优良株系,其干草产量分别为16.45、14.02 t·hm-2,生长高度分别为100.40、102.37 cm,分枝数分别为26、27个,生长速度分别为1.61、1.70 cm·d-1,茎叶比分别为0.98、0.96;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3.15%、21.25%,相对饲用价值分别为154.72%、145.23%。其次,速生11#、白花2#和速生15#植株高大、分枝能力强;速生5#和白花3#干草产量高、茎叶比小、粗蛋白含量丰富,以上株系综合评价结果良好,均可作为较好的苜蓿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20.
周仂  王英哲  徐博  谭晶  徐安凯 《草地学报》2019,27(5):1163-1171
为探究抗除草剂转基因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高效杂交种选育技术。本试验以‘公农1号’作为父母本配置了1个对照组合,以转Bar基因的抗草铵膦除草剂转基因紫花苜蓿作为父本,以雄性不育系MS-GN-1A作为母本,配置了11个杂交组合。对后代植株的抗性进行Bar试纸条、PCR检测,对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试验中有7个杂交组合的后代表现优异。此试验以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配置杂交种,使抗除草剂转基因紫花苜蓿的目标性状高效且稳定遗传,同时在此试验基础上筛选出了优良杂交后代,为良种繁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