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温室和田间试验测定了dichlormid、R-29148、CGA-92194、Flurazole、萘二甲酐和MON-5500作为燕麦畏解毒剂在小麦上的使用效果以及杀菌剂拌种对燕麦畏的拮抗作用。MON-5500以种籽量的0.063%拌种,是燕麦畏最有效的解毒剂。0.5%的dichlormid和R-29148拌种比CGA-92194和萘二甲酐效果好,Flu-razole拌种不能减轻燕麦畏对小麦的药害。用2.2 kg/ha的dichlormid或R-29148撒施于土壤能减轻燕麦畏1.1kg/ha剂量对小麦的药害,也能减轻燕麦畏0.3 kg/ha剂量对燕麦的药害。萎锈灵0.2%或imazalil0.008%的拌种量对燕麦畏具有拮抗作用并减轻了燕麦畏0.6kg/ha剂量对小麦的药害。代森锰加林丹或者代森锰锌拌种却增加了燕麦畏对小麦的药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大豆田除草剂残留药害高效解毒剂—沃土安的作用机理及实际应用情况,表现出其对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阿特拉津等残留药害有良好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寡核苷酸探针套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简单高效,通过FISH信号分析,可以对不同物种染色体组成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AFA-3、AFA-4、pAs1-1、pAs1-3、pAs1-4、pAs1-6、pSc119.2-1和(GAA)10等8个探针组成的小麦寡核苷酸探针套,对不同倍性的燕麦品种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小麦的寡核苷酸探针套在燕麦大部分染色体上可以产生清晰的杂交信号,能够区分燕麦大部分染色体,说明燕麦与小麦存在一定程度相似的重复序列,可为燕麦染色体的精准鉴定和分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除草剂解毒剂减轻乙草胺对玉米残留药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毕洪梅  张金艳 《玉米科学》2009,17(3):139-141
以垦玉6号玉米为研究材料,采用土培法研究了除草剂解毒剂N-二氯乙酰基-2-甲基-1-氧杂-4-氮杂-螺[4.4]壬烷减轻除草剂乙草胺对玉米产生的残留药害。结果表明:在施用不同浓度的乙草胺土壤中,玉米植株的各项生长指标均低于空白对照值;采用不同浓度解毒剂浸种处理后,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乙草胺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当解毒剂的浸种质量浓度为8 mg/kg时,对玉米主根长、株高、根鲜重和株鲜重等生理指标的恢复效果均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小麦有芒品种鲁麦21和无芒品种济南17对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Ha)平度群体侵染的反应差异,于2014-2015年小麦生长季开展田间小区试验。通过小区定期取样、土壤中线虫分离和根组织中线虫染色后镜检,测定2个小麦品种上Ha不同虫态群体密度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鲁麦21与济南17的Ha 2龄幼虫的土壤孵出量和根系侵入量基本无差异。济南17上Ha 3龄幼虫和4龄幼虫的发生量较多,分别是鲁麦21的1.6倍和1.5倍。济南17上Ha的白色雌虫发生量明显较少,低于鲁麦21的1/3。济南17上Ha的繁殖系数(P_f/P_i)为0.6,仅为鲁麦21的1/3。依据繁殖系数评价,济南17抗病,鲁麦21感病。推测济南17既不抑制孵化,也不抑制发育,其抗性属抗繁殖(抗雌虫形成)类型。  相似文献   

6.
通北野燕麦的开花规律及其与小麦杂交的授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在昆明和长沙两地的定株观察,探明了通北野燕麦的开花时间集中在15:00~18:00,其它时间不开花。同一穗或同一分枝,小花开放顺序从上至下;同一小穗的不同小花,开花顺序从下至上。整穗开花时间(从始花至终花)延续,10~12d。开花期内逐日开放的小花数的频数基本呈正态分布,其中以始花后4~7d开花频数最高。开花时的天气条件对开花起止时间、开花数均有一定影响,因而在杂交时应采用不同的采用不同的采粉方法。还研究了四种不同采粉授粉方法对小麦×通北野燕麦杂交结实率的影响,表明在野燕麦非开花时段内采取的鲜黄花药不能自然膨大散粉,强行夹破药壁授粉不能使小麦结实。点药法对交结实率的影响与集粉法和剪颖法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小麦和大麦基因型对透光和野燕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稳定产量潜力和减少投入,谷类作物育种者筛选出抗病抗虫的性状,从而通过对抑制杂草发育的生长习性的选择,有可能培育出对杂草蔓延耐性增加的品种,我们的目的是;确定小麦和大麦是否在减少行间透光和抑制野燕麦生长的能力上存在差异,依据我们的试验结果,在春小麦,冬小麦和春大麦的内部存在着行间太阳光透过的显著遗传变种,7个被研究的试验圃中4个的株高与透光呈显著负相关,株高相近而允许透光量不同的6个大麦系和6个  相似文献   

8.
燕麦DNA导入普通小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以健壮燕麦(Avena sativa L.)为供体,宁春4号小麦为受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外源DNA导入。结果表明,变异株系在生育期、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千粒重等性状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异;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与受体相比增加或减少,叶绿素含量和瞬间光合速率偏向供体或受体;并筛选到对小麦条锈病免疫或高抗的部分变异株,表明燕麦DNA已导入到小麦中,并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9.
小麦与野燕麦杂交后代品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小麦与野燕麦杂交后代高产的原因,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小麦与野燕麦杂交后代及其亲本的开花期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d)、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并计算了水分利用效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1个参试材料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小麦与野燕麦杂交后代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和野燕麦;各品种(系)的气孔导度变化趋势与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一致,气孔导度大的一般蒸腾速率也较高;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相关,与产量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小麦与野燕麦杂交后代的光合能力高于亲本和普通小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稳定产量潜力和减少投入,谷类作物育种者筛选出抗病抗虫的性状,从而通过对抑制杂草发育的生长习性的选择,有可能培育出对杂草蔓延耐性增加的品种。我们的目的是,确定小麦和大麦是否在减少行间透光和抑制野燕麦生长的能力上存在差异。依据我们的试验结果,在春小麦、冬小麦和春大麦的内部存在着行间太阳光透过的显著遗传变异,7个被研究的试验圃中有4个的株高与透光呈显著负相关。株高相近而允许透光量不同的6个大麦系和6个春小麦系被用来测验对野燕麦的抑制作用,大麦与野燕麦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麦,前者的燕麦生物量和种子产量是后者的一半,大麦系允许透过的光量比小麦的少43%。野燕麦的生长性状在作物内系间也存在显著的变异。在大麦中,野燕麦生长与透光的高度正相关表明,选系有助于野燕麦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1.
野燕麦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防除小麦田间恶性杂草野燕麦提供依据,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野燕麦与小麦的竞争.结果表明,随着田间野燕麦密度的增加,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逐渐降低,而小麦千粒重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野燕麦密度与小麦有效穗数和产量间的关系以指数模型(y=beax)较好,与穗粒数间的关系以直线模型(y=ax b)较好,而与小麦产量损失间的关系以对数模型(y=alnx b)最佳.野燕麦对矮秆小麦品种郑麦9023产量性状的影响大于对高秆品种鄂麦35057的影响.根据小麦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通过拟合的野燕麦密度与小麦产量损失的对数模型估算,当小麦品种为鄂麦35057时,野燕麦人工防除的经济阈值为9.04株·m-2,使用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化学防除的经济阈值为3.77株·m-2;而当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时,相应的经济阈值分别为5.85株·m-2和3.32株·m-2.不同小麦品种的生长竞争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导致野燕麦与小麦间的竞争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部分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孢囊线虫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原线虫。为筛选抗燕麦孢囊线虫的小麦种质资源,采用室内接种方法测试了104个国外小麦品种(系)和37个国内小麦品种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病性,并利用不同抗性评价标准在自然病田对37个国内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评价。室内接种试验表明,104份国外小麦品种(系)中有高抗品种(系)14个,中抗品种(系)12个,中感品种(系)27个,其他均属高感,37个国内参试品种均属感病品种。自然病田鉴定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37个国内品种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大差异。依据Andersen等的评价标准,37个小麦品种中有7个品种表现感病,30个品种表现抗病,与室内接种测试结果差异较大;依据Ireholm的标准,仅良星66表现抗病,其他品种均表现感病,与室内测试结果接近;依据Soriano等的标准,37个品种均表现感病,与室内测试结果相同。建议在筛选抗孢囊线虫小麦资源时首先采用Andersen等的标准进行初筛,然后利用Soriano等的标准进行田间评价。  相似文献   

13.
14.
有晋南地区对小麦进行了施用钾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产麦田,亩施K2SO45-20kg,产量分别增加52.9-111.5kg/亩,净增收益32.7-62.6元/亩,钾肥能够明显地增强小麦的抗逆性和提高小麦蛋白质的含量。并获得了小麦最高产量施肥量的经济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5.
16.
秦波 《麦类作物学报》2009,29(6):1119-1122
燕麦素是燕麦抗全蚀病的决定因素.为给小麦抗全蚀病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信息,本文对燕麦素的结构和作用、燕麦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燕麦素生物合成研究成果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燕麦素的生物合成是通过异戊二烯途径实现的.在氧化酶、糖基转移酶及其他生物合成酶的参与下,2,3-环氧角鲨烯环化形成三萜齐墩果烷型基本骨架,经过氧化、取代、糖苷化等多种生物转化合成燕麦素.利用燕麦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成果,采用酶调控和转基因的方式可以促进农作物品种改良和全蚀病高抗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7.
“改良系谱法”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育种实践中设计出的“改良系谱法”以选穗、穴区以及穗行为主要特点,即改选株为选穗,改双行点播为穴区种植,改株行为穗行,较大幅度地增大了杂种各世代的群体,扩大了鉴定圃的规模,提高了育种效率,通过对8个主要性状在穴区种植与行区种植之间的相关性、传进度等分析,论述了各项改革措施的理论依据,通过此法已选育出适应不同水肥和生态条件的小麦新品系,有3个品系通过了省级区试,正参加省级生产示范,表明“改良系谱法”  相似文献   

18.
离子注入及其在小麦诱变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当代作物诱变新技术-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的一般原理和生物学效应,离子注入后对小麦形态、生理和遗传性状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离子注入的诱变机制及其在诱变育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离子注入及其在小麦诱变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当代作物诱变新技术──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的一般原理和生物学效应,离子注入后对小麦形态、生理和遗传性状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离子注入的诱变机制及其在诱变育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控释肥料对安徽地区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安徽省定远县开展了小麦控释肥料的肥效试验.[结果]与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及空白对照相比,控释肥增产效果明显.[结论]结果为控释肥料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