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三都县稻菜种植效益,改变传统的稻田单纯种植水稻或菜田单纯种植蔬菜的耕作制度,充分利用当地低热河谷坝子资源优势,探索稻菜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行了秋接茬结球甘蓝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4个甘蓝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抗性、产量等特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月上旬水稻收获后,接种一茬甘蓝,以惠丰1号甘蓝品种产量及综合性状最好,建议作为三都县稻菜多熟制秋接茬推广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2.
水稻与蔬菜轮作既能调节地力,又能减轻病虫为害,有利作物生长发育,是蔬菜粮食高产稳产,提高生产效益的优良栽培制度。稻菜轮作栽培将为蔬菜商品基地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稻菜轮作的现状 一、稻菜轮作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泸州市近郊粮食种植区实行稻、菜轮作栽培的地块逐渐增多。1987年稻、菜轮作面积400余亩,占蔬菜基地面积的5%,主要分布在五个乡,尤以邻玉乡先锋村最为成片和集中。 邻玉乡先锋村自1981年底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开始实行稻、菜轮作,近两年稻、菜轮作面积不断扩大,仅该村的三个村民组采用稻菜轮作耕…  相似文献   

3.
满红 《果农之友》2007,(6):53-54
1注意叶面施肥的种类、浓度 可用于叶面肥喷施的氮肥有尿素、硝酸铵、磷酸铵.其中以尿素最为常用。施用尿素水溶液浓度为0.3%-0.5%.以不超过0.5%为宜.硝酸铵的水溶液浓度为0.1%-0.3%.磷酸铵的水溶液为0.3%-0.5%;可用于叶面喷肥的磷钾肥有过磷酸钙、硫酸钾、草木灰(浸出液)、磷酸二氢钾等,其施用浓度依次是:1%~3%、0.5%~1%、1%~6%、0.2%-0.5%;  相似文献   

4.
目前菜薹主要包括菜心、白菜薹、红菜薹等。生产上菜心主要为直播或移栽,白菜薹也有少部分直播栽培,但红菜薹尚未见直播栽培的报道。湘潭红菜薹已有30多年栽培历史,大多数是采用稻一菜或稻一稻一菜的耕作栽培模式,通过育苗后进行大田移栽,但由于农户栽培面积大,育苗和移栽用工较多,移栽时往往由于劳力紧张而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品种混乱,栽培效果较差,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5.
1997年大镇在10公顷(hm2)钢管塑料大棚中采用茄-菜-稻多熟栽培模式(以下简称两菜一稻),获得了较高的产值和效益。平均每亩(667m2)产量3735.3公斤(kg),产值9711.4元(最高达14480元),净收入8631.4元,其中茄子每亩产量2340.3公斤,产值7020.9元;蔬菜825公斤,产值1750元;水稻570公斤,产值940.5元。比露地一茄一稻栽培平均每亩年增加纯收入4598.6元。虽然大棚栽培比露地成本和投工数分别增加506元和16个,但每个用工获得纯利可提高52.8元。现将两菜一稻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大棚茄子高产栽培技术1.1 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质早熟的杭茄3号…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介绍了“菜-稻-菜”一年三熟制高效栽培模式的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增产原理。该技术通过8年的试验示范表明:“菜-稻-菜”高效栽培模式不但能提高单产、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1 藕田选择及培肥 宜选择避风、水流平缓、水位稳定、最高水位不超过1.2m、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栽藕前每667m^2施人畜粪或厩肥4000kg(有机质大于1.5%)。连作老藕田要清除田间花粳、叶柄等残留物,并耕翻。  相似文献   

8.
蔬菜“净园”技术 ,即是菜园蔬菜栽培过程中 ,采用农业措施减轻或减少病虫为害 ,改善土壤肥力条件 ,达到少用药、低农残、无公害栽培目的的一项关键技术 ,是针对老菜区、老菜园病虫害逐年加重 ,土壤肥力逐年衰退而提出的一项积极措施。1 加强菜园轮作 ,建立菜园科学轮作制1 .1 加强菜园水旱轮作制 大力推广“稻—菜—菜”或“菜—稻—菜”优化轮作模式 ,这一轮作技术对老菜区、老菜园减轻或减少病虫为害 ,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十分有效。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稻季淹水 ,使土壤处于淹育缺氧漂洗状态 ,对长茄、苦瓜枯萎病 ,蕃茄青枯病 ,姜瘟 ,疫病…  相似文献   

9.
1.1园地选择宜选择年平均气温10~12℃,土壤pH值为6.5-7.5,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且旱能浇、涝能排的丘陵地或平地。山地建园要选阳坡或半阳坡。  相似文献   

10.
江苏徐州铜山县现有水浇条件的耕地60多万亩,过去绝大多数地区以传统的稻麦两熟为主,由于粮价低迷,形成高产低效,农民增产不增收。近十年来,为了促进稻麦两熟地区结构调整,提高种植效益,我县大力改革传统的稻麦两熟,以粮为主的种植制度,从1996年开始,在我县棠张、三堡等镇开展了稻菜轮作试验、示范,积极建立以稻/菜/菜为主的多元高效种植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稻菜菜模式种植面积已达10万余亩,并形成一年三种三收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框架,“水稻-火萝卜-甜瓜”栽培模式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三都县低热河谷坝子资源优势,探索菜—稻—菜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丝瓜品种,对5个丝瓜品种进行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性等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春茬种植丝瓜,以早优六号、早优八号丝瓜的产量及综合性状最好,建议作为三都县菜—稻—菜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早春茬丝瓜推广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2.
陈加福 《福建果树》2002,(Z1):37-38
为提高蔬菜生产技术及其产品质量 ,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和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必须抓好“放心菜”生产与管理。现谨提出以下对策。1 农业栽培技术1 1 因地制宜选用抗 (耐 )病品种 如大白菜有兼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绿宝、中白一号、山东四季白 ;黄瓜抗霜霉病、枯萎病的津春 4号、中农 3号、 5号 ;番茄抗病毒病、青枯病的中蔬 6号、浙杂 9号、台农樱桃番茄 ;辣椒抗病毒病、疫病的台农长香、美香等。1 2 推行轮作、间作、套种 我市绝大部分菜地为非常年性菜地 ,应推行水旱轮作 ,如稻—菜—菜、稻—稻—菜的栽培模式 ,至于…  相似文献   

13.
以本地主栽菜用大豆品种台湾75-3为对照,对8个早春菜用大豆品种的全生育期、鲜荚产量和商品性状等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绿领先丰50、苏早1号可提前5~7 d采收,可在本地适当种植;绿领1号、绿领7号、开科源12号、日本晴3号等因存在减产或生育期长等不足,不适宜在本地推广应用;淮鲜豆5号的产量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进一步试验确定;苏奎1号可适当推广并推迟播种;台湾75-3综合性状较好,其作为本地早春菜用大豆的主栽品种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一、大白菜 大白菜收获后,在不受冻的条件下,应尽量晚入窖。入窖前将晾晒1~2天的白菜送到菜窖附近码在背风向阳处,菜根向下,一棵挨一棵地排放在一起,四周用草或稻秸覆盖,以防低温受冻。一般预贮20天左右方可入窖。入窖前要修整菜体,去掉根部土壤及腐烂的菜叶。窖底应铺6cm厚的干净河沙.再铺上一层稻秸。底层也可用木棍支垫。窖的中间留50~70cm宽的通道,两侧码菜。码菜的规格多为宽90cm、高2.3~2.7m,码菜距窖壁留10~20cm宽的间隙。较大的菜窖每隔10码留1码空位,以便倒菜。 管理:大白菜贮藏…  相似文献   

15.
1土地准备 1.1土地的选择 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pH值6.5-7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好,要排灌方便、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管理方便、前茬切忌十字花科植物,无土传害虫。  相似文献   

16.
在关岭自治县低热河谷丘陵地区,采用“菜-稻-菜”、“菜-玉米-菜”的种植模式,能有效解决菜、粮争地的突出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粮食生产,同时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机械化栽培与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播前准备 1.1选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沙壤土,并且3年以上未重茬栽培马铃薯的地块。前茬以麦类、豆类为好,不宜与茄科作物或块根作物轮作。马铃薯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在pH4.8-7.0之间,以pH5.5—6.0最为适宜,因此,盐碱重的地块不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彭州市地处成都平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约4.7万hm2(70万亩),是我国西部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其中80%以上属于露地种植。独特的地域优势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菜-稻-菜”水旱轮作模式。在2010、2011年的中国彭州蔬菜博览会上,响亮地提出了彭州蔬菜是大地菜的典型代表,其口味突出、无污染。  相似文献   

19.
1建园1.1园址选择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灌水条件,可管灌或微喷。2)年平均气温达到8~14℃,红富士苹果冬季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0℃,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25℃,无霜期160d左右。海拔700m以内,通风透光良好,年日照时间不低于2000h。3)土壤微酸性至中性,pH值5.4~7.0质地为砂壤土、壤土最佳。  相似文献   

20.
孙仁昌  任宏伟 《果农之友》2012,(10):19-19,28
核桃属于异花授粉植物.自然授粉的实生后代多为异交系.变异类型复杂.且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致使种内类型多样。播种后2-3年生开始结果的核桃树称为早实核桃。现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园址选择应选择背风向阳的缓坡丘陵地、平地或排水良好的沟平地。土壤以pH值7.0-7.5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土壤厚度1米以上,地下水位在地表2米以下,土壤应深、松、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