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牧业通讯》2007,(4):53-53
商务部消息.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出口强劲.这表明全球大都需求依然非常旺盛。它估计.2006年9-12月.这三个国家的大豆压榨和出口总量同比增长7%.至5770万吨。同期美国的大豆压榨和出口总量从2005年同期的2697万吨上升至3025万吨.阿根廷的大豆压榨和出口总量则从1105万吨上升至1274万吨。同时,就数量而言.美国压榨业仍位居第一,但阿根廷压榨量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2.
一、大豆产量问题美国农业部(USDA)2004年10月公布的2004/2005年度世界大豆产量为2.2894亿吨,比上一年度的1.8955亿吨增加3900多万吨,增幅达到20%以上。期末库存为5925万吨,比上一年度的3859万吨增加2000多万吨,增幅为53%以上。其中最为我们关注的美国大豆产量预测值为8456万吨,比上年度的6678万吨增加1778万吨,增幅达到26%以上;巴西为6020万吨(早先市场预估值为6320万公吨,美国农业部的预估值为6450万公吨),比上年度的4920万吨增加1100万吨,增幅为22%以上;阿根廷为3900万吨,比上年度的3200万吨增加700万吨,增幅为21%以上。这一系列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1,(5):5-5
据《油世界》8月2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1/12年度(9月到次年8月)全球大豆产量有望达到2.614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2.663亿吨,上年为2.653亿吨。其中,美国大豆产量数据下调到8440万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8850万吨,上年为9060万吨。巴西为7330万吨,略低于早先预测的7350万吨,上年为7530万吨。  相似文献   

4.
《水禽世界》2005,(11):48
依据USDA最新农业报告,2005/06年度中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700万吨,较上年度微跌2.29%:中国大豆需求量预计为4475万吨,比上年度猛增11.54%!中国大豆供需缺口继续扩大!同时,中国豆油消费量为855万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豆油消费国,中国大豆消费77.21%用在榨油,日益旺盛的中国豆油市场未来将加重中国大豆业已紧张的供需局面。因而,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大豆市场,大豆价格上涨可能性居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猪业》2009,4(6):12-13
一、试点的意义。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食用植物蛋白作物。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急剧增加。为满足大豆需求,我国大豆进口量连年增加,1996年成为净进口国,2008年进口达到3744万吨,超过当年国产大豆1750万吨的两倍。国际粮商在向中国倾销大豆的同时,不断收购、兼并中国大豆加工企业,控制了7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影响到国家的粮食主权和食品安全。中国拥有13亿人口.大豆消费量占世界的21%,贸易量占世界的40%。振兴中国大豆产业除了要依靠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根本还在于机制与体制的创新,提高大豆产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1,(6):2-2
美国农业部发布11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11/1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约为2.59亿吨,其中,美国为8289万吨,巴西7500万吨,阿根廷5200万吨,中国1400万吨,印度1060万吨。2011/12年度全球玉米产量约为8.59亿吨,其中,美国3.13亿吨,中国I.85亿吨,巴西6100万吨,阿根廷2900万吨。  相似文献   

7.
《中国家禽》2000,22(9):47-47
1999/2000中国大豆进口需求量预期达到590万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55%。剧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豆产品(豆粕、豆油)进口转向大豆。1998/1999贸易年中国进口385万吨大豆,140万吨豆粕和95万吨大豆油。1999/2000年9月,预计中国只将进口40万吨豆粕。几乎比1998/1999年下降75%,进口大豆油72.5万吨,比去年下降24%。中国大豆贸易量增长部分几乎全被美国占有。主要数据表明,美国的市场份额将由去年的53%增长到63%以上。豆粕和大豆油贸易额减少,主要影响到仍继续保持大豆产品贸易强劲势头的巴西和阿根廷。  相似文献   

8.
数字     
《畜牧市场》2005,(3):5-5
种畜禽市场价值1200亿,55吨蜂蜜重返欧盟市场,世界奶业增长速度1%,奶业专项为农民增收60亿,新疆南部雪灾致3万牲畜死亡,全球大豆产量2.2亿吨。  相似文献   

9.
一 进口总量和金额同比增加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总量为5684.6万吨,累计数量同比增加13.8%。大豆进口金额累计达到331.3亿美元,同比增加9.3%。大豆进口单价为582.8美元/吨,同比下降3.93%(见图1)。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1,(4):6-6
据国际谷物协会6月30日消息,全球玉米产量预估增至8.58亿吨,高于之前预估的8.43亿吨,上一年度为8.25亿吨;小麦产量温和上修至6.66亿吨,之前预估为6.63亿吨,上一年度为6.50亿吨。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2.6369亿吨,其中,美国9061万吨,巴西7450万吨,阿根廷4950万吨,中国1520万吨,  相似文献   

11.
许明 《中国家禽》2007,29(6):60-60
美国田纳西州曼菲斯城的著名分析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发布的3月份世界农业供需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2.274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期为2.283亿吨,上年为2.315亿吨。  相似文献   

12.
CBOT是全球大豆的定价中心,美国大豆决定着国际市场大豆的走向,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大豆市场。美国大豆产量和单产长期保持高速增长趋势。06/07年度大豆产量创历史最高位31.88亿蒲式耳(约8671.36万吨),单产达到42.7蒲式耳/亩。美国大豆07/08和08/09年度单产连续下降,且总产量也有所回落。07/08年产量减少16%,08/09年预计产量将会增加8.8%。  相似文献   

13.
据美国农业部今年9月30日的预测报告.2004-2005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为697万吨.比上一年度多127%,但却远远低于预测的约797万吨库存.在这697万吨的库存中,农场内库存为271万吨.比上年增长237%.农场外库存为425万吨.比上年增长88%。  相似文献   

14.
据悉,南美农业产区的干燥天气意味着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增幅可能低于早先预期水平。 油世界称,2013/14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可能比上年增长1200到l300万吨,低于1月份预测的增幅1600万吨.  相似文献   

15.
《牧业资讯坊》2005,(8):24-25
今年上半年,我国港口进口大豆的到港量出现了大幅度盹增加。据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进口大豆的数量达到1200万吨.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多出300万吨以上,增幅超过30%。与此同时,国内现货市场疲软,豆油及豆柏也呈现需求不振的状况。去年中国大豆行业就遭到了重大损失,而今年的情况依旧不看好。大豆压榨行业深陷危机。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2,(2):6-6
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2011/1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达2。45亿吨,其中美国为8317万吨,巴西6850万吨,中国1350万吨。玉米产量预计为8.64亿吨,其中中国为1.90亿吨。  相似文献   

17.
美国农业部(USDA)、中国海关国家统计局的资料,1996—1997年度(96年10月—97年9月)我国豆粕供求预测是:需求量620万吨,国内生产量430万吨、进口量190万吨。据资料显示,本年度世界大豆产量将为1.319亿吨,比去年度增加6.5%。世界五大大豆生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除中国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豆粕生产量将达879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00万吨。亚洲国家除中国外,需求量开始转缓,欧洲国家需求量也开始减少,所以本年度世界豆粕贸易量将会有所下降。在我国,豆粕50%用于饲料工业,10%用于食品、造纸、涂料…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1,(5):5-5
据海关总署8月10日消息,我国2011年1—7月进口大豆2906万吨,同比下降5.5%。其中,7月份进口大豆535万吨,较上月进口量大幅增加24.42%。以进口金额计,1—7月大豆进口额135.0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山东饲料》2004,(11):5-5
1.我国2004年大豆生产情况 2004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058万公顷,较上年984万公顷的播种面积增加74万公顷,增幅为7.6%。今年东北大豆生长和收获期间,天气较好,光照充足,霜期晚,大豆收获顺利,质量要明显好于往年,水分小但杂质多。2004年新季大豆陆续收获后,黑龙江省粮食系统公布的总产量为660万吨,各民间机构调研估计的数据大多集中在900万吨左右,总体上比2003年增加了100万~200万吨。  相似文献   

20.
1大豆进出口动态 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为3%,大豆出口关税为零。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口数据显示,2010年合计进口大豆5480万吨,同比增长28.8%。2011年1月中国进口大豆量为513万吨,2月进口大豆232万吨,3月进口大豆351万吨,4月进口大豆388万吨,5月进口大豆456万吨,6月进口大豆430万吨,7月进口大豆535万吨,8月进口大豆451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