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硝基外用清漆、聚氨酯清漆和醇酸树脂清漆对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粗皮桉和大花序桉进行涂饰处理,在紫外老化的作用下,通过测定试样表面色度学和光泽度参数,对3种涂膜的耐光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种桉木经清漆涂刷后,桉木漆膜表面的亮度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细叶桉和粗皮桉亮度较低,赤桉、巨桉、尾叶桉、大花序桉亮度较高。黄色指数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光照时间越长,黄化现象越严重。总色差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细叶桉总色差变化最小,巨桉总色差变化最大。2)漆膜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漆膜劣化程度越来越明显,光泽度均有小幅下降趋势,但变化均不明显。3)3种清漆均发生劣化变色,醇酸树脂清漆的耐光性最好,聚氨酯清漆次之,硝基外用清漆最差。建议用户在选择清漆涂饰时,应加入抗紫外光的吸收剂等提高漆膜的耐光性,或者选用耐光性能改良过的木材加以使用,实现木材的耐光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PU漆阔叶树材透明涂饰过程中色度学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8种阔叶树材采用聚氨酯清漆进行透明涂饰处理,定量检测和分析三次涂饰过程中木材色度学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各色度学指标随涂饰次数和树种不同而异,涂饰前后色度学特征变化为明度均降低,色饱和度、黄蓝轴色品指数均增加,色差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水曲柳木材涂饰界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现代先进的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水曲柳与涂饰材料间界面的特性,从微观上定量表征了渗透性及界面层的化学结构中基本基团的变化,初步揭示了木材分子与涂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聚氨酯漆和硝基漆与木材的不同作用机理。同时说明了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ESCA)研究木材涂饰界面的特性,也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采自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生态站的红松人工林内的试材为例,分析和探索了红松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模式。结果表明:①管胞长度、长宽比、胞壁率的径向变异模式为y=a blnx,该模型具有典型的生物学意义。②管胞径、弦向直径和壁厚的径向变异为略呈增加趋势,径向直径是早材大于晚材,弦向直径是晚材大于早材;管胞径、弦向壁厚均为晚材大于早材。③管胞径、弦向壁腔比的径向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FRW阻燃处理木材的颜色和涂饰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W阻燃木材与未处理木材的颜色与涂饰性能的对比研究。旨在评价FRW阻燃处理对木材这两方面性能的影响。试验测定了红松和紫椴两种木材经FRW处理前后及其涂饰前后的色度指数。并用L^*a^*b^*色空间评价其变化。结果表明,FRW处理对木材本身的颜色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林分结构对人工林红松木材材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不同林分结构(纯林、混交林和三株一从)的人工林红松(Pinus koraisensis)木材材质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红松木材生长速率、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差异不显著,红松木材的管胞长度,纤丝角、生长轮密度、干缩率和差异干缩、绝大多数力学性质指标差异显著,采用综合坐标法,对不同林分结构的林分木材材质进行品质评定,综合性能和建筑材评定的优劣顺序为混交林、纯林,三株一丛的林分;纸浆材的优劣顺序为混交林、三株一丛,纯林的林分。  相似文献   

7.
对间伐与未间伐人工林红松(Pinus koraisensis)木材材质进行系统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间伐对木材材质有很大的影响,间伐林的管胞长度、管胞直径、纤丝角、生长速率、生长轮宽度、顺纹抗压和抗拉强度、抗劈力和冲击韧性大于未间伐林;间伐林木材晚材率、生长轮密度、壁厚、壁腔比、抗弯强度和局部抗压强度小于未间伐林。其中管胞直径、生长轮宽度、壁厚、壁腔比、抗变强度、顺纹抗压和抗拉强度、横纹局部抗压强度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间伐能显著地提高木材力学性能。采用综合坐标法,对间伐与未间伐人工林红松木材材质进行评定,其材质的综合性能和纸浆材性能未间伐林好于间伐林,建筑材料性能间伐林好于未间伐林。  相似文献   

8.
红松人工林的早期选择及木材密度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松人工林7株解析木的生长及18株样木木芯样品木材的基本密度进行了分析,以确定红松早期选择的最佳年龄和测量木材密度的取样方法。研究表明,红松人工林早期选择的适宜年龄为25年;木材基本密度的变民,主要存在于单株之间及单 内的水平方向之间,林分间及胸高处不同方位间的差异都滑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在胸高处某一半径方向上所取样品的密度值,基本上可以代表胸高处的密度值;木材密度自髓心向外的水平方向有明显  相似文献   

9.
利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对红松及橡胶木在氧气质量分数小于2%的环境中进行高温热处理。通过FTIR、XRD及尺寸测量等方法对热处理后红松及橡胶木各项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下红松和橡胶木的尺寸稳定性变化及油性漆、水性漆和木蜡油涂饰后的性能变化,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红松及橡胶木涂饰后耐干热、耐湿热、附着力、耐磨性、铅笔硬度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木材干缩性和湿胀性有显著的影响。在120~220℃的范围内,红松及橡胶木的全干干缩率和气干干缩率均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而降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木材径向和弦向干缩率明显降低。此外,木材经过高温热处理后,其表面接触角增加,润湿性降低。涂饰后的红松及橡胶木漆膜性能结果分别符合国家标准GB/T 4893.2—2005、GB/T 4893.3—2005、GB/T4893.4—2013和GB/T 4893.8—2013的一级或二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红松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主要研究了红松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管胞长度随温度增加而增长,相关程度达显著水平;管胞径向直径与降雨量、相对湿度、日照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管胞径与弦向壁厚和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胞壁率与温度呈正相关;纤丝角与日照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得出气象因子对木材解剖特征有显著影响的结论。这为红松林的定向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红松大青杨、红松水曲柳混交林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过25a跟踪观测,红松-大青杨混交可解决红松大径材培育期长、收益迟的问题;红松-水曲柳混交,由于它们生长速度相当,又能相互利用,所以它们是比较理想的长期混交类型。  相似文献   

12.
红松人工用材林近自然经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近自然林业”为指导思想。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经过6a的伐孔实验证实了林隙对红松更新生长的有利作用,确定出树高与林隙孔径比为1:1~4:3时较利于林隙内红松的生长。据此通过理论生态学的方法,得出了5种地位级上单位面积不同白桦高度及白桦-红松经营复合体中白桦株数、林隙个数、林隙孔径、不同直径大小的红松株数及每个林隙中不同大小的红松株数等技术指标,为红松人工用材林的持续经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红松芽栖真菌群落结构(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红松本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5年生红松芽经分离培养获得芽栖真菌17个属(种):25年生红松芽经分离培养获得芽栖真菌32属37种、其中冠层上部31种(属)、冠中层14种,冠下属14种,通过对红松芽栖真菌的组成研究证明,在解剖学上作为两种不同器官的芽鳞与芽体上真菌组成与数量有明显差异,即芽鳞上多于芽体上,组织外层多于组织内层,红松芽栖真菌群落的种群数量随机树龄的增加而增加,随芽生长部位高度的降低而降低,而且在群落种群组成上也有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4.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的基本研究方法,对红松干 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经分离培养获得干栖真菌40属(种)、干栖真菌群落的种群组成种类类随着红松干部高度的升高趋于减少,在健康红松下冠层的老枝上分离获得了流获得了流脂溃疡病病原菌,表明该病害是潜伏侵染性病害。  相似文献   

15.
红松叶栖真菌群落结构.(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真菌、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红 叶栖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共获红松叶栖真菌36种,研究结果表明,叶栖真菌在小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少于老龄针叶、兼性寄生性真菌在老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小龄针叶,并为老龄针叶的习居菌、而且随冠层的降低还有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红松种鳞多酚对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红松多酚提取液对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皮肤癌细胞株A375、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这5种常见的肿瘤细胞进行试验,采用MTT法检测体外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红松多酚提取物对SH-SY5Y、HepG2、SKOV3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对A549、A375均有抑制效果.[结论]在红松多酚提取液固形物含量为0.4 mg/ml时,其对A549细胞抑制效果最佳,在该浓度下,红松多酚提取液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抑制率可达到55%.  相似文献   

17.
原始红松林群落结构对红松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分析和对比了原始红松林群落结构对不同发育阶段红松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适宜红松生长的群落结构特点,指出:随着红松个体的发育,影响其生长的群落结构因子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红松木材结构缺陷对应力波传播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应力波测试仪对红松木材试件进行的检测试验,研究了木材轴向孔洞的分布、数量和端部孔洞的分布对应力波传播时间、传播速度的影响,并对孔径大小与应力波传播参数之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应力波传播时间与孔径大小、数量呈正相关,而应力波传播速度与孔径大小、数量呈负相关。端部孔洞对应力波传播参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红松枝栖真菌群落结构(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红松枝栖真菌群落的结构进行研究,经分离培养获得上冠层枝栖真菌24个属(种);中冠层枝栖真菌29个属(种);下冠层枝栖真菌28个属(种),经调查及组织切片获得下冠层枝栖真菌12个种(包括无性型):获得小枝树栖真菌19属(种),枝栖真菌群落中种类组成与数量随机冠层降低,枝龄增大击增加,兼性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变亦增加,但下冠层枝栖真菌群落中种类组成与数量随冠层降低,枝龄增大而增加,兼性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亦增加,但下冠层中,超过6年生枝条上,枝栖菌种类组成随枝随枝龄增加而减少,其中Aspergillus sp.l和Gliocladium种群数量剧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