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用于大豆遗传转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农杆菌介导法,电击/PEG电击,基因枪,花粉管通道等。本文对这些方法 在大豆上近些年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大豆品质改良,抗病和抗虫等)进行了阐述,并对各种转化方法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目标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之一,在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育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大豆基因组测序之后,大豆功能基因组学发展迅速,挖掘控制重要性状的基因用于转基因育种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建立了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功能研究、转基因品系安全评价等转基因育种研究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其中,转基因大豆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主要集中在高效、稳定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大豆遗传转化方法的探索和优化等方面。对大豆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方法和转化效率等因素进行阐述,可为大豆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新品种培育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豆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创造和培育多种不同的大豆新品种和种质资源,文章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大豆遗传转化再生体系(不定芽器官再生体系、体胚再生体系、原生质体再生系统),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转化法、电击和PEG/电击转化法、花粉管直接导入法)及大豆转基因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用于大豆遗传转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农杆菌介导法、电击/PEG电击、基因枪、花粉管通道等。本文对这些方法在大豆上近些年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大豆品质改良、抗病和抗虫等)进行了阐述,并对各种转化方法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目标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基因转化技术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在大豆上常用的离体遗传转化的方法 ,如土壤农杆菌介导法、电击、PEG/电击、基因枪、花粉管通道等。并讨论了这些方法在大豆育种品质改良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6,(2):35-38
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导入大豆,以提高大豆的耐盐性。对132棵转化植株进行了PCR检测,获得64棵阳性植株,阳性率达到48%。对PCR阳性植株进一步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BADH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8.
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丝状真菌遗传转化是一种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丝状真菌的转化方法、选择标记、基因标签的获得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Na~+转运蛋白SKC1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构建了水稻Na+转运蛋白SKC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TF-SKC1,标记基因为Bar基因。以子叶节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SKC1导入大豆中。经过除草剂抗性筛选后获得的再生植株经PCR方法鉴定,转基因植株阳性率为50%,初步证明SKC1基因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应用于大豆遗传转化的研究方法,讨论了遗传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再生系统不完善以及转化效率低等问题,以及遗传转化在农业应用上取得的一些成果,以便拓展其在农业上的应用范围。因此,建立高效的大豆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使之广泛应用于大豆生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棉花黄萎病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危害严重、世界性的土传性维管束病害之一,棉花黄萎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立足国内外现有的棉花黄萎病防治措施如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常规防治方法,结合时下新兴的生物有机肥防治、不同防治试剂之间混配等方法对棉花黄萎病防治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予以综合评述,为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伯华  许杨  李燕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47-16148
红曲菌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具有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红曲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并指明了红曲菌转化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燕麦的特征和生产现状、转化燕麦的基因和燕麦遗传转化方法的一些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燕麦遗传转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工程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并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文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原理以及基因工程在植物、动物和食品方面的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六个品种大豆体细胞胚为受体,以Bt基因为目的基因,应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对大豆进行了遗传转化,经卡那霉素选择、诱导体细胞胚萌发及壮苗培养,获得了完整的抗性再生苗,经PCR、PCR-Southern和点杂交分析鉴定,初步证明外源基因Bt已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6.
林木遗传转化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遗传转化技术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集中表现在转基因技术和目的基因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表现为多种措施联合使用,提高了遗传转化率;后者主要表现为应用于林木遗传转化的目的基因数量逐年增多,从原来的抗虫基因发展到现在的多个目的基因:木质素改良基因、花发育相关基因、生长相关基因及抗污染基因等;这些基因在不同的树种均有遗传转化成功的例子。转基因林木潜在生态风险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的水平转移、基因的垂直流动及转基因对昆虫的影响等方面。初步的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认为,转基因林木的大田释放具有一定的生态潜在风险,需要对这种风险进行更深入、精确的评估。林木遗传工程及其生态安全性的研究需进一步努力解决的问题包括:1)林木遗传转化效率相对较低,特别是针叶树种,建立转基因体系还比较困难;2)林木树体高大,生长周期很长,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时空表达特性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3)比较系统的转基因林木田间释放和生态安全性试验数量还很少。  相似文献   

17.
遗传转化可以广泛利用外源基因,定向改变百合的性状,创造新的品种。对百合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以及转基因植株的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有助于加深对百合遗传转化的认识,进一步扩大遗传转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