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谷城县是小麦条锈病常发区、重发区,为了进一步探索不同药剂及用量防治小麦条锈病效果,筛选经济有效防治小麦条锈病的药剂品种及用量,为小麦条锈病应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麦条锈病属气传病害,如果防治不力,减产至少在20%~30%以上,严重田块甚至颗粒无收.小麦条锈病是毕节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多数品种种植时间长,品种抗性退化,小麦条锈病发生危害较重.为了筛选小麦条锈病抗性品种,特进行小麦条锈病品种抗性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打好湖北小麦条锈病阻击战,防止小麦条锈病向华北麦区蔓延,我省在襄樊市的南漳县开展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试点工作,并根据部中心制定的<2006年度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湖北省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南漳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突出生态治理和综合防治措施,探索条锈病源头治理的有效措施和推广应用模式,逐步实现小麦条锈病的可持续治理.我省开展了控制小麦条锈病试验等一系列研究工作,现将研究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夏地区小麦条锈菌越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多年对临夏州小麦条锈病的调查,明确了小麦条锈病在临夏州的流行规律及越夏条件。临夏州小麦条锈病具有流行危害时期长,越夏菌源量大,突发性强,发生范围广及新的生理小种出现频率高等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临夏州小麦条锈病对保护全国小麦生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病抗病性试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对13个小麦品种在自然发病情况下进行抗条锈病试验,结果表明,对小麦条锈病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淮麦17、96.23粉质、云杂3号、繁19、宜麦1号,其中96-23粉质、宜麦1号的产量较高,繁19、淮麦17的产量居中;对小麦条锈病表现为耐病的品种有川麦107、楚麦3号,且产量较高.绵阳19、白粒5号对小麦条锈病高度摩病.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属甘肃省小麦生产上严重流行的病害。该病的发生轻重直接左右着全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形势,从而严重影响全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条锈病在甘肃有12次大流行,其中2002~2004年连续3年发生面积超过53.33万hm2,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2005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又是大发生年,发生面积达56.71万hm2(严重发生的面积20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0.76%,冬麦面积的89.54%,尤其是临夏、定西等中部地区,发生程度之重是近十多年来罕见的。然而,当年全省的夏粮产量并未因条锈病的严重发生而出现下滑,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条锈病…  相似文献   

7.
小麦条锈病中长期流行趋势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程度取决于寄主的感病性、菌源数量、气候条件三大因素[1]。寄主的感病性是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最为重要的因素,但在生产实际中,寄主的感病性的变化幅度较小,比如甘肃小麦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多年来一直保持在85%左右,是一个极为有利的状态,理论上全省小麦条锈病年年都应该大流行,但事实并非如此。多年来,全省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却在轻发生至大流行之间急剧变化[2],由此可见,菌源数量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是关键。菌源数量大,气候条件有利小麦条锈病就严重发生流行,反之,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就轻。因此,本文选择菌源数量即小麦条锈病越夏发病面积和秋苗发生面积作为预测因子,并结合气候条件预测翌年全省和全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  相似文献   

8.
平凉市小麦条锈病监测预报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凉市地处小麦条锈病西北流行区系的关键地带,属泾河流域常发区和陇东高原偶发区,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小麦条锈病流行区系之间起桥梁作用,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病菌的主要越夏和越冬基地[1、2]。研究表明,小麦条锈病病菌在平凉地区海拔1400 m以上区域的晚熟冬、春麦和自生麦苗上越夏,在海拔1700 m 以下区域均可越冬,春季通过再侵染引起大范围流行。平凉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当地小麦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周边麦区乃至全国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小麦条锈病病菌夏季在关山和六盘山脉晚熟冬、春麦及自生麦苗上越夏,秋季首先侵染当地小麦秋苗而…  相似文献   

9.
小麦条锈病在天祝县属外源迁入型循环性病害。在分析天祝县历年小麦条锈病发病特点与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高寒冷凉山区防治外源迁入型病害小麦条锈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四川是小麦条锈病菌的主要越夏区和越冬区。四川进行小麦条锈病有效治理,是全国综合治理小麦条锈病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全国小麦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四川2005年小麦条锈病发生防治情况和秋冬季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介绍给全国植保部门的同行,仅供各地在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和应急控制工作中参考。12005年小麦条锈病发生为害情况1郾1发生特点2004~2005年度四川省小麦种植面积135郾0万hm2,比上年增加6郾77%。条锈病发生面积58郾7万hm2,损失小麦0郾6亿kg,比上年产量损失降低20%,比大流行的2002年产量损失减少81郾77%。发生的主要特点:一是…  相似文献   

11.
小麦条锈病新生理小种的产生和发展,使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抗性丧失,化学防治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抗病的主要措施。为了提高生产上预测预报和指导大面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准确性,对多年小麦条锈病接种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明确了小麦条锈病潜育期与温度的关系,现将试验结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湖北省植保总站在江汉平原调查小麦条锈病时发现大量取食小麦条锈病夏孢子堆的桔红色天敌昆虫,经鉴定初步确定为双翅目瘿蚊科的一种幼虫.本次发现对小麦条锈病生物防治将会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汉中市2001-2016年16年的小麦条锈病病情、品种和气象资料,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程度进行预测,建立了判别函数,回代检验正确判别率为87.5%。可利用该方法作为小麦条锈病预测预报的参考,以指导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4.
2017年湖北省小麦种植面积114.13万hm2,小麦条锈病在湖北省大发生,发生达到了71.84万hm2.在全省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大力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小麦条锈病防控面积达到1 09.27万hm2,使小麦条锈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挽回小麦损失2.9亿kg.现将2017年湖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的特点和防控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梓潼县地处川西北丘陵地区,位于剑门山脉入川口,是四川盆地内小麦条锈病发生最早和最重的地区之一,也是透视全省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的重要信息窗口。笔者根据梓潼县近年条锈病发生情况,从小麦条锈病发生三大要素着手对四川盆地为主的西北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进行分...  相似文献   

16.
阿克苏地区小麦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5.6%,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的53.5%,小麦是我区人民生活主食,而近年小麦条锈病发病流行频率较高,对产量威胁很大。一、1990年条锈病发生情况1990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地区发生面积64.4万亩,占小麦面积的34.86%。其中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17.
漆文选 《植物保护》2008,34(4):163-165
高寒二阴区是小麦条锈病常发区和重发区,也是小麦条锈病越夏菌源地之一。经过多年调查初步明确了高寒二阴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同时总结了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六盘水市主要夏收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近4万hm2,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六盘水市大面积发生流行,严重制约了六盘水市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六盘水市小麦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从2001年至2004年,小麦条锈病累计发生面积4.50万hm2,累计产量损失达246.36万kg.为了有效控制条锈病的发生和大面积的流行,六盘水市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条锈病的综合防治,通过有效的治理,小麦条锈病的危害程度正逐年减轻,流行面积逐年减少,从2001年发生面积1.19万hm2减少到2004年的0.84万hm2.  相似文献   

19.
甘肃陇东1990~1994年小麦条锈病流行状况分析李刚(甘肃省植保植检站,730000)甘肃陇东是我国小麦条锈病北方麦区的传播桥梁区。该区小麦条锈病的春季流行不仅直接影响当地的小麦生产而且对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晚熟冬春麦条锈病的流行程度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气候区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多年的气象数据(1980~2001年),首次从制约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温度因子入手,结合寄主小麦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进行较详细的气候区划。本研究从温度条件上明确了全国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范围。研究表明,在我国小麦种植区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范围很广。其中甘肃、四川、云南、陕西境内适合越夏的地区是连成一片的,甘肃东部除了西边的几个县外其它地方7、8月份最高一旬均温在20~23℃,条锈病菌越夏困难;西藏、青海境内的小麦种植区几乎都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贵州境内适合越夏的地区可能和云南越夏区是一个整体。云南适合越夏的地区甚广,且地形复杂,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