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城镇化模式的不同,福建省城镇化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基于2005—2012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测度了2005—2012年内闽东南和闽西北2个区域间及区域内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度。结果表明,虽然福建省的城镇化水平区域总差异和两大区域内差异大致上都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但两大区域内差异,尤其是闽东南区域内部差异在总差异所占比重最大。  相似文献   

2.
参考若干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黑龙江省特点,选取能代表农村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居民生活、社会进步等4个方面的20个指标,建立了农村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黑龙江省12个地市的农村城镇化水平进行定量计算,以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最高的哈尔滨市(0.684)与最低的绥化市(0.217)相差3倍.从系统的角度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和缩短区域差异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桂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52-18354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北省77个县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分为3类,这3类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悬殊;这种差异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条件、交通条件和政策因素等方面所导致的;湖北县域城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决定了县域城镇化战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概括了安徽省城镇化的特征:已基本形成了“金字塔”式城镇层级结构,但其城镇化水平整体不高,地域差异明显.分析了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口异地城镇化突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土地城镇化”速度高于“人口城镇化”,影响和制约了城镇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要提高城镇综合承载水平,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注重工业化与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提高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安徽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选取资源型城市阜新市为代表,研究21世纪以来其城镇化发展的独特性.首先构建测度其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进行评价,接着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利用联合国法对其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修订,最后利用协调度指标计算方法对其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间,阜新市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而人口城镇化速度趋于平缓,两者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体现出阜新市城镇化的整体质量在提升.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城镇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采用GMM的方法,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2个视角进行分析,并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分析皖南、皖中和皖北3个区域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 显示:1)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的冲击大小以...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区域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地域单元,运用非线性映射方法,对山东省区域城镇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地域差异特征分析,将其划分为高质量城镇化地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城镇化质量中等地区、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和低质量城镇化地区5种类型.针对各等级城市的不同特点,根据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对各地市城镇化质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城镇化区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镇化不平衡指数概念,利用山西省11个市的统计数据,分析了2006年山西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程度,阐述了1997~2006年间山西省城镇化不平衡指数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各市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主要由客观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模式引起,城镇化水平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相适应;10年间山西省除相对于工业总产值的城镇化不平衡指数略有上升外,相对于其它指标的城镇化不平衡指数都呈现下降趋势,不平衡性有所缓和。  相似文献   

9.
通过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天津郊区城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比较了郊区地区因素和时间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天津郊区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影响较小;地区和时间差异因素发挥了较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对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耦合作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评价模型计算土地城镇化水平、人口城镇化水平以及二者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对江苏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6—2012年江苏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二者耦合度差异不大,耦合协调度由中度失调走向优质协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环境城镇化、设施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度6个方面对江西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研究发现:江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南昌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鹰潭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最低;南昌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赣州市、九江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吉安市、宜春市、新余市、景德镇市和上饶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较低水平区,抚州市、萍乡市和鹰潭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低水平区。  相似文献   

12.
何悦 《吉林农业科学》2021,46(1):114-119
旅游城镇化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重庆武陵山区民族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分析民族地区农户对旅游城镇化发展影响的感知,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不同特征农户对旅游城镇化发展影响感知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民族地区农户认为旅游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要远远大于消极影响,而且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感知都要大于社会影响和生态影响;不同年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和民族差异的农户对旅游城镇化发展影响的感知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基于此,本文从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旅游城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陕南新型城镇化水平县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型城镇化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测度陕南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以陕南28个县(区)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线性加权求和法。算出了各县(区) 在人口城镇化、土地利用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活城镇化和综合城镇化水平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发现各县(区)之间 城镇化水平相差很大,按综合城镇化水平得分可将陕南28个县(区)分为4个层次,进而按不同层次对陕南城镇化水平县域差异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环境城镇化、设施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度6个方面对江西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研究发现:江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南昌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鹰潭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最低;南昌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赣州市、九江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吉安市、宜春市、新余市、景德镇市和上饶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较低水平区,抚州市、萍乡市和鹰潭市为全省新型城镇化低水平区。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统计年鉴数据,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2010年山西省临汾各县(市、区)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汾市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根据各指标体系的分析结果,临汾市的城镇化水平可分为5大类:城镇化水平高的县(市)——尧都区;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县(市)——侯马;城镇化水平中等的县(市)——霍州;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县(市)——曲沃、翼城、襄汾、洪洞、古县、安泽、乡宁、蒲县;城镇化水平低的县(市)——浮山、吉县、大宁、隰县、永和、汾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东北振兴的政策背景下,测算辽宁省2006-2016年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效率,并结合PVAR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各地级市间存在差异,较为发达的城市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发展程度更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在稳步提高,二者之前短期存在相互抑制,但长期存在稳定的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宝鸡市中东部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土壤植被干旱指数和基于变异系数法提取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了耦合测度模型。通过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测度体系,对宝鸡市2000~2018年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判。结果表明:2000~2018年宝鸡市生态环境显著变化,生态环境指数从2000年的0.38上升至2018年的0.56;城镇化水平地区存在差异且发展不平衡;宝鸡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城镇化滞后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各县区的协调发展状况得到改善,城镇化发展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向好。  相似文献   

18.
皖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该地区人口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直接制 约整个地区就业结构升级.基于2001—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考察皖北地区第 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和城镇化之间的动态关联过程,结果显示:在皖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历 程中,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对劳动力的吸纳起主导作用,非农产业就业结构与皖北地区城镇化 发展长期保持在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应采用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等措施来推动皖北 城镇化和就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城镇化发展中质的提高和量的扩张两方面出发,构建了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多层路径分析方法提出多层路径分析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根据新模型和要解决问题的特点,给出模型的算法.综合城镇化发展中质与量的指标及其相关性,构建城镇化水平指数来评价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最后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省83个县域为基本单元,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活3个要素选取14项指标,构建了陕西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各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空间等级分布特征。结果发现:陕西县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陕北地区整体城镇化水平较高,但区域内差异明显;关中地区处于城镇化中等以及较高水平,区域内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均衡;陕南县域城镇化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有待发展的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