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封闭式鸡舍的光照需要人工光照进行调控,在育雏育成期减少光照时间,可以控制鸡群的生长发育,而合适、稳定的光照时间减少规律,可以减少鸡群的应激反应,使鸡群发挥更大的生产性能,在育雏期可以得到更好的体重达标率和均匀度,使鸡群发挥更优异的生产性能。通过对封闭式鸡舍育雏期的光照时间采取不同的逐步减少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育雏前期,关灯时间固定,开灯时间按照每天递减的光照降低规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张琳  王永茂 《农技服务》2014,31(7):183-183
<正>一、育雏要点(一)育雏饲养期为42天。(二)严格执行光照制度,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第一天24小时,后每天减0.5小时,最后达8小时或自然光。(三)合理调控湿度,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合理通风,确保空气质量。1-4日龄,温度3536℃,后每3天下降1℃直至1836℃,后每3天下降1℃直至1822℃之间;1-11日龄,湿度6022℃之间;1-11日龄,湿度6070%,以后55%左右。注意:上述仅作参考,实行生产中以鸡群的活动,休息在笼内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鸡不同时期对光环境的不同需求,研究最佳的光照体系。采用定制的5 W LED灯作为人工光源,研究白、暖白、红、黄、蓝、绿、紫7种光色对育雏期文昌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育雏期适合文昌鸡养殖的最适光色。【方法】将63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文昌鸡母鸡,随机分配到7个不同光色处理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24 h光照,试验周期8周。【结果】8周龄时蓝光处理文昌鸡平均体重最高达793.16 g,比红光、白光和绿光处理文昌鸡分别重58.68、45.17、45.77 g,差异显著。蓝光处理文昌鸡平均体增重与红光、绿光和白光处理文昌鸡差异显著,蓝光处理文昌鸡体增重比白光对照处理增重45.12 g,红光处理文昌鸡体增重最少。试验全期,蓝光处理文昌鸡群体体重均匀度最好,在90%以上。蓝光处理与绿光处理文昌鸡体增重均匀度差异显著;蓝光处理文昌鸡体增重均匀度最好,其次是白光和暖白光处理。白光处理文昌鸡料肉比最低,且与黄光处理差异显著。各处理间鸡只死亡率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生长体重、群体均匀度和料肉比各项指标,与白光对照处理对比,LED蓝光可显著促进育雏期文昌鸡的生长,且提高群体体重均匀度,其次是紫光和黄光,而红光抑制鸡只生长,绿光处理群体体重均匀度最差。  相似文献   

4.
正1.培育优质健壮的雏鸡一般来说,育雏温度从33℃开始,每周减少2℃,直到21℃;在雏鸡8~12日龄时进行断喙,注意通风换气,以纵向通风和湿帘通风为宜。育雏期关键是提高存活率,育成期关键是控制体重。2.给予充足光照光照对提高蛋鸡存活率,促进产收有直接作用。在雏鸡1~2日龄时给予24小时光照,以后逐渐变为8~12小时恒定光照或自然光照。  相似文献   

5.
1 抓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进行科学管理,是提高鹌鹑日后产蛋率的重要保证。确保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是温度的管理,一定要保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1-3天38-39℃,4-5天36-37℃,6-10天35℃,10-35天30-32℃。育雏宜采用单层平网方式,这种方法光照好,湿度均匀,卫生条件好,传染病发病率低。育雏期应分别在5日龄、10日龄和15日龄各测量平均体重1次,若达不到标准体重,就要加强饲养管理。18日龄后可从育雏室转到成年鹌鹑笼,在转群饲养阶段要求与育雏室的环境相同。在育雏期要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坚持次次消毒。即在每批育雏结束后,就要对育雏室进行1次彻底消毒,严禁不同日龄的幼鹑同室多批育雏。  相似文献   

6.
一、育雏期的饲养1.温度 :育雏温度开始为30℃ ,以后每隔2天可降温1℃ ,20日龄后过渡到20℃的常规育雏温度。2.湿度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 %左右。育雏早期防止湿度过低 ,后期应防止湿度偏高。为保持地面干燥 ,应在地面铺垫稻草或米糠。3.密度 :1~10日龄40只/m2,11~20日龄30只/m2 ,21~30日龄25只/m2。20日龄后 ,天气晴暖时可在室外放牧 ,以50~100只为一群。4.通风 :必须在保温的情况下注意通风换气 ,以排出育雏室内的水气和氨气。冬春雨季 ,透气窗白天打开 ,夜间关闭。5.光照 :1~10日龄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20小时 ,光照强度为8w/m2。11~…  相似文献   

7.
刘勇强 《农村科技》2003,(12):14-15
一、育雏前的准备 1.育雏舍育雏舍要求密封性能好,利于保温。并有利于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进雏前首先对育雏舍及所有设备用具彻底清扫,再用2%烧碱溶液消毒;最后在进雏前1周对育雏舍及用具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每米~3空间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先把高锰酸钾放  相似文献   

8.
1种鹅的饲养管理发展养鹅业,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养好种鹅。种鹅的饲养,要管理好以下4个阶段:①育雏期(0~3周龄);②生长期(4~8周龄);③育成期(9~30周龄);④成年种鹅生产期(31周龄~3.5岁龄)。1.1育雏期(0~3周龄)的饲养管理1.1.1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室要全面检修,备好供暖、光照、喂饲、饮水、消毒等设备及用具。育雏室内外在进雏前3~5d,应彻底清扫消毒,室内最好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按每立方米各15g和30ml熏蒸24h,熏蒸后彻底通风待用。育雏用具如食槽、饮水器等用消毒液消毒后冲洗干净。进雏前育雏室要预热,舍温要达到30℃左右,并准备好育雏料及相关的药品备用。1.1.2育雏方式育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平养育雏和网上育雏。  相似文献   

9.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科学管理是提高鹌鹑日后产蛋率的重要保证.确保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是温度的管理,一定要保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1~3天38~39℃,4~5天36~37℃,6~10天35℃,10~35天30~32℃.育雏宜采用单层平网方式,这种方法光照好,湿度均匀,卫生条件好,传染病发病率低.育雏期应分别在5日龄、10日龄和15日龄各测量平均体重一次,若达不到标准体重,就要加强饲养管理.18日龄后可从育雏室转到成年鹌鹑笼,在转群饲养阶段要求与育雏室的环境相同.育雏期要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坚持次次消毒;即在每批育雏结束后,就要对育雏室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严禁不同日龄的幼鹑同室多批育雏.  相似文献   

10.
<正>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榛鸡的生理特点 榛鸡经过23~25天的孵化,破壳出雏。初生雏鸟10克左右,小雏出壳后绒羽一干就能行走,属早成鸟。同其他珍禽育雏相似,育雏是饲养管理中关键一环,而其中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王华 《农家致富》2010,(9):43-43
一、育雏期在育雏期采取公母分饲,这样不但育雏期能对种公鸡进行细致的管理,而且以后更能有效控制公鸡的体重。在1~7日龄,把料通过料盘喂给,1  相似文献   

12.
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育雏舍的准备、接雏、开食与饮水、断喙、温度、湿度、密度、通风换气、光照和疫病预防等方面介绍了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刘俊利 《现代种业》2005,(3):37-37,39
一、抓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进行科学管理,是提高鹌鹑日后产蛋率的重要保证。确保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是温度的管理,一定要保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1~3天38℃~39℃,4~5天36℃~37℃,6~10天35℃,10~35天30℃-32℃。育雏宜采用单层平网方式,这种方法光照好,温度均匀,卫生条件好,传染病发病率低。育雏期应分别在5日龄、  相似文献   

14.
红腹锦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腹锦鸡是驰名世界的观赏珍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肉细嫩鲜美,为山珍野味;毛及皮张可做装饰、工艺美术品,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已开始人工养殖。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好红腹锦鸡的关键,因此,必须注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育雏笼舍的准备育雏室应铺上细沙或铡短的稻草、秸秆。雏锦鸡移入育雏室前,育雏室内、外和用具要彻底消毒。育雏室喷洒0.5%的新洁尔灭溶液;饮、食具需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洗刷。同时移入多窝雏锦鸡时,可将育雏室用纸板分隔为数间,每间放1窝。机孵的雏锦鸡与母鸡代孵的不可混放,否则,代孵鸡能够认出不是自…  相似文献   

15.
通常把0-6周龄的雏鸡饲养阶段称育雏期。育雏期由于雏鸡体质弱、抗病力差,常因各种原因导致大批量死亡或生长发育不齐,给养鸡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育雏失败的原因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付兆武 《吉林农业》2005,(12):28-28
蛋鸡的一生包括从育雏期、育成期,到后备期和产蛋期,而后备鸡体质的好坏、体质健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蛋鸡对恶劣条件和各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好的后备鸡在产蛋阶段即使条件稍差也可耐受,从而能获得较好的产蛋效果。如果后备鸡体质差、弱,即使环境与营养条件再好,欲想获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17.
1草雏鸡的饲养1.1适时饮水和开食。雏鸡入舍后1~2小时即可饮水。初饮时,可在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电解质多维,以增强鸡的体质,缓解应缴,便于胎粪排出。水温一般要接近舍温(16~20度)。雏鸡开食,一般在出壳24小时后开食,最初时可喂给碎米,3日龄后改喂全价颗粒料。1.2控制好鸡舍内的小气候。舍内温度的控制,在育雏期最为重要。其具体要求是:0~1周龄为33度~31度;2~3周龄为30度~25度;4周龄后25度~20度。如舍内温度达不到,应适时进行加温。舍内相对湿度为55%~65%为宜。雏鸡出壳后第一周内,每天要20~23小时的光照;第二周以后,每天光照可减至13小时,以…  相似文献   

18.
鸡在6周龄以前的饲养阶段称为育雏期,育雏期是发病和死亡率最高的时期,要想养好鸡,获得好的效益,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关键,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要注意从抓好营养、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和卫生等环节人手。实际养殖中要注意以下十项:  相似文献   

19.
李峰 《农村新技术》2014,(11):28-29
<正>饲养贵妃鸡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关键要看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否做到位,因此应力争把握育雏期的每一个细节,以期取得最大的养殖收益。贵妃鸡育雏期一般在1~35日龄,期间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事项。一、育雏的前期条件1.育雏舍。育雏舍要求保温,通风良好,防鼠害。雏鸡进舍前,彻底清扫育雏舍墙壁和屋檐上的灰尘,用自来水冲洗墙壁和地面,干燥后用20%的石  相似文献   

20.
在养鸡生产中,人们普遍对育成鸡不重视,一是因育成鸡吃料多长得快,易饲养好管理,不易得病死亡;二是育成期较长(7~20周龄),在此期内光投入不产出。所以生产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育雏期和产蛋期,而忽视育成期,这些都是传统的饲养方法。而现代蛋鸡饲养法大大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观念。传统育雏期是按周龄划分的,而现在是按体重划分时期的,如迪卡褐,体重达650g以上为育成期(8周龄),1540g以上为产蛋鸡;法国伊莎褐,体重850g以上为育成期(10周龄),1570g以上为产蛋期。另外,现代蛋鸡品系的开产日龄普遍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