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关注的焦点.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机制的现状,指出当前资助贫困大学生救助机制的缺陷,提出和谐社会视角下构建贫困大学生救助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特别是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正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关注。通过研究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探讨做好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解决办法,以期促进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一直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事关脱贫攻坚和社会公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战略举措,也是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关注贫困家庭学生成长成才问题,不断优化工作理念,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经验,对推动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广西高校的发展环境,阐述了广西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农村贫困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措施,为解决广西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的普遍扩招,大学生数量的不断上升,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也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从教育救助的概念、政策、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本文将结合专家学者的意见,进一步系统的分析教育救助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通过对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救济是继经济救济之后又一个亟待解决重要课题,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密切关注对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全面救助。  相似文献   

6.
曾晓林 《农业考古》2006,(6):104-106
社会贫富差距背景下,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程度不一地存在贫困心理现象,这是高校急需正视与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犯罪预防角度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贫困心理特征、危害与消除办法作出阐述,以期实现这部分大学生群体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关键所在,要求思政教师能够不断转变自身教育观念,明确思政教学要求,提升农村贫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在本文之中,我们从农村贫困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出发,探究了农村贫困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农村贫困大学生容易出现的消极思想,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对高校思政教师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贫困女大学生与家庭脱贫问题的凸显及研究意义,分析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4个方面进行归因,对照高校助困现状,寻找解决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和家庭脱贫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高校弱势群体。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新时期的就业形势、贫困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的主要表现,在对影响高校贫困生就业难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优化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有针对性地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完善就业竞争环境四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对贫困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关注和就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农村贫困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由来已久,针对问题解决需要从多个层面开展规划.通过人文关怀、教育改革等多种策略,实现对农村贫困大学生思政教育问解决,强化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近日,全省贫困群体盼望实施的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意见由省政府正式出台。这项惠及85万城市贫困人员和120万农村特困人口的政策分12条渠道实施救助。其中,55万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以每人每年平均200元的标准予以救助,城市困难户因病、因灾和升学困难的全部实施分类救助。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校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源大学生是社会和整个家庭的希望。但是由于生 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的不同,使得农村生源大学生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要对这一 问题给与充分的关注,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主要 对农村生源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对策,从而保证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其经济与心理的双重贫困日益成为高校、社会关注的焦点。鉴于此,通过立足于农科类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个体心理因素、学业和生活因素、家庭、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的压力源,并具体分析了应对压力的策略,以期帮助贫困大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并为农业院校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救助是农村社会保障这个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对改变农村贫困面貌,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甘肃地处西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致使甘肃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社会救助制度极不完善,尤其甘肃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更为滞后,这严重阻碍了甘肃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目标的实现。针对甘肃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中存在的救助资金不足、救助标准偏低、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依托精准扶贫大背景,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拓展筹资渠道、提高救助标准、统筹城乡救助、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健全甘肃新型农村社会救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目前高校发展中较为突出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于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以及目前高校资助贫困生的办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且对于高校资助贫困生提出一些建议,旨在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高校贫困学生度过难关,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弱势群体问题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密切关注和解决好农村弱势群体的问题,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从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分析了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的对策,以期能对加强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农村社会救助贫困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解决在实践中存在的救助主体协同度低、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后脱贫时代为背景,依托协同治理理论,并以SFIC模型为分析框架对农村社会救助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构建激励机制、催化机制、沟通机制和监督机制实现后脱贫时代农村社会救助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引入到对贫困大学生的管理中,并构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人生规划激励等激励体系,结合贫困大学生实际情况,深入探讨激励管理理论在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管理问题提出了一套新的解决办法和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多的农村孩子都能进入大学校园。高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精准 教育扶贫,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农村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群 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高校精准扶贫优势理论进行概述,提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水平和自我思政 教育学习能力培养水平的对策,并据此提出优化大学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路线的方法论,为高校培养优秀农 村贫困大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已成为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