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草地免耕松播技术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2003年使用松土补播机进行深松补播、浅松补播、单项松土等草场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方式均有一定的改良效果,特别是深松补播效果更好,当年增产14.69%,第二年增产44.04%,第三年增产71.14%。  相似文献   

2.
半干旱草原区松土改良增产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半干旱草原区使用松土补播机进行了三种免耕试验,结果改良效果以松土、松土+施肥为好,在植被盖度40%~60%、年降雨量310mm的草场上,一次松土鲜草产量(5684.7kg/hm2)比对照(3900kg/hm2)增产45%,松土+施肥耕作一次当年鲜草产量(9454.5kg/hm2)比对照提高142.5%.这两种免耕法均可连续保持4年增产期,而松土+施肥+补播成功率较低,当所需条件满足时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国内外实施的退化羊草改良措施切根、浅耕翻、深松、松土、施肥、补播等技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综合各项研究的结果,剖析各项改良措施的优缺点,根据退化程度、土壤理化状况等因素对退化羊草草原改良恢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保平 《中国草地》1998,(4):46-48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半干旱草原区使用松土补播机进行了三种免耕试验,结果改良效果以松土、松土+施肥为好,在植被盖度40-60%,年降雨量310mm的草场早,一次松土 产量比对照增产45%,松土+施肥耕作一次当年鲜草产量(9454.5kg/hm^2)比对照提高142.5%。这两种免地均可连续保持4年增产期,而松土+施肥+补播成功率较低,是当所需条件满足时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大针茅+羊草退化草场改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大针茅+羊草退化草场进行了围栏封育、机械重耙、松土、浅耕翻、浅耕翻+补播、施肥等项改良措施,经过五年的试验研究,表明这些改良措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其中围栏封育、浅耕翻和松土效果比较显著.这项试验研究为同类地区改良退化草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大针茅+羊草退化草场进行了围栏封育、机械重 耙、松土、浅耕翻、浅耕翻+补播、施肥等项改良措施,经过五年的试验研究,表明这些改良措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其中围栏封育、浅耕翻和松土效果比较显著。这项试验研究为同类地区改良退化草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草地免耕松播联合机组进行天然草场改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9MSB-2.10型草地免耕松播联合机组进行天然退化、沙化、碱化草场免耕补播,分别设定不同草场的松播深度,选择适宜补播品种,保持原有植被70%以上,退化、沙化草场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天然割草地的松土补播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天然割草地上松土补播改良后,和对照组相比,松土补播组在植被高度、盖度、密度和产草量方面均有显著增加,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为新疆牧区草原改良特别是低平地草甸草地的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羊草草原改良措施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80~1997年改良退化草原4349.2km2,主要改良措施:1浅耕翻改良,有效利用15年,年均增产90.5%。2松土改良,有效利用年限6~10年,平均增产70.35%。3施肥改良,其中施尿素187.5kg/hm2,产草量提高3.2倍,施厩肥30~37.5t/hm2,第二年增产53.5%。4引种国内外苜蓿品种25个,筛选出一批耐寒抗病品种,每年割两茬,干草产量4927.5kg/hm2,是对照的3倍。表现好的品种有黄花苜蓿、肇东苜蓿、公农1号苜蓿、公农2号苜蓿、草原2号苜蓿。5补播改良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9LSB-1.80型草地改良多用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羊草地切根松土、退化草地松土补播和耕耙压播建立人工草地等三种机械化改良工艺,在此基础上将羊草地切根松土犁、松土补播机和牧草播种机三为一体优化设计在一个通用机架上,实现了多功能机型,并通过较大面积的性能试验和生产性能考核,各项试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研制目标.  相似文献   

11.
9LSB—1.80型草地改良用多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羊草地切根松土、退化草地松土补播和耕耕压播建立人工草地第三种机械化改良工工敢,在此基础上将羊草地切根松土梨、松土补播机和牧草播种机三为一体优化设计在一个通用机架上,实现了多功能机型,并通过较大面积的性能试验和生产性能考核,各项试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研制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疆草地退化严重的现状,选择在天山北坡中山带退化的山地草甸类型进行草地改良对比试验。通过选择适宜的优良牧草品种和最佳的补播时间以及松土补播方法进行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坡中山带河谷山地草甸类型草地通过补播改良,草地质量从中等提高到优等,质量提高了2等;草地产草量由年产鲜草724kg/667m~2增加到810kg/667m~2,提高了11.88%;投入与产出比补播改良区为1∶26,对照区为1∶27,对照区投入与产出略高于补播改良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该区草原植被的一般特征和改良效果。过度放牧和水因子是影响草原植被的主要因素。人工种羊草、浅翻轻耙、松土补播牧草和种植星星草是改良该区草原的基本措施。进一步治理该区草原的研究课题是人工草地的高产、稳产及其培育更新和天然草原放牧的研究;改良建设措施是造林、补播牧草和排涝。  相似文献   

14.
松土补播就是把草地进行松土,再在原草群中播种一些优良牧草,以提高草群产量的品质的改良方法.松土补播可有效保留原植被,在原生植被不变的情况下,辅以播种适合的牧草品种,达到改良草场的目的。本试验利用轻重耙耙地补播的方式进行草场改良。1试验材料松土机械采用农用齿耙、圆盘耙、镇压器。试验草种为草木樨、披碱草。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松嫩平原西部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呼店镇,面积213km2,试验地块属草甸草原类,植被类型为萎陵菜+羊草+杂类草,平均植被高度13cm,盖度40%,产草量380.55kg/km2,土壤类型为草甸土,pH值7.5,为重度退化草场。试验区地势平坦开阔,略有起伏,属大陆性中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多风、少雨;夏季雨多、炎热;秋季温差大、多早霜;冬季严寒少雪。年平均降水量为415.5ram,年平均气温3.2℃,年蒸发量为1483mm,年有效积温2700℃,平均无霜期136d,年平均日照为2867h。  相似文献   

15.
牧草机械发展的现状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产业是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基础,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价值。牧草机械化作业除了能提高饲草产量和质量,对改良草地理化性状和提高饲草转化率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采用松土施肥补播机进行优质牧草补播改良作业,可使天然草地牧草增产1倍以上。饲草的适时机械收获,可比人工收获减少15%-20%的损失。通过切碎、青贮氨化等处理,还能明显地提高饲草的消化率和采食率,饲料转化率可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在彰武县章古台镇严重沙化草地进行了围封和改良试验,7月围栏并补播,共计7个处理,即不围封对照、草地围封、围封加补播沙打旺、围封加补播草木樨、围封加补播沙打旺和草木樨、围封加补播胡枝子和围封加多种牧草混播。由于当年天气干旱,补播牧草生长缓慢,绝大多数补播牧草越冬后死亡。2004年6月又重新补播。通过14个月的围封改良,严重沙化的天然草地植被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退牧还草项目中围栏封育和种子补播对退化高寒草甸(亚高山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的改良效果,选取“高寒1号”生态组合草种,在青藏高原东部的退化高寒草甸进行了封育和补播试验。对封育和补播后3年的草甸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产力进行研究。与对照相比,封育3年的退化亚高山草甸和退化沼泽化草甸的平均植被高度提高49.57%和53.38%,盖度提高24.73%和25.25%,地上生产力提高16.40%和22.17%,物种数没有显著变化。封育后补播“高寒1号”生态组合草种,比封育具有更好的效果。在封育的基础上,补播进一步使两类退化草甸的植被高度分别提高17.64%和15.78%,盖度提高48.38%和50.50%,地上生产力提高3.24%和9.39%,且物种数有一定的增加。围栏封育和草种补播是改良退化高寒草甸的有效途径,封育后补播比只封育更能提高其改良效果。“高寒1号”生态组合草种在退化高寒草甸的补播改良中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和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天然草地毒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为研究对象,在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公路两侧对其种群数量较大的区域开展了草甘磷和重耙对比灭杀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补播的优良牧草种类,总结了草地补播改良效果以及技术。结果表明,10%草甘磷防除效果超过98%,推荐使用剂量150~190g·667m~(-2)为宜;重耙灭杀醉马草防除效果超过90%,推荐重耙措施为30cm深度为宜。退化草地补播改良结果表明,浅翻耕条播、浅翻耕撒播、行内松土补播牧草的组合Ⅴ[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1kg·667m~(-2)+紫羊茅(Festuca rubra)0.5kg·667 m~(-2)+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0.3kg·667 m~(-2)+小冠花(Coronilla varia)0.2kg·667m~(-2)]和组合Ⅵ[垂穗披碱草1kg·667m~(-2)+紫羊茅0.5kg·667m~(-2)+草地早熟禾0.2kg·667m~(-2)+小冠花0.3kg·667m~(-2)]的成活率分别为85%和73%,91%和87%,87%和75%,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退化草地牧草补播的最适宜播种深度为1~4cm,当播种深度为0和4~8cm时,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较低。与不动土撒播相比,浅翻耕条播、行内松土补播牧草的组合Ⅴ和Ⅵ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使补播牧草高度、密度及生物量显著增加,可以在天然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补播已成为各国更新草场的一种主要手段,沼泽草场补植优良牧草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地下水位,其次是由于沼泽土壤的特殊性补播植物种类问题。本文以三种地下不埋深和三种优良牧草为试验因素,共组成九个不同处理,进行单因子对比分析,探讨沼泽草场适宜地下水位条件下补播的优良牧草种类。并对沼泽草场的补播技术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沼泽草场在地下水位埋深40-60厘米时补播草木栖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在应用上,松土耕地和其它技术配合得当,补播才得以成功。  相似文献   

20.
科左中旗草原总面积39.4万hm2,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达27.67万hm2,针对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原采用4种改良方式即免耕深松补播、隔带重耙补播、植苗法、围栏封育,对我旗退化草原进行改良,4种改良措施牧草高度、盖度、密度和牧草产量都明显增加,免耕深松补播效果最佳,隔带重耙补播次之,植苗法再次之,围栏封育不如以上3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