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陕西“一村一品”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一村一品"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了陕西在推进"一村一品"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和存在的新问题。提出要进一步树立"一村一品"发展的大思路和大目标、进一步总结和把握"一村一品"发展基本规律、进一步认识"一村一品"的重要发展地位、进一步发挥"一村一品"对拓展农业多功能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在"一村一品"实施中培养新主体、树立新理念、寻找新突破、创造新环境、创立新机制、搭建新平台、破解新难题。  相似文献   

2.
曾月娇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4):12-13,122
通过"一村一品发展的调查发现,赣州市在发展"一村一品"中存在工作机制不顺,投入不足、加工服务薄弱、品牌建设滞后、农户素质不高,宣传运作不够等问题。提出发展"一村一品"工作中应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及通过媒介宣传发展"一村一品"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和好的经验,通过招商引资开发"一村一品"发展项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湖北省"一村一品"发展较快,极大的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文章分析了湖北省"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认为发展"一村一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指出,要抓规范管理,进一步更新观念,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快湖北省"一村一品"的发展。文章提出了推进湖北省"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为宣传展示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风采,交流先进经验做法,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拟面向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等开展山东省"英潮杯"一村一品征文活动。一、举办单位主办单位: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协会、山东农业知识杂志社协办单位: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二、征文主题一村一品、强村富民三、征文内容1.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展经验、典  相似文献   

5.
<正>为宣传展示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风采,交流先进经验做法,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拟面向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等开展山东省"英潮杯"一村一品征文活动。一、举办单位主办单位: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协会、山东农业知识杂志社协办单位: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二、征文主题一村一品、强村富民三、征文内容1.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展经验、典型  相似文献   

6.
<正>为宣传展示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风采,交流先进经验做法,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拟面向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等开展山东省"英潮杯"一村一品征文活动。一、举办单位主办单位: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协为宣传展示山东省村品示范  相似文献   

7.
<正>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自2008年全区定位发展设施和镇村特色农牧业以来,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以来,吕梁市认真贯彻全省县域经济暨农村工作会议、农业现代化分会精神,坚持把加快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和农民收入翻番的重要切入点和总抓手,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确定试点,狠抓落实。在省农业厅的指导下,迅速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与产业现状今年全市向省农业厅申报一县一业基地县6个,一村一品专业村457个,省厅正式批复一县一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一村一品"须具备四个要素:特色优势、高市场占有率、好的经济效益、质量品牌效应。发展"一村一品"是榆次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程,依托榆太同城化、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诸多机遇,按照"粮食集约化、蔬菜设施化、养殖园区化、加工龙头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实施进程中,要科学谋划,高标准绘制"一村一品"发展蓝图,整合要素,多方位探索"一村一品"发展路径,多措并举,全力务求"一村一品"发展实效。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养殖业、林果业、园艺业,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优势主导产业"。一村一品作为一种有效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培育农村主导产业、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造就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舞台。一、发展一村一品的意义发展"一村一品"对推动特色农业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繁荣、实现脱贫致富具有独特的作用(一)一村一品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1.
<正>我省在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盯市场需求,咬定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良性发展格局,极大提升了农村经济整体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新渠道。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我省符合"一村一品"专业村条件的有907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75%;符合一村一品专业乡镇条件的有125个,占全省乡镇总数  相似文献   

12.
<正>为宣传展示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风采,交流先进经验做法,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拟面向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等开展山东省"英潮杯"一村一品征文活动。一、举办单位主办单位: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协会、山东农业知识杂志社协办单位: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普遍模式加以推进"。这为山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推动山西农垦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兖州把培育"一村一品"经济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手段,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推动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及提升"一村一品"产品市场价值的手段.通过实例分析,一村一品发展效益成规模,农业品牌化经营是今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海城市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全面推进本地区农业"一村一品"建设,努力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规划引领、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科技支撑、典型示范和龙头牵动等多种有效措施,农业"一村一品"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促进了全域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一、"一村一品"发展情况在近年来的建设过程中,海城市以突出特色为主线抓"一村一品",以鼓励扶持为  相似文献   

16.
政法快讯     
《农家致富》2013,(18):52-52
加快发展一村一品农业部近日举办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村企对接活动,将引导龙头企业将一村一品专业村镇作为原料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专业村镇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促进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明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云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咬定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的良性发展格局,极大地提升了农村经济整体实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截至2016年底,我省符合"一村一品"专业村条件的有863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39%;符合"一村一品"专业乡镇条件的有99个,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已成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但是"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更多的是针对于第一产业,并不能有效解决产业链延伸和附加值增加的问题。该文通过引入三产融合理念,探寻三产融合视角下"一村一品"的创新发展路径。【方法/过程】阐述三产融合内涵,总结目前我国"一村一品"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北寮村发展情况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法提出"一村一品"与三产融合相结合的发展路径。【结果/结论】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引入三产融合理论,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和发展,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提出扶持龙头企业,持续创新发展农民合作社,建立三产融合创新机制、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一村一品"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村一品"是伴随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起来的.它是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模式的一种表述."一村一品"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为总结"一村一品"典型经验,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我们赴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围绕"一村一品"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0月15日,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全国一村一品工作座谈会上讲话说,十一五时期,各级农业部门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各地逐步形成了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的工作机制,各专业村镇培育壮大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形成的一村一品、一品一社、一乡一业、一业一企发展格局,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