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M.N.Uddin等测定了4个人工杂交种及其亲本、1个推广杂交种(Comet)以及75个纯系(用一粒传法选自每个杂交种)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和植株重。粒重表现出了最强的杂种优势,而其余产量组分的正的杂种优势,组合间各不相同。所有人工杂交种的株高都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在杂交种和纯系中,高产均与中等位重和中等株高相联系,但杂交种和纯系各性状的测定值均比其亲本的高.在株高和主要产量组分(即单位面积位数和位重)方面,高产纯系与杂交种是相近的,这证明有可能从利用杂种优势的杂文种中找到基本性状与其杂文种相同的纯合… 相似文献
3.
4.
用GriffingⅡ(1965)等对6个啤酒大麦亲本及其配制15个组合的F1、F2代主穗性状进行遗传变异、配合力及相关分析表明:(1)主穗性状的遗传力F1代明显高于F2代,亲本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与F2呈高度正相关,但与F1相关系数相对较小。(2)株高、实粒数、穗粒重,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但其间的差异F1大于F2。各性状的配合力因亲本、组合、世代而异,同亲本F1与F2间的一般配合力呈高度正相关,但特殊配合力偏低;澳、欧、亚洲型品种杂交的F1性状特殊配合力较高,F2亚洲型品种间也存在高配合力组合。(3)F2代实粒数与穗粒重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F1,但株高相近。 相似文献
5.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国黄淮及长江流域粳稻区的重要病害。以圣稻105、圣稻16、圣稻813、圣稻134、大粮202等5个抗条纹叶枯病品种(品系)与武21621、圣武糯0146、S19、1037、8311等7个感病品种杂交配制17个杂交组合,F1代条纹叶枯病抗性表现为:8个组合未发病,另外9个组合不同程度发病,病丛率14.3%~50.0%,病丛的平均病蘖率17.4%~75.0%。相同抗性亲本与不同感病亲本、不同抗性亲本与相同感病亲本所配组合F1的抗病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分析1993~1995年油菜区域试验中F1不育株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1不育株率与杂种产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来自半不育株率. 相似文献
7.
在1985和1986年收获的试验中,由冬小麦品种及高代育种品系杂交组配的61个F_1杂种籽粒产量的超亲优势为5.9%。在1986年430个杂种参加的试验中,杂种产量的超亲优势为3.6%。在这430个杂种中,由产量最低的亲本组配的杂种,其产量优势最大,说明在这些基因型中,大多数高产基因已经集中在高产亲本中。作者将这些结果同其它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迄今测试的小麦F_1杂种的产量优势尚不足以说明能将其应用于英国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在育种试验中,一年的产量数据是不可靠的。任一性状的产生都是染色体组同环境互作的结果。当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基因型的排列顺序要发生很大变化。所以育成的家系一般应进行2~3年试验。作者认为,为加速育种过程,可对育成的家系研究一年,但须在不少于3个的背景中进行。这些背景是参照在受试范围内基本限制性因素的作用大小,借助于农艺措施建立的。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测定了硬粒小麦的两个代换系Langdon1D(1A)和Langdon(Edmore—1B)及其具有不同胚乳蛋白组分的F2衍生系的籽粒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测得结果,其产量性状和面粉质量性状有显著的基因型间差异,但籽粒的N水平差异不显著。根据尺码一排除液相层析法、面团揉和时间和峰值电阻法测得结果表明,具有Edmoreγ—45带的所有基因型的质量参数,如SDS—沉降值、麦谷蛋白的比例(P1%)均提高了;具有1D/1A染色体的代换系,其这种效应更加明显(提高2倍)。同时含有1D染色体和γ—45基因的基因型,其质量性状参数超过只含有1D或γ—45基因的基因型。这表明,除混粉参数、峰值电阻和阻尼衰退外的所有质量性状都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3.
14.
马永科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3):13-15
本文就温度对两春大麦品种(Betzes与Marlonvasari 50)和一个小麦品种“中国春”(CS)相互杂交后杂交种的结实和胚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评估。将分离的分蘖移置于人工控制环境睛的营养液中进行授粉。该人工控制环境的昼夜温度分别为12℃、15℃、18℃、21℃,光照强度为30000lx,相对湿度为80%。当以大麦做母本时,低温处理(12℃、15℃)结实率最高,而反交则相反。在中国春×大麦(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种种子生产是杂种优势利用的继续和发展。种子质量直接影响玉米杂种优势增产潜力的发挥。赵增煜等 (1980~ 1981)研究表明 ,在规定的种子等级范围内 ,玉米杂株率每增加 1% ,每公顷减产 2 4 2 3kg。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实验表明 :玉米杂交种产量 (Y)与种子杂株率 (X)的回归方程为 :Y=931 1- 8 165X ,即F1玉米杂交种的典型性每降低 1% ,每公顷减产 61 2 3kg ;亲本自交系的杂株率与其F1杂交种产量的相关系数r =0 82 1,亲本自交系的杂株率降低 1% ,F1杂交种每公顷减产 72 7kg ,二者回归方程为 :Y =90 7 6- 9 695X。玉…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核质互作杂交种不同性状间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杂种优势,用8种小麦同核异质、同质异核雄性不育系分别与恢复系R5174、R2726组配获得16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及亲本的11个农艺性状和6个籽粒物理性状进行遗传变异、杂种优势、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F1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00%~32.72%,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籽粒性状;(2)不同性状间杂种优势差异显著,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分别为0.22%~12.50%和-13.51%~3.61%,其中正中亲优势组合最低比例为50%,正超亲优势组合最高比例可达81.25%;(3)粒形与旗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4)从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F1代综合得分看, P型和Y型细胞质背景下的AK58不育系与R2726的杂交组合F1表现最好;(5)通过聚类分析可将F1分为两大类,其中第二大类包含除AS细胞质背景的AK58异质不育系与恢复系R2726组配的杂交组合,其共同的特征是籽粒表面积大、千粒重高及旗叶性状较好,表型性状的综合表现优于第Ⅰ类群,说明杂交种的性状受恢复系和不育系核背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当地良种1138—2,南农4193—1和美国品种hayne、SRF 400、Clark 63、Williams间F_1、F_3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1)杂种优势表现在主茎节数所致的营养生长优势,从而荚/株、粒/株的优势,其综合表现为单株粒重及小区产量的优势。产量的自交衰退明显,而荚/株、粒/株衰退幅度较小。(2)F_1、F_3表现大多数性状的gca变异均占绝对优势,几乎没有显著sca变异。产量,单株粒重、荚/株、粒/株的gcaEMS%比文献中的高。配合力分析结果因供试材料而异。同美国品种在长江下游杂种优势利用及品种改良中有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培育生产需要并具有综合经济价值指标的高产杂交种的同时,改善籽粒品质是杂交育种的迫切任务。根据Госкомиссия 1984~1988年在摩尔多瓦南部地区(塔拉里依斯品种比较圃)的品种试验资料,区域化高粱杂交种摩尔达维亚40和摩尔达维亚51的籽粒中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1.7%和12.4%,脂肪含量为3.2%和3.5%,淀粉含量为72.9%和74.8%。这些资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小麦和大麦杂交种的结实和胚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温度对两个春大麦品种(Betzes与Marlonvasari50)和一个小麦品种“中国春”(CS)相互杂交后杂交种的结实和胚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评估.将分离的分蘖移置于人工控制环境下的营养液中进行授粉.该人工控制环境的昼夜温度分别为12℃、15℃、18℃、21℃,光照强度为300001x,相对湿度为80%。当以大麦做母本时,低温处理(12℃、15℃)结实率最高,而反交则相反.在中国春×大麦(CS×Betzes)杂交种中,最高温度处理21℃下杂交种的结实最好.低温处理使胚发育迟缓.发育成杂种株数最多的分别是18℃、21℃处理下大麦×小麦、小麦×大麦的杂交种.大麦×小麦的杂种胚萌芽成功,长约1.5mm;小麦×大麦的杂种胚也萌芽成功,长约1.0mm.大麦×小麦的杂交种中,可发育成杂种植株的最小胚为0.57mm长;小麦×大麦杂交种中,可发育成杂种植株的最小胚为0.51mm长.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普通小麦与山羊草属的杂交F1代的育性、细胞遗传学表现及育种利用潜力,以普通小麦7182和丰优1718为母本,分别以卵穗山羊草SY163和离果山羊草SY119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F1代的生育特性、染色体构型、田间条锈病抗性、F1自交和回交结实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代植株生长势较强,株型倾向母本,成熟期穗子易断,壳硬;杂交F1代高度不育,花粉可育率1.26%~3.54%,回交结实率2.08%~5.26%,仅普通小麦/卵穗山羊草自交结实,但结实率最高仅为0.25%。7182/SY163、7182/SY119、丰优1718/SY163、丰优1718/SY119杂交F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构型平均分别为31.11I+1.90II+0.03III、20.04I+7.45II+0.02III、30.08I+2.40II+0.04III、22.37I+6.30II+0.01III,说明普通小麦与2种山羊草杂交亲和性差,且可交配性主要由山羊草基因决定。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F1代均对条锈菌混合小种高抗或免疫,这对于丰富小麦抗病基因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