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凯 《农技服务》2014,(2):16-16
<正>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春季小麦管理要早抓早管、分类指导、合理运筹肥水,促穗足粒多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促控结合,肥水调节三类苗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追肥浇水,亩施尿素5~7㎏;第二次在拔节期进行,提高穗粒数。二类苗促控结合。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60万的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60万的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  相似文献   

2.
《农家顾问》2013,(3):11-11
<正>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提出《2013年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其要点如下:1.华北和黄淮冬麦区华北和黄淮冬麦区大部分麦田土壤墒情适宜,苗情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春季田间管理要合理运筹水肥、促穗足粒多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晚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资》2013,(9):24
<正>在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中,一般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亩穗数。因此,麦田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争取亩穗数最大化,也就是要争取早分蘖、多分蘖、培育大蘖,千方百计增加分蘖和提高分蘖成穗率,而春季麦田水肥供应对分蘖成穗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4.
春季是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形成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春季麦田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春季是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形成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春季麦田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虞城县10月份3次降雨量达到了23.8mm,加之10月份平均气温维持在17~22℃,玉米机收面积大、腾茬早,因此,2015年虞城县麦播土壤墒情较好、早播麦田较多,这都给2016年麦田管理带来了新的要求。小麦的麦田管理一般从出苗到越冬为冬季管理,从返青到抽穗为春季管理。小麦冬春季管理要点是保障苗壮、苗全、苗匀、苗齐、安全越冬、增加分蘖。小麦的春季管理要点则是水、肥、病虫草害、生理性病害的管理,是决定小麦亩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是获得丰产的重要保证。根据当前虞城县小麦苗情特点,为切实做好  相似文献   

7.
<正>1.三类麦田强化返青期肥水管理。三类麦田667m2总茎数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一般春季追肥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期,5cm地温稳定于3℃时开始,春季追肥要施用氮肥总量的50%和适量的磷酸二铵,同时浇水,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剩余的50%氮肥待拔节孕穗期追施,提高穗粒数。  相似文献   

8.
<正>冬小麦要想取得高产,春季田间管理要合理运筹水肥、促穗足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小麦的生理学角度上来讲,返青期到起身期小麦的植株继续分蘖、岀叶和发根,并且开始幼穗分化,是巩固冬前壮苗、争取弱苗转壮、抑制旺苗生长最有力的时期。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麦田,采取不同的水肥措施非常重要。1一类麦田年前越冬时已达到"6叶1心"、具有4~5个分蘖、亩总茎数已经达到80万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资》2012,(5):23
<正>华北、黄淮麦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和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平原等地。本区域当前的苗情特点是:秋种基础好,土壤墒情适宜,目前苗情是近几年最好的一年。但也存在着旺长面积大、麦田杂草多、病虫害越冬基数大、苗情复杂等不利因素。春季小麦管理要早抓早管、分类指导、镇压控旺、合理运筹水肥、促穗足粒多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镇压划锄提墒保墒增温早春麦田镇压是提墒控旺、节本增效的重要农艺措施。对长势过旺的麦田在返青至起身期多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今年我县苗情较为复杂,越冬期日照时数异常偏少,气温偏低等不利因素,特提出春季小麦管理要早抓早管、分类指导、镇压控旺、合理运筹水肥,促穗足粒多粒重,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一、镇压划锄,控旺转壮,提墒保墒早春麦田镇压是一项提墒控旺、节本增效的重要农艺措施。对长势过旺的麦田在返青至起身期多次镇压,可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作用。镇压要和划锄结合进行,一般应先压后锄,以  相似文献   

11.
罗俊 《吉林农业》2002,(12):20-20
小麦分蘖是小麦高产的一个重要特性,分蘖成穗多,则产量高。高产麦田的分蘖穗数,一般均占每亩总穗数的50%以上,低产麦田只占10~20%,栽培小麦分蘖成穗,是提高小麦单产的关键。而小麦的分蘖发生在地表下的分蘖节上,如果冬季发生冻害,地上部被冻死,只要分蘖节不受冻害,麦苗就可以安全越冬,正常分蘖。因此,在寒冬进行小麦冬管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分蘖节。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正处于春季管理阶段,即小麦返青至抽穗前。且前正是返青拔节期,即年后分蘖高峰期。这一阶段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决定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当前麦田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麦田群体偏少。主要原因是受干旱影响三类弱苗群体增多。二是部分麦田杂草偏多。由于部分麦田冬前没有开  相似文献   

13.
小麦分蘖是小麦高产的一个重要特性,分蘖成穗多,则产量高.高产麦田的分蘖穗数,一般均占每亩总穗数的50%以上,低产麦田只占10~20%,栽培小麦分蘖成穗,是提高小麦单产的关键.而小麦的分蘖发生在地表下的分蘖节上,如果冬季发生冻害,地上部被冻死,只要分蘖节不受冻害,麦苗就可以安全越冬,正常分蘖.因此,在寒冬进行小麦冬管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分蘖节.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栽培技术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续三年伏秋连旱的情况下,介休市小麦获得大丰收,说明通常认为的不利气候因素,并不是绝对的,有一弊必有一利。分析丰产原因,认为采用“穗数型”品种不是唯一的增产途径;高产麦田继续增大群体有害无益;春季管理大水肥猛促得不偿失,加强后期管理是增加粒数和粒重的重要措施。提出“两匀一攻”的新思路,即机播匀苗,控蘖匀穗、“三喷”攻子。  相似文献   

15.
一、水浇地一、二、三类苗和旺苗的管理 (一)三类麦田强化返青期肥水管理.三类麦田每667m2总茎数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一般春季追肥应分2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期,5cm地温稳定于3℃时开始,施用春季追施氮素化肥总量的50%和适量的磷酸二铵,同时浇水,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剩余的50%氮素化肥待拔节孕穗期追施,提高穗粒数.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合理密植,可促进群体、个体优化发展,提高分蘖成穗率。以精量播种、壮苗越冬、促冬前分蘖、控制春季无效分蘖为基础;肥水管理以施足基肥、晚浇头水、氮肥后移为保证;结合麦田化学除草、麦蚜统防统治的技术路线,壮苗以安全越冬,充分发挥肥水、种子效益,达到穗足穗大、粒多粒饱、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小麦生产中,大量实践证明,低产变高产和中产到高产(亩产800斤)一般都是适当增加每亩成穗数,而高产再高产,多数人认为增加穗重是关键,就目前我市高产麦田种植的郑引一号和郑州761小麦为例,应该主攻成穗数?还是主攻穗粒数或粒重?这是应该深入探讨课题之一,我们采取试验田和大田相结合方法对郑引一号进行了六年、对郑州761进行了四年成产三因素调查,现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供商讨.一、产量构成三因素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春季科学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从返青到挑旗一般经历50~60d,是一生中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穗的多少、大小,穗粒的多少都在这个时期形成确定。小麦生长特点从冬前的营养生长为主转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植株的生长量大,需水、需肥量迅速增加,因此,抓好春季麦田管理是获得小麦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小麦春季不同时期的生育特点,一般分3个阶段,即:返青时期管理,起身至拔节时期管理,挑旗时期管理。  相似文献   

19.
春季麦田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春季要及早做好麦田管理工作,促进苗情及早转化,争取春季多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及早开展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为小麦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春季麦田要适时追施返青拔节肥 对底肥不足,整地、播种质量较差,群体偏小,长势偏弱的三类麦田,应及早以足为主,每667m2追施尿素5~8kg,加复合肥10kg.  相似文献   

20.
春季是小麦成长成穗的重要时期,也是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做好该时期的小麦管理,能增加小麦的成穗率,提高穗粒数。然而,当前春季小麦管理仍旧存在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从依据麦田类型,科学施肥浇水、及时划锄,保持土壤水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和做好"倒春寒"应急预案,降低冻害的危害4个关键技术,执行落实管理春季麦田的科学方法,希望能对我国农业发展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