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测定了南方地区某集约化牧场部分荷斯坦泌乳牛一个完整泌乳期内的产奶量及常规乳成分,分析了不同泌乳阶段、不同胎次以及不同产奶量对常规乳成分及主要物理指标的影响,目的是探索常规乳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泌乳阶段、不同产奶量水平对乳中常规乳成分及密度、冰点都具有显著影响,各乳成分含量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北京地区不同泌乳水平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量和乳成分特征,本研究应用曲线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泌乳量及乳成分变化规律模型。以2016—2019年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的阿菲金在线乳成分分析仪记录的数据为基础,构建泌乳量和乳成分随泌乳天数变化的模型,分析不同泌乳水平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乳成分-泌乳天数曲线的差异性以及泌乳量和电导率与各乳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泌乳水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在乳成分和泌乳量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对各曲线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三次方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北京地区不同泌乳水平中国荷斯坦奶牛各乳成分-泌乳天数曲线。不同泌乳阶段的高、低产奶牛的乳糖率、乳脂率、乳蛋白率和脂蛋比与泌乳量及电导率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由此可知,泌乳量和电导率是引起乳成分改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不同泌乳水平的奶牛分别拟合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奶牛不同泌乳阶段饲喂不同的日粮,其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日粮组成进行分析,对其产奶量和牛奶品质进行了跟踪记录。[结果]产奶牛高峰期平均产奶量为28.10kg;产奶牛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平均产奶量分别为15.75kg、15.15kg。乳脂率从泌乳高峰期到泌乳后期呈现上升的趋势,泌乳高峰期的乳脂率显著低于泌乳中期(P0.05)和泌乳后期(P0.05)。[结论]产奶牛不同泌乳阶段饲喂不同的日粮,其产奶量和乳成分会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分别对广西贺州(华南场)和河北保定(华北场)2个奶牛场荷斯坦奶牛DHI测定记录进行整理,并利用SPSS 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旨在探究泌乳季节、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华南和华北地区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季节对华南和华北场奶牛日产奶量及乳成分均有极显著影响;产犊季节对华南和华北场奶牛泌乳期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对华北场泌乳期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影响显著,对华南场泌乳期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无明显影响;胎次对华南和华北场奶牛泌乳期305 d产奶量及平均乳成分均有极显著影响;泌乳阶段对华南和华北场奶牛日均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泌乳季节、产犊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对华南和华北地区奶牛的泌乳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存在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通过整理中国华南地区某奶牛场2017年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分析了胎次、泌乳阶段和季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胎次对于奶牛的产奶量和各乳成分均有显著影响(P0.05),产奶量和乳蛋白率在第2胎时高于其他胎次,体细胞数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增加;泌乳阶段显著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各乳成分(P0.05),产奶量随着泌乳阶段的增加而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R~2=0.9769),而乳蛋白率(R~2=0.9801)、乳脂率(R~2=0.9189)、平均尿素氮(R~2=0.7332)和体细胞数(R~2=0.8318)随着泌乳阶段的增加呈正相关;季节对产奶量和各乳成分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在夏、秋季节显著高于冬、春季节,产奶量和乳脂率在冬季达到最高值。综上结果表明,胎次、泌乳阶段和季节可显著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生产中应注意调节,以期提高华南地区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取样方法和时间对牛奶尿素氮及常规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取样方法和取样时间对牛奶尿素氮和常规乳成分的影响。在北京三元某奶牛场随机选择30头年龄、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泌乳荷斯坦奶牛,分别在每次上挤奶机前手工取样(前期取样)、流量计取样(标准取样)、挤奶结束后手工取样(后期取样)。每头奶牛每天取样9次,分别用红外法和二乙酰-肟试剂盒法测定牛奶常规乳成分及尿素氮。结果表明:在一次挤奶过程中,手工取样和流量计取样的乳成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一天中,早、中、晚3次流量计取样的乳脂、干物质和牛奶尿素氮的含量也有极显著差异(P0.01)。因此在一次挤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乳样代表性较差,DHI测定的奶样应该是流量计收集的全天乳样。  相似文献   

7.
《当代畜牧》2007,(12):15-16
通过对吉林地区4个奶牛场的878头奶牛进行乳房炎试验调查,调查发现,这些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35.99%,引起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同时笔者对发病率与乳区、泌乳阶段、年龄、胎次等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乳区间发病率差异不显著;各泌乳阶段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着奶牛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上升(P<0.01);不同胎次组间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难配牛是所有奶牛场都存在的一个棘手难题 ,是影响配种受胎率的主要原因。难配牛的主要原因是子宫炎症和卵巢疾病 ,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终身不孕。据我们统计 ,本校奶牛场不孕牛占牛群的 1 5 6% (1 1 /70 ) ,区内不少奶牛场的情况也基本如此。针对不孕母牛 ,各奶牛场除积极治疗外 ,还采用诱导泌乳的方法使其泌乳。关于短期激素诱导泌乳技术自 70年代以来 ,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然而 ,由于各奶牛场采用的诱乳方法和步骤不同 ,效果也不一样 ,诱乳成功率不高。为了进一步探讨出安全、有效的诱乳方法 ,我们于 1 998年 3月至 1 99…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云南省弥渡县金润良种奶牛场1~6胎荷斯坦牛的产奶量、产犊间隔以及依据DHI报告测定的乳成分。结果显示,该牛场奶牛的总平均产奶量超过6 200kg;各胎次泌乳高峰出现在产后25~40天,终生产奶量高峰出现在第3胎;全年生乳成分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目前商品肉猪的主要母本大长二元初产母猪的乳成分变化规律及在实行分胎次饲喂情况下的泌乳性能,分别对20头大长二元初产母猪产后1d、7d、14d、21d、28d乳常规成分、泌乳次数和泌乳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长二元初产母猪产后1d与7d、14d、21d、28d的乳成分相比变化幅度均较大,乳糖、乳脂、乳蛋白和总固形物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乳糖和乳脂在28d泌乳期内总体来看逐渐升高,但乳脂在28d时有所回落;乳蛋白和总固形物逐渐降低,1d最高,28d最低;大长二元初产母猪平均每昼夜泌乳次数为24.63次,单次泌乳量为0.28kg,日平均泌乳量为6.74kg,泌乳高峰出现在第14~21d。结合乳成分和泌乳量的变化特点,提示仔猪21~28d断奶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奶牛养殖场(2016—2019年度1~4胎)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85头高产奶牛和158头低产奶牛的生产性能,旨在通过分析产奶量与乳成分的相关性,探究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乳成分差异;同时,根据中国《奶牛饲养标准》建议计算乳能量,探究高产与低产奶牛乳能量随泌乳时间的拟合曲线,建立高产与低产奶牛在不同泌乳阶段的乳能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体细胞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乳脂率、乳蛋白率、乳体细胞数与产奶量呈显著负相关(r=-0.851、r=-0.654、r=-0.811,P0.01)。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乳能量随泌乳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拐点在泌乳60 d左右。根据产奶量分别构建高产与低产奶牛在泌乳前60 d和泌乳60 d之后的乳能量预测模型,对于高产奶牛,泌乳前60 d的最优模型为E=4.573-0.031X(R~2=0.918,残差范围:-0.957 8~1.432 7,P0.01,n=7 400)(式中:E为乳能量;X为产奶量。下同),泌乳60 d之后的最优模型为E=3.890-0.019X(R~2=0.980,残差范围:-0.968 0~1.590 6,P0.01,n=7 400);对于低产奶牛,泌乳前60 d的最优模型为E=4.280-0.038X(R~2=0.958,残差范围:-0.959 3~1.457 3,P0.01,n=6 320),泌乳60 d之后的最优模型为:E=4.178-0.034X(R~2=0.887,残差范围:-1.197 6~1.589 5,P0.01,n=6 320)。本研究分析了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乳成分存在差异,得出高产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体细胞数极显著低于低产奶牛;此外,本研究还建立了不同泌乳阶段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乳能量预测模型,可对奶牛的泌乳净能需要进行预测,以便奶牛场调整饲料结构,达到奶牛的最佳生产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调查分析了黄冈市某奶牛场近4年的DHI数据,以期了解该场奶牛乳中体细胞数(SCC)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牛群平均SCC为62万个/m L,平均体细胞评分(SCS)为4.2;胎次、泌乳阶段、产犊季节、月份和季节对SCS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为指导奶牛场综合生产管理、制定科学应对措施及降低乳SCC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全混合日粮(TMR)饲养工艺因其先进的饲喂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正在我国迅速的得以普及和推广。为能够使TMR技术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在饲养管理上必须掌握以下几点。1牛群的鉴定和合理分群TMR饲养方式的奶牛场要定期对个体牛的产奶量、乳成分、体况以及牛奶的质量进行检测,这是科学饲养奶牛的基础。不同泌乳阶段和产奶量以及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随季节、胎次、泌乳时期的变化规律,本研究收集了山西雁北地区某奶牛场2013年11月~2014年10月(12个月)共计5 733头次荷斯坦牛的DHI测定数据,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季节、胎次和泌乳时期对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并对其产奶量及各乳成分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季节和泌乳时期对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尿素氮及体细胞数均具有显著的影响。胎次除对乳尿素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外,均显著地影响产奶量及其他乳成分含量。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体细胞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乳尿素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乳脂率与乳蛋白率、乳体细胞数及尿素氮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乳蛋白率与乳体细胞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乳尿素氮呈显著负相关;乳体细胞数与乳尿素氮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乳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河南省某奶牛场282头1~7胎次的奶牛进行DHI的测定,分析了SCC在不同胎次和不同泌乳月份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SCC范围的牛乳成分.结果显示,SCC随着胎次增加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泌乳早期和末期水平较高,泌乳中期水平较低;SCC显著地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对乳脂率和乳蛋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奶牛自产犊产奶开始至干乳期间的时间称泌乳期。根据泌乳母牛不同阶段的生理状态、营养物质代谢规律、体重和产奶量的变化,泌乳期分为围产后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4个阶段。加强  相似文献   

17.
大豆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中常规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口服大豆黄酮对不同泌乳期奶牛产奶量和乳中常规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豆黄酮能明显提高泌乳中期奶牛的产奶量;2)大豆黄酮可显著提高泌乳晚期奶牛乳蛋白含量和乳脂率;另外对乳糖的影响是泌乳早期和泌乳晚期上升,而泌乳中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择规模化养殖模式、园区式奶农合作组织养殖模式下的2个奶牛场,每个奶牛场选择80头健康的泌乳奶牛,按照产奶胎次、体重、泌乳阶段和产奶量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40头,就试验组饲粮中添加25g/(头·d)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奶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发现,经过饲喂之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有显著提高(P〈0.05)。两种模式下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均有提高趋势,但是试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乳糖、非脂乳固体两个指标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规模化和园区式的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每天每头奶牛的净增利润分别为1.80元和0.52元。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择规模化养殖模式、园区式奶农合作组织养殖模式下的2个奶牛场,每个奶牛场选择80头健康的泌乳奶牛,按照产奶胎次、体重、泌乳阶段和产奶量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40头,就试验组饲粮中添加25g/(头·d)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奶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发现,经过饲喂之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有显著提高(P<0.05)。两种模式下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均有提高趋势,但是试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乳糖、非脂乳固体两个指标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规模化和园区式的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每天每头奶牛的净增利润分别为1.80元和0.52元。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西农萨能奶山羊不同泌乳时期乳成分与血液指标间相关性,本实验选取150只奶山羊,在泌乳初期(15±5)d、泌乳盛期(60±5)d、泌乳中期(160±5)d、泌乳末期(230±5)d采集乳样及血样,测定表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不同泌乳期内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模型。结果显示:(1)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总固形物均在泌乳初期含量最高,且随泌乳时期延长先降低后升高,MUN随泌乳时期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泌乳末期含量最低;血液中TP、GLB、TG随泌乳时期延长逐渐升高;ALB、A/G、GLU、TG随泌乳时期延长先降低后升高;BUN、Ca在不同泌乳阶段的含量稳定;不同泌乳阶段显著影响乳成分和血液指标。(2)乳中尿素氮与血液尿素氮在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末期极显著相关,相关性拟合方程分别为:y=-0.0001x3+0.0143x2–0.2891x+7.5897(R2=0.5047);y=0.0001x3–0.0054x2+0.0685x+6.4737(R2=0.4567);y=-0.0002x3+0.0099x2–0.0474x+6.1687(R2=0.7175),x为乳中尿素氮含量。表明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