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1月份,贵州省某牛场牛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腹泻等症状,为了查明病因,送检发病死亡犊牛3头进行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PCR检测结果,确诊发病死亡犊牛为支原体感染继发魏氏梭菌感染。确诊后经1个月的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牛好转率达66%。  相似文献   

2.
在庄浪县某牛场,生后1-3d的犊牛出现体温升高、气喘、腹泻等症状,共发病25头,死亡3头,死亡率为1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及康复犊牛及其母牛IBR抗体检测,确诊为传染性鼻气管炎同时继发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2019年7月,山东省某规模化肉牛场8 d内累积出现22头犊牛死亡,死亡犊牛多集中在3月龄以内。为查找死因,遂对发病牛场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查,并对场内犊牛进行早、中、晚体温检测,对病死牛进行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细菌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牛舍密闭不通风,没有降温措施,舍内温度偏高、湿度过大,从而引起犊牛热射病。早、晚牛体温正常,中午和下午大部分牛体温在40℃以上;持续的热应激反应导致犊牛体质下降,继而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使病牛发生以大叶性肺炎为特征的急性败血症而死亡;从病死牛肺组织内分离到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且分离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死性。该病例提示,夏季应加强奶牛场犊牛的饲养管理,注意防暑降温,增强牛的体质,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致犊牛肺炎和关节炎牛支原体新疆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自2010年7月以来,新疆北疆部分地区某些奶牛场犊牛陆续出现严重的肺炎和关节炎,为确定其病原,无菌采集8个牛场病死犊牛的肺脏和关节液,患病犊牛的血清和部分鼻拭子,病料接种筛选培养基,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特异性PCR鉴定、生长抑制试验和血清学检测,确定牛支原体15株,其中7株牛支原体克隆测序,与PG45 OPP F基因同源性为97.32%~100.00%。牛支原体ELISA试剂盒检测92份血清显示,阳性率82.61%。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场发病犊牛以牛支原体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新疆南疆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virus,BVDV)感染情况,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规模化奶牛场2358份牛血清样品、35份新生犊牛耳组织样品进行BVDV抗原ELISA检测。结果显示,该场有9份血清样品为BVDV抗原阳性,阳性率为0.38%;对阳性样品的来源牛间隔21d后采血复检,检出1份阳性血清样品,确认该样品来源牛为持续性感染牛;在新生犊牛耳组织中,未检测出BVDV。本次抗原检测证明,新疆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存在一定的BVDV流行和持续感染,建议督促牛场积极开展BVDV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查明新疆某规模化牧场犊牛发病死亡的原因,本试验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的发病率为39.43%,病死率为32.14%,易感牛群主要是3月龄以内的犊牛,具有典型BVD症状,病理变化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病死牛肠道有大量出血点、肠黏膜溃疡、脱落、肠壁菲薄、胃肠道内容物中有大量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RT-PCR检测结果表明4份病死犊牛的肠组织、32份发病犊牛和3份(3/10)同群亚健康犊牛肠内容物核酸均为阳性;序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牧场感染的病毒为BVDV-1a型,与Genbank上登陆的部分BVDV-1型参考株的同源性为88.0%-98.4%,与部分BVDV-2型参考株的同源性为31.5%-43.7%;结合实验室检测及临床防控需求,牧场采取了净化阳性牛结合BVD-IBR二联疫苗免疫的方式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进一步发生。  相似文献   

7.
石阡县汤山镇某牛场有能繁母牛80头(水母牛20头、黄母牛60头),年产犊牛70余头。自2003年以来新生犊牛死亡严重,6月龄时年均成活率只有70%,经济损失较大。2006年2月该场犊牛病死就达5头之多,笔者前往就诊。1临床症状该场现有6月龄以下犊牛45头,多数表现营养不良、精神委顿、被毛粗乱,有的腹泻呈白色稀便或血便,腥臭,其他生理指标无显著变化。经当地兽医按肠炎治疗收效不大,死亡依然严重。2剖检变化剖检病死的2月龄黄牛犊一头,小肠内牛新蛔虫68条,小肠呈严重蛔虫性炎症,便稀、恶臭,全身肌肉、可视粘膜苍白呈严重贫血。该牛犊为牛新蛔虫病死亡…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体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对新疆地区多个发病牛场临床发病牛肛拭子提取总RNA,RT-PCR扩增BVDV-E~(rns)基因截短片段(681 bp),将该片段克隆于表达载体中,经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后作为ELISA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显示该方法与牛其它常见5种病原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显示在阳性血清1∶1 600倍稀释时仍能够检出。重复性试验显示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爱德士(IDEXX)商品化试剂盒相比较,总符合率较高。应用该方法对新疆地区2个散户牛场和3个规模化牛场的564份牛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BVD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76%、13.04%、82.76%、77.96%、75.82%,表明BVDV感染在新疆部分地区已呈高发态势。该方法的建立对新疆地区BVDV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9年10月,湖南常德市某奶牛场26头犊牛发生腹泻,为了确诊发病原因,无菌采集4头病死牛的肠内容物、肠组织、粪便,采用RT-PCR技术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隐孢子虫、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及黏附素,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用纸片法(K-B)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在肠道样品中有3个astA毒力基因阳性,阳性率为75%,隐孢子虫1个阳性,其他检项均显示阴性,大肠杆菌对10种抗生素全部耐药,耐药率100%。结果表明,该牛场犊牛腹泻主要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牛隐孢子虫感染引起,且大肠杆菌耐药性非常严重。本研究可为该场犊牛腹泻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各种牛群中均有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对畜牧业生产有很严重的危害。为了对唐山市遵化县某奶牛场送检的5~6日龄病死犊牛及发病奶牛进行确诊,试验观察了发病犊牛及奶牛的临床症状,对6头病死犊牛进行了病理剖检,对奶牛鼻拭子、肾脏、死胎、血液等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琼脂扩散试验及PCR鉴定,最后确诊发病奶牛为传染性鼻气管炎。  相似文献   

11.
2019年6月,大庆市某奶牛场发生犊牛肺炎,表现为呼吸困难,短促咳嗽,病程2周左右,发病率约50%~80%,病死率约20%~30%。为确定该奶牛场犊牛因肺炎而致死的病因,本试验进行了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诊断,对病死牛肺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检测怀疑为支原体感染,又进一步利用PCR方法检测,检测结果确定为牛支原体感染,并对该牛场支原体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对卡那霉素、四环素、恩诺沙星、泰妙菌素、环丙沙星和土霉素高度敏感。可见牛支原体感染是该牛场发病的重要原因,筛选出的敏感药物可用于治疗发病牛,该结果为奶牛场犊牛肺炎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1发病情况2013年4月黑龙江省双城市某合资牛场送检病死犊牛。该牛场饲养西门达尔牛,成牛与犊牛同舍饲养,犊牛出生后,灌服初乳,后自然吮乳。经查发现,牛舍阴暗,饲养密度较大,湿度较大,舍温较低。自2013年2月至4月,出生的7头犊牛全部死亡,最快的出生后16 h死亡,多数于生  相似文献   

13.
新生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并继发多种细菌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在北京地区某股份制牛场,生后1~3天的犊牛出现体温升高、气喘、腹泻等症状,共发病25头,死亡3头,死亡率为12%。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及康复犊牛及其母牛IBR抗体检测,确诊为传染性鼻气管炎同时继发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牛球虫病是寄生在牛小肠下段和整个大肠上皮细胞内的寄生虫病。常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多发于犊牛。2005年6月份,克东县玉岗镇北兴村奶牛养殖小区王某饲养的22头奶牛中有9头成年母牛和5头犊牛陆续发生以血便为主征的疾病,到2005年8月10日,死亡1头母牛。1临床症状在发病初期患牛萎顿,体温达37.5~39℃,有时体温趋于正常,精神沉郁,被毛松乱,粪便略稀,稍带少量血丝,成年牛产乳量减少。其中1头母牛躯体消瘦,喜躺卧,反刍时而停止,带血的稀便中混有纤维性薄膜,伴有恶臭;后期体温下降,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最终死亡。2剖检变化剖检牛尸体,可见肛门外…  相似文献   

15.
BVDV对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一种严重危害奶牛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BVDV感染牛后主要表现两种状态,即一过性感染(TI)和持续性感染(PI)。BVD在牛场的流行,可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牛群健康状况,对奶牛的影响可表现为流产、胎儿畸形、腹泻和免疫抑制等。怀孕母牛在特定妊娠阶段感染BVDV后,可娩出PI犊牛,部分PI犊牛能像正常犊牛一样生长发育至成年,但其生长发育状况和繁殖性能较同龄健康牛差异十分明显。为评价BVDV对后备牛生长发育及繁殖状况的影响,笔者采用ELISA方法检出北京地区28个规模化奶牛场141头BVDV-PI牛,并与同龄健康牛生长发育及繁殖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BVDV-PI后备牛各月龄段的体高、体重均低于健康后备牛,其首次输精日龄、配准日龄、耗精量明显高于健康后备牛,而一次情期受胎率显著低于健康后备牛。数据显示,BVDV严重影响后备牛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状况。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9月山东某肉牛场从吉林一次性购牛300多头,到场后先后出现30头5月龄犊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高烧不退、咳嗽气喘,起初治疗效果不明显,最终由于呼吸困难导致8头犊牛死亡。通过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最终确诊为牛流行热继发巴氏杆菌感染,该牛场做了充分的生物安全措施,控制了牛流行热疫情。这是继2013年以来山东地区又一次发现牛流行热病例,引起了当地畜牧管理部门和牛场的高  相似文献   

17.
为初步了解上海市崇明岛地区奶牛养殖场IBRV和BVDV的流行情况,在两个规模化养殖场共采集385份血清样品,进行IBRV和BVDV抗体的检测与BVDV病原的检测。结果显示,两个规模化养殖场BVD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4%和96.7%,IBR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2%和74.3%。1号牛场BVDV病原阳性率为1.3%,检测到一头BVD持续感染牛(BVD-PI)牛。2号牛场没有检测到BVD-PI牛。数据表明,两个规模化养殖场存在IBRV和BVDV感染史和接触史,应采取防控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 198 7年以来 ,作者经历了 3起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 ,均及时扑灭了疫情 ,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 这 3起牛巴氏杆菌病 ,均发生在我旗勿布林苏木草根台嘎查 ,在发病的 7个养牛户中 ,共存栏牛 2 95 0头 ,发病 98头 ,发病率为 3.32 %;病死82头 ,病死率为 83.6 7%;治愈 16头 ,治愈率为16 .33%。其中 ,发生于 1987年 9月 5日至 10月 3日勿布林苏木草根台嘎查初一牛包的疫情最为严重 ,共存栏牛 5 0 3头。其中 :犊牛 80头、2岁和 3岁牛 2 2 0头、4岁以上牛 2 0 3头。发病 30头 ,发病率为 5 .96 %;死亡 30头 ,病死率为 10 0 %,其中 :犊牛死亡 2…  相似文献   

19.
2022年5月甘肃省某肉牛养殖场的部分犊牛,先后出现以咳嗽、呼吸急促、流鼻涕等为主的呼吸道症状,并陆续出现牛只死亡的情况,现场调查及临床检查后初步怀疑为细菌性病原感染。为进一步确诊病原并对症治疗,现场采集症状明显牛只的鼻拭子,同时对病死牛只进行解剖观察,无菌采集肺组织进行实验室病原检测。使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进行3种(牛支原体、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及牛溶血性曼氏杆菌)牛呼吸道疾病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病死牛只肺脏病变较为明显,肺尖实质化严重,上端有脂肪样颗粒状病灶;鼻拭子及肺组织呈牛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核酸阳性。结果表明,该牛场本次发病是由于感染了牛支原体和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通过采取隔离治疗、紧急免疫、严格消杀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后,该牛场病情逐步好转并恢复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20.
犊牛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1月,山东省某规模化奶牛场10~20日龄犊牛出现腹泻、拉血便、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犊牛突然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尸体剖检,初步怀疑为魏氏梭菌感染。采集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16S及毒素基因检测等,证明疫情由A型魏氏梭菌所致。对死亡犊牛的肠内容物及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研究,发现肠内容物及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表现极敏感。根据病原确诊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及时控制了牛场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