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巴西蔗糖产业种植、管理、贸易、政策、加工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可知,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其制糖成本低、国际竞争力强。其甘蔗病虫害防控实行:⑴重点培育和推广抗病虫甘蔗良种;⑵通过种苗检疫、脱毒和健康种苗繁育技术严防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⑶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⑷生物防控技术和化学药剂相结合。其糖厂已实行全网络自动化控制系统,蔗糖生产采用两步法生产精制糖。其蔗糖产业发展特点:重视氮高效品种的选育、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率高、采用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燃料乙醇工业发达、多种糖料蔗供应渠道、加工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甘蔗运输成本较高等特点。我们可从中得到的借鉴为:重视强宿根蔗的选种计划、加速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建立完善的甘蔗病虫害防控系统、加强蔗糖高值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甘蔗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费工费时的传统甘蔗生产技术已不适应新形势下云南甘蔗产业发展的要求,而甘蔗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已成为当前云南甘蔗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对甘蔗生产物资投入成本高、地膜覆盖污染环境、甘蔗收获留桩高、缺乏技术标准化体系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廉价轻简高效物资研发、开展全膜覆盖机械攻关、推广快锄低砍技术、推进技术标准化建设和加强技术标准宣传与培训等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粉垄耕作是一种新型的深耕深松的耕作技术,与常规耕作方式不同,粉垄耕作能增加耕层土壤深度,从而更好地改善土壤结构.为揭示不同耕作方式对甘蔗种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粉垄耕作和常规耕作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和18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生态位(非根际、根际和根表)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甘蔗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费工费时的传统甘蔗生产技术已不适应新形势下耿马甘蔗产业绿色发展的要求,而甘蔗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已成为当前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甘蔗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对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甘蔗生产投入成本高、宜机化程度低、地膜回收难、蔗叶利用率低等痛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加快绿色轻简高效物资研发、提高蔗叶蔗梢资源化利用和加强技术标准宣传与培训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现代甘蔗产业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甘蔗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甘蔗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甘蔗间套种马铃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甘蔗间套种马铃薯的生产概况、栽培技术和效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甘蔗间套种马铃薯发展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技术和甘蔗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比较常规耕作与减耕耕作栽培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减耕植的甘蔗株高,产量及产量略高于对照,而甘蔗有效茎,单茎重及糖分变化不大,但缩短了栽培流程,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土壤流失,甘蔗减耕栽培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8.
根据义乌市甘蔗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对义乌市甘蔗产业发展现状的回顾与分析,提出了义乌市甘蔗产业的发展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粉垄耕作下甘蔗光合生理特性与甘蔗高质高产的相关性,阐明粉垄条件下甘蔗光合生理特性的响应,以‘桂糖42号’为供试品种,设常规耕作(CK)和粉垄耕作(粉垄)共2个处理,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结果表明:甘蔗伸长期,粉垄甘蔗的叶绿素含量、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活性、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活性分别比常规耕作甘蔗提高5.4%、18.6%、23.5%和30.9%,差异均达显著。此外,粉垄甘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在伸长期和成熟期也显著大于对照。粉垄耕作下甘蔗单茎重、茎长、茎径、有效茎与理论产量等农艺性状均达到显著差异,单茎重提高32.7%,茎长增加13.1%,茎径增加17.6%,有效茎数量提高5.3%,理论产量增加20741 kg/hm 2;纯度、锤度、蔗汁糖分和甘蔗糖分等工艺品质也均达显著差异,分别提高5.2%、9.0%、14.5%和13.4%。粉垄耕作能提高甘蔗伸长期光合作用相关的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提高了光合作用,促进甘蔗生长,提高甘蔗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粤西地区甘蔗和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重点,提出粤西地区甘蔗、香蕉产业发展重点及对策,以促进粤西地区甘蔗和香蕉产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耿马县甘蔗种植应用轻简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初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蔗区劳动力转移加剧,甘蔗生产用工逐年紧张,生产用工成本逐年抬升,甘蔗生产技术向轻简高效集成技术发展已成必然趋势。通过对耿马甘蔗产业发展基础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技术背景、技术特征、技术效果等方面研究总结了耿马县甘蔗轻简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同时,结合耿马县甘蔗轻简高效集成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增产增收技术效益和多元化发展综合增收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12.
云南甘蔗产业发展现状与"十二"五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军  张跃彬 《中国糖料》2011,(2):75-76,80
介绍了云南省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云南省甘蔗产业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甘蔗产业发展对策和"十二"五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3.
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为制定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分析云南"十二五"甘蔗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具备的优势,提出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云南"十二五"甘蔗面积持续增长、甘蔗单产和糖分不断提高、甘蔗产业效益稳定增长、蔗糖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境外甘蔗种植成效显著;稳居全国第二大糖料蔗基地位置,形成我国甘蔗优势产区和完善的甘蔗产业体系,境外甘蔗发展前景广阔。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应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适度发展境内甘蔗种植面积,积极扩大境外甘蔗种植面积,着力提高甘蔗单产和糖分,重点建设基础产能、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保障能力,以及培育新型主体和创建品牌,全力打造云南高原特色甘蔗产业。  相似文献   

14.
从自然生产条件、龙头企业状况和产业经济效益3方面论述了云南省“双高”甘蔗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了现阶段“双高”甘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甘蔗产业科技落后、蔗园建设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从“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建设,甘蔗种子工程体系,“双高”甘蔗科技、甘蔗产业化经营发展与科技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双高”甘蔗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亲本是甘蔗育种的物质基础,通过'POJ'、'Co'两大亲本系统培育出了大量突破性的甘蔗品种和亲本,对世界甘蔗育种和蔗糖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两大亲本系统的长期大量高频率使用,也是导致甘蔗亲本遗传基础狭窄、网络化、近亲化等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充分利用新原种采用对等杂交方式成功培育出了一批含...  相似文献   

16.
蔗糖产业是湛江农垦带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支柱性特色产业,在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产业链角度分析了湛江农垦蔗糖产业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发展状况。研究显示,湛江农垦蔗糖产业存在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难、甘蔗种植规模化与机械化程度低、甘蔗加工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较弱等问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甘蔗规模化种植及全程机械化、开发深加工产品及拓宽销售渠道,以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重点分析了我国甘蔗及制品质量与技术标准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国内现行的甘蔗产业标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应尽快构建符合我国甘蔗产业发展需要的甘蔗及制品质量与技术标准的建议,并提出可从技术标准等3个方面对我国甘蔗产业标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甘蔗常规五圃制选育中甘蔗性状的鉴定及数据分析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旨在交流甘蔗常规育种技术,提高甘蔗育种的效率,选育和推广更多甘蔗优良新品种,更好地为甘蔗糖业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罗凯 《中国糖料》2001,(2):39-41
本文论述了我国甘蔗糖业返弹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应适当稳定种植面积、以相以适宜的土地种植甘蔗、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正确处理好甘蔗糖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甘蔗糖业的运行机制等,以确保返弹后的甘蔗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稳定种蔗面积与提高单产的关系;甘蔗生产区域化布局;改善蔗地水、土、肥生产条件;合理甘蔗耕作制;挖掘宿根蔗增产潜力;甘蔗良种布局;病虫鼠害综合防治和甘蔗产量与质量的关系等6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