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芽孢杆菌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孢杆菌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文中阐述了3种常用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及地衣芽孢杆菌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影响芽孢杆菌使用效果的因素,为芽孢杆菌在仔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21,(9)
本试验选取8条1岁左右的Beagle犬,饲喂基础日粮+益生菌(0.5 g/kg),试验期7 d,观察饲喂前后肠道菌群及粪便性状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与试验前相比,服用动物双歧杆菌CP-9后,犬肠道中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增多,而大肠杆菌数量降低,粪中水分含量增加。说明动物双歧杆菌CP-9可以改善犬肠道菌群,减少有害代谢物产生,促进犬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5.
《广东饲料》2017,(1)
通过饮食干预调节肠道菌群是提高宿主防御机制的常用措施。多项体外研究表明嗜热双歧杆菌RBL67具有抗沙门氏菌的作用,从而被用作益生菌。本研究旨在阐明RBL67或RBL67与低聚果糖(FOS)联合应用对哥廷根小型猪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分组如下:对照组(control),基础日粮添加8克/天的脱脂奶粉;益生菌日粮组(PRO),基础日粮基础添加8克/天益生菌菌粉(1×109CFU/克脱脂奶粉);合生素组(SYN),基础日粮添加8克/天益生菌菌粉和8克/天FOS。运用焦磷酸16S r RNA测序和定量PCR方法分析粪便和盲肠内容物微生物的组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肠和盲肠的代谢活性。16S r RNA基因扩增子测序表明小型猪的粪便菌群与猪的微生物菌群相似。试验期间到试验结束,PRO和SYN组的粪便、盲肠和结肠内容物均能持续检出RBL67,检出量达105~10616S r RNA拷贝/克。试验结束时,SYN组小型猪的盲肠和结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PRO组。结果表明哥廷根小型猪适合作为研究猪肠道菌群的动物模型。同时,本研究首次在体内研究证实与FOS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益生菌在消化道内的数量及存活率,为益生菌在饲料和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7.
多形拟杆菌在健康动物和人体的粪便中数量可达3.2×109cfu/g,是绝对的优势菌,多形拟杆菌在帮助宿主吸收多糖以及提高营养利用率、调控脂肪积累、加快肠道黏膜的血管形成和提高宿主的免疫力、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等方面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实验从健康的猪肠道中分离多形拟杆菌,采用了生理生化实验进行鉴定。本文通过研究多形拟杆菌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对提升猪肉品质,增加猪肉瘦肉率和预防仔猪腹泻,维持仔猪肠道微生物态平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饲料蛋白质原料价格持续走高,中国饲料蛋白质原料紧缺并且长期依赖进口。因此,寻找并开发新型的蛋白质源已成为当前解决饲料蛋白原料紧缺的研究热点。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是一种双翅目水虻科的营腐生性昆虫,可将有机废弃物快速转化成为高附加值生物物质,具有饲养成本低、繁殖速度快、产出高的明显优势,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和几丁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因而有望成为高质量动物饲料。大量研究表明,黑水虻部分替代饲料蛋白质成分可有效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同时通过正向调节肠道有益微生物种群及增加菌群丰度的方式,起到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其作为一种颇具前景的蛋白质饲料原料有望为畜牧养殖业找到新的突破口。作者简述了黑水虻的营养特性、主要活性成分,系统总结了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对猪禽肠道屏障、免疫机能及肠道菌群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黑水虻今后的研究思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黑水虻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和在动物养殖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皂苷对吉富罗非鱼肠道菌群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鱼粉为主要蛋白质源,配制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5%和8%的对照组饲料(G1组);在对照组饲料中分别添加0.3%(G2组)和0.6%(G3组)的大豆皂苷(纯度为60%),配制2种添加大豆皂苷饲料;此外,用40%的豆粕替代对照组饲料中27%的鱼粉(替代57.5%的鱼粉蛋白)(G4组),配制1种添加豆粕饲料。4种试验饲料等氮等能,每种试验饲料饲喂3桶吉富罗非鱼,每桶放养40尾鱼,饲喂期为28 d。分别在养殖的第14天和第28天取样测定罗非鱼肠道菌群组成和肠道健康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第14天,G2、G3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低于G1和G4组(P<0.05);G2、G3和G4组肠道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闭合蛋白4(CLDN4)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G1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且G2和G3组肠道中IL-8和CLDN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G4组(P<0.05...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动物双歧杆菌A6进行了体外及体内的安全性评价,为菌株应用提供基础保障。通过体外试验评价了A6的抗生素敏感性和生物胺的生成;通过体内试验评价了A6的经口毒性及移位风险。试验结果表明,A6不存在菌株特有的抗生素敏感性,排除了抗生素耐性横向转移的风险;在脱羧酶培养基中培养,未发现该菌株产生生物胺;灌胃试验发现,将该菌株分别以2×10^8cfu/mL、2×10^9cfu/mL、2×10^10cfu/mL低中高三种剂量灌胃小鼠,每只小鼠每天灌胃0.2mL,连灌28d,结果小鼠无不良反应,在其血液、肾脏、肝脏未发现该菌株的移位现象。在对动物双歧杆菌A6安全性评价中,未发现菌株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旨在研究运输应激对马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嗜酸乳杆菌对马运输应激的预防作用。【方法】试验选取10匹24月龄的伊犁马,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马均进行环境适应1周后,试验组开始在饲喂基础饲粮外补饲嗜酸乳杆菌胶囊,对照组不补饲。饲喂15 d之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第16天同时开展里程约400 km的运输试验,分别于运输前后采集对照组马颈静脉血液进行生理指标检测,并在喂菌前、喂菌15 d后和运输8 h后采集马粪便,试验组喂菌前样品设为A1组,喂菌15 d后样品设为A2组,运输8 h后样品设为A3组,对照组运输8 h后样品设为T3组。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马肠道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运输前后血液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对照组中间细胞比率和血红蛋白在运输8 h后呈现显著性下降(P<0.05),血红蛋白浓度在运输8 h后极显著降低(P<0.01)。补饲嗜酸乳杆菌和运输均能够引起马肠道菌群组成出现差异,补饲嗜酸乳杆菌增加了理研菌科RC9(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毛螺菌科AC2044属(Lachnospirac...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从健康鸡的肠道中分离双歧杆菌的分离方法。比较了不同日龄、鸡肠道的不同部位以及分离方法对双歧杆菌分离的影响。为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制提供了合适的益生菌菌株。 相似文献
14.
15.
乳杆菌培养物对肉鸡肠道菌群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 500只从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对照组肉仔鸡采食基础日粮.试验1组肉仔鸡采食添加0.2%的高产共轭亚油酸(CLA)乳酸菌日粮,试验2组肉仔鸡采食添加0.3%的高产CLA乳酸菌日粮,试验3组肉仔鸡采食添加含0.5%的高产CLA乳酸菌日粮,试验4组肉仔鸡采食添加0.6%的高产CLA乳酸菌日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试验组可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和厌氧菌数量,增加肠道乳酸杆菌的数量;试验组鸡的小肠肠腺和绒毛长度均长于对照组(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16.
梯度饲喂蜡样芽孢杆菌90 d,检验外源性微生物对断奶犊牛生长和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中期Ⅰ组(3×109 CFU/头.d)和Ⅱ组(6×109 CFU/头.d)的草颗粒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减少50.79%和32.28%,干草日采食量则分别提高35.14%和16.76%,试验末期Ⅰ组和Ⅱ组的干草日采食量分别提高21.99%和13.75%,但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间犊牛试验末体重和试验期增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PCR-DGGE图谱分析显示,试验末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整体相似性系数为0.45,低于试验初的0.58,试验组聚为一簇(除15),但各组间肠道微生物区系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外源性蜡样芽孢杆菌可影响幼龄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种类的选择性,改变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相似性,但短期内对增重和肠道微生物区系多样性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奶牛》2015,(15)
动物双歧杆菌A6是一株具有较强耐受性能的双歧杆菌菌株。本研究利用动物实验评价该菌株的缓解便秘作用。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A6不同剂量组。模型组、A6组使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之后三组模型鼠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1×106、1×108、1×1010CFU/m L)的A6活菌液0.1m L/(kg·d),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0.1m L/(kg·d)(以体质量计)质量分数10%的脱脂乳。利用墨汁推进方法评价排便情况。动物双歧杆菌A6给药7d后,便秘小鼠首次排便时间缩短,排便粒数和质量明显增加,粪便水分含量提高;连续15d灌胃动物双歧杆菌A6,便秘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也得到显著增加。结果表明,动物双歧杆菌A6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功能。 相似文献
19.
庞惠文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6,(12):1-4
正人们低估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遗传学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饲料和抗生素仅是少数能改变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物质。遗传学在动物生长和存活性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并不是什么新的观点;但是,肠道微生物菌群的遗传组成及其对上述性状的影响却很少能成为人们的理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