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13年在麻阳县的混栽橘园调查了不同柑橘品种的柑橘大实蝇为害情况,同时在永顺县的橘园研究了柑橘大实蝇为害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对不同柑橘品种的产卵喜好程度为脐橙>蜜橘>冰糖橙>椪柑,对脐橙的最早为害时间为6月19日左右,温州蜜柑和冰糖橙为6月25日左右,椪柑为7月19日左右;冰糖橙和椪柑的假产卵果比例较大,其果实硬度稍大于其他品种;周边有高大松树和其他灌木的橘园虫果率发生严重,而离高大松树和其他灌木距离超过100m的橘园虫果率较轻.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适宜温州蜜柑贮藏期包装的薄膜材料,达到防止贮藏期柑橘交叉感染,降低腐烂率,保持柑橘良好感官品质的目的,以商业成熟度的温州蜜柑为实验材料,研究室温贮藏条件下,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丙烯(oriented polypropylene,OPP)三种常用包装材料对其贮藏期品质的影响。定期测定温州蜜柑在贮藏期间感官综合评价、失重率、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CO_2浓度、菌落总数、质构剖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原始指标划分为6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91.186%。利用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评价指标F值。结果表明,不同薄膜包装材料对温州蜜柑贮藏期保鲜程度不同; PE薄膜在保持温州蜜柑的感官品质、抑制水分流失、保持较高的糖酸比和较低的CO_2浓度等方面优于PVC薄膜和OPP薄膜;综合评价F值排序为:PE膜OPP膜PVC膜,故PE膜可首选为温州蜜柑贮藏的保鲜材料。上述结果为今后温州蜜柑的贮藏保鲜和柑橘包装机械的研究提供应用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青香蕉果皮提取液对采后香蕉果实腐烂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未经热处理的青香蕉果皮粗提液(UHGB)浸泡采后香蕉果实可显著控制病害发生,而经过热处理的青香蕉其果皮粗提液(HGB)对控制腐烂没有效果。这是首次关于果实提取液直接用于诱导同种果实采后抗病性的报道。同时,UHGB处理过的炭疽菌孢子其致病性较HGB处理过的弱。但是,UHGB对炭疽菌孢子的萌发率没有影响,而HGB却能显著抑制孢子的萌发。研究结果表明,青香蕉果皮的抗病物质通过外源施用提高采后香蕉抗病性的机理是增强果实自身的防御机能,而对病原菌不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椪柑无菌苗上胚轴为实验材料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激素及其组合对椪柑上胚轴出芽及再生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T 6-BA2mg/L培养基上,上胚轴垂直接种时,出芽率可达100%。在MT培养基上单独使用ABA0.2mg/L、GA30.4mg/L或GA30.4mg/L 6-BA2mg/L对芽再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ABA0.2mg/L 6-BA2mg/L则对芽再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2MT NAA0.5mg/L对再生芽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87.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类物质的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为中国野生葡萄的加工利用及种质资源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变叶葡萄、刺葡萄、华东葡萄、桦叶葡萄、毛葡萄、秋葡萄、桑叶葡萄、山葡萄、腺枝葡萄、燕山葡萄和蘡薁等11个野生种98个株系的葡萄果实为试材,以欧亚种品种‘赤霞珠’为对照,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不同野生种成熟葡萄果皮中的黄烷-3-醇类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不同野生种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桑叶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类物质的含量高于对照,其余野生种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含量低于对照,其中桦叶葡萄和变叶葡萄最低,仅为对照的64%。供试野生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类物质的组成与对照相似,均由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棓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组成,并以表棓儿茶素和表儿茶素为主;这4种组成单元均可以末端单元和延伸单元的形式参与聚合黄烷-3-醇的形成。11个野生种葡萄果皮中90%以上的黄烷-3-醇类物质以聚合体的形式存在;不同野生种葡萄果皮中聚合黄烷-3-醇的平均聚合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山葡萄果皮聚合黄烷-3-醇的平均聚合度高达50,而桦叶葡萄果皮中聚合黄烷-3-醇的平均聚合度仅为25左右,而其余野生种则介于25—45。对不同野生种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的代谢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毛葡萄和秋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的积累更偏向于F3′5′H代谢路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野生种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而刺葡萄与其他野生种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结论】刺葡萄、桦叶葡萄、桑叶葡萄、山葡萄和腺枝葡萄均有黄烷-3-醇含量高于‘赤霞珠’的株系,这些株系均可作为提高黄烷-3-醇的育种材料。此外,不同野生种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这对中国野生葡萄种质资源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冰糖橙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冰糖橙成熟果实中的未发育胚珠为外植体,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并进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培养基和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胚性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发生频率不同;麦芽提取物和GA3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暗培养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在MKBN(MT KT0.5mg/L BA0.5mg/L NAA0.1mg/L)培养养基上,胚状体的再生率达88.24%,以酸橙作砧木进行试管嫁接,嫁接成活率达88.89%。  相似文献   

7.
利用GBS技术研究240份宽皮柑橘的系统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是一种高效而经济的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发掘和基因分型技术。采用GBS技术对240份宽皮柑橘进行基因分型,以阐明一些野生宽皮柑橘和地方品种的遗传背景,为其起源和演化研究提供更可靠的证据。【方法】选用国家柑橘种质重庆资源圃保存的具有广泛遗传多样性和地理起源的240份宽皮柑橘作为材料,利用Eco R 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基因组DNA后构建GBS文库;然后进行Illumina HiSeqPE150二代测序获得短读序列,通过BWA软件将序列映射到克里曼丁参考基因组上,再利用SAMTOOLS软件鉴定SNP位点。依据SNP的基因分型结果,采用邻近法构建系统演化树,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利用GBS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240份宽皮柑橘进行测序,共获得96.3 Gb的测序数据,平均每个样本测序数据为401.26 Mb,经过测序深度为4X、Miss0.2、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0.01的筛选条件过滤,最后共获得了114 200个高质量的SNP位点。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40份宽皮柑橘被分为4大类,其中温州蜜柑亚群、野生宽皮柑橘亚群可明显区分于其他宽皮柑橘。利用系统演化树可将240份宽皮柑橘划分到11个类群中。系统演化树和主成分分析都揭示了不同地理来源和特定形态的宽皮柑橘在遗传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来源于日本的温州蜜柑、欧美的克里曼丁橘及其杂种后代,以及中国南方的野生宽皮柑橘由于地理分布不同而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类型,彼此间能够相互区分开。进化树结果表明中国南、北不同地域的宽皮柑橘可能存在不同的演化路径,南岭山脉及南方地区的野生宽皮柑橘、酸橘和目前南方地区栽培的砂糖橘存在较近的起源演化联系,而北方宽皮柑橘的演化却与宽皮柑橘中的古老地方品种存在紧密联系。人工杂交育种、长期的人工选择和驯化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宽皮柑橘,同时也导致宽皮柑橘遗传多样性的增加。另外,一些宽皮柑橘资源中的可疑亲本也通过GBS技术得以准确鉴定。本研究表明沃柑与金诺橘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GBS技术用于柑橘种质资源的基因分型高效可靠,建立的系统演化树可以对240份宽皮柑橘进行准确划分,与用植物形态学划分的结果高度吻合。另外,GBS技术用于资源材料的准确鉴定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可为柑橘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水稻少侧根突变体MT10的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水稻少侧根突变系MT10及其野生型IR8的根系全蛋白质组,建立二者间的差异表达图谱,得到了11个差异点,其中只在MT10中表达的蛋白点有2个,只在IR8中表达的蛋白点有4个,两者间有明显差异的蛋白点有5个。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宜汉中山区种植的天麻品种,收集了7个不同的天麻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3(乌红杂交)、品种4(野生红麻驯化)这两个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无烂麻,符合国家药典要求,适宜在汉中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交试验优化橘皮中橙皮苷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  黄芳  李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48-11049
[目的]对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橘皮中橙皮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橙皮苷得率的影响。[结果]提取橙皮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为提取剂,液料比15∶1ml/g,70℃下回流提取2.5 h,在此条件下橙皮苷得率为4.38%。加样回收试验表明,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9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柑橘属及其近缘、远缘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柑橘类果树的遗传和进化关系提供新的视点,也为遗传育种以及种质资源深入的收集、保护及评价利用提供新工具和参考。【方法】下载Phytozome网站公布的全部克里迈丁Conserved ortholog sequences,并在NCBI中与测序甜橙序列比对,获得具有Gap的序列,从中设计60对COS引物,筛选并利用多态性标记对柑橘属及其近缘、远缘属植物进行扩增检测,通过Structure、Power Marker和Gen Al Ex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设计引物中筛选出谱带清晰、稳定性好、具有多态性且分布在柑橘不同连锁群的引物25对,对45份柑橘属及其近缘、远缘属种质资源进行扩增检测,共得到584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约为23.36条;基因多样性为0.26—0.88,平均0.49;PIC为0.26—0.87,平均0.48。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在K=9时,群体结构图清晰地揭示了柑橘属及其近、远缘属植物间的遗传组成关系,可区分为宽皮柑橘类群、柚类群、枸橼类群、大翼橙类群、金柑类群、枳及澳沙檬澳圆檬类群、花椒类群、黄皮酒饼簕九里香类群以及印度野橘和莽山野柑杂合类群,类群关系与聚类分析结果总体比较一致。UPGMA聚类分析显示,COS Marker能够明确地区分柑橘属及其近缘、远缘属种质资源,柑橘属在较高分类层次与金柑属、枳属、澳沙檬属、澳圆檬属、花椒属以及黄皮、酒饼簕、九里香等近、远缘植物分离;在柑橘属内,枸橼和大翼橙类首先聚类,然后与宽皮柑橘、柚类等其他柑橘属植物聚类;宽皮柑橘类群里,道县野橘、岑溪酸橘等半野生宽皮柑橘与椪柑等栽培宽皮柑橘可以明确区分,而莽山野柑和印度野橘不在本类群。【结论】根据甜橙和克里迈丁基因测序信息设计的COS引物,在柑橘近缘、远缘属植物中均能获得有效扩增,能够有效区分柑橘属及其近缘、远缘属种质资源;莽山野柑和印度野橘的遗传组成表现杂合,聚类分析中与宽皮柑橘距离比较远,可能并非宽皮橘类群最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12.
Microtubule (MT) stabilization is regulated by the small guanosine triphosphate (GTP)-binding protein Rho and its effector, mammalian homolog of Diaphanous (mDia), in migrating cells, but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localized stabilization at the leading edge are unknown. We report that integrin-mediated activation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at the leading edge is required for MT stabilization by the Rho-mDia signaling pathway in mouse fibroblasts. MT stabilization also involved FAK-regulated localization of a lipid raft marker, ganglioside GM1, to the leading edge. The integrin-FAK signaling pathway may facilitate Rho-mDia signaling through GM1, or through a specialized membrane domain containing GM1, to stabilize MTs in the leading edge of migrating cells.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柑橘愈伤组织内源激素代谢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的关系,研究了长期继代保存的纽荷尔脐橙和伏令夏橙不同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加有3%蔗糖的MT增殖培养基上,还是在加有30 mL/L甘油的MT分化培养基上,纽荷尔脐橙的胚性愈伤组织和二倍体伏令夏橙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均较强,而纽荷尔脐橙的非胚性愈伤组织,四倍体和六倍体伏令夏橙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邓肯葡萄柚上胚轴遗传转化再生体系,为葡萄柚基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邓肯葡萄柚上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上胚轴不定芽和生根诱导、遗传转化的影响因子。【结果】在添加TDZ0.50~1.00mg/L的培养基上,上胚轴不定芽诱导率为72.7%~81.6%;无菌枝条的最适生根条件为1/2MT添加ABT6号1.0mg/L,生根率可达81.3%。不同抗菌素中,以替门汀杀菌效果较好,且对外植体出芽无明显抑制作用。转化芽选择初期,5~7d的暗培养有利于卡那霉素抗性芽的诱导发生。PCR检测结果显示,7株抗性植株中有6株呈阳性。【结论】建立了邓肯葡萄柚上胚轴植株再生繁殖体系,为其基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照条件下HB柚气孔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冬雪  刘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83-6985,7007
[目的]探讨不同光照条件下HB柚叶片气孔数量特征与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然遮阴的方法,选择生长好和生长差2种类型的HB柚树体进行定位观测,同时对叶片进行取样,测量气孔的长轴长度、最宽处宽度、气孔密度等数量指标。[结果]生长差的树体,光照对气孔长度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对气孔宽度有明显的影响,即完全光照的条件下,气孔宽度较大。生长好的树体,光照对气孔长度和宽度均没有明显的影响。光照对气孔密度的影响与树体生长好坏有一定的关系,生长好的树体,光照增强则气孔密度较大;生长差的树体,光照增强则气孔密度较小。[结论]HB柚气孔的数量特征除了与环境有关以外,还与树体的生长好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及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密度、含水率、养分含量、酶活性等18项土壤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系数法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采用加权求和指数法对不同密度调控强度的(对照,2 096株/hm2,CK;低强度处理,1 850株/hm2,LT;中强度处理,1 402株/hm2,MT;高强度处理,1 106株/hm2,HT)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与对照相比,LT、MT和HT样地土壤含水率呈增加趋势;从密度调控对土壤养分影响而言,MT处理下C、N和P等养分含量均较高。此外,土壤生物学性状也对不同调控强度存在显著响应,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在MT显著高于CK;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MT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在LT最高,蔗糖酶活性在CK最高,而纤维素酶活性随密度调控强度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有机质、含水率、微生物生物量氮、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构成了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指数大小为MT(0.598) > HT(0.510) > LT(0.432) > CK(0.339)。  结论  密度调控可有效改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状况,中等林分密度下土壤质量指数最高。建议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适度密度调控处理,以提高人工林地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柑橘愈伤组织内源激素代谢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的关系,研究了长期继代保存的纽荷尔脐橙和伏令夏橙不同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加吸3%蔗糖的MT增殖培养基上,还是在加有30mL/L甘油的MT分化培养基上,纽荷尔脐橙的胚性愈伤组织和二倍体伏令夏橙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均较强,而纽荷尔脐橙的非胚性愈伤组织,四倍体和六倍体伏令夏橙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对杉木种子发芽与根伸长抑制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铜、锌、镉对种子发芽与根伸长的污染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铜、锌、镉对杉木种子发芽与根伸长均存在抑制效应,这不仅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而且将种子发芽的高峰期推迟1、2d。重金属质量分数与种子发芽抑制率、根伸长抑制率之间普遍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其中根伸长抑制率明显大于种子发芽抑制率。  相似文献   

19.
以墨西哥来檬、甜橙和香橼为材料,采用茎段培养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比对3个柑橘品种腋芽萌发、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T为基本培养基,3个柑橘品种在附加BAP2.0mg/L和IBA0.1 mg/L的培养基中腋芽萌发效果最好,离体植株在附加BAP 1.0mg/L和IBA0.2 mg/L的培养基中增殖系数最大.此外,以1/2MT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 2.0 mg/L和IBA 0.25 mg/L时,适宜于墨西哥来檬和甜橙的生根,而单独使用NAA 3.0 mg/L则易于香橼的生根.离体小植株的移栽成活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沙田柚(Citrus grandis [L.] Osbeck cv.Shatian)是中国的特有品种,其愈伤组织难以诱导。为进一步进行细胞工程研究,本研究通过与其它品种杂交的方法获得杂种胚性愈伤组织。【方法】以沙田柚为母本,用体细胞杂种橘柚+无酸甜橙 ([C.reticulata Blanco× C.paradisi Macf.] cv.Nova+C.sinensis [L.] Osbeck cv.Succari)为父本进行杂交,90 d后将幼胚取出,在MT + ME(麦芽提取物,500 mg·L-1)和MT + GA3(1 mg·L-1)两种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幼胚培养约5个月左右,在两种培养基上从胚状体和幼小植株的下胚轴处都长出了可继代保存的胚性愈伤组织,经细胞流式仪和SSR鉴定,该胚性愈伤是三倍体杂种愈伤,继代保存两年后,在MT+乳糖(50 g·L-1)培养基上仍可以产生大量的胚状体,具有较强的胚状体发生能力。【结论】沙田柚与体细胞杂种杂交后,可以较容易地获得其杂种的胚性愈伤,对沙田柚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