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也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生产中,奶牛隐性乳房炎导致奶量下降、鲜奶品质下降.影响奶农的效益和公司产品质量.为预防乳房炎的发生,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针对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2.
周联胜 《中国乳业》2020,(10):11-12
奶牛乳房炎一直是牧场的常见问题之一,给牧场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总结了乳房炎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治疗方法,结合生产实际,阐述科学防治乳房炎对降低乳房炎发病率,增加牧场经济效益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不仅会损害奶牛自身健康,还会降低产奶量和乳品质,增加牧场的经济负担,甚至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对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发病规律进行介绍,并从病原微生物种类、环境卫生情况、挤奶操作规范和饲料营养等方面分析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较严重的疾病,也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生产中,奶牛乳房炎会导致产奶量下降,鲜奶品质下降,增加了药品费用,加大了奶牛的淘汰率,直接影响农户饲养奶牛的效益。为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提高乳房炎的治愈率,特制订本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1奶牛乳房炎对养牛业的危害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特点是乳中的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奶牛乳房炎与子宫炎、蹄叶炎被列为世界乳牛业的三大疾病,乳房炎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以上是产奶量降低的直接损失,如果治疗由于奶中大量体细胞和抗生素使鲜奶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乳品质和风味,降低鲜奶收购价,甚至牛奶完全废弃;同时还会影响下胎次奶量,甚至终生奶量,严重时乳房萎缩、瞎奶头。致使奶牛饲养亏本,而不得不淘汰。其它损失…  相似文献   

6.
乳酸链球菌素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由乳酸链球菌产生的合有34个氨基酸的抗菌肽,对人体无害。本研究将患临床型乳房炎奶牛92头(107个乳区)和隐性乳房炎奶牛90头(90个乳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治疗方法是在患病乳区灌注Nisin;临床型乳房炎以庆大霉素乳房内灌注作对照,隐性乳房炎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临床型乳房炎的Nisin治疗组细菌学治愈率和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0.8%和90.2%,而庆大霉素治疗组则分别为44.6%和91.2%,两者无统计学差异。隐性乳房炎经Nisin治疗后,高体细胞数奶牛的数量和牛奶中NAGase的活性均显著下降,细菌转阴率提高。乳酸菌发酵试验表明,经Nisin乳房内灌注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后,牛奶在第36小时恢复正常发酵,而庆大霉素治疗则需要72h。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中药防治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奶牛乳房炎从发现至今的150多年中,一直是严重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多发病之一。据报道,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奶牛的平均头阳性率为73.91%。由于对食品卫生的严格要求,奶牛乳房炎已成为制约鲜奶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病因学研究方面,认为奶牛乳房炎是多病因引起的一种疾病,但原发和继发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之一,欧美国家多采用抗生素乳头注入疗法和全身疗法,由于抗生素在鲜奶中的残留已不被人们接受。以公英散为代表的内服中药制剂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内服制剂尚存在容易引起奶牛应激、食欲减退和生产性能下降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对奶牛场的生产奶牛进行了乳房炎病原菌调查和分离鉴定,单味中药的抗菌性筛选和对不同组方和剂型的治疗试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的重要疾病,可降低产奶量和乳品质,增加治疗和预防成本,给牧场带来经济损失。病因多样,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病原体均可引起传染性乳房炎。临床症状复杂,需要特定实验室方法进行准确诊断。奶牛乳房炎传统方法诊断准确性低,分子生物学检测发展前景大,基于微生物培养试剂盒和环介导等技术有望提高奶牛乳房炎诊断准确性和治疗精准度。治疗方面,抗生素类药物是常用的方法,但容易引起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需要开发新型药物用于奶牛乳房炎治疗。近年的研究显示,噬菌体有望作为替代品治疗奶牛乳房炎,部分植物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菌作用,天然分泌因子如乳铁蛋白和磷脂酶A2也具有治疗潜力,但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电导率监控奶牛隐性乳房炎阈值的确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对本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实时监控,利用电子牛奶计量设备及牧场管理软件连续6个月监控每头泌乳牛的乳汁电导率,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一个合适的电导率阈值。同时,利用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对确定的电导率闽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个月份的电导率阈值变化不明显,因此以各个月份电导率阈值的平均值为标准阂值。隐性乳房炎诊断液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以此阂值为标准来监控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研究为实时监控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支原体引起的奶牛临床乳房炎在规模化牧场存在一定感染比例,但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支原体在我国牧场乳房炎感染牛只中的流行情况尚不清楚。结合4 家规模化牧场的支原体检出情况,初步总结防控经验,以期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威县大力实施奶业振兴,成为河北省新兴奶牛养殖大县,奶产量位居全省第三名。截至到2020年底,全县奶牛存栏达到6万头,年产生鲜乳18万吨;现有万头牧场6个,千头牧场2个。万头牧场生产设施设备条件好,技术人员配备齐全,奶牛饲养管理规范到位;但是小型社会牧场由于受规模和资金限制,技术力量较差,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奶牛单产水平不稳定,养殖场收益较低。奶牛乳房炎是乳房内部发生了炎症,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和受到外部刺激造成的。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乳房炎发病率过高、发病后治疗不及时将直接导致发病泌乳牛淘汰,严重影响养殖场的生鲜乳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是从如何提高中小型社会牧场的管理水平,降低乳房炎发病率,做好乳房炎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在奶牛养殖中属于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乳房炎主要是因为病原微生物入侵奶牛乳腺组织而引发的局部炎症,不仅会造成产奶量降低,还会影响牛奶的品质。由于治疗过程中的兽药残留、治愈率低等问题,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显得极为重要。该文介绍了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是由牧场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因此,开展乳房炎病原微生物溯源研究对乳房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中国天津某牧场收集了乳房炎乳、牧场环境(空气、饮用水、饲料、粪便、垫料、新垫料及喷淋水)和挤奶厅(前药浴液、后药浴液、前药浴杯、后药浴杯、奶杯、乳头皮肤)样品共计74份,提取可培养微生物DNA和总DNA,进行16S rDNA扩增测序和SourceTracker分析。在采集的74份样品中,共检测到50个不同科水平上的细菌。Beta多样性和ANOSIM分析表明,样品间细菌群落相似性低。乳房炎乳和乳头皮肤及卧床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此外,SourceTracker结果发现,乳头皮肤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污染源,其次是空气、奶杯和粪便,这表明牧场管理会影响奶牛感染乳房炎的情况。因此,牧场应加强管理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牧场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目前对奶牛养殖业影响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可导致奶牛生产寿命缩短、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下降。该病治疗成本高,治疗不及时会给牧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奶牛自身免疫相关基因进行筛选,通过遗传育种,在基因水平上增强后代个体奶牛的机体免疫力,能最大程度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本文综合概述了奶牛乳房的天然免疫系统构成及相关免疫基因,以助力奶牛乳房炎相关天然免疫基因的筛选,实现高抗乳房炎奶牛的在分子水平上的选育,降低乳房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正>黑龙江省大庆市奶牛存栏达55.4万头,规模化牧场、小区累计333个,规模化养殖比例达48%,鲜奶日产量达到4 289 t,核心群奶牛平均单产6.5 t以上,乳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300万t,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奶畜和乳制品生产基地。因此,了解大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掌握发病规律至关重要,希望本次调查能为大庆市制定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可行性依据,为牛场的生产管理和牛奶品质监控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腺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性能,和牧场效益息息相关。如何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是牧场的重中之重。干奶期是奶牛乳腺机能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阶段,对预防奶牛产后乳房炎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长达1 年的时间,对635 头奶牛进行分组试验,并追踪观察其产后90 天内乳房炎的发生情况和产奶量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奶牛干奶期联合使用抗生素和乳头封闭剂对奶牛进行干奶,比单独使用抗生素干奶,产后7 天的体细胞阳性率降低了28.58%;产后60 天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降低了35.40%,产后90天降低了41.32%;各组之间的产奶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发展。从食品安全角度鲜奶又须无抗,这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控提出新的要求。能准确确定引起乳房炎病原菌和筛选无抗兽药已成当务之急。笔者就某团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生产中,奶牛乳房炎导致产奶量、鲜奶品质下降,严重时乳区化脓坏疽,使奶牛失去泌乳能力,降低奶牛养殖经济效益。抗生素类药物擅长抗菌、抑菌,弱于消除炎症易留后患,而中草药则善于消除炎症。在临床实践中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不同牧场中的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以100~200g/(头·d)的剂量添加干酪乳杆菌HM-09和植物乳杆菌HM-10及其代谢产物的复合乳酸菌微生态制剂(有效活菌数≥1.5×109 cfu/g),应用牛场DHI数据中的乳体细胞数(SCC)数据对试验牛只进行隐性乳房炎分析,研究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饲喂5~10d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后,奶牛平均体细胞数显著降低23.8%~62.8%。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复合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可应用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作为奶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且难治愈的疾病,其防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我国不同省市规模化牧场中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及主要致病菌株组成情况,阐述了我国奶牛乳房炎发病现状。随后从抗生素使用、疫苗研发、奶牛乳房炎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牧场管理等方面概述了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