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加速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进程,有效防控养殖污染及动物疫病,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畜牧业绿色化、可持续化发展进程,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遵循国家指导精神,全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施意见》。该文分析了东营市在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方面的一些先进科学方法,并探讨了当地的资源化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兽用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导致畜禽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日益严重,其在环境中的风险与危害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畜禽养殖环境中ARGs的污染与扩散情况进行综述,分析了不同畜种、不同国家(地区)间粪便中ARGs的浓度水平差异,并阐述了ARGs在粪便堆肥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在不同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消长情况。此外,还特别讨论了ARGs通过粪肥施用和气流作用等途径向周围土壤和大气等环境的输入,及其对周围环境介质中天然耐药水平的影响。最后,结合畜禽粪污ARGs的污染现状对今后减少养殖场ARGs排放和扩散的措施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太湖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发酵床生态养殖作为一种将畜禽粪污排放控制、污染治理与畜禽养殖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是江苏省在太湖流域规模畜禽场推广的粪污处理工程典型技术模式之一,主要应用于生猪养殖,还可用于鸡、鸭等家禽的养殖。结合近年来江苏省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类项目经验,提出发酵床生态养殖粪污处理工程实施方案,并对实施后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旨在为"十三五"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畜禽污染减排及资源化利用提供模式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动物感染,但动物体并不能完全代谢吸收抗生素,大部分抗生素随着尿液、粪便排出体外释放到环境中,导致抗生素残留和抗性基因污染。本文综述了畜禽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现状、抗生素残留的危害,总结了降解抗生素的纯培养微生物及其降解机理,讨论了抗生素降解菌在堆肥中的应用,展望了微生物降解抗生素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畜禽养殖废弃物中抗生素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是畜禽疾病多发季节,应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稳定畜禽生产,以保障肉类食品的稳定供应。现将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完善畜禽生产生物安全体系,建立动物疫病防护网畜禽生产生物安全体系主要是防止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进入养殖场,感染和威胁畜禽健康所采取的一系列安全  相似文献   

6.
畜禽粪污厌氧发酵沼液农用之环境安全风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畜禽粪污沼液是以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料,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后的残留液。中国沼气工程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畜禽粪污厌氧消化技术的推广,畜禽粪污厌氧发酵沼液的产生量随之增大。畜禽粪污沼液属于污水的一种,畜禽粪污厌氧发酵沼液的安全消纳或治理已成为当前中国农业源废弃物污染防治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畜禽粪污沼液还田消纳作为一种沼液处理的主要方式,即沼液未经过无害化处理而直接还田。然而,由于畜禽粪污中多种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和抗生素类污染物)可在沼液中残留,且大多存在不同程度超出国家水质安全标准,危害农田生态环境安全。本文收集了最近十几年来公开发表的大量文献中的研究数据,分析了猪、牛、鸡饲料和粪污中重金属等污染元素和抗生素的含量,评估了粪污沼液还田对土壤质量、农田水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畜禽粪污沼液存在水质严重超标。如畜禽粪污沼液中检出Hg、Cd、As、Pb、Cr、Cu、Zn和Cl大多超出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且超出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IV-V类水质标准。此外,畜禽粪污沼液中还检出多种抗生素残留,其中以四环素类较其他类抗生素浓度为高,且高出欧盟医药产品评估局(EMEA)规定的水环境抗生素阈值(10 ng·L-1)。(2)畜禽粪污沼液农用存在农地污染风险。如施用沼液的土壤中检出Cd、As、Pb、Ni、Cr、Cu和Zn等均有不同程度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另有研究报道,连续6年施用沼液的土壤中检出多种抗生素类兽药残留,其中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量最高(分别约为3.9和14.3 mg·kg-1),已超过国际兽药协调委员会(VICH)规定的土壤中抗生素残留允许限量(0.1 mg·kg-1)。(3)畜禽粪污沼液农用存在农产品安全风险。如施用沼液的作物中检出多种污染物(如蔬菜中Cd、Pb、Ni、Cr、Zn、As和粮食作物中Zn、As等)累积量存在不同程度超出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T 18406.1—2001)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鉴于当前畜禽粪污沼液不达标还田利用存在环境安全风险,以致农产品中多种污染物超标,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沼液的无害化处理使其达标还田对于确保土壤、水体及农产品安全势在必行。为此,加强沼液中多种污染物的协同去除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于确保沼液资源化安全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田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粪污、农村污水、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等,本文针对典型区域主要农村面源污染物质特征,分别以养殖清洁工程模式、乡村清洁工程模式和种植清洁工程模式三种综合防控技术模式为案例进行分析,实践表明,这三种模式能有效防控农村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8.
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治理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本文介绍了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意义与方向,提出解决养殖面源污染的具体措施,以期促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各地新建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大型养殖场不断增多,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后,大型养猪场的新建和原有养殖场的转型升级,在产能不断增加的同时,粪污产生量也猛增,畜禽粪污处理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也成为困扰畜禽养殖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各地发展养殖业面临首要解决的课题.粪污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业的面源污染.但是,畜禽粪污也是可利用的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可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将畜禽粪污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构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长效机制,是破解养殖业的这一难题的关键,基于此,笔者就构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畜禽养殖业发展较为迅速,显著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进步。但畜禽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粪污污染问题,极大程度上危害到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等,对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要进一步完善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机制,积极探索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路径。通过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得到同步提升,进而加快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内蒙古几个地区大棚黄瓜枯萎病株的分离培养,共获得13个单孢纯化菌株。经鉴定均属于尖镰孢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 Owen]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尖镰孢黄瓜专化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所需的最适温度均为25℃,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孢子萌发对湿度要求较严格,病菌在供试碳氮源上均能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柳蜷叶丝角叶蜂Phyllocolpa sp.是近年在甘肃天水发现的一种新害虫,严重危害多种柳属植物。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土1-5 cm中结茧越夏越冬。幼虫食柳芽及芽尖内层组织,造成其外层被干枯芽尖蜷束,叶片弯曲变形形成虫苞,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为猖獗危害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和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2 000倍液喷冠防治3龄前小幼虫,防效分别为92.8%、95.2%;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4 000倍液喷冠防治3龄后大幼虫,防效为96.7%。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生物入侵的定义,分析了生物入侵的危害,并提出了生物入侵的防止措施,以期为防止生物入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房世杰  张淳  任红松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2):2343-2347
[目的]分析生物节水专利现状,为新疆生物节水的研究应用及专利战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欧洲专利局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作为数据检索源.[结果]目前关于生物节水专利方面的研究,国内很少,新疆尚属首次.共查到国内外相关专利418件,其中中国专利203件,外国专利215件,新疆专利5件.[结论]与国外相比,中国生物节水专利方面的发展起步晚,发展快;新疆尚未充分发挥干旱区地域优势,生物节水研究与国内先进地区差距明显.加强生物节水基础性研究,制定符合新疆干旱区农业发展的生物节水专利战略,提升专利保护意识,紧跟国内外生物节水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提高新疆专利申报数量和质量,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对新疆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的发展及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蜂胶作为一种天然物质,不仅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还具有高效、广谱的抑菌作用,可作为保鲜剂添加到各种食品中.本文介绍了蜂胶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作用机理、应用范围,并对其相关生物活性及其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生物农药是人们减少污染,回归自然的一个必然选择。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和清除杂草方面,生物农药的应用前景广阔。生物农药的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需要,综述了生物农药的概念和范畴,生物农药的出现和应用现状,讨论了生物农药的产业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物农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烟草生物防治物的引入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烟草生物防治物的引入,本文提出引入生物防治物的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旨在正确评价引入生物防治作用物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解决理论及实践上面临的新问题,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风险评价包括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对生物防治作用物的为害性识别、风险识别及风险定量研究则是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低聚壳聚糖作为甲壳素、壳聚糖的高级产品,具有水溶性好、生物活性高等特点,文章陈结合近年来对低聚壳聚糖的相关研究,对其生物学活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将新鲜猪小肠超声破碎,经高温处理、乙酸浸提后,高速离心提取上清,上清液再经Sephadex G-50凝胶层析纯化,收集洗脱液.用纸片法检测抗菌肽粗提物的抑菌活性;鸡胚接种试验检测抗菌肽粗提物抑制病毒的作用.结果表明,抗菌肽粗提物有明显的抑制菌、病毒增殖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苜蓿营养成分含量与变异程度以及各纤维成分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不同品种苜蓿的生物产量。【方法】选用WL343HQ、WL353HQ、WL354HQ、WL363HQ、WL366HQ、阿尔冈金、金皇后、中苜3号、中苜6号、鲁多、鲁黄1号、无棣苜蓿、鲁丰1号、保定苜蓿、中原804、敖汉苜蓿16个品种苜蓿,于2016年10月2日播种,每个品种设2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品种苜蓿种植面积为18 m 2(3 m×6 m),行距30 cm,播种10行。2018年5月23日初花期时收割,测定其生物产量;制备32个样品,测定其干物质(DM)中的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ADL)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1)不同品种苜蓿DM中,ASH、NDF、ADF、半纤维素(HCEL)、纤维素(CEL)和ADL的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EE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527)。WL363HQ苜蓿的ASH含量最高,为8.53%;金皇后苜蓿的CP含量最高,为27.19%;保定苜蓿的EE和CF含量最高,分别为3.01%、36.69%;中原804苜蓿的NDF、ADF、CEL和ADL含量最高,分别为57.02%、42.73%、34.43%和7.92%;不同品种苜蓿DM中的ASH、CP、EE、CF、NDF、ADF、ADL、CEL和HCEL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83%、21.58%、2.51%、33.25%、50.12%、36.76%、6.98%、29.43%和13.36%;变异系数(CV)在5.16%—12.06%之间。(2)苜蓿中ADF与NDF、CEL、ADL含量呈强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56、0.9955、0.9455;CF与ADF、CEL、ADL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14、0.8849、0.9375;CF(含AIA)与CF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997;NDF与CEL、ADL、HCEL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71、0.9396、0.8736;ADL(含AIA)与ADL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989;RFA与ADF、CEL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26、0.9700。(3)相对饲用价值(RFV)与NDF含量之间呈强相关(r=0.9938),可用于苜蓿RFV的估测:RFV=287.0677-3.4709NDF(%) n=16 P<0.01。(4)不同品种苜蓿生物产量不同,保定苜蓿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产量最高,分别为393.59、9 308.22、1 976.32和4 208.05 kg·hm -2;金皇后苜蓿粗蛋白质产量最高,为2 697.23 kg·hm -2,保定苜蓿消化能(DE)产量最高,为126 814.45 MJ·hm -2。【结论】不同品种苜蓿纤维成分含量之间呈强相关,苜蓿RFV值与NDF成分呈强相关;不同品种苜蓿生物产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