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自由采食酸化乳对哺奶犊牛日增重、腹泻率和饲养效益的影响,分两个试验进行。试验1:将体重、日龄相近的40头犊牛等分为两个处理组:传统饲喂组(对照组,饲喂全脂代乳奶)和全脂固体酸化奶组;试验2:将体重、日龄相近的34头犊牛等分为两个处理组:传统饲喂组(对照组,饲喂巴杀鲜牛奶)和巴杀固体酸化奶组。结果表明:(1)与传统饲喂组相比,酸化奶组提高了犊牛日增重(P0.05),降低了腹泻率(P0.05);(2)酸化奶组犊牛每增重1kg所需要的成本低于传统饲喂组;(3)饲喂全脂固体酸化奶的效果优于巴杀固体酸化奶,犊牛的日增重增加,腹泻率较低。综合上述结果,提示饲喂酸化奶可促进犊牛生长、降低腹泻率,提高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犊牛岛饲养条件下,酸化奶对哺乳犊牛日增重和腹泻率的影响,评估饲喂酸化奶和常规奶二者劳动强度和经济效益的差异。按照相同日龄平均分配的原则,将68头犊牛分为两组,试验组饲喂使用固体酸化剂制作的酸化奶(简称酸化奶),对照组饲喂常乳,其中饲喂量和饲喂条件均一致。试验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比,饲喂酸化奶组犊牛的日增重高出19%(P0.05),犊牛腹泻率降低了33.33%(P0.05)。(2)酸化奶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省去加热、冷却牛奶的水费,降低了饲养犊牛的费用支出。综上所述,饲喂酸化奶可改善犊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降低饲养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饲喂酸化奶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采取配对设计将40头犊牛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常乳,试验组饲喂酸化乳,其饲喂量和饲喂程序相同。结果,饲喂酸化奶母犊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出25.68%(P<0.05),公犊的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有增长的趋势;两组犊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犊牛的腹泻发病率比对照组低50%。结果显示,饲喂酸化奶可有效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降低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含β-内酰胺类药物有抗奶对荷斯坦公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3日龄、体重(42.64kg±1.16kg)相近的公犊牛18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正常牛奶,试验组饲喂有抗奶,犊牛60日龄断奶,试验期为180d。试验第10、20、30、40和50天分别采集正常牛奶和有抗奶,测定乳成分、大肠杆菌数和乳中抗生素含量。试验第30、60、90和180天逐头空腹称重,测量体尺,并计算平均日增重(ADG)。试验第7、15、30、60、90和180天于晨饲前对公犊牛空腹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免疫指标。结果显示:(1)试验牛场有抗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含量为268.65μg/L,且有抗奶的乳蛋白含量、体细胞数(SCC)和大肠杆菌数显著高于正常牛奶(P0.05);(2)饲喂有抗奶显著降低公犊牛第30天时的体重和试验60d内的ADG(P0.05),显著降低公犊牛第90天时的体长及第60和90天时的胸围(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公犊牛IgA在第30、60和90天时显著升高(P0.05),IgM在第7天时显著升高(P0.05),IgG在第30和60天时显著升高(P0.05);IL-2和TNF-α在第15和30天时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饲喂有抗奶明显降低犊牛哺乳前期日增重,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犊牛断奶前后的血清免疫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限量饲喂和自由采食酸化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荷斯坦母犊18头,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限量饲喂酸化奶,对照组自由采食酸化奶。结果表明:60日龄犊牛的生长性能限量饲喂组好于自由采食组;饲养成本和腹泻率限量饲喂组低于自由采食组。说明限量饲喂可以提高犊牛增重,降低养殖成本和腹泻率,并且断奶应激反应较自由采食的犊牛小,更容易适应断奶后的饲养条件,后期生长潜力更大,选择限量饲喂的饲养方法更有利于牧场的犊牛培育。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有抗奶的营养平衡对断奶前后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42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4头,公母各半。对照(CON)组饲喂有抗奶,营养增强剂(NE)组饲喂有抗奶+营养增强剂,代乳粉(MR)组饲喂代乳粉。犊牛自70日龄断奶,试验期98 d。结果发现:(1)生长性能方面,与CON组相比,营养增强剂显著提高了NE组犊牛出生~70日龄阶段ADG、DMI、胸围变化率(P0.05)和出生~70日龄、出生~98日龄阶段体高变化率(P0.05),代乳粉显著提高了MR组犊牛71~98日龄阶段ADG(P0.05),在犊牛出生~70日龄、71~98日龄、出生~98日龄阶段MR组犊牛DMI显著高于CON组(P0.05),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低于CON组(P0.05)。整个试验期间,CON组、NE组、MR组犊牛腹泻率比为1.86.1.1.86。(2)血清指标方面,与CON组相比,营养增强剂显著提高了NE组犊牛42、98日龄血清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NE组犊牛98日龄血清MDA含量(P0.05);代乳粉显著降低了MR组犊牛42日龄血清T-AOC(P0.05),显著提高了MR组犊牛98日龄血清SOD活性(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抗奶中添加营养增强剂可改善犊牛体尺,增强犊牛抗氧化性能,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栏定时定量饲喂牛奶(对照组)和小群自由采食酸化奶(试验组)"两种不同饲养模式,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犊牛采食量、腹泻率、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4~30日龄、31~60日龄、4~60日龄期间,试验组的液态奶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高3.24%、31.24%、20.49%;(2)在4~30日龄、31~60日龄、4~60日龄期间,试验组颗粒料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90%、516.67%、600%;(3)对照组腹泻发病率和腹泻频率比试验组分别高8.33%和2.93%;(4)对照组的尿素含量和胆固醇(TC)含量比试验组分别高18.63%(P0.05)和35.76%(P0.001);各处理组间总蛋白、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均无显著差异,总蛋白60日龄比30日龄高10.30%(P0.001);葡萄糖30日龄比60日龄高8.99%(P0.05);甘油三酯30日龄比60日龄高76.61%(P0.001);(5)Ig G在处理和时间上差异均不显著。可见,饲喂酸化奶小群饲养模式能显著减少犊牛腹泻,有利于蛋白代谢和脂肪沉积,但会降低犊牛颗粒料采食量。  相似文献   

8.
<正>1饲喂酸化奶的优点1.1减少腹泻酸化奶具有降低腹泻率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酸化奶降低了肠道菌群的p H值,控制和降低了消化道内大肠杆菌的增殖,促进了乳酸菌的生长,从而降低了犊牛腹泻的发生率。酸化奶还可改善犊牛血液指标、胃肠道黏膜形态和发育情况,提高其对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减少营养性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抗奶对犊牛生长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用18头3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公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犊牛饲喂β-内酰胺类抗奶,试验组犊牛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抗奶。试验抗奶巴氏杀菌的条件为:63~65℃加热30 min。犊牛60日龄断奶,试验期为180 d。结果表明:1)与β-内酰胺类抗奶相比,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抗奶中总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 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在3~60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犊牛在3~10日龄和3~60日龄期间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显著降低(P 0.05); 3)试验组和对照组犊牛在60、90和180日龄时的瘤胃背囊和腹囊乳头高度、乳头宽度和黏膜厚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在60日龄时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90日龄时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90日龄时的空肠绒毛宽度显著提高(P0.05),60、90和180日龄时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90和180日龄时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而各测定时间点的回肠组织形态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抗奶提高了犊牛哺乳期的生长发育,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犊牛的胃肠道发育,主要体现在促进小肠形态学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19,(21):39-44
为研究饲喂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 SIF)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及腹泻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将40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30±10)日龄荷斯坦犊牛分为4组:CON组,TGⅠ、Ⅱ、Ⅲ组,每组10头。CON组饲喂3×2 L/d全脂酸化乳,开食料自由采食;TGⅠ、Ⅱ、Ⅲ组分别在对照组饲喂的基础上添加100、300、600 mg/d SIF。预试阶段7 d及正试阶段60 d。于正试阶段0、20、40、60 d时称(测)量犊牛体重、体尺并计算日增重,每日进行犊牛粪便评分,每周统计腹泻率和腹泻频率。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在试验全期及各期均高于CON组且TGⅢ组日增重最高。试验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在试验全期及各期均不高于CON组且TGⅢ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最低。综上所述可得结论:饲喂大豆异黄酮有提高荷斯坦犊牛增重促进生长的作用,且饲喂浓度为600 mg/d饲喂时间在40 d以上时效果最佳。饲喂大豆异黄酮有降低犊牛腹泻率的作用,且饲喂浓度为600 mg/d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20头10日龄奶犊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试验期为30d。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每天加入0、200、400和600mg的壳聚糖,测定奶犊牛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结果表明:壳聚糖具有增加奶犊牛日增质量的趋势(P0.05);试验组(200、400和600mg)犊牛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54.84%、62.9%和37.9%;壳聚糖对牛的平均日采食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初生重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犊牛5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3 g/(头·d)的酵母多糖。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Ⅲ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犊牛各阶段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Ⅲ组最高;添加酵母多糖对犊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均无显著影响(P0.05)。2)Ⅲ组犊牛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3)Ⅱ、Ⅲ、Ⅳ组犊牛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均低于Ⅰ组。4)Ⅲ、Ⅳ组犊牛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犊牛血清葡萄糖、白蛋白、尿素氮含量各组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Ⅲ组犊牛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犊牛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综合分析表明,哺乳犊牛饲粮中添加酵母多糖可促进犊牛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降低犊牛腹泻率。在本试验条件下,哺乳犊牛饲粮中酵母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2 g/(头·d)。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18头3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公犊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犊牛饲喂β-内酰胺类有抗奶,试验组犊牛饲喂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每组9头。巴氏杀菌条件为63~65℃加热30 min,犊牛61日龄断奶,试验期为180 d。结果表明:1)与β-内酰胺类有抗奶相比,巴氏杀菌β-内酰胺类有抗奶中总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在3~60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15和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30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含量显著降低(P0.05),15日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7日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饲喂经过巴氏杀菌的β-内酰胺类有抗奶提高了哺乳期犊牛的生长发育,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犊牛免疫系统,但无法确定有增强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代乳粉(主要含乳类制品)液态饲喂和代乳料(主要含植物类饲料等)干喂对荷斯坦奶公犊生产犊牛白肉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健康无病、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进行了120 d的生长育肥试验。Ⅰ组饲喂市售的代乳粉(粗蛋白质22%,粗脂肪16%);Ⅱ组饲喂配制的代乳料(粗蛋白质22%,消化能16 MJ/kg)。结果表明:①Ⅱ组犊牛0~90 d平均日增重高于Ⅰ组犊牛,91~120 d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Ⅰ组犊牛(P< 0.05),但两组犊牛0~120 d平均日增重和试验末重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②不同代乳品及饲喂方式对奶公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 0.05)。③Ⅰ组犊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Ⅱ组犊牛(P< 0.05),分别比Ⅱ组高11.88%、11.04%和8.12%,但两组间的胴体产肉率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犊牛背最长肌的pH、剪切力、蒸煮损失和肉色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Ⅰ组犊牛的失水率比Ⅱ组犊牛高20.83%(P< 0.01);Ⅰ组犊牛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Ⅱ组犊牛(P< 0.01),但两组犊牛背最长肌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和铁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④Ⅱ组犊牛的饲养成本比Ⅰ组降低45.38%。综上所述,饲喂代乳料的犊牛可获得与饲喂代乳粉犊牛相似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显著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纯奶粉中添加营养素平衡剂对断奶前后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28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4头,公母各半。对照(CON)组犊牛饲喂纯奶粉兑成的奶液;试验(NB)组犊牛饲喂纯奶粉+营养素平衡剂兑成的奶液。犊牛自70日龄断奶,试验期98d。结果发现:(1)生长性能方面,营养素平衡剂显著提高了NB组犊牛71~98、0~98日龄阶段平均日增重(P0.05)和98日龄体重(P0.05),显著提高了NB组犊牛0~70、0~98日龄阶段体高变化率、胸围变化率(P0.05),显著提高了NB组犊牛0~70、71~98、0~98日龄阶段干物质采食量(P0.05);(2)血清生化指标方面,营养素平衡剂显著提高了NB组犊牛42日龄血清总蛋白、葡糖糖含量(P0.05)和98日龄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含量(P0.05);(3)血清抗氧化指标方面,营养素平衡剂显著提高了42日龄NB组犊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2组犊牛98日龄血清抗氧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在纯奶粉中添加营养素平衡剂可提高犊牛干物质采食量和日增重,改善犊牛体尺,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时饲喂常规乳+自由采食犊牛颗粒料"(对照组)和"自由采食酸化乳+自由采食犊牛颗粒料"(试验组)两种不同饲养模式,研究饲喂酸化乳对犊牛采食量、日增重、腹泻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乳采食量高于对照组,颗粒料采食量低于对照组;1~30日龄日增重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1~60日龄日增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腹泻发病率和腹泻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饲喂酸化乳能改善犊牛日增重及腹泻率等情况,但需要在30日龄后改自由采食为定量饲喂酸化乳,诱导犊牛对颗粒料的采食,以促进瘤胃发育,更好地促进犊牛生长。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源代乳料对肉用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将20头新生黑安格斯犊牛按体重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CK组(对照组)、A组(发酵豆粕组)、B组(膨化大豆粉组)和C组(大豆蛋白粉组),每组5头,试验期45d。结果表明:在30~45日龄期间,试验组犊牛日增重均显著低于CK组(P0.05),营养物质消化率低,犊牛腹泻率处于整个试验期的最高水平,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45日龄时不同蛋白源代乳料对犊牛血清中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脂和钙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45~60日龄期间,试验组犊牛日增重明显增加,各组犊牛腹泻率开始降低,60日龄时试验组犊牛血清生化指标受不同蛋白源代乳料的影响减小;在60~75日龄期间,试验B组和C组犊牛日增重与CK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犊牛营养物质消化率明显提高,腹泻率大幅降低,甚至无腹泻情况发生,75日龄时各组犊牛血清生化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不同蛋白源代乳料的饲喂效果差于母乳,但随着犊牛日龄增加有所改善,其中膨化大豆粉为最佳代乳料蛋白源。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颗粒料对用于生产小牛肉的奶公犊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41.00±1.55)kg的24头新生荷斯坦奶公犊牛,随机分为2个处理,处理A饲喂代乳品和羊草,处理B饲喂代乳品、颗粒料和羊草。试验期180 d。测定犊牛生长性能,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选取5头牛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及各组织器官鲜重。结果表明:2个处理犊牛全期平均日增重(0.73 kg vs.0.74 kg)和饲料转化率(2.39 vs.2.36)差异不显著(P>0.05),体高、体长、胸围、管围、腰角宽差异亦不显著(P>0.05);处理B犊牛腹泻率及腹泻频率分别比处理A低4.87和1.3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2个处理犊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出肉率及肉骨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从胃室发育看,处理B犊牛复胃鲜重及各胃室鲜重占空体重比例皆极显著高于处理A(P<0.01)。在专门用于小牛肉生产的出生后1~181 d的奶公犊牛饲粮中添加颗粒料,可保持犊牛同等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促进犊牛复胃的发育,并降低腹泻率和腹泻频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在犊牛饮奶早期采用代乳粉替代鲜奶是否可行,开展了本试验。在60 d的试验期内,对照组的犊牛一直饲喂鲜奶,试验组的犊牛饲喂2 d的初乳后,经过6 d的过渡期,从第9 d起全部饲喂代乳粉,两组犊牛每顿饲喂乳品的量保持相等。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犊牛的腹泻率较对照组降低了25%,平均断奶重及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4.70 kg、81 g,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通过成本分析,试验组每头犊牛能节约575元的饲养成本。可见采用代乳粉早期替代鲜奶饲喂犊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以体外法评定酸度调控剂,并将筛选出的酸应用在犊牛代乳粉中,以动物饲养试验研究其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从而验证体外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体外评价试验采用1%酸溶液pH值及其缓冲性能、降低代乳粉pH值至5.0所需体积、加酸后代乳粉缓冲性能、体外抑菌率5个指标评价甲酸、乙酸、柠檬酸、富马酸、乳酸、盐酸的作用;动物饲养试验分两期进行,试验一设A1、A2、A3组,后两组分别以盐酸调整代乳粉pH值至5.5和5.0;试验二设B1、B2组,B2组以甲酸调整代乳粉pH值至5.0。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头牛。各试验期均为56d,测定犊牛体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腹泻率。1%酸溶液的pH值以盐酸最低;加酸后代乳粉缓冲性能则以乙酸最高;将代乳粉乳液pH值从6.3调整至5.0时,甲酸溶液用量最低;而体外大肠杆菌抑菌率则以盐酸和甲酸效率最高。动物饲养试验表明,与A1组相比,A2、A3组犊牛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5.2%、12.1%,A2组的腹泻率降低了29.7%,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B2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在第14~28d显著高于B1组(P0.05),全期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9%,腹泻率降低了37.5%。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盐酸或甲酸,可改善犊牛生长情况;本研究所采用的体外评价酸度调控剂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