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内生细菌YY1菌株高产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内生细菌YY1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对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有强烈的拮抗作用,通过产生抗菌物质发挥抑菌活性。以培养基的无菌滤液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拮抗活性为检测指标,确定其产生抗菌物质所需要的最佳碳源、氮源及无机盐,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该菌株产生抗菌物质的培养基配方,并对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3.0%,蛋白胨2.0%,KH2PO40.02%,MnCl20.01%。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结果为培养基装液量30 mL/250 mL,接种量4%,培养基初始pH值为9.0,28℃条件下、120 r/min摇床振荡培养48 h。经发酵条件优化后,其抗菌活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人参内生菌B69菌株对根腐病的抑制作用,优化人参病害拮抗菌株B69的发酵条件,提高发酵液的活菌含量和抗菌活性。方法以B69发酵液对病原菌根腐病的抑制作用为活性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方法对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经检测发酵液的活菌数含量为8.25×108 cfu/m L,较优化前的活菌含量1.82×108cfu/m L增幅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此含量达到了农业部微生物肥料的技术标准(有效活菌数≥2.0亿/m L)。发酵液对人参根腐病的抑菌圈也由优化前的18mm增加到35mm。结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淀粉1.0%、牛肉浸膏0.5%、酵母粉0.5%、蛋白胨0.2%和Na Cl0.5%;初始p H7.0;最适装液量为100 m L/250 m L;培养条件为35℃、170r/min振荡培养;接种量5%,发酵时间为48h。  相似文献   

3.
由镰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引起的甘蔗赤腐病是甘蔗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在病害流行季节能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为了解甘蔗赤腐病原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本研究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对甘蔗赤腐病菌的毒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戊唑醇、丙环唑、咪酰胺、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5种药剂对甘蔗赤腐病菌菌丝体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值介于0.227~0.818 μg/mL。其对应EC95值也都小于12 μg/mL,介于1.416~11.339 μg/mL。就敏感性而言,4株赤腐病菌菌株对多菌灵的b值在11种杀菌剂中均为最大。由此表明,甘蔗赤腐病菌对多菌灵的剂量反应变化比其它几种杀菌剂均要敏感。  相似文献   

4.
防治眼菌蚊Bt.菌株的筛选与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志强  边广  洪丽文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267-2272
通过11株Bt.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得出91019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3龄幼虫有较高的毒力效果,其发酵原液和250倍稀释液对平菇厉眼蕈蚊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10%和82.76%。通过正交试验对91019菌株的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出理论最佳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为:玉米粉1.0%、黄豆饼粉2.5%、酵母粉2.0%、鱼粉2.0%、蛋白胨0.4%,KH2PO4 0.5 g/L,CaCO3 4.0 g/L,MgSO4.7H2O0.5 g/L,ZnSO4.7H2O 0.02 g/L;接种量2.0%、pH7.0、装液量25 mL、培养温度25℃。  相似文献   

5.
从提高细胞生物量并降低发酵生产成本的目的出发,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已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CS27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工艺条件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5%黄豆粉、0.5%糖蜜、0.8%氯化铵、1.0%氯化钠、0.1%柠檬酸钠、0.5%碳酸钙、0.1%七水合硫酸镁;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2℃,最佳装液量50 mL/250 mL,最适接种量10%,初始pH7.0。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条件下细胞生物量可以达到1.75×10~9 cfu/mL,为枯草芽孢杆菌CS27菌株规模化生产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振荡发酵生产球形细菌纤维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荡发酵生产球粒形细菌纤维素,以提供外观和口感新颖独特的纤维素产品.结果表明:培养基的碳源浓度、椰子水添加量、装瓶量、振荡速度等对纤维素颗粒的形状、产量影响较大.最佳发酵工艺为:15g/L蔗糖,(NH4)2SO43 g/L,KH2PO43g/L,MgSO4·7H2O 0.2 g/L,酵母粉0.5 g/L,20%(ν/ν)椰子水,20%(ν/ν)菠萝汁,500mL三角瓶装200mL发酵液(液高3.4 cm),初始pH4.5,150 r/min,30℃振荡培养10d.在此条件下,可得到粒形均匀(φ 0.8~1.0 cm)、产量较高(3.15 g/L)的球形细菌纤维素.这种新型纤维素球粒能满足食品工业和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求一种高效、环保的防治山药炭疽病菌的新方法,采用对峙平板法从热带药用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对山药炭疽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放线菌30702。经形态特征培养观察和16Sr 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紫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niger]16Sr RNA基因进化分枝的放线菌。通过单因子和多因子正交实验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测定菌体湿重和抑菌圈直径,应用SAS9.3软件进行分析,获得最佳发酵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25 g/L、黄豆粉20 g/L、MgSO_4·7H_2O 0.6 g/L、CaCO_30.2 g/L、初始pH为7.0,优化后菌株发酵产物对山药炭疽病菌抑菌活性提高了31.5%。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淡紫拟青霉E7菌株固体放大发酵因子间的关系以获得大量孢子用于田间试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固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组合,并测定外加碳源、氮源、无机盐和装料方式对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粉+甘蔗渣+麸皮+壳聚糖组成的正交2号配方为最佳复合培养基质,分生孢子产量达7.13×109个/g,以发酵液pH+液相发酵终点+温度+初始含水量组成的正交4号配方为优适培养条件,分生孢子产量达8.97×109个/g;该菌株在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中添加0.4%蔗糖、0.2%蛋白胨、0.002%硫酸锰,以双层纱布袋装料按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放大培养,产孢量最高可达到8.22×1010个/g。优化后的E7菌株发酵产孢培养基基质用量少,发酵成本低,适合于固体放大发酵生产淡紫拟青霉孢子。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测定菌株B215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良好抑制效果的基础上,优化拮抗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在NA培养基上,装液量为50mL/500mL,最适初始pH值为7.0~7.5,初始接菌量为1%,培养温度为28℃,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田间试验。以此培养条件为依据,开展拮抗菌株的盆栽小苗实验,选用正交试验L8(27)设计,得出菌株B215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最佳防效组合为:在小苗定植前,用活菌培养液750mL/株浸根,可以降低小区香蕉枯萎病发病率。进一步试验验证结果显示:盆栽试验B215对Foc的防效为62.95%。  相似文献   

10.
FS-4是1株对香蕉枯萎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放线菌。以高氏一号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进行了相关优化,对FS-4菌株的发酵工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0.5%蛋白胨,2.4%蔗糖,0.05%的磷酸氢二钾、氯化钠和硫酸镁,发酵温度28 ℃,初始pH为7为最佳培养基配方及最优发酵条件。发酵62 h后,发酵液中抑菌物质活性达到最高水平,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7.1 mm。  相似文献   

11.
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对米曲霉40214菌株发酵产中性蛋白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旨在提高菌株产中性蛋白酶的产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分,添加葡萄糖8.0%,酵母粉4.0%,Na2HPO40.10%;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初始pH值6.5,发酵时间96 h,加水量60.0%,经过优化后酶活性提高了1.75倍,达到2 845.68 U/mL,实验为进一步提高米曲霉40214菌株产中性蛋白酶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食品发酵中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的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的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份为:玉米淀粉1.0%、豆粉1.0%、(NH4)2SO40.5%、MgSO4·7H2O0.1%、FeSO4·7H2O0.03%、K2HPO4·3H2O0.02%、KH2PO40.01%;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7.5,温度35℃,接种量3%,装液量5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周期22~26h。优化条件下发酵水平活菌数达到8.52×1010cfu/mL。  相似文献   

13.
海洋青霉HN89菌株次生代谢产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青霉HN89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与发酵条件对抗生素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洋青霉HN89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细菌、酵母、霉菌均有抑制作用;摇瓶发酵产生抗生素(HN89A)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玉米淀粉20g/L,黄豆粉2g/L,K2HPO41g/L,NaCl0.5g/L,MgSO4 0.5g/L,FeSO4·7H2O0.01g/L,蛋白胨1g/L,用海水配制的海带汁(W/V,2%)1L,最佳发酵条件为28℃下振荡培养(200r/min)96~108h。合适的温度刺激能促进HN89A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从茶树中分离到一株相对较高谷氨酸脱酸酶活力的内生真菌菌株CSN-4,对该菌株产谷氨酸脱羧酶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响应面法对以YPD为基础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为每200 m L的发酵培养基:乳糖5 g,酵母膏1.6 g,蛋白胨5.4 g,NH4NO3 2 g,KH2PO4 0.9 g,Mg SO4 0.4 g,谷氨酸钠1 g。发酵条件为:装液量40 m L,转速180 rpm,p H值6.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2 h。葡萄糖,酵母膏,KH2PO4为3个最显著因素。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谷氨酸脱羧酶酶活力达到98.63 U/m L,是优化前的2.26倍。单因素和响应面结合的方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发酵产酶条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产酶量。  相似文献   

15.
榄仁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常见药用植物,目前关于榄仁内生真菌的研究较少。从榄仁体内分离出一株内生真菌JLR6,利用对峙生长法测试JLR6对香蕉炭疽菌及芒果炭疽菌的拮抗活性,通过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结合响应面的方法对菌株JLR6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菌株JLR6对香蕉炭疽菌及芒果炭疽菌有明显的拮抗活性,皿内抑制率分别为45.50%和57.90%,通过ITS序列分析,初步将JLR6鉴定为Diaporthe sp.;优化后菌株JLR6的最适发酵条件为细菌学蛋白胨10 g/L、葡萄糖20 g/L、酵母粉17.82 g/L、装液量87.59 mL、接种量9.06 %,于180 r/min、28℃条件下培养7 d,生物量达到4.79 g/L。  相似文献   

16.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拮抗放线菌BPS2发酵条件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er)]拮抗放线菌BPS2进行了发酵条件的研究,包括发酵液的初步筛选、碳源、氮源、初始pH值、装液量、发酵时间等。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000mL培养基中蔗糖2.0%、玉米粉2.0%、黄豆饼粉3.0%、蛋白胨0.6%、硫酸铵0.3%、磷酸二氢钾0.1%、氯化钠0.1%、碳酸钙0.3%,培养初始pH值为6,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30mL,发酵周期为60h。  相似文献   

17.
酒曲生料发酵制胶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制胶废水为主要原料,选用酒曲为菌种来源进行生料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通过对乳清摇瓶发酵条件包括糖含量、培养时间、接种量的优化,以便在最佳的发酵条件下获取最多的单细胞蛋白。结果表明,发酵的最佳条件为∶糖含量0.08g血L(蔗糖),接种量2%(酒曲),培养时间72h。在此条件下,所产的菌体粗蛋白含量为5.16%(w/),菌体生物量(湿重)为79.20gL,发酵液的pH为3.8,其发酵液可作为生物凝固剂凝固胶乳,减少凝固用酸的量。  相似文献   

18.
1株有固氮能力的甘蔗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氮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氮Dbereiner培养基,从广西本地甘蔗品种桂糖28号根系分离筛选到1株高固氮活性的细菌菌株L03,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固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03为植生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lantica),将该菌用蛋白胨含量为0.4g/L的Dbereiner培养基培养,当培养瓶中O2含量为2mL、温度为33℃的条件下固氮活性最高,固氮百分率达29.2%。并在连续继代13次后保持固氮能力不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前期从臂形草中分离的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内生真菌HND5的培养基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1%,酵母粉2.24%,ZnSO4.7H2O 0.005%,K2HPO40.05%,MgSO4.7H2O0.05%,C/N比为10∶1;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8℃,初始pH8.0,转速120 r/min,初始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20.
香蕉冠腐病拮抗细菌B68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冠腐病菌半裸镰刀菌F4(Fusariumsemitectum)为测试菌株,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68产生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是发酵培养基中最佳的营养物质,可满足拮抗细菌的营养要求;培养基初始pH、振荡培养时间、菌龄、温度等对菌株生长及其抗菌物质的分泌有明显的影响,初始pH7.0、菌龄3d、28℃振荡培养48h为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