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紫花苜蓿和全株玉米为原料,探讨不同混合比例对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5个处理组:紫花苜蓿单贮组(Z),全株玉米单贮组(Y),20%紫花苜蓿+80%全株玉米(ZY28),40%紫花苜蓿+60%全株玉米(ZY46),50%紫花苜蓿+50%全株玉米(ZY55),将各组青贮发酵60 d后开窖并测定青贮发酵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单独青贮,发酵品质较差,青贮饲料评分较低。与紫花苜蓿单独青贮相比,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中,随着全株玉米比例的提高,青贮发酵品质逐步改善,当达到60%时,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值,并使丁酸含量低于检测水平,提高了乳酸含量,获得优质混合青贮饲料。随着玉米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其pH值和感官评分没有明显变化,而干物质含量略有降低。从营养均衡和发酵品质综合考虑,建议以40%紫花苜蓿与60%全株玉米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究西藏地区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不同混合比例青贮对饲料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设置6组,A组、B组、C组为正常混合组,玉米和苜蓿的比例分别为2∶1、1∶1、1∶2;FA组、FB组、FC组为混合青贮组,玉米和苜蓿的比例分别为2∶1、1∶1、1∶2,每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60 d。结果表明,随着苜蓿比例提高,青贮饲料中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氨态氮含量明显提高,粗脂肪含量明显降低。试验组中共检出22个门、46个纲、115个目、224个科、643个属的细菌,在门水平上,青贮前后的优势菌群分别为蓝藻菌门、厚壁菌门;在纲水平上,青贮前后优势菌群分别为氧发光菌纲、芽孢杆菌纲;在目水平上,青贮前后的优势菌分别为叶绿体菌目、乳杆菌目;在科水平上,青贮前后的优势菌分别为叶绿体菌科、乳杆菌科;在属水平上,青贮前后的优势菌属分别为叶绿体菌属、乳杆菌属。研究表明,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的混合比例为1∶1时青贮饲料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苜蓿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的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苜蓿单贮组、玉米单贮组,及苜蓿与全株米玉比例分别为25∶75、33∶67、40∶60、50∶50、60∶40、67∶33、75∶25的混合青贮组7个,共9个处理组。结果表明:与苜蓿单贮相比,混合青贮能有效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但营养品质降低。所有混合青贮处理中,苜蓿与全株米玉比例为60∶40、67∶33、75∶25组的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较好,这三个组中混合比例为60∶40的混合青贮饲料相对饲用最高,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为原料,探讨不同混合比例青贮效果,确定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5个处理组:全株玉米单贮(Y组)、紫花苜蓿单贮(Z组)、75%全株玉米+25%紫花苜蓿(Y75Z25组)、67%全株玉米+33%紫花苜蓿(Y67Z33组)、50%全株玉米+50%紫花苜蓿(Y50Z50组)。结果表明,全株玉米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含量介于全株玉米单贮和紫花苜蓿单贮之间。表现为,青贮饲料粗蛋白(CP)、粗灰分(CA)含量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紫花苜蓿单贮,发酵品质较差。与紫花苜蓿单贮相比,混合青贮饲料随着全株玉米比例的提高,青贮效果逐步改善,当比例达到67%时,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乳酸/总酸值(P0.05),并使丁酸含量低于检测水平,获得优质青贮饲料。综合各项指标,以67%全株玉米+33%紫花苜蓿与75%全株玉米+25%紫花苜蓿混合青贮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6.
将苜蓿和全株玉米经不同比例(苜蓿和全株玉米鲜质量比分别为10:0、8:2、6:4、4:6、0:10)青贮,旨在寻求能够提高苜蓿和全株玉米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最优混贮比例。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着全株玉米的加入,各指标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果表明:pH值、粗蛋白(CP)、可溶性蛋白(SOLP)、非蛋白氮(NPN)随全株玉米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随全株玉米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苜蓿与全株玉米混和青贮处理后,通过弗氏评分,除对照组外,发酵品质均为良好,达到了优良青贮饲料的目的;其中,苜蓿:玉米4:6比例组合的青贮饲料NDF与ADF含量显著高于8:2处理组,而与6:4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的分析,处理组苜蓿:玉米(6:4)的青贮饲料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白三叶和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设置全株玉米单贮、30%白三叶+70%全株玉米、50%白三叶+50%全株玉米、70%白三叶+30%全株玉米以及白三叶单贮共5个试验组,研究白三叶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青贮效果及其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单贮发酵品质良好,白三叶单贮发酵品质尚可;混贮中70%白三叶+30%全株玉米的发酵品质良好,其余为尚可;综合比较发酵品质、营养品质以及V-Score评分,得出以70%白三叶+30%全株玉米混贮发酵的品质最佳,是攀西地区开展白三叶与全株玉米混贮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求提高苜蓿和全株玉米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最优混贮比例,试验以初花期第三茬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为原料,制成不同混合比例(苜蓿和全株玉米比分别为0∶100、40∶60、51∶49、61∶39、80∶20、100∶0)的青贮饲料,水分含量为50%~70%,在室内装袋发酵90 d,测定混合青贮的各项营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比例及时间对混合青贮的品质有显著影响,苜蓿与全株玉米混贮80∶20组合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高于全株玉米单贮(P0.05),低于苜蓿单贮(P0.05);51∶49组合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与苜蓿单贮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全株玉米单贮相比差异不大;苜蓿与全株玉米40∶60、61∶39组合p H值与苜蓿单贮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苜蓿和全株玉米混贮40∶60组合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豆科牧草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花苜蓿和沙打旺均为营养较丰富的豆科牧草,其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矿物质元素丰富,氨基酸平衡,是草食动物(特别是牛羊)的保健饲料。豆科牧草一般在盛花期刈割营养价值较高,但在晒制干草时需要一定面积的场地,且遇到阴雨天气易发酶变质,或在晒制时易大量落叶,营养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0.
全株大豆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燕  王彦靖  王秀飞  刘鹏 《中国饲料》2021,(5):124-126,130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全株大豆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对营养成分、发酵品质、能量值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的比例分别为1:0、2:1、1:1、1:2、0:1,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与玉米秸秆相比,全株大豆与玉米秸秆1:1混合青贮的粗蛋白质、粗脂肪、赖氨酸、钙的含量以及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了55.89%、...  相似文献   

11.
青贮饲料属于多汁饲料.营养丰富.质地柔软.易于长期保存;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饲料利用率高。同时青贮饲料原料来源广泛,大多数饲料作物.如高粱秸、玉米秸和麦秸均可发酵青贮。但从营养价值来说,采用秸秆作为原料的青贮饲料,糖分和蛋白质含量较低。青贮玉米是反刍动物重要的粗饲料来源.也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支柱。与普通粒用玉米相比.青贮玉米具有较高的饲养价值,用青贮饲料饲喂奶牛,消化率可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以烤烟后冬玉米和甘蔗梢为原料,按其鲜重比10:0、7:3、5:5、3:7和0:10的比例进行混合青贮,自然条件下储藏发酵60 d后进行感官评价、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测定,以期响应我国“粮改饲”政策的号召,发挥地区特色,在全株玉米制青贮饲料时带动甘蔗梢的利用以实现变废为宝。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甘蔗梢添加比例的增加,青贮料的感官品质综合评分逐步下降,除0:10组评分良好,其他各处理均达到优等;随着甘蔗梢添加比例的增加,混贮料的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干物质、粗脂肪、和乳酸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而氨态氮/总氮、乙酸和丙酸含量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饲料的pH值、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逐级升高,混合比例为7:3时处理效果最好;根据Flieg评分可知,随甘蔗梢添加比例的增加,降低了青贮饲料的质量评分等级。综合评价分析:5种混合比例中,全株玉米:甘蔗梢=7:3的混合青贮料pH值、氨态氮/全氮比值较低,粗蛋白和乳酸含量较高,青贮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将由于旱灾未能成熟的全株甘蔗与全株大麦铡细,按照1:1的比例混合青贮,并以全株玉米青贮作为对照,待青贮原料封严后45d取样分析营养成分,并饲喂牛只研究其饲用价值。结果发现:全株甘蔗与全株大麦混合青贮制成率为67.58%,制成可饲用率为99.69%,与全株玉米青贮相近;全株甘蔗与全株大麦混合青贮的DM、CP、EE、Ash、CF、Ca、P、NDF和ADF分别为94.16%、9.37%、2.82%、6.98%、19.75%、0.29%、0.17%、34.62%和24.14%,全株玉米青贮则分别为95.27%、4.42%、1.74%、18.22%、4.37%、0.06%、0.05%、55.77%和32.96%;将不能作为榨糖原料的全株甘蔗与全株大麦混合青贮,实现甘蔗产值15000元/hm2。试验表明,全株甘蔗与全株大麦混合青贮技术研究获得成功,为今后甘蔗及其副产物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粮食为主发展畜牧业已经愈来愈不经济,植物的茎杆、叶等部分不能很好的利用,有的农民收获完果穗后其余部分被烧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而且污染了环境。因此发展青贮玉米可以很好的解决玉米秸秆的利用总问题,从根本上消除了农民焚烧秸秆的现象,改善大气环境。因而进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水分测定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范氏方法、pH测定仪等方法,全株青贮玉米在灌浆初期、灌浆中期、乳熟期、蜡熟期和蜡熟后期等不同生长期在含水量、青贮饲料的pH值、干物质含量和蛋白质等指标的变化,全株青贮玉米较合适的收获期为乳熟期至蜡熟前期。  相似文献   

16.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奶牛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把全株玉米青贮作为奶牛基础饲料。高质量的玉米青贮既是冬季青贮饲料的主要来源,也可作为春、夏秋季的补充饲料。从而保证奶牛在一年四季中都有青饲料的供给。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全株甘蔗+全株大麦青贮技术,将由于旱灾不能成熟作为榨糖原料的全株甘蔗和全株大麦铡细混合青贮后饲喂肉牛,青贮成熟45 d后取样分析养分。结果表明:①全株甘蔗+全株大麦铡细混合青贮制成率67.58%(393.3/582),制成可饲用率99.69%;②全株玉米青贮的DM 95.27%、CP 4.42%、EE 1.74%、Ash 4.73%、Ca 0.060%、P 0.050%、NDF 55.77%和ADF 32.96%,而全株甘蔗+全株大麦青贮后的各营养成分分别为94.16%、9.37%、2.82%、6.98%、0.289%、0.166%、34.62%和24.14%;③2012年榨季不能达标榨糖的全株甘蔗收购价250元/t,按照平均产量60 t/hm^2,产值达15 000元/hm^2。全株甘蔗+全株大麦青贮技术获得成功,为今后甘蔗及其副产物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几种豆科牧草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种豆科牧草分别和全株玉米按重量比为4∶1混合后袋装青贮,取样分析青贮饲料的pH值和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6种豆科牧草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可以调制优质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9.
正芒市地处低纬度高原,气候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长冬短、日照长、日温差大、干湿季分明、雨量充沛等特点。芒市总耕地面积70.0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72亩;2017年,芒市玉米种植面积35万亩,完成全株玉米种植1.4836万亩、收储4.4万t。芒市大力推广全株玉米青贮技术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全株玉米青贮的优势分析全株玉米青贮指的是在最佳收割期对玉米适时收割,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