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草地膜全覆盖对旱地甘蔗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旱地甘蔗除草地膜全覆盖、半覆盖(常规覆膜)和不覆膜种植条件下对甘蔗产量及糖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种植后进行地膜全覆盖的出苗率、株高、单茎重、有效茎、产量和糖分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地膜和常规覆膜。地膜全覆盖的产量为130.8 t/hm2,比不覆膜增产83.13 t/hm2,增幅174%;比常规覆膜产量增加17.64 t/hm2,增幅15.6%。除草地膜全覆盖技术是旱地甘蔗保水保肥增产的一项技术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水田新植甘蔗间套种玉米纯收益2634.8元/667m2,比净种甘蔗纯收益增867.8元/667m2;水田新植甘蔗间套种大豆纯收益2490元/667m2,比净种甘蔗产值增加723元/667m2。旱地新植甘蔗套种玉米,全膜覆盖情况下,纯收益3306元/667m2,比净种甘蔗纯收益增加1539元/667m2,比甘蔗套种玉米不盖膜产量增加231.5kg/667m2,纯收益增加463元/667m2;甘蔗套种玉米不覆膜比净种甘蔗纯收益增加1076元/667m2。旱地宿根甘蔗套种玉米纯收益3222元/667m2,比净种甘蔗纯收益增加1445元/667m2。甘蔗间套种提高了蔗田综合效益,增加了蔗农收入。  相似文献   

3.
宿根蔗一次性施肥黑白膜全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次性施肥黑白膜全覆盖栽培对宿根蔗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黑白地膜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施肥为对照,采用一次性施肥黑白膜全覆盖(A)和常规施肥地膜半覆盖(B)进行宿根蔗栽培,调查各处理的甘蔗出苗率、发株率、产量性状、蔗茎产量及蔗糖品质表现。【结果】A处理甘蔗发株率、有效茎数、茎径及株高等表现均优于其它处理;A处理蔗茎产量(83.94t/hm2)与对照(73.80t/h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B处理差异显著,B处理产量(78.73t/hm2)与对照差异显著;各处理的蔗糖分为13.31%~13.92%、相差较少。【结论】宿根蔗一次性施肥黑白膜全覆盖栽培,促进甘蔗早生快长,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产量;简化生产环节、减少作业次数,节约生产用工,优化和节省物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干旱问题,采用全膜覆盖与不盖膜、半盖膜综合配套技术在新植、宿根甘蔗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全膜覆盖综合配套技术在新植、宿根甘蔗上的出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等性状较为突出,产量比半盖膜、不盖膜分别增加28.7%、20.9%~63.8%,含糖量比半盖膜、不盖膜分别增加12.9%、28.3%~29.0%;但蔗糖分却低于半盖膜和不盖膜。经济效益显著,可在全市大田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1年旱地新植甘蔗节水灌溉地膜覆盖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旱地春植甘蔗干旱年景3月底种植时不灌出苗水,不论盖膜与否,均不能保证甘蔗出苗,产量较低。采用灌水宽膜覆盖技术栽培可起到显著的增温保湿作用,对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分蘖率、提高蔗茎产量、提高早期糖分具有明显的效果。宽膜覆盖蔗茎产量比半膜覆盖增产1537~1918 kg/667m2、增28.9%~38.1%,早期蔗糖分提高0.53~0.6个百分点,含糖量增加236~277 kg/667m2、增34.1%~44.7%;宽膜覆盖比不盖膜增产3635 kg/667m2,增109.6%,早期蔗糖分提高1.19个百分点,增糖507kg/667m2、增131%。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不同覆膜技术对新植云蔗05-51品种的影响,探究该品种的关键种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出苗率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和不盖膜可提高20.18和34.80个百分点;产量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和不盖膜可提高33.3%和84.4%;全膜覆盖利润3805元/667m2,比半膜覆盖和不盖膜高33.6%和37.5%。蔗糖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施肥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栽培模式,设置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不覆膜4个处理,研究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的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糖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推广应用甘蔗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新植甘蔗桂糖32号采用两次施肥+普通地膜、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两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3种栽培模式的出苗率、分蘖率、有效茎、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两次施肥+不盖膜栽培模式,且全覆盖3种栽培模式的甘蔗实收产量和新增纯收益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127.52 kg/667m~2、1234.11元/667m~2,7073.91 kg/667m~2、1010.31元/667m~2,7173.96 kg/667m~2、1046.06元/667m~2。在全膜覆盖栽培模式下,无论是缓释肥一次施肥或复合肥两次施肥,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缓释肥一次施肥+光降解除草地膜全覆盖的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更有利于甘蔗轻简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8.
地膜全覆盖对旱地甘蔗性状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旱地甘蔗地膜全覆盖、半覆盖和不覆盖种植条件下对其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种植后进行地膜全覆盖(处理A)的出苗率、单茎重、有效茎和产量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地膜的(处理C);各处理20cm深度的土壤温度地膜全覆盖高于半膜覆盖,最低的是对照不覆盖地膜处理;各处理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地膜全覆盖半膜覆盖不覆盖地膜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桂糖51号(试验代号:桂糖06-1023)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ROC20为母本、崖城71-37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五圃制"常规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出苗好、宿根发株多、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中大茎,具有早熟、高糖、高产稳产、宿根性好、易脱叶、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诸多优良特性。在2014—2015年广西区域试验中,桂糖51号2年新植1年宿根平均蔗茎产量(102.66 t/hm2)比对照ROC22增产2.49%,平均蔗糖产量(14.46 t/hm2)比对照增产5.17%;其中宿根蔗优势明显,蔗茎产量(108.74 t/hm2)比对照增产12.25%,蔗糖产量(15.59 t/hm2)比对照增产17.67%;平均蔗糖分(14.09%)比对照高0.36%(绝对值)。桂糖51号适宜在土壤疏松,中等以上肥力的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新植宿根试验结果表明,3个参试品种蔗茎产量、甘蔗糖分、含糖量等经济性状比对照优.云引42号蔗茎产量127.39t/hm2比CK1、CK2增产14.0%和57.8%,甘蔗季平均蔗糖分13.85%比CK1、CK2增1.06和1.72个百分点,公顷含糖量16.12t/hm2比CK1、CK2增产27.0%和62.7%.云引3号蔗茎产量114.30t/hm2比CK1、CK2增产2.2%和41.6%,甘蔗季平均蔗糖分13.76%比CK1、CK2增0.97和1.63个百分点,公顷含糖量14.17t/hm2比CK1、CK2增产11.7%和43.0%.云引15号蔗茎产量115.97t/hm2比CK1、CK2增产3.7%和43.7%,甘蔗季平均蔗糖分13.58%比CK1、CK2增0.79和1.45个百分点,公顷含糖量14.94t/hm2比CK1、CK2增产17.7%和50.8%.  相似文献   

11.
在2014—2015年国家甘蔗品种第十轮区域试验中,闽糖02205(原代号闽糖02-205)表现为植株高度中等,中至中大茎,有效茎数较多,宿根性强。区域试验2年新植1年宿根平均蔗茎产量105.54t/hm2,比对照新台糖22号略减产0.41%;平均蔗糖产量15.79t/hm2,比对照ROC22增产5.13%;平均甘蔗蔗糖分14.83%,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加0.84个百分点。中抗黑穗病和花叶病。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旱地甘蔗在农作物中的竞争力,增加蔗农的经济收入,提高旱地甘蔗的单产,从土地准备、精细整地、开沟、种植、施肥、盖膜、收获、宿根管理等环节详细介绍了旱地甘蔗除草地膜全覆盖轻简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宿根甘蔗不同地膜、蔗叶还田覆盖模式的试验表明,地膜全覆盖的甘蔗农艺性状、产量显著和极显著地优于不覆盖的对照;不同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都不同程度地优于对照.旱地种植宿根蔗,因地制宜选择、应用合理的蔗叶还田和地膜覆盖模式,是一条提高和稳定甘蔗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实现农业机械化操作,提高蔗农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宽窄行间套种玉米、大豆和花生试验,探索出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甘蔗糖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的甘蔗比普通种植的产量高1.9t/hm2,增1.8%。同时玉米收入达6.15t/hm2,产值达到12915元/hm2,两样产值比普通甘蔗种植的产值高13713元/hm2,增幅达30.35%。同时投入产出最高的是间套种花生为3.5∶1。通过探索宽窄行间套种提高植蔗的综合效益,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百色、崇左、钦州、来宾等市的蔗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个市平均新植有效茎数为4932条/667m2,宿根有效茎数为4644条/667m2。新植株高为214 cm,宿根株高为216 cm。新植茎径为2.65 cm,宿根茎径为2.79 cm。目前估产,新植产量为5.82t/667m2,宿根产量为6.13t/667m2。甘蔗整体长势优于去年,若后期没有极端恶劣的天气,全区甘蔗可实现比去年增产15%~20%。  相似文献   

16.
云蔗03-194,亲系:新台糖25×粤糖97-20,中大茎,中早熟,丰产、高糖,自然脱叶,宿根性好,抗旱性和抗倒性强。云蔗03-194在国家区试中蔗茎产量101.4t/hm2,甘蔗糖分14.40%,含糖量14.68t/hm2;在云南临沧、德宏、保山、红河等主产蔗区旱地生产示范中蔗茎产量117.6 t/hm2,甘蔗糖分15.23%,含糖量17.43t/hm2;该品种适应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蔗区肥力中等以上的蔗区种植,在燥热蔗区种植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甘蔗新品系桂糖03-2287农艺性状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甘蔗新品系桂糖03-2287的农艺性状等表现,对2011/2012和2012/2013年度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点桂糖03-2287和对照新台糖22号(ROC22)两年新植和一年宿根的试验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桂糖03-2287第一年新植、第二年新植和第一年宿根的出芽率均高于对照;分蘖率较对照低;甘蔗前期生长较ROC22快,后期株高与对照接近;各个试验点新植宿根的平均茎径均比ROC22大;平均有效茎数多于或者接近对照ROC22。桂糖03-2287新植、宿根以及新植宿根平均的理论产量均高于ROC22,分别增12.6%~14.6%、3.0%和8.7%,且最高理论产量达146.93 t/hm2。桂糖03-2287在新植和宿根中,较对照ROC22表现出植株高大、中大茎、有效茎数多、产量高等优点,可在广西甘蔗生产上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甘蔗定量施用糖厂酒精废液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通过把新鲜的酒精废液直接定量在蔗田施用而达到消除环境污染和变废为宝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的双重目的,于2005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良种繁殖基地采用不同量酒精废液进行新植、宿根试验。据新植、宿根实产结果统计,施用酒精废液45t/hm2、75t/hm2、105t/hm2处理的甘蔗产量平均分别为95.43t/hm2、99.13t/hm2、98.81t/hm2,分别比不施肥对照(CK1,下同)处理增产12.19%、16.54%和16.17%,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CK2,下同)的增产8.69%、12.90%和12.54%。蔗糖分分析结果,施用酒精废液45t/hm2、75t/hm2、105t/hm2处理(11月至次年元月)共3次甘蔗蔗糖分平均为14.41%、14.44%和14.22%,分别比CK1提高0.26%、0.29%和0.06%,分别比CK2降低0.41%、0.38%和0.61%(绝对值)。这些结果初步表明新鲜的酒精废液直接定量在蔗田上施用是可行的,尤以75t/hm2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甘蔗地膜全覆盖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67m2新植蔗全膜覆盖比仅覆盖蔗沟的半覆盖增产596千克,增幅12.4%,新增纯收益301.2元;比不盖膜增产1381千克,增幅34.38%,新增纯收益486元.667m2宿根蔗全膜覆盖比仅覆盖蔗蔸的半覆盖增产1131千克,增幅21.8%,新增纯收益558元;比不盖膜增产1706千克,增幅37.0%,新增纯收益642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最佳播种密度,提高土地复合产值,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通过连续2 a开展新植蔗和宿根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条件下甘蔗和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植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4.5万粒/hm2,宿根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3.9万粒/hm2。其中,新植蔗田马铃薯产量达35 275 kg/hm2,甘蔗产量增19.9%,糖锤度提高1.2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99.7%,新增纯收入126.3%;宿根蔗田马铃薯产量达24 115 kg/hm2,甘蔗产量增19.2%,糖锤度提高1.3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89.9%,新增纯收入1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