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晚疫病是缅甸马铃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广泛种植雨季作物的山州高地,马铃薯晚疫病每年在7月至9月发生。在这个地区每年40%-50%的茎叶枯萎造成21%-46%的产量损失。因为在缅甸没有合适的抗晚疫病品种,所以用杀菌剂防治雨季作物的晚疫病。可是,农民因为应用杀菌剂昂贵,仅依靠早播躲避病害。他们惯用的方法是储存种薯,丢弃病薯和用大间距种植无病薯。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期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适宜提前播种(3月20~30日播种),避开晚疫病流行期(6月中上旬),有利地上部正常生长,产量较高;中晚熟品种威芋3号4月上中旬播种,能有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陕北地区最适宜的马铃薯品种和播期,对该地区3种熟期、4种品种和4个播期的马铃薯在成苗数和产量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5月16日到6月5日,随着播期的延迟,早熟品种“费乌瑞它”的成苗数和产量逐渐下降,该品种适宜在5月中旬播种,早熟品种LK99和中熟品种克新1号适宜在5月中下旬播种,而晚熟品种青薯9号适宜在6月中旬播种。如果条件允许,建议青薯9号品种作为研究区的适宜栽培品种,温度、光照和水分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海拔和种薯处理对秋播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不同播期、海拔和种薯处理对秋播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海拔区,以9月13日播种期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最高;用GA3浸种+生物钾喷薯的产量、效益最理想。建议在鄂西北汉江中上地带的低海拔区,可选择在9月13日播种,高海拔区的播期在8月28日至9月10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脱毒马铃薯不同播期、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以播期11月25日,密度5.25万株/hm2,施农家肥22.5t/hm2、复合肥825kg/hm2作底肥、钾肥150kg/hm2作追肥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Late bligh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tato diseases. To minimize yield losses, various protective measures are used including fungicide application. Active use of fungicides results in a contamin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crop protection strategies optimizing the number of treatments are of great interest. Using information about late blight development in an experimental potato field recorded over 30 seasons, a simulator to forecast yield losses caused by the disease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5-d periods favorable for reinfection of plants during a vegetation season. The simulator was successfully verified using independent data on the disease development from nine unprotected potato field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Germany. The avera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real yield losses did not exceed 5%. Using the simulator and weather data for a period of 2007–2017, yield losses were calculated for several areas of the Bryansk, Tambov, and Orenburg Regions of Russia. The results revealed differences in diseas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se regions and may be used to develop recommendations for a frequency of fungicide app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risk of epidemics, leading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fungicide use.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和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轻微感染的种薯可以越冬,第二年播种后产生病苗,形成中心病株,再向周围蔓延,形成发病中心;1996年中国首次报道发生A2交配型,以后在马铃薯主产区陆续发现A2交配型,其发生频率北方高于南方;对人工培养基上卵孢子产生的条件,病菌的薯片培养法和液态氮的保存效果,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影响晚疫病开始流行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但是在我国复杂的地理气象条件下,温、湿度在各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春旱地区,湿度是限制因素,在潮湿多雨的地区,湿度是限制因素;经过多年的试验,初步建立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灰色预测模型,可以对当地晚疫病的流行进行长期预测,回测准确;抗病育种的研究,目前倾向于水平抗性的筛选,已评价出一批对晚疫病具有水平抗性的优良无性系,利用这些无性系,有希望培育出具有水平抗性的有推广价值的高产品种;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鉴定方法,马铃薯抗晚疫病的遗传工程也开展了研究,并取得良好进展;室内菌株测定和田间试验,均证明抗瑞毒霉菌株的存在,导致瑞毒霉防效降低,但是它的复配药剂瑞毒霉锰锌仍保持很高的防效;中国在近几年已研究出一种新的杀菌剂氟吗啉,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克露、普力克、瑞毒霉以下问题的研究和调查:消灭或控制带病种薯内病菌的方法;卵孢子在流行中的作用;消灭土壤内或残株内部孢子的方法;开展晚疫病菌对农药抗性的监测;加强长、短期测报技术的研究,成立全国或地区晚疫病测报中心;春秋二作区,不同地区的温室和网室网疫病发生的特点;品种抗病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晚疫病是越南马铃薯上最重要的病害。各马铃薯产区均有发生。在江河三角洲地区晚疫病的发生通常比较晚,从12月下旬即第二个生长季后半期开始发病,在1月至2月气温较低、湿度较大时,晚疫病常常严重流行。在Sapa地区(北京高原),整个生长晚疫病对马铃薯作物都是主要威胁。在感病品种上病害的发生和严重度可达到100%。在大叨地区,在干旱季节(11-4月)晚疫病发生最轻,而在雨季(5-10月)严重流行。在越南,还未进行晚疫病菌生物学和流行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对晚疫病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筛选新的杀菌剂。大部分工作集中在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筛选。目前需要进行晚疫综合治疗、流行学、晚疫病菌生物学和抗病育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培训。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利用全国马铃薯重点基地县-河北省围场县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方面的自然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分析了该县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从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较为有效的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5种方法对5个马铃薯品种与2个毒力不同的晚疫病菌菌系间寄生适合度的测定,对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法(AUDPC)和病斑总面积增长曲线下面积法(AULAGC)间的相互转换公式为F (AUDPC)=(Sck/S)×F (AULAGC)(其中Sck和S分别表示感病对照组合中每小区叶片总面积和某组合中该品种每小区叶片总面积).百分率-r值法(I-r)与复合适合度指数法(CFI)之间的相互转换公式为F (CFI)=exp((F(I-r)-1)×r×lp)(r表示感病对照组合的寄生适合度值,lp为一个潜育期天数).在所用5种方法中,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法、百分率-r值法和复合适合度指数法比较适合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不同发生级别开展了拔秧处理防治晚疫病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拔秧时间的延后,马铃薯的产量、大中薯率、块茎淀粉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所有拔秧处理与对照相比,烂薯率均有所下降,但拔秧时期不同,烂薯率和防效也不相同,当晚疫病为0~2级时,拔秧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而达到3级以后,防病效果比较差.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围场县马铃薯生长季节气象条件对晚疫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围场1994-1998年晚疫病的流行情况和主要气象资料,分析了生长季节6-8月气象因素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湿度是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的关键因素。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在72%以上且保持3-4d,晚疫病病斑将在10d内出现。相对湿度高峰值之后是晚疫病的侵染期,相对湿度高峰值出现越早,晚疫病的侵染也早,保持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主要条件是降雨和雾、露天气。因此,气温不是这期间影响晚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晚疫病生物防治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防治则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前人的工作已经证实,一些细菌的发酵液,叶围和根围真菌对晚疫病菌表现出了直接的抑制作用。一些化学物质、生物及生物产品可以诱导马铃薯产生局部或系统的诱导抗病体,本文对诱导抗病性产生的机制进行了讨论,归纳和总结了多种抗菌素和诱导剂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效果。虽然生物防治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然而却显示出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K4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和增产机制,为该菌剂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备K4菌液、无菌滤液,应用四线法、抑制率测定法和盆栽试验,研究K4菌株发酵液的产酸过程,以及K4菌液和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的抑制作用及在马铃薯上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K4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使发酵液的pH不断降低,到达生长稳定期时发酵液的pH在5.45~5.49。K4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和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1.17%,93.01%,71.28%,而K4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游动孢子释放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65.48%,49.42%。在离体叶片上,K4菌液和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相当,在45.37%~45.87%。在盆栽试验中,接病前喷施K4菌液及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达到了38.50%和20.66%,使马铃薯茎叶干质量较对照分别增加6.98%和2.77%,块茎干质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26.42%和67.64%。【结论】K4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效果好于K4无菌滤液,表明K4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抑制机理为竞争抑制和菌体代谢产物抑制双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