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家禽育种综合了数量遗传学、繁殖生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家禽管理学等学科的特点,共同指导并完成了家禽的遗传改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家禽日益提高的要求,育种家有必要借助于分子遗传学、有关的技术鉴别和克隆影响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或发现与这些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识基因,更有效的选择和培育种鸡。在当前家禽育种中应用最广的生物技术方法主要有两项: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转移技术。文章就目前应用于家禽育种的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转移方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墟岗黄鸡     
【品种来源】南佛山市墟岗黄鸡畜牧有限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经多年技术合作.运用现代数量遗传学的育种实用技术.经过9年8个世代系统的选育.建立起的以301品系为核心的墟岗黄鸡逐级繁育体系.是广东又一优质黄羽肉鸡品系。其中.有以301品系为核心配套生产的墟岗黄鸡306商品肉鸡。该品种的特点是:抗逆性强、生长快、早熟、饲料报酬高、鸡味浓郁。  相似文献   

3.
单倍体诱导系的应用与发展在遗传和育种中均有重大意义,该方法不仅缩短了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还可应用于遗传学等领域。在诱导系诱导单倍体过程中,选育高频诱导系是利用诱导系诱导产生单倍体的先决条件。通过综述Stock6、W23ig、WS14、ZMS、KMS、MHI、RWS、CAU和JAAS3等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历史,总结了Stock6在玉米单倍体诱导和选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微卫星DNA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可有效地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可估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边鸡群体的遗传结构及系统地位,利用鸡基因组中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的5个微卫星DNA标记,检测了边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以大骨鸡做了比较分析;同时,初步探讨了边鸡在国内几个地方鸡种中的系统地位。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其中ADL0146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最少(5个),而ADL0136和ADL0185两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最多(9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6个.边鸡群体在5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基因杂合度(h)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0.667 1、0.745 7和4.044 3,边鸡群体内比大骨鸡群体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边鸡与大骨鸡亲缘关系最近,而与鲁西斗鸡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该系统聚类结果与这些地方鸡种的系统分化与选育历史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家禽品种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开展育种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 国内外在开展家禽育种工作的实践表明,为了在短期间内有效地培育出性能更为突出的新品种、新品系,首先必须充分发掘与利用家禽品种的遗传资源,深入研究其可利用的种质特性与潜力。本文利用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剖析我国部分地方鸡种中与产蛋性  相似文献   

6.
边鸡是内蒙地区一个较好的肉卵兼用土种鸡,其胸肌丰满,肌肉纤维细嫩,蛋黄颜色深黄,蛋壳红褐色厚而致密,深受国际市埸欢迎。但长期以来一直未受重视,更没有系统选育过,有逐渐退化趋向,现在自治区有关部门已开始对边鸡扶壮保种进行系统选育。目前,在家禽、家畜的选育工作中,对其主要生理指标及生化指标越来越重视了,企图遂步探索这些指标的水平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为了给选种工作提供资料,我们对边  相似文献   

7.
边鸡是我区西部山区的一个优良地方鸡种。经过79—85年的系统选育,基本摸清这一鸡种的主要生产性能、生理特性、形态特征、行为以及蛋、肉品质等特点。同时选育群边鸡的外貌体型渐趋分明,生产性能在原有基础上有很大提高。许多农村饲养户经过选育的边鸡都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积累了较系统的本品种选育提高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8.
王克华(家禽专家)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地方鸡种评价、优质鸡新品种选育、养禽技术研究等工作,先后主持实施了国家、省、市研究项目14项,参与实施国家项目16项;主持育成苏禽黄鸡和维扬麻鸡,参与育成雪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团队,在对中外鸡种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基础上,整合对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显著位点,开展了自主芯片设计,研制出我国首款鸡55KSNP芯片。近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分子育种进入了全基因组选择时代。相对于传统育种手段,全基因组选择具有育种值估计准确率高、有效提高育种工作效率等优点,已应用于奶牛、生猪的品系选育中。而与牛和猪比较,全基  相似文献   

10.
地方黄羽土鸡繁殖力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养殖效益差。因此,一些科研、教学单位和家禽育种企业对一些地方黄羽土鸡进行纯化,并与引进的速生型肉鸡品系杂交配套,选育出一批优质黄羽肉鸡品种,其生产性能尤其是生长速度有所提高,体质、外型、毛色趋于一致。如惠阳鸡、清远麻鸡、石歧杂鸡、北京油鸡、882黄鸡、江村黄鸡等,这些鸡种既保留了原有地方黄羽土鸡的肉质风味,又兼备较高的产肉性能,使生产效益增加。由于优质黄羽肉鸡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11.
鸡体脂性状QTL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育低脂肉鸡品系是世界范围内肉鸡育种的奋斗目标。通过分子标记的方法对控制鸡体脂性状的QTL进行定位、分析,进而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概述了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的检测方法及在家禽育种中有关鸡体脂性状QTL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2.
畜禽遗传育种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遗传学和动物育种学作了历史回顾,阐明遗传学是在细胞、分子和群体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育种学研究的是怎样从遗传上来改良畜种并使其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动物遗传育种与新品种(品系)选育的基础理论构成了畜牧基础科学的重要内容。文中还介绍了数量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生化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分子遗传学等应用于我国畜禽育种实践所取得的一部分成绩,并展望了畜禽遗传育种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植物育种是综合利用当代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辅助于现代植物育种的一项标准化的动态系统工程。通过对广泛的动态育种(资源)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和分析,对育种材料综合属性进行自动数据处理,对育种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和类群分析、杂种优势预先判定,按照育种者需要给出适当推荐结果,辅助提高育种的目标性、准确性和育种效率。任何与(玉米)育种有关的环境因素、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育种者的不断积累的经验以及田间试验等数据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并整合到数字化育种系统中。数字化育种对于整合育种行业资源、提高育种效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数字化育种方兴未艾,期待更多育种者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真核生物中存在大量内源性反转录类型病毒,鸡体内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是典型代表;家禽的内源性病毒在育种上是品种(系)选育的重要遗传标记,本文阐述了家禽内源性禽病毒与其表现型的关系,为禽白血病与内源性病毒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行业专家     
《农家致富》2009,(14):12-12
王克华(家禽专家)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地方鸡种评价、优质鸡新品种选育、养禽技术研究等工作,先后主持实施了国家、省、市研究项目14项,参与实施国家项目16项:主持育成苏禽黄鸡和维扬麻鸡.参与育成雪山鸡、苏禽青壳蛋鸡、邵伯鸡;  相似文献   

16.
品系配套杂交技术是杂种优势理论在家禽育种与生产上的具体运用,在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商品杂交鸡则是它的产物。它们的基础是“品系”。自1974年起我所进行了“80”隐性白羽白洛克品系的选育工作,现将结果分述于下: 一、品系选育 品系选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是选择亲本,指定配偶,探索和运用已知的遗传规律进行系统的选择,以期达到预定的选育目标。指定配偶实际上就是确定交配系统。为了加速鸡群的纯合,同时暴露群体中的有害基因和性状,以利淘汰,因此,在选育中确立以近交为主体的交配系统。  相似文献   

17.
《广东农业科学》2006,(12):60-60
广东海洋大学家禽育种中心经过4年多的研究,率先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珍禽野味贵妃鸡商用配套系,并且迈出了走向市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探索家禽良种的社会经济的地位、属性、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21世纪家禽育种、制种的发展方向和方法,建议采用生态优选育种方案与双选育种法及核心群选育法培养优质家禽良种,同时用生物技术进行辅助选择。用科学发展观构建我国家禽育种制种基地。  相似文献   

19.
不同鸡品种BNK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NK(C-type lectin-like receptor 2)基因为C型凝结素受体基因中的抑制性基因,与禽类先天免疫性能关系密切。本研究以NCBI中Gallus gallus BNK基因序列为参考,利用MEGA6软件对24个鸡品种的BNK基因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筛选出外显子和内含子上的SNPs位点、Indels以及氨基酸变化,并对24个鸡品种进行系统聚类。研究发现,SNPs位点大多发生在Exon3、Exon5和Exon6上,且多为错义突变。内含子上的SNPs位点大多发生在Intron1、Intron2和Intron4上。插入缺失发生在Intron2、Intron4和Exon5上,并且大多数品种Indels序列基本一致,国内外鸡品种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系统聚类分析将这些鸡品种分为3类,狼山鸡、罗斯鸡、隐性白羽肉鸡、茶花鸡和如皋黄鸡为一类;其次,雪山鸡、安卡鸡、斗鸡和萧山鸡聚为一类;固始鸡单独为一类,表明固始鸡的BNK基因为单独起源。综上表明,BNK基因在我国地方鸡品种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不同鸡品种的先天免疫性能存在关联,这为家禽的免疫遗传学和抗病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周易》阐述的易理,是中国研究人与宇宙自然界科学古典著作。它与电脑的二进制,与生物遗传育种中"二项式"定律完全一致。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信息大爆炸"大数据时代,它将与世界历史上的工业革命一样,对各产业带来无限驱动力。由此可以预见对动物遗传育种学,将暴发一场全新变易,它以泛义融合易传为基本特征特性,我们完全有理由和条件采用融合遗传育种云集因素,包括生态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统计遗传学等等,这样均涵盖重要一个新概念的易传力,可以取代遗传力概念。用生物技术在不同家禽种间,进行无限杂交融合技术后,再经过现代全方位,多层次,全周期的云象选择育种。这样可能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形成有全新生产能力的新禽种(品种),并在该产业化生产试用。因此,可优先用电子监测技术,在家禽上优先进行大数据易传育种技术研究。因为世界家禽良种资源主要起源于我国,而繁殖周期较短,繁殖速度快。家禽在每次动物学产业技术革新中起到先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