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ARIMA和GA-Elman神经网络的新疆年降水耦合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降水预报的预测精度,准确预测一个地区未来的降水量,可以提高该地区防灾减灾的能力,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生活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年降水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和GA-Elman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一种耦合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根据年降水时间序列建立ARIMA模型,拟合它的线性结构部分,基于原始降水序列和ARIMA模型的预测值、残差序列,利用GA-Elman神经网络技术进行耦合建模.将该模型应用于新疆年降水量的预测预报,并与单一的ARIMA模型、GA-Elman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耦合模型的归一化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后验差比值及小误差概率分别为0.287,9.581,0.241和1,均优于ARIMA模型、GA-Elma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预测精度等级为好.[结论]基于ARIMA和GA-Elman神经网络的耦合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新疆的年降水量预报.  相似文献   

2.
郝晓玲  索瑞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455-4457,4462
农机总动力是反映和评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指数模型、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3种预测模型,其次,应用基于离异系数法、二次规划法、Shapley值权重分配法分别构建组合预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各种组合预测模型优于各单一模型.最后应用基于Shapley值权重分配法对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进行组合预测,为制定农机动力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林内PM_(2.5)浓度。[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采用2013年7月—2014年5月野外实时监测数据,建立了以气象参数、污染源强变量和林分结构特征为输入因子,林内PM_(2.5)小时平均浓度为输出因子的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捕捉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素和林分结构间的非线性影响规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71×10~(-3),均方根误差为6.77,拟合优度达0.98,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而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拟合优度分别为0.27、22.92和0.93。[结论]研究成果印证了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林内PM_(2.5)浓度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支持向量机的组合预测方法,对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水平进行预测。在确定单一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将权系数确定问题转化为粗糙集理论中属性重要性评价的问题;计算各单一预测方法对组合模型的依赖度、重要度和权系数;利用建立的基于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农机装备水平组合预测模型,对黑龙江垦区2002—2012年农机装备水平的历史数据进行检验。误差分析表明:该模型对农机总动力、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具和小型拖拉机配套机具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0.471%、1.328%、3.738%、1.193%、3.574%,均低于各单一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利用该模型对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水平进行预测,到2020年拥有农机总动力999.33万kW、大中型拖拉机88 921台、小型拖拉机38 453台,大中型拖拉机与配套农机具台数比为1.51∶1,小型拖拉机与配套农机具台数比为1.68∶1。所建模型适用于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水平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在布朗(Brown)单一参数线性指数平滑法、ARIMA和GM(1,1)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数据,以绝对预测误差和达到最小建立组合预测模型。所得到的预测结果误差优于各个单一模型的单行预测,说明组合预测模型在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中更有可信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具有非线性和非稳定性特征的参考作物腾发量(ET0)时间序列的预测精度,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大连地区1970~2006年间逐月ET0序列为例,首先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将ET0序列分解为具有不同尺度特征的本征模态函数(IMF),然后运用BP神经网络对ET0序列和分解得到的IMF进行训练,得到ET0序列的预测模型,并对ET0进行预测,最后将预测值及单纯的BP神经网络预测值分别与真实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MD-BP模型预测值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差(MAD)及判定系数(R2)分别为1.32%,0.0327,0.0278,0.9967;而BP模型相应的指标值分别为8.50%,0.2583,0.1839,0.8967。显然,EMD-BP模型的MAPE、RMSE、MAD值较小且R2值较大。因此,其预测精度及稳定性均优于单纯的BP模型,可作为ET0预测的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7.
商空间理论框架下的SVM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预测农作物产量只利用年产量或其变形,而没有考虑气象因素对产量预测的影响导致误差偏大的问题,在基于商空间粒度理论框架下的农作物产量预测中,考虑气象因素如光照、平均气温、降水量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构造模型对气象时间序列进行数据挖掘(产量预测)。粒度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粒度预测模型不仅降低了问题求解的复杂性,而且误差较低,其预测值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0.884 9,均方根误差37.3,希尔不等系数为0.004 4,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误差最小。基于商空间理论的支持向量机产量预测模型可较好地应用于产量预测中。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害虫发生量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理论的害虫发生量非线性预测模型(PSR–LSSVM)。通过相空间重构对害虫发生量时间序列进行重构,将重构后的害虫发生量序列输入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学习,建立害虫发生量预测模型,采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和浙江省仙居县的松毛虫发生面积数据对模型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值与实际发生值十分接近,2个地区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0.90%和2.44%,预测结果要优于BP神经网络、线性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ARIMA和DSVM组合模型的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ARIMA和动态ε支持向量机(ε-DSVM)的组合预测模型(ARIMA-ε-DSVM),预测松毛虫发生面积.先采用ARIMA模型进行时间序列线性趋势建模,为非线性部分确定输入阶数,根据确定的输入阶数进行时间序列样本重构,再采用ε-DSVM模型进行时间序列非线性特征建模,将这两模型预测值相加得到组合模型预测值.对辽宁省朝阳市松毛虫时间序列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ARIMA-ε-DSVM模型预测精确度比单一模型ARIMA和SVM及简单组合模型ARIMA-SVM要高,ARIMA-ε-DSVM模型大幅度改善预测效果,显著地减少预测误差,泛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组合模型分析方法在我国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尝试将组合预测法应用于我国未来粮食产量的预测,以提高预测精度。通过赋予合理权重,将C-D生产函数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加权组合。对各模型进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希尔不等系数(Theil IC)和均方根误差(RMSE)等指标的比较,证明单一模型经过组合能够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挖掘猪舍历史环境参数数据时序信息角度出发,提出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和多元模型序列的猪舍温度预测模型。方法 采取缺失部分环境因子统计预测,评估猪舍环境中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等环境因子对温度预测的影响程度。针对猪舍温度时间序列进行数据预处理,滤除错误值和缺失值,采用时间序列模型构建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猪舍温度预测模型,采用多元模型建立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缺失值重要程度的猪舍温度预测模型。将该预测模型用于预测广东省某集约化猪场母猪分娩舍温度,并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模型、反向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模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对比温度预测值与实测值发现,基于GRU模型对应的猪舍温度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25和0.19 ℃,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65%;基于XGBoost多元模型的猪舍温度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21和0.71 ℃,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50%。在时间序列的温度预测模型中,GRU模型表现出更优的预测效果;在多元模型的温度预测中,XGBoost模型的预测效果更优。结论 本研究使用的GRU模型在时间维度上对母猪分娩舍温度的变化起到了预警作用,确定了各种环境参数对温度的影响程度,为养殖环境的精细调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方法引入地下水位预测中,以提高地下水位预测的精度。【方法】以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灰色GM(1,1)模型的地下水位预测结果及预测结果平均值作为网络的输入,以实际地下水位值作为输出,对3个单一模型进行非线性组合,建立地下水位的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应用实例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并与3个单一模型及等权平均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例运用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为0.740 9,平均绝对误差为0.657 6,均小于单一模型及等权平均组合模型的相应值。【结论】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鉴于单一预测模型在建模时预测值比实际值存在较大偏差问题,为了提高预测精度,在此首先采用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ARIMA模型(简称A模型)、Elman神经网络模型(简称B模型)、小波网络分析模型(简称C模型)、灰色系统GM(1,1)模型(简称D模型),利用广西田东县1990~ 2007年的年降雨量分别进行了模拟计算,然后在各单一模型预测(拟合)的年降雨量偏差值基础上,应用熵权法对4种模型的偏差值进行客观赋权后优化组合,并根据最优组合结果,选用A、B、C单一模型和最优选的A-B-C优化组合模型对广西田东县2008~ 2010年的年降雨量进行预测对比.结果表明,A、B、C和A-B-C模型得到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模型效率EF分别为0.018、0.015、0.017、0.013和0.817、0.877、0.843、0.897,优化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拟合度比单一模型的结果得到了提高和改善,该组合方法提高了年降水量的预测精度,为诸如广西田东县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区域农业干旱预报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最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是将各种模型组合起来并分配它们适当的权重系数进行组合预测的模型,减少单项模型预测的风险性,提高预测精度。以落叶松单木叶面积为例,通过拟合一元线性、多元非线性和多元线性等各种单项基础模型,构建最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胸径是预测落叶松单木叶面积的最佳变量,增加树冠率或高径比可提高模型解释力,改进异速生长方程是最佳单项模型,R~2达0.927;最优权重算法组合模型优于单项模型及平均值组合模型,落叶松叶面积最优权重组合模型的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低于单项模型,R~2达0.930。构建的最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适合估测落叶松单木叶面积,估测精度高,可应用于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估测。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粮食产量预测的准确性,针对我国粮食产量的数据特点,采用灰度和极限学习机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模型对我国粮食产量进行短期精准预测。首先从原粮食序列中选取适量距离待预测年份较近的产量数据构成子序列,对该序列建立灰度预测模型,并计算模型预测误差。然后对原序列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而建立序列的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并计算模型的预测误差,以反映序列的长期变化规律。最后,根据2个模型的预测误差得到模型的权重系数,进而由2个模型的预测值组合得到最终的粮食产量。通过应用1949—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表明,该组合方法能够准确预测3年的粮食产量,预测平均误差约为1.19%,预测精度明显好于灰度模型和极限学习机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准确度较高的旱情预测模型。[方法]采用ARIMA回归模型,对已经建立的河南省帕默尔旱度模式(PDSI)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建模,借助DPS数据处理软件构建未来干旱预测模型。[结果]通过选取合适的参数,能够较好地预测未来干旱发生的可能性。[结论]ARIMA模型在PDSI的干旱的分析和预测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对时间序列水质预测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最优加权法的组合预测模型.综合利用了ARIMA预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指数平滑法对水质数据进行预测,再将它们的结果利用最优加权组合法进行组合,得到组合预测模型结果.将组合预测模型应用到广州长洲水质预测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组合预测模型结果的精度高于单一模型结果.组合预测模型能平衡单一模型的偏差,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杂仓储环境中粮情温度单点预测效果不理想、现有温度场建模难以满足工程应用需求等问题,基于温度场理论,结合分布式测温系统结构,提出了基于粮堆温度数据的温度场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利用粮仓内离散测温点数据预测对应点的未来温度数据;再采用Kriging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利用已知位置的温度值估计出未知点的温度值,进而建立温度场的预测模型。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温度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1.253 5%,均方根误差为0.106 0,预测效果良好。采用Kriging插值法进行温度点的插值,其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9.470 0%,均方根误差为0.865 1。对比于传统的粮堆温度单点预测算法,该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粮仓内温度场变化趋势以及温度分布的情况,为粮仓管理者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实现辅助决策。该模型可扩展性强,能够适用于各种仓储现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文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结合二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构建云南省大理州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以期提高林火预测精度,为研究地区林火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利用2000—2013年大理州林火数据及对应的气象数据,分别运用二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对该地区森林火灾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进行实证分析。二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为单一模型,建模前通过对各解释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剔除有显著共线性的解释变量,然后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最终变量并进行参数拟合。贝叶斯平均模型为组合模型,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建模时,采用奥卡姆窗的方法来适当调整模型空间,并以5个最优模型的后验概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建模。将全样本数据随机分成80%的训练样本和20%的测试样本,基于训练样本建立模型,对测试样本进行预测,通过对比观测值和预测值计算模型的准确率。  结果  通过二项逻辑斯蒂模型拟合,优度为0.783,预测精度为0.718。通过贝叶斯平均模型拟合,优度为0.868,预测精度为0.807。2个模型预测结果对比显示,在训练集中,贝叶斯平均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比二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高9.3%;在测试集中,贝叶斯平均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比二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高8.9%。  结论  在基于气象因子的大理州林火发生预测模型构建研究中,贝叶斯平均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精度均高于二项逻辑斯蒂模型,表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意义,可用于提高研究地区林火预测精度,有利于森林火灾的决策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科学地评价卷烟配方中劲头的大小,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卷烟劲头。[方法]以烟叶游离烟碱百分含量、总烟碱百分含量、结合态烟碱百分含量、游离烟碱占总烟碱比率和水浸液p H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感官劲头作为输出,网络训练前对输入指标作归一化处理,然后通过训练样本数据对网络进行充分的训练,获得适宜的参数矩阵,得到卷烟劲头的网络预测模型,最后用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对检验样本数据进行预测。[结果]卷烟配方中劲头大小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达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结论]建立了卷烟劲头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对于预测卷烟劲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