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产饲料中的维生素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维生素 C 是水产饲料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素。研究结果表明,同哺乳类、鸟类一样,鱼类也缺乏一种合成维生素 C 的酶,即 L-gulono-lactone 氧化酶。鱼类缺乏维生素 C 的早期症状与鳃盖骨的变化有关,一般会导致骨胶原形成机制受损,最终使鱼类脊椎变形甚至鳍背破裂。也曾有报道鱼类因缺乏维生素 C 而引起内出血和其它症状。另外,因维生素 C 可以  相似文献   

2.
天津实验动物中心与天津大学分析中心合作,使用双层保护膜维生素C添加剂生产鲤鱼颗粒饲料,在1400亩鱼池的生产性试验获得成功。 维生素C是鱼虾等水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鱼类饲料中缺乏V_c就会发生厌食,生长缓慢,抗病能力下降,脊椎前凸或侧凸,鳍、表皮、肌肉出血,下颌糜烂,出血性眼球凸出。对虾饲料中缺V_c则生长缓慢,壳软,脱壳频度低,脱壳周期延长,产生红体病、黑白斑病、鳃混浊,严重者死亡。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对鱼类维生素C营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嗜眠、厌食、生长迟缓、内出血、骨骼变形、伤口愈合缓慢、抗传染力降低和死亡率高等。维生素C对保持鱼类的最佳繁育也极为重要。因此在鱼类饲料中必须添加足量的维生素C,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即还原形式L——抗坏血酸和氧化形式L——脱氧抗坏血酸,大部分维生素C以还原形式存在。这种还原形式的维生素C在鱼的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发现,鱼虾摄入维生素C不足时,易引起维生素C缺乏症,阻碍鱼虾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可见,维生素C是鱼虾正常生长繁殖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目前,维生素C作为鱼虾饲料的一种添加剂,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鱼虾维生素C缺乏症鱼类饲料中维生素C不足时,鱼类得不到充分的维生素C供给,引起维生素C缺乏症,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生…  相似文献   

5.
鲤鱼的维生素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现代鱼类营养学家对维生素的定义通常包括以下几点(Cowey和Sargent,1972):①维生素是有机物质;②天然饲料中这些物质含量极微;③这些物质明显地不同于饲料中的主要成分——蛋白质、糖和脂肪,它们既不是能源物质,亦不是构成组织的原料;④鱼类饲料必需,鱼类本身不能合成;⑤维生素在饲料中缺乏时,出现特定的缺乏症。Wolfe早在 1951年就进行了鱼类维生素试验饲料的配制工作。I957年Halver和Coates对其组织进行了调整,使饲料内含16种维生素,成功地用于饲喂大鳞大马哈鱼。这为进一步研究鱼类维生素需要量及缺乏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鱼类的维生素C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维生素C(VC)是一种重要抗氧化维生素,摄入的VC与动物的健康息息相关。对鱼类来讲,VC不仅可以促进生长,而且还可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但是,在很多鱼类中缺少合成VC的关键酶——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需要在饲料中添加以满足需求。缺  相似文献   

7.
<正>大多数鱼类缺乏生物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而且即使某些鱼类能够合成维生素C,合成的数量也不足以满足自身的新陈代谢,所以在饲料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8.
现在已经研究确定了一些鱼类的营养需要:①斑点叉尾(鱼回)、鲑鳟类、鲤、罗非鱼和日本鳗鲡的氨基酸需要量和脂肪酸需要量;②斑点叉尾(鱼回)、鲑鳟类对大多数矿物元素、维生素的需要量;③鲤、日本鳗鲡、罗非鱼和其他有鳍鱼类、甲壳类对某些矿物元素、维生素的需要量。据此可以配制养殖鱼类的饲料。鱼类的营养需要与畜禽的主要区别在于:①鱼类要求较低的饲料能量蛋白比(鱼类:每100克饲料消化能千卡数与粗蛋白克数之比为8~10,而家畜为15~20);鱼类需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Vitamin C),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即还原形式L-抗坏血酸和氧化形式L-脱氢抗坏血酸,大部分维生素C以还原形式存在,这种还原形式的维生素C在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到目前,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和学者就维生素C对畜、禽、鱼类的生理作用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鱼虾类对饲料中缺乏维生素C(VC)非常敏感。鱼类VC缺乏已有详细报道 ,包括生长缓慢 ,体型异常 (脊椎侧弯或前弯 ) ,伤口愈合减慢 ,对疾病、环境污染物 (如亚硝酸盐、氯代烃 )及抗应激能力下降(NRC ,1981,1983) ;虾类VC缺乏会使对虾生长缓慢或停滞 ,死亡率增加 (李爱杰等 ,1994 ) ,还可导致黑死病 (Ligntner,1977,1979)。王安利等研究表明 ,VC的适量添加对中国对虾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和抗缺氧能力以及提高存活率的作用。VC对鱼虾营养的重要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结晶VC由于受光、热、氧、无机盐、湿…  相似文献   

11.
动物性饲料是貉饲料组成中的重要部分,它对貉的健康、繁殖及毛皮质量有很大影响。人工养貉的动物性饲料主要有鱼类、肉类、鱼及肉的下杂、乳、蛋及动物性饲料的干制品。 (一)鱼类 是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除河豚等毒鱼外,大部分海鱼和淡水鱼均可作为貉的饲料。鱼类除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外,还有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D及无机盐等。消化率几乎与肉类相同。能量含  相似文献   

12.
以维生素C水平分别为1.9、18.9、36.8、78.4、156.5和316.0 mg/kg的6种等氮等脂饲料(含42%粗蛋白质和7%粗脂肪)投喂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初始体重(2.00±0.01)g]12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结果表明:1)当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从1.9 mg/kg上升到156.5 mg/kg,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然而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由156.5 mg/kg上升到316.0 mg/kg,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反而有所下降。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对存活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肝体比和脏体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2)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对黄颡鱼幼鱼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中葡萄糖、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而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及血清中总蛋白和胆固醇含量不受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3)当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由1.9 mg/kg上升到156.5 mg/kg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当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由156.5 mg/kg上升到316.0 mg/kg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出现显著下降(P0.05)。4)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由1.9 mg/kg上升到156.5 mg/kg时,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但随着维生素C水平的继续升高,溶菌酶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的升高,头肾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呼吸爆发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维生素C水平为156.5 mg/kg时达到最大值。5)注射嗜水气单胞菌14 d后,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为18.89和36.76 mg/kg时的累计存活率显著高于维生素C水平为1.9 mg/kg时(P0.05)。以特定生长率和血清中溶菌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得出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分别为114.5和142.3 mg/kg。  相似文献   

13.
烟酸是一种鱼类必需的维生素,它作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辅酶在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中作用重要。文章从烟酸对鱼类的生理功能、饲料中烟酸的需要量及影响因素和烟酸对鱼类生理状态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鱼类烟酸营养生理研究进展,以期为烟酸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C(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是维持人和动物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对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的样品通常采用碘量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含量。配合饲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低.干扰因素(如金属离子、蛋白质、还原性物质、色素)较多,要分析其中还原性维生素C含量,多采用HPLC法、电化学法等分析方法,然而一般中小型饲料企业往往不具备这些分析仪器。这给控制产品质量、观测维生素C在饲料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自然界中以还原形式L-抗坏血酸和氧化形式L-脱氧抗坏血酸存在。大部分维生素C以还原形式存在,这种还原形式的维生素C在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到目前,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和学者就维生素C对畜禽、鱼类的生理作用,及在饲料中的应用作了大量研究,现就此对其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养禽业和饲料生产转向工厂化,鸡配合饲料中使用合成维生素的标准成为极重要的问题。配合饲料中维生素不足的主要原因有:由较廉价的饲料组成的配合饲料,不含或含少量维生素丰富的饲料成分(如肉、鱼类加工产品和酵母等),饲料经过蒸煮(如草粉烘干)和制成颗粒,用高湿度的谷物和不稳定的饲用脂肪,饲料加工条件和饲料在高湿高温条件下长期贮存。除上述因素外还有:由于工厂化饲养(笼养、网状地面)而提高了鸡对维生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是一种微量的有机物质,是保持机体健康的必要营养素。由于多数鱼类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或者合成量少,所以必须从饲料中获取。维生素C(VC)是大多数鱼类正常生长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之一。缺乏VC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或代谢紊乱的症状,例如身体结构畸变(脊柱弯曲、眼睛、鳃和鳍等软骨的变形)、内出血、尾侵蚀、体色变黑和生长缓慢等。VC对鱼类的生长发育、伤口愈合、铁代谢、胶原的形成、应激反应和繁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VC的生理特性、VC对鱼类生长、繁殖、抗氧化和免疫的影响以及缺乏VC对鱼类的影响,以期为VC在鱼类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水产科研人员对鱼类生病与紧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鱼类紧张由环境条件引起 ,生病因紧张所致 ,且与体内微量营养物质密切相关。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推荐剂量以生长、饲料效率以及生殖指数为标准。鱼类正常生长需要 4 5种营养物质。除维生素B6、叶酸、胆碱外 ,大多数维生素直接影响体液反应。维生素B6、叶酸和胆碱与维生素B12 一起参与核酸代谢 ,直接影响免疫反应和蛋白质合成。营养物质对免疫产生非常重要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和对抗作用 ,对生殖影响显著。营养物质除影响鱼的免疫能力和抗病力以外 ,可使免疫反应因疾病感染而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7.46±0.29)g的欧亚鲈幼鱼为试验对象,投喂6种不同水平的维生素C(0、50、100、200、400和800 mg/kg)的试验饲料,饲养8周,探讨欧亚鲈幼鱼饲料维生素C的适宜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从0.0升高到100 mg/kg时,鱼体增重率呈上升趋势,添加量为100 mg/k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添加量继续增大,对鱼体增重率无显著变化(P>0.05);经折线模型分析表明,欧亚鲈鱼种达到最大生长时,饲料中的维生素C的最低添加量为93.58 mg/kg。欧亚鲈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0~200 mg/kg)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但添加量继续升高,则肝脏中维生素C达到饱和状态,经折线分析表明,肝脏中维生素C达到饱和时,饲料中的维生素C的最低添加量为149.27 mg/kg。急性胁迫前,各组血糖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胁迫后,血糖升高峰值最低和恢复最快的是饲料中维生素C为400~800 mg/kg。在本试验条件下,欧亚鲈幼鱼达到最大生长、肝脏维生素C饱和及抗拥挤胁迫的维生素C适宜添加量分别为93.58、149.27 mg/kg和400 mg/kg。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对圆斑星鲽幼鱼生长及消化、吸收、抗氧化、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得到圆斑星鲽幼鱼饲料中适宜的维生素C含量。试验在(12.5±1.5)℃的水温下进行,选择体重为(38.0±0.8)g的健康圆斑星鲽幼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维生素C含量为10.2、249.1、402.8、616.2、769.5、909.4和1 177.8 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616.2 mg/kg维生素C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摄食率均为最高,其增重率显著高于10.2和909.4 mg/kg维生素C组(P0.05),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摄食率显著高于除1 177.8 mg/kg维生素C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达到组织肝脏和肌肉最大维生素C积累量的饲料维生素C含量为769.5 mg/kg。616.2和769.5 mg/kg维生素C组的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除402.8 mg/kg维生素C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402.8 mg/kg维生素C组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和溶菌酶活力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02.8、616.2、769.4 mg/kg维生素C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维生素C含量为402.8、616.2或769.4 mg/kg时,胃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均处在较高水平。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在249.1~616.2 mg/kg时可提高肠道皱襞高度,增加肠壁厚度,促进肠道黏膜生长。结果显示: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在402.8~616.2 mg/kg时能有效满足圆斑星鲽幼鱼的生长需求,并可提高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消化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