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太空探测林火系统目前,俄罗斯空中探测林火的面积可占其国上的50%-60%。因而,我们认识到提高空中探测林火能力的必要性。由于类似的一些问题存在于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所以,建造一个可操作的早期预警、探测、监测林火的全球太...  相似文献   

2.
宋红 《森林防火》1996,(3):42-43
培训林火管理者的有利工具──林火模拟器对林火管理者在真实的火场条件下进行培训不仅危险、花费高,而且难以实现。然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环境培训中心(ETC)研制的林火模拟器可视为一种培训林火管理者的有效工具。这种模拟器可以快速、准确、持久地做出决策,以帮...  相似文献   

3.
利用黑龙江省夏季林火的火场资料、温度、降水和NCEP再分析资料,在分析黑龙江省夏季林火气候背景与林火发生期和发生前期气象条件的基础上,研究黑龙江省夏季林火多发年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夏季林火呈明显增多的趋势;夏季林火发生前期(春季)的气候条件并不是夏季林火是否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夏季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为林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林火发生期(夏季)的旱涝状况是决定林火是否发生的关键因子;林火多发年高低空大气环流均存在异常变化。高低空大气环流的配置.均不利于黑龙江省夏季降水的出现,从而为夏季林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豫西中山地貌的地区,山势陡峭,植被繁茂,一旦发生林火,扑救难度很大。笔者根据扑火实践认为,该地区的林火扑救除适用一般扑火规律外,更有其特殊性。1正确把握扑火的有利时机扑打初发火、逆风火、下山火,在大风到来之前消灭林火以及利用降水天气扑火等都是扑火的有利时机。但在一天之中,扑火的有利时机不是夜间,而是清晨至太阳升起这段时间。这是因为白天气温高,湿度小,植被干燥,林火蔓延快,火势大而不易打打;夜间从理论上讲林火蔓延但易扑灭,但本地山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扑火人员夜间根本无法在山上展开活动,危险性太…  相似文献   

5.
在豫西中山地貌的地区,山势陡峭,植被繁茂,一旦发生林火,扑救难度很大。笔者根据扑火实践认为,该地区的林火扑救除适用一般扑火规律外,更有其特殊性。1正确把握扑火的有利时机 扑打初发火、逆风火、下山火,在大风到来之前消灭林火以及利用降水天气扑火等都是扑火的有利  相似文献   

6.
林火是干扰森林正常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四川省位于林火高发区的西南林区;研究四川省林火发生规律有助于该省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本研究基于MODIS火产品数据(MOD14A2/MYD14A2),采用Ripley K函数、中心点和标准差椭圆法、核密度分析法等空间统计方法并利用数据圆环图显示,对四川省2001—2012年林火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四川省林火发生年际波动较大,林火高峰期出现在1、2、3、4、5月份,且林火发生数逐年增加;在较小空间尺度下(小于528 km)林火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12年间林火发生的中位数中心处于攀枝花市,它也是火点最密集区,高发区还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省林火总体分布趋势是向西北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7.
2005年黑龙江省夏季林火特征及气象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黑龙江省林区2005年夏季林火火场资料及相应地区的同期和前期气象资料,分析了夏季林火的环境场特征,并着重分析了林火发生期的关键气象因子.研究表明:2005年黑龙江省夏季林火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是引起林火的主要原因;林火集中出现在7月27日~8月14日,而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主要发生在15:00~17:00时;林火发生期的高温少雨天气,为夏季林火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日降水量5mm以内、连晴日数3~4d、连平日数5d以上、日水分蒸发量在3.1~5mm之间、日照时数10d以上、平均风速在1.5~2.5m/s有利于林火的发生.而且随着冷空气的入侵,在气温下降的阶段仍可能伴随有夏季林火的发生,这与冷锋带来的干雷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林火是森林的大敌,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有利地控制林火的发生,掌握林火的地理分布规律,划分森林火险等级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根据Fuzzy等价关系聚类分析方法,以辽北地区1978—1986年间的林火资料为依据,研究辽北地区的林火地理分布规律,划分出该区的森林火险等级区。 1 划分方法 1.1 Fuzzy聚类方法的引入众所周知,众多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苏家屯地区14年来林火发生情况的调查研究看出,该地区林火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是:一年内林火发生月份高峰为3 ̄4月份,发生率占67.1%,其次是2月和5月份,占20.7%,林火日发生高峰多为10 ̄12时,14 ̄15时,这段时间林火发生率占83%,引起林火原因主要是人为火源,如野外烧荒,上坟烧纸,林地吸烟等。控制林火发生主要应采取开展广泛地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加强防火工  相似文献   

10.
林火干扰对长苞铁杉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实验和样地调查研究了林火干扰对长苞铁杉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长苞铁杉可以在森林火灾迹地中完成其生活史.长苞铁杉在模拟林火干扰样地的幼苗发生率为13%,在人工刈割杂草后样地为10.5%,而在对照组样地为0,杂草的遮荫作用对长苞铁杉幼苗的发生不利.经过一个完整生长季的生长,模拟林火干扰样地内幼苗存活率为68.1%,...  相似文献   

11.
卫星林火监测与航空护林结合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林火监测与航空护林结合应用初探林业部西南森林防火协调中心王文元林业部西南航空护林总站袁俊杰西南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于1997年2月底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试运行。1997年春航期间卫星林火监测为航空护林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热点及气象信息,结合对卫星林火监...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林火规律研究I.林火时空动态与分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金森  胡海清 《林业科学》2002,38(1):88-94
根据黑龙江省1980-1999年的林火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黑龙江省林火时空动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火可分为1980-1987年的多发段和1988年以后的低发段。人为火与总林火规律相似:次数频谱周期为16、4.5a和2.3a,面积频谱周期为6a。雷击火次数频谱周期为9.1a和3.0a左右,面积频谱周期为9.1a。总林火次数和面积显著正相关,雷击火的次数与面积不相关。林火主要发生在4月、5月。人为火面积集中在3月、4月,雷击火面积集中在5月。林火由西北向东南呈条带状分布,具有自组织特点,分数维分别是0.86、1.05和0.68。对火频谱周期,自组织性进行了讨论,指出自组织函数将林火的时空特性结合在一起,采用负幂函数描述时存在适用下限并给出计算公式。对不同区域的自组织分数维进行了比较。对人为引入火烧的适宜强度和频度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北票市1985-1999年间林火发生情况的实际调查及统计分析,表明人为活动多的地段,林火发生次数多,林缘比林内引起的林火次数多,郁闭度0.3以下的地段林火发生次数最多,郁闭度0.4以上的地段林火发生次数较少,建议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林火发生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辽宁省1986~1995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对林火发生次数、发生期、发生原因、地理分布和树种分布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掌握了林火发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结果表明,辽宁省林火多发生在春、秋、冬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具体发生期自1月上旬至5月中旬、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各地区林火发生期差异明显,且林火发生频度与树种林型密切相关;非生产性用火是我省森林火灾的主要起因。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林火时空格局分析—时间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黑龙江省10年的林火数据库,以起火年度和起火日期为线索,分析不同类型火源林火的频次和过火面积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得出如下结论:黑龙江省林火年际变化波动性很大而周期性很差,反映出林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人为火的次数和面积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雷击火的次数和面积不具有相关性;人为火和雷击火之间不具有相关性;春季林火和秋季林火不具有相关性;黑龙江林火表现出非常清楚的季节变化规律,每年具有春、秋两个火险期和冬、夏两个安全期,春季存在危险期和极危险期;由于人为防火措施,使人为火高峰和过火面积高峰不同步;引燃条件和雷电活动共同作用使雷击火发生高峰出现在6月份;特殊年份的伏旱能引起局部地区的夏季林火。  相似文献   

16.
林火研究综述(Ⅱ)——林火预测预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火预测预报是综合气象要素、地形、可燃物的干湿程度、可燃物类型特点和火源等,对森林可燃物燃烧危险性进行分析预测,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林火预报的准确性。林火预测预报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和林火行为预报。林火预测预报从20世纪20年代迄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发展很快。林火预报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是主要因子的选择和预报因子的测定。林火预测预报主要方法有:经验法、数学方法、物理方法、野外实验法和室内测定法等。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林火规律研究Ⅱ.林火动态与格局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胡海清  金森 《林业科学》2002,38(2):98-102
本文对在大尺度 (5 0 0km2 以上 )上影响黑龙江省林火的因素及其影响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年林火次数 (人为火次数 )与林业人口正相关 ,林火面积与人口无关。干燥度的空间差异对林火燃烧率格局有正向影响。林火特征与气候因子之间没有线性关系。黑龙江省林火次数和面积对年均温和降水量的响应可归纳为旋转的单叶双曲面和双叶抛物面两种模式。林火特征的周期与年均温、年降水量的周期关系很大。黑龙江省森林类型对林火次数、面积的影响在省级区划尺度上不显著的。较高的管理水平显著减少林火。林火次数、面积与了望塔数量、消防车数量及通讯覆盖率等无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94~2008年的林火资料,对新疆林火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林火次数年际波动并呈上升趋势,次数周期为5.3年,面积周期为2.8年;新疆森林火灾过火面积可分为2002年前的大面积和2002年以后的小面积阶段;林火主要发生在6-9月,面积集中在8-10月;有3个林火多发区.并对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各类火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避免火灾的损失,我们必须对森林火灾中的主要因子及火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正确预测火灾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的发生,对一旦发生的火灾,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扑救。美国北方林火实验室根据R.C Rothermal的林火模型,编制了用于计算火行为的Behave系统软件。根据我国森林防火现已取得的实际进展,已经将林火行为、火险预报技术列入森林防火灭火预测研究科技发展的五年规划。同时,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十年又是“国际减灾十年”这一形势对研究森林火灾的课题十分有利,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开展研究。一、细小可燃物含水量计算的基本思想及数学模型计算程序采用了加拿大提供的细小可燃物含水量码(FFMC)计算含水量。包括Daily FFMC和  相似文献   

20.
林火发生情况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收集了塔河1972—2005年的林火及气象资料,对塔河地区近40年林火的发生次数和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塔河年际气象变化与火灾次数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越大,分布越均匀,林火越不易发生;风对林火的影响有双重性,在一定范围内,风促进林火的发生和蔓延,超出一定范围会抑制林火的发生;温度的变化与林火发生次数呈正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