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用于贮藏的菜豆,应选荚肉厚、纤维少、种子少、锈斑少的秋茬栽培品种,在早霜前花谢后10天左右,豆粒尚未突起,荚壁没有硬化时采收。及时预冷后,再迅速将菜豆温度降至9℃±1℃,用仲丁胺密闭熏蒸24小时杀菌。贮藏前应将小荚、老荚、有病虫危害及机械损伤的菜豆剔除。贮藏适温为8℃  相似文献   

2.
80年代初引进推广矮生菜豆美国供给者以来,该品种不久成为国内大部分地区矮生菜豆的主栽品种,该品种为圆棍形,冀芸2号(83-3)问市以后,深受菜农的欢迎,但其品质一般,市场缺乏优质高产的宽荚类型品种.针对市场需求,结合各地消费习惯,我们自1989年起开展了优质宽荚菜豆新品种选育.利用人工杂交和系统选育的方法,于1998年育成了优质宽荚菜豆新品种地豆王1号.  相似文献   

3.
蔓生菜豆春露地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蔓生菜豆以嫩荚供食,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通过对蔓生菜豆春露地栽培试验研究,表明春露地栽培投资少、生长时间短、易管理、产量高、见效快.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1.品种选择矮生菜豆秋延迟栽培宜选用适应性比较强、对温度适应范围广、早熟丰产的品种,如法国地芸豆(又叫嫩荚菜豆、北京快豆等)、供给者芸豆、黑地芸豆、吉农快引豆、矮早 18、冀芸 2号、新西兰 3号等.架菜豆品种有秋抗 19号、黄县八寸、诸城老来少、碧丰、扬白 313、春丰 2号、芸丰、哈菜豆 1号 .……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6,(10):1443-1445
晋菜豆3号是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菜豆新品种。蔓生,平均株高315 cm,花白色,第3~4节着生第1花序,主蔓可分5~6条侧枝,幼茎绿色。商品荚绿白色,豆荚长圆条形,荚长28~33 cm,荚粗1.6~1.8 cm,荚肉厚,无革质膜,纤维少。豆种金黄色,百粒质量31 g。单株结荚70~80个,生育期120~180 d。适宜于山西春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菜豆采收弹性期及贮藏时间的长短,选用耐贮性不同的菜豆品种,对嫩荚采摘后贮藏过程中鼓粒程度、种子鲜重/嫩荚鲜重和嫩荚比重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花青荚种子占比大,易鼓粒,荚肉薄易失水,不耐贮藏;丽芸2号和丽芸3号种子占比小,荚肉厚,不易失水,耐贮藏。  相似文献   

7.
菜豆性喜温暖,不耐热。夏季温度过高,阴雨天多,易引起落花落荚,或豆荚短小畸形,并且病害亦较多,致使夏、秋之交没有菜豆上市。为此,我们进行了菜豆耐热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在28~32℃的高温下坐荚正常,亩产量达1000~1500kg。现介绍菜豆耐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选用耐热、抗病品种耐热表现最好的是扁荚老来少系列,其次为棒形老来少、双丰2号、双丰3号、春丰2号。老来少炎夏耐热、耐衰老,品质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长农菜豆2号"是利用杂交育种,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蔓生菜豆新品种,母本99-3-12,父本紫花油豆。该植株生长势中等,中熟,从出苗至采收55~60 d;花白色,嫩荚绿色,扁条形,平均荚长16.80 cm,荚宽2.10 cm,单荚质量24 g;肉质面,纤维少,外观商品性好;耐储运,抗逆性强;产量高,平均产量27 123.0 kg/hm2,比对照紫花油豆增产12.60%。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各地区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菜豆是一种优质的豆类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纤维少,口感好等特点,可以鲜荚烹饪食用,还可以加工成优质的速冻蔬菜、脱水蔬菜,深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随着特色菜豆产业的发展,原有的农家菜豆品种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高投入、高产出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选育成九架豆13号具有无筋、无革质膜、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满足优质菜豆产业化、市场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河北省蔓生菜豆产量偏低,种性严重退化,而石家庄地区居民喜爱扁荚浅绿色菜豆,可市场供应的主要是退化的圆荚、荚面不光滑的品种,所以,急需选育符合市民消费习惯的蔓生菜豆品种.  相似文献   

11.
以常德师范学院特种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早熟菜豆新品种常菜豆1号为材料,在湖南平江县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常菜豆1号生育期较短,豆荚质量性状较好,单荚质量高,667m^2产量可达2075.4kg。常菜豆1号经济性状、熟性、抗逆性及产量等优于对照品种,适宜在乎江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秋水仙素在黄荚菜豆育种中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秋水仙素诱变获得遗传物质变异进行黄荚菜豆新品种(材料)选育研究的结果表明,用20g/kg秋水仙素溶液较长时间于室温下处理平凉黄荚菜豆萌动的种子,从其变异后代群体中筛选出的单株豆荚色仍为黄色,荚长和单荚重明显优于原平凉黄荚菜豆,经过3代系选,从中选出了主要性状(黄色豆荚、肉质半透明、荚长、单荚重)均能稳定遗传的褐-圆、褐-扁、白-圆、白-扁4个株系,其产量均高于原平凉黄荚菜豆,荚色、品质、商品性等均能保持原平凉黄荚菜豆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辽西喀左县日光温室菜豆花荚脱落的问题,本文作者开展了日光温室菜豆保花、保荚综合技术应用研究工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详细分析了日光温室菜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在建造高标准日光温室的基础上,从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水肥管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防治喀左县日光温室菜豆花荚脱落的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合喀左县日光温室菜豆高产栽培和防止花荚脱落的综合管理技术,以期为当地日光温室菜豆栽培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大荚大粒、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7d,标准荚数364.3个/kg,二粒荚长5.72cm,宽1.34cm,鲜籽百粒重70.2g,出仁率52.3%。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8647.1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3.4%,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2.5%;平均鲜籽产量4492.3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1.7%,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9.1%。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2500.8kg/h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5.6%,平均鲜籽产量6750.0kg/hm2,比对照增产26.9%。该品种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129份云南地方蔓生型普通菜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地区的普通菜豆种质资源在形态学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10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0.24,其中以单株荚数的变异度最大,达到0.61。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04,各性状间数值差异不大。通过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法将10个变量降维获得4个公共因子,含义清晰且解释度较好。利用公共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129份菜豆资源可分为2大类5个亚群。其特征是:亚群Ⅰ表现为分枝及结荚多,单荚粒数多,百粒重较小而单株产量高;亚群Ⅱ表现晚熟,荚小,百粒重和单株产量低;亚群Ⅲ表现长荚;亚群Ⅳ资源数量最多,表现分枝少,较早熟;亚群Ⅴ表现为早熟,结荚少,荚型短宽且单荚粒数少,百粒重大。  相似文献   

16.
皋研豆1号是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蔓生型菜豆新品种,为研究其高产栽培技术设立不同栽培密度,测查其荚长、荚宽、荚厚等农艺性状,在其他措施一致的情况下寻求其最佳栽培密度,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豌6号中豌5号和6号均为矮生、白花、硬荚型,株高40~50厘米,茎叶深绿色.北京春播分枝少,一般单株荚果7~10个,荚长7~8厘米,荚宽1.20厘米,荚厚1厘米.  相似文献   

18.
长架豆1号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于2002年以98-28为母本、紫花油豆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蔓生菜豆新品种。该品种早熟、纤维少、荚嫩、肉质面、口感好,抗多种病害,耐低温弱光,抗逆性强,春秋皆可种植。适于保护地和露地栽培,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19.
赫勇 《新农业》2013,(9):17
温室菜豆落花、落荚是影响菜豆产量和效益的主要原因,若能将温室菜豆的结荚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其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将会增加1倍。一、菜豆落花落荚原因1.品种特性菜豆为雌雄同花,不同品种菜豆表现的授粉受精效果不同,造成落花落荚程度不同。菜豆分白花和红花两种类型,白花菜豆多数花朵为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只占3%~10%;但是红花菜豆多数进行异花授粉,少数在个别情况下才  相似文献   

20.
早春茬矮生菜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菜豆别名四季豆、刀豆、芸豆、玉豆等,属豆科植物,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以嫩荚为食用部分,不仅可鲜食,还可加工成罐头,耐贮运,营养丰富,风味清鲜,深受人们欢迎。1品种选择新西兰3号、供给者、嫩荚菜豆、双青12等。2育苗2月上旬采用营养钵育苗。育苗前先配制营养土,即腐熟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