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植被恢复,首先必须合理利用十分紧缺的水资源,于是使用各种抗旱材料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科学地解决植物赖以生存的水分环境,成为很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对固体水、保水剂、蓄水渗膜3种抗旱造林材料从其研究历史、功能机理、应用效果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今后的应用研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以期为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存活难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蓄水保墒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首先要解决水分问题。因此,一系列土壤蓄水、保墒、抗旱造林技术应运而生,集水技术、覆盖保墒技术、土壤结构改良剂蓄水保墒技术、保水剂蓄水技术、固体水种植技术、应用蓄水渗膜抗旱造林技术,这些技术为荒漠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固体水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植被恢复首先要解决苗木的水分供应问题,固体水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抗旱造林之中。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固体水的特点,总结了固体水在释水规律、对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及苗木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应用蓄水渗膜袋造林后,树种造林成活率均比对照区平均高810个百分点,对苗木成活率有显著差异;而且各树种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地径、平均年新梢生长量均比对照区各树种高,但使用效果的差异不显著。对高2.010个百分点,对苗木成活率有显著差异;而且各树种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地径、平均年新梢生长量均比对照区各树种高,但使用效果的差异不显著。对高2.02.5m金丝柳、香花槐截杆苗木进行了蓄水渗膜装水量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每个植树坑穴中放置2个蓄水渗膜袋造林,对苗木的成活率提高最大。蓄水渗膜袋可在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5.
天然林保护工程植被恢复工程(以下简称植被恢复工程造林)是有效遏制山西省吕梁市天然林资源破坏所造成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措施和方法。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由于受到自然干旱、沙尘暴、干热风、冰雹早霜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和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蓄水渗膜用于干旱丘陵区造林比保水剂、地膜覆盖、截干深栽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量,可改良土壤、抵抗病变,从而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同时可降解,对环境无污染;还能大大降低人工浇水产生的水资源浪费和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7.
防沙治沙,遏制沙化扩展,改善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恢复植被则是解决荒漠化问题的根本性措施.而水分条件是恢复植被的关键,也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败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8.
防沙治沙,遏制沙化扩展,改善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恢复植被则是解决荒漠化问题的根本性措施。而水分条件是恢复植被的关键,也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败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
防沙治沙,遏制沙化扩展,改善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恢复植被则是解决荒漠化问题的根本性措施。而水分条件是恢复植被的关键,也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败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0.
《林业实用技术》2006,(6):18-18
蓄水渗膜袋是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膜,用它制成不同规格的蓄水渗膜袋。该产品具有自动渗水功能,渗水速度可控,能够自然降解,对环境无污染。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最好的选择。因为该膜材具有自动调节功能,其渗水速度与土壤环境湿度呈负相关性,即环境湿度越大,水传导速度越慢;环境越干旱,水传导速度越快,从而保证了苗木顺利度过无雨的干旱期。当土壤湿度增加到35Vol以上(树木生长适宜湿度)时,膜材基本停止渗水。另外,蓄水渗膜的渗水速度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性,环境温度越高,由分子热动力导致的导水纤维的渗水速度越快,保证了夏季蒸发量大、地表温度高的地区植树造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干旱半干旱区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日趋紧张已是全球性生态问题.我国的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的面积分别为142.7、113.9、75.1万km2.其总面积为331.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4.6%[1].这些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植被稀少,生物量生产力低,属我国生态建设重点和难点地区.加强生态建设,恢复植被,需要实施大面积人工造林,提高经营管理技术,确保高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12.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治沙造林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植被治沙造林技术,为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速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袋滴渗抗旱造林技术和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运用较成功的抗旱造林技术。笔者从操作方法、作用机理、应用效果、成本概算、适用范围5方面介绍了水袋滴渗抗旱造林技术。通过对留袋造林、脱袋造林后一个生长季内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苗木生物量、苗木根系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脱袋造林更有利于保存土壤水分。建议容器苗造林采用脱袋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4.
植物繁殖及更新最难度过的时期就是种子萌发和萌发后的幼苗生长期。在此期间,植物可持续供应水分,是植物成活的关键,水成为恢复植被的限制因子。强吸水抗旱(丸化)技术利用种子包衣剂中的高分子吸水树脂,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水分需求问题,而且通过丸化技术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牧草种植、退耕还林(草)人工造林,种植时对水、肥、根瘤菌、农药、生长促进剂等的综合需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和林格尔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春季风沙大,气候干燥,回温快,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这些主导因子一直影响造林成活率及幼树生长,给加快造林绿化进程带来了难度。根据多年的造林经验得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要从自然状况出发,大力提倡科学造林技术,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改变林地的立地条件,使苗木适宜生存自然环境,这样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辽西北寒冷半干旱地区春季干旱的气候特点,在苗木选择、整地时期、栽植时间、苗木处理、栽植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提高辽西北寒冷半干旱地区大扁杏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径流林业的初步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林木成活生长的重要条件是水分、光照、热量、养分、光照、热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基本上可以满足。在这类地区土壤比较贫瘠,但是不会导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或者全部失败。因此,土壤水分就成了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及限制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在没有灌溉条件时,要提高  相似文献   

18.
辽西半干旱地区地貌和干旱缺水的气候条件,造成了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现状。半干旱地区的树种选择和营造混交林的树种合理配置是辽西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恢复植被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文章根据多年从事项目造林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油松针叶树种与其他树种营造混交林的可行性,为造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影响黄土高原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1.1水分缺乏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仅为200~500mm,多集中在7~9月,而该地区潜在蒸散量约在700~1000mm,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已显著制约了森林植被的重建与恢复。多年来人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干旱地区不足20%,半干旱地区也只有30%。由  相似文献   

20.
植物的地上部分生长与根系部分生长是一个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土壤含水率的高低决定了植物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范围.通过对土壤含水率与植物根系的调查,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树种根系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该地区造林地水分管理及干旱、半干旱植被恢复区的造林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