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油52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以核不育两用系宜10AB为母本、恢复系12-542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双低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台油523于2016-2018年参加长江上游组国家冬油菜品种试验,2年平均产量2546.18kg/hm2,比对照蓉油18增产3.2%。平均芥酸含量为0.05%,硫苷含量(饼)26.37μmol/g,含油量41.28%。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抗倒、抗寒、抗裂荚性强,于2019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适宜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冬油菜区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2012-2017年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用显性核不育系宜15A与恢复系11-6052配制育成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宜油31。在2016年、2017年四川省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中平均产量2330.25kg/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6.03%,种子芥酸含量0.127%,菜籽硫苷含量25.34μmol/g饼,含油量43.58%。该品种于2020年9月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GDP油菜(2020)510157]。  相似文献   

3.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是我国油菜品种改良最重要的育种途径,贡油5206是以甘蓝型油菜褐籽核不育系BZ551AB与双低恢复系7(50)R杂交鉴选出的优质、高产褐籽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16-2018年参加四川省科乐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185.31 kg/667 m2,较对照德油6号增产15.47%,芥酸平均含量0.201%,商品菜籽硫甙平均含量23.19μmol/g饼,平均含油量46.44%,籽粒褐色。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是一个角果较多、产量较高,适合于四川平坝、丘陵地区冬油菜区种植的双低高油褐籽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贡油070是以杂黄籽甘蓝型油菜雄性核不育两用系BZ207AB与双低恢复系6173R杂交,鉴选出的双低、高产花籽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17-2019年度参加四川省科乐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2年度平均产量180.21kg/667m2,平均芥酸含量1.67%,商品菜籽硫甙含量32.55μmol/g(饼),含油量46.90%,籽粒花籽。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510022。该品种是一个角果较多、产油量高,适合四川平坝、丘陵冬油菜区种植的双低花籽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选育高产、优质、广适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满足油菜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求,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以双低不育系南A5为母本、双低恢复系37R为父本,成功配组育成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巡油919(参试名称南油537)。2018-2019年参加西南地区冬油菜品种试验,2年17点试验13点增产,菜籽平均产量为2941.82kg/hm2,较对照蓉油18增产8.10%(极显著);该品种种子芥酸含量为0,硫苷含量23.11μmol/g(饼),含油量43.96%;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产油量高、熟期适中。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和安康冬油菜区秋播种植。  相似文献   

6.
强优势杂交油菜油研924系贵州省油菜所选育,于2011-2013年度参加全国冬油菜品种长江中游组区域试验,在长江中游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179.73kg/667m2和84.29kg/667m2,比同组品种平均产量和产油量(ck1)(下同)分别增产5.22%和13.4%,比中油杂2号(ck2)(下同)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增产10.06%和23.68%。两年平均含油率为46.63%,生产试验含油量达49.21%;芥酸含量0.25%,硫甙含量20.27μmol/g·饼。国家区试汇总资料总体评价为产油量高,丰产性好,品质达双低标准,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好,熟期适中。  相似文献   

7.
旌油169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以自育核不育两用系7391AB为母本、自育恢复系2169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16-2018年度参加四川科乐组油菜联合体试验,2年平均产量175.69kg/667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4.76%,达显著水平。2019-2020年2年平均芥酸含量为0.077%,硫苷含量(饼)20.29μmol/g,含油量43.03%,商品籽镉含量0.061mg/kg。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抗倒、抗寒、耐密性强,低感菌核病,抗病毒病,高感根肿病。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种植。  相似文献   

8.
楚油 3 号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选育登记的第一个油菜常规品种,也是云南省当时登记的油菜品种中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品种。在 2016-2018 年度三州市(玉溪、楚雄、保山)油菜品种多点联合试验中,2 年平均产量为 3744.60kg/hm2,较对照云油杂 2 号增产 12.52%,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生育期 170.0d,株高 187.2cm,分枝部位高 79.1cm,有效分枝数 9.4 个,单株有效角果数 258.1 个,每角粒数 24.9 粒,千粒重 3.69g。经品质成分分析,芥酸含量未检出,硫甙含量 28.73μmoL/g,含油量48.61%。  相似文献   

9.
秦信蓉  喻时周  沈奇  赵云  杜才富 《种子》2013,32(2):104-106
为了选育出优质丰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适应生产需要,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0848 A作母本,双低恢复系18 R作父本,育成了高油分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818。在2010~2011年国家下游油菜区试中,共16个试验点,12个点产油量增产,增产率为75%。产油量2年平均为74.83 kg/667 m2,比对照秦优7号(68.84 kg/667 m2)增加8.70%。含油量平均为46.53%,在该组参试组合中位居第2。2年芥酸含量分别为0.2%和0.0%,硫甙含量分别为22.87μmol/g(饼)和22.25μmol/g(饼)。于2011年11月通过国家冬油菜下游区试审定并定名为油研818。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种子》2020,(7)
宜油27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以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宜8 A为母本,恢复系07-414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质不育三系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宜油27(原区试代号:宜杂07-7)于2013—2015年参加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2 784.6 kg·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10.32%。2015年四川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197.95 kg·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6.26%。芥酸含量平均为0.6%,硫苷含量22.94 μmol·g~(-1)(饼),含油量43.17%。于2016年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川审油2015009),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含油率高,品质优,抗倒、抗病性强,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及其它类似的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圣光402是甘肃圣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它是以206A作母本,以p61-2作父本配制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圣光402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年甘肃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677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18.07%;圣光402种子芥酸含量0.042%,硫苷含量11.78μmol/g,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8.59%,属高含油量品种。201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油2010005),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甘肃省油菜年种植面积近20万hm2,总产量达2.8万t左右,为甘肃省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春油菜因  相似文献   

12.
南油666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南A6与恢复系626R配组选育出高产优质宜机收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在机收大区试验2个生产周期中,平均产量2359.35 kg/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9.39%,种子芥酸未检出,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9.59 umol/g(饼),含油量45.64%,抗病毒病、低抗菌核病。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十号的选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侯国佐  杜才富  侯燕  秦信蓉 《种子》2004,23(5):59-62
高产、高含油量、高蛋白含量的双低杂交油菜对于推动油菜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油研十号含油量平均达44.43%,饼粕蛋白含量达40.44%,芥酸含量为0.47%,硫苷含量为26.03μmol/g·饼;产量比油研七号平均增产6.62%,比中油821增产8.73%,比宁杂1号和宁杂3号分别增产5.35%和6.96%,最高产量可达3.5~4t/hm2.是一个具有"三高两低"高效型的杂交油菜品种,推广应用将会给农户和加工部门带来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秦杂油7 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春油菜新品种,2019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和科技成果登记(登记编号:GPD 油菜(2019)610211)。2017-2018 年连续2 个生长周期参加陕西省春油菜区域试验,每hm2 平均产量3514.2kg,较对照青杂5 号增产3.5%,含油量49.56%,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3.82μmol/g(饼),亚麻酸含量13.8%。多年多点试验表明,秦杂油7 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油、高亚麻酸、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适宜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等春油菜主产区种植推广。2019 年在第26 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该品种成功转让给杨凌金诺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5.
旌油 36 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优良油菜核不育两用系 1759AB 为母本、自育恢复系70029R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18-2020 年度参加四川科乐组油菜联合试验,2 年度平均产量 179.46kg/667m2,比对照德油 6 号增产 5.23%,达显著水平。平均芥酸含量为 0.50%,硫苷含量 22.02μmol/g(饼),含油量45.57%。该品种稳产性好,品质优,适应性广,抗倒、耐寒,低感根肿病,低抗菌核病。2022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生态区秋冬种植。为了更好地指导旌油 36 高效生产,总结出高产栽培和高效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川油81实现了抗病(抗菌核病和病毒病)、高产、双低、高含油量、高多酚、油蔬两用等性状的聚合,具有中抗菌核病、抗病毒病,品质优良,含油量高,丰产性突出,富含多酚,菜油兼丰等优点,该品种2018-2020年参加四川省天府油菜高产试验,平均产量3379.05kg/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19.43%。全生育期215d,平均株高202.0cm,一次有效分枝数7.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11.8个,每角粒数15.2粒,千粒重3.97g。种子籽粒芥酸含量0.896%,商品籽硫苷含量25.32μmol/g(饼),含油量49.86%。菜籽毛油总酚含量1906.96mg/kg,canolol含量1616.34mg/kg。菜薹维生素C 1100mg/kg,钙1350mg/kg,锌6.51mg/kg,可溶性糖含量1.83%,氨基酸总量2.71g/100g。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510174,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突破性多功能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品种冬油菜在陇中旱农区的适应性及抗风蚀效应,以6种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HN12PZ16-2’‘、HN12PZ16-65’和‘平试8’,甘蓝型冬油菜‘QL-GAU-201’‘、QL-GAU-196’和‘低(1)-19’)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在陇中地区的越冬率、防风蚀效应、产量及含油量。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由于冬前根冠比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越冬存活率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HN12PZ16-65’越冬率最高,达88.33%。白菜型油菜由于较高的株高和千粒重,产量和含油量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HN12PZ16-65’产量(2937.00 kg/hm2)和含油量(43.67%)均最高。冬油菜冬前干物质积累量高,提高了农田起动风速,显著降低农田风蚀量,6个冬油菜品种农田土壤风蚀量较露地下降了88.77%~92.79%。因此‘,HN12PZ16-65’在陇中地区有较强的抗旱性,越冬率高,产量和含油量好,适应性好,且具有良好的防风蚀效应,适于陇中旱农区防风蚀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18.
双油8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41.0 kg/hm2,比对照豫油2号增产20.67%。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双油8号平均产量2704.8 kg/hm2,比对照杂交种豫油2号增产7.06%。双油8号种子芥酸含量0.05%,商品籽硫甙含量20.96μmol/g饼,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6.35%,属高含油量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是双油8号夺取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双油8号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种子》2018,(12)
为选育适应性好、优质丰产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以双低质不育系南A 6为母本、双低恢复系83R为父本,成功配制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渝南油683。该品种在2012—2014年国家长江上游区域试验21个试点中20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2年平均产量3 063.6kg/hm2,比对照南油12增产12.45%,产油量1 308kg/hm2,比对照增产14.49%,居试验第一位。芥酸含量平均为0.1%,硫甙含量平均为20.76μmol/g(饼),含油量42.68%。2015年3月参加国家长江上游区域试验并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4003)。适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汉中、安康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大雄  饶勇  张太平 《种子》2006,25(5):85-87
黔油16号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其组合为98-8 A×98-8 C,98-8 A属PolCMS系统转育而成。在贵州省和国家(长江上游)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2 762.25kg/hm2和2 397.15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8.27%和23.29%,增产均达极显著。该品种芥酸含量0.60%,硫甙含量78.03μmol/g,含油量41.84%。分别于2002年、2003年通过贵州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长江上游及邻近相似生态区域油菜适宜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