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其中左方变位常见,右方变位相对少见。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常呈现真胃亚急性扩张、积液、腹痛、碱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综合征。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多,死亡率增高,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严重威胁奶牛健康的一种疾病。近期本院成功救治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病  相似文献   

2.
真胃变位是近几年来奶牛比较常见的真胃疾病。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饲养量不断提高,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给奶牛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收治了一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患牛,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奶牛饲养集约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生和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造成日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奶牛业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奶牛真胃变位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探讨很有必要.文章就近年来有关奶牛真胃变位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见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疾病。我曾参与救治一例真胃变位的患牛,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见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疾病。我曾参与救治一例真胃变位的患牛,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集约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奶牛的真胃变位已经成了一个危害奶牛行业发展的多发疾病,对于我们基层兽医来说在临床上能对四胃变位做出正确的诊治已显得十分必要。1发病情况1.1发病与分娩的关系通过对临床发病的26例分析,本病主要发生在产后30天以内,平均发病天  相似文献   

7.
奶牛真胃变位的调查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在1999年至2000年8月对某地区国营和个体奶牛场的130头奶牛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个体奶牛场的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较低,约为1%~2%;国营奶牛场的奶牛真胃变位发病率高达8%~10%。在施行治疗的22头患病奶牛中,左侧变位19头,占86%;右侧变位(扭转)3头,占14%,其中右侧变位急性死亡1头,占右侧变位的33%。1真胃变位的病因由于奶牛业经济效益明显,利润较高,而经营者和饲养者又单纯地、片面地追求奶产量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科学管理,造成此病的发生。此病多发生在产后2~…  相似文献   

8.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多,死亡率增高,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严重威胁奶牛健康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9.
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见真胃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疾病。其发病原因多而复杂,日粮酸度过高或饲喂易发酵饲料导致产酸过多常能引起真胃变位:一些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酮病或胎衣滞留、子宫炎以及前胃和肠发生疾病时,由于胃肠蠕动弛缓或停滞,病牛食欲下降,瘤胃体积变小,腹腔空间变大,真胃由弛缓而产气扩张,亦能引起变位的发生:怀孕后期随着胎儿的逐渐增大造成对瘤胃向左侧的推挤,从腹底将瘤胃抬高并将真胃向前左方推移到瘤胃左侧下方,  相似文献   

10.
治疗奶牛真胃变位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真胃疾患,也是实施奶牛腹部外科手术的主要原因,该病高产奶牛易发,多数发生于分娩后几小时至数周,它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而右方变位又分为后方扭转和右方扭转。据有关资料报道,真胃变位85%—88%发生在左侧,而右侧发病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1.
奶牛真胃变位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称为真胃变位(Displacement of Abomasum,DA),它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真胃疾病,也是实施奶牛腹部外科手术的最主要原因。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经济损失日渐严重,成为威胁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并不多见,而奶牛的真胃右方变位就更少见。多因真胃右方变位扭转程度重、发展快,使胃完全阻塞,临床症状重剧,如不及时治疗,多数预后不良。笔者在2004-2007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加十几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诊治,治愈率为90%。  相似文献   

13.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并不多见,而奶牛的真胃右方变位就更少见。多因真胃右方变位扭转程度重、发展快,使胃完全阻塞,临床症状重剧,如不及时治疗,多数预后不良。笔者在2004-2007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加十几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诊治,治愈率为90%。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的真胃左侧变位,即奶牛真胃的位置从右侧下腹经瘤胃底转到右腹侧,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采食和产奶量下降。近年来奶牛左侧变位是奶牛的常发疾病,是影响奶牛业效益的重要原因。本文对该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真胃变位(abomasal displacement)是指真胃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消化系统疾病。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疾病,多发于高产奶牛分娩前后,一般情况下多发生左方变位,在断奶前一般发生右方变位。该病主要造成奶牛的淘汰率增加,生产能力下降,治疗费用增多,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介绍在富宁兰养殖场实习期间遇到的奶牛真胃变位病例,并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有效防治奶牛真胃变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变位是奶牛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真胃变位分两种类型: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也称真胃扭转。粗饲料是饲养奶牛的基础,精料是饲喂奶牛的一种补充料。通过调查、统计分析表明,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生与奶牛饲喂高精料有密切关系。科学合理的平衡日粮精粗比和饲喂技术能有效降低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随着奶牛饲养规模和饲养数量不断增加,奶牛的生产性能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奶牛真胃变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奶牛真胃左方折叠和左方扭转的发病率呈现高发趋势。由于引起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在奶牛真胃变位的同时还会引起很多并发疾病,尤其是真胃变位并发盲肠变位对奶牛的危害十分严重,会严重影响到奶牛生产性能。基于此,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并发盲肠变位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奶牛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导致营养不良的一种疾病称为真胃变位。大多数兽医临床工作者将真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与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并且习惯上把左方变位称为真胃变位,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以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最近几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逐渐扩大,发病率迅速升高。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出现死亡;部分治愈的奶牛产奶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9.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道梗阻,导致消化机能障碍的内科疾病,包括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和产奶量的提高。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引起畜牧兽医界的关注和重视。真胃左方变位用手术方法治疗疗效确实,见效快。  相似文献   

20.
<正> 牛真胃变位(Iest Displaced Abomasum)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LDA)和真胃右方变化(RDA)。早在1950年,英国Begg和Ford就报道了奶牛的真胃变位,1955年美国也报道了奶牛33例真胃变位。国内近十几年也相继报道了奶牛真胃变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校动物医院2003年9月接诊第1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此后又先后接诊了奶牛真胃右方变位6例,真胃左方变位1例。现将第1例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 患病奶牛来自原阳县某奶牛场,病初采食减少,不吃精料,只吃些少量干草,喜饮水,体温、呼吸正常,心跳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