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更好的利用和牛资源,加快高档肉牛的饲养,我们研究了和牛与不同杂交组合肉牛增重及生长指标变化,T1组(纯种和牛)、T2组(西杂)、T3组(荷杂)。结果显示:30月龄时,3组牛平均体重为883.78 kg,12~30月龄平均日增重1005 g。并且30月龄时,T3组在体高上显著高于其余2组,但在其他指标方面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2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3组平均胴体重551.27 kg,T3组最高,T1组与T3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显著高于T2组(P<0.05)。3组平均屠宰率为60.01%,T3组屠宰率最高为61.46%。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富含γ-氨基丁酸青春双歧杆菌酸奶在保质期内乳酸菌活菌数、γ-氨基丁酸含量以及感官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富含γ-氨基丁酸酸奶在感官指标方面与普通酸奶相比无明显差异;随着保藏时间的增加,乳酸菌活菌数逐渐降低但始终保持在108cfu/mL以上;在保质期内γ-氨基丁酸含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80头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较系统的测定,首次得到了奶牛妊娠各期(3-9月),产生(1-4天),新生犊牛(1月龄内),断奶犊牛(3-4月龄),育成牛(8-9月龄)及青年牛(19-20月龄)各阶段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的生理值。经统计分析,找出了奶牛在不同时期及阶段血液流变学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引种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放养条件下红河黄牛的营养和免疫状况,选取60头红河黄牛,公母各半,按性别和年龄(12、36和60月龄)分成6个组,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生化和免疫指标。结果显示:①相同性别的黄牛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OB)含量12月龄显著低于60月龄(P<0.05),母牛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血糖(GLU)含量12月龄显著高于60月龄(P<0.05),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在不同月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公、母牛血清TP和GLOB含量均随月龄增加而升高,而ALP活性随月龄增加而降低。不同月龄母牛血清TP、白蛋白(ALB)、GLOB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均高于公牛(P<0.05);而ALP活性和GLU含量公牛高于母牛(P<0.05)。②除母牛血清IL-8在12和36月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相同性别的黄牛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8、IL-10、免疫球蛋白(Ig) A、IgG、IgM、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在3个月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月龄母牛IL-2、IgA、IgG、IgM、IFN-γ和TNF-α含量均高于公牛(P<0.05)。综合以上结果,红河黄牛公、母牛随月龄增加,血清TP和GLOB含量显著增加,而ALP活性降低;母牛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总体高于公牛。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在牛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和防制方面取得更有效的应用,试验采用RT-PCR法从云南本地黄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牛IFN-γ(BoIFN-γ)基因,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然后亚克隆至pET-28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IFN-γ基因与GenBank中荷斯坦牛IFN-γ序列同源性达99.60%。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大小约23 ku处可见目的蛋白表达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用ELISA检测,表达的蛋白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在菌体中的含量为244 ng/mL。本试验结果为牛IFN-γ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沼泽红假单胞菌对生长牛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8月龄健康的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生长牛40头,平均体重(151.87±6.25)kg,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头,其中公牛4头,母牛6头。对照组喂基础饲粮,处理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每头添加100、200、300 mL/d沼泽红假单胞菌液,预试期7 d,正试期8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0、200、300 mL/d沼泽红假单胞菌液组牛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4.17%(P0.05)、12.26%(P0.05)和11.35%(P0.05),各试验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和耗料增重比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200、300 mL/d沼泽红假单胞菌液组牛的血液淋巴细胞计数显著提高,提高了血液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P0.05),降低了血液中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其百分比(P0.05),100 mL/d沼泽红假单胞菌液组牛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200、300 mL/d沼泽红假单胞菌液组显著提高血钙含量和钙/磷比,显著降低血液谷丙转氨酶含量,提高了血液碱性磷酸酶、血糖和球蛋白含量(P0.05),降低了血液尿素氮、肌酐和磷含量(P0.05)。总之,生长牛日粮中添加沼泽红假单胞菌可显著提高日增重、血液淋巴细胞计数、血钙含量和钙/磷,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含量,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添加水平为每头200 mL/d沼泽红假单胞菌液。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和掌握渤海黑牛血细胞及血液理化指标,本试验测定了20头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舍饲渤海黑牛的各项血液生理生化值。结果显示,血液生理常值指标中,渤海黑牛白细胞数为7.08±1.61×109/L,红细胞数为(7.90±1.06)×10-1/L,血小板数为286.85±121.46)109/L,血红蛋白含量为127.5±17.36 g/L。总蛋白含量为69.83±7.36g/L,其中球蛋白数高于白蛋白数。总胆红素为1.73±0.61umol,总胆固醇为3.69±1.03mmol,葡萄糖含量为4.54±0.91mmol。10项生理指标和12项生化指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为渤海黑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剑白香猪部分血液生化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2、4、6月龄剑白香猪10项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总蛋白、乳酸脱氢酶I、gG、β-球蛋白、-γ球蛋白、血清钠等指标在不同月龄间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同月龄雌、雄性别猪群间除了6月龄的-γ球蛋白外,其余生化常值均不显著。结果说明,剑白香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其生长发育相一致而没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α-半乳糖苷酶,分析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90头健康的37日龄(30日龄断奶)大约克纯种断奶仔猪,体重(11.05±1.97)kg.试验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Ⅴ为试验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L/t、150 mL/t、200 mL/t、250 mL/t的α-半乳糖苷酶.结果表明,加酶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血清总蛋白和IgG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料肉比、腹泻率和尿素氮呈下降的趋势(P>0.05);粗纤维的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能量消化率Ⅱ组和Ⅴ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α-半乳糖苷酶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抗体合成,提高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添加剂量为200 mL/t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基因对高寒草原饲养西门塔尔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其今后繁育中优良遗传基因的保留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使用血液样品来自高寒草原饲养的30头18月龄澳洲进口纯种西门塔尔公牛.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液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液SREBP?1基...  相似文献   

11.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WL343HQ"为材料,对其幼苗进行150 mmol·L-1的Na2CO3和NaHCO3混合盐碱胁迫,采用iTRAQ技术结合反相液相色谱与液相串联色谱,分析盐碱胁迫叶片中蛋白表达的变化,并对获得的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处理下共鉴定到318个显著差异蛋白,包括172个上调蛋白和146个下调蛋白,这些差异蛋白的功能涉及多种代谢途径,其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质表达量总体下调,与苯丙素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和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的蛋白质表达量总体上调。通过蛋白组学分析技术可有效筛选紫花苜蓿叶片中差异表达蛋白,可为深入研究紫花苜蓿应对盐碱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健康德州驴盲肠菌群分布及代谢功能。以健康德州驴盲肠内容物为检测样品,提取细菌总DNA,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德州驴盲肠中菌群分布特点,结合PICRUSt基因预测方法分析菌群代谢功能。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3份检测样品中共得到176 869条有效序列和39 566个OTU。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3份样品的Shannon指数均大于7,样品中菌群多样性水平较高。菌群分类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在门分类水平上相对丰度排名前10的细菌门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疣微菌门、螺旋体门、纤维杆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TM7菌门、柔膜菌门、蓝藻菌门。此外,在相对丰度排名前20的菌属中与纤维分解与代谢相关的菌属所占比例达到了35%。菌群代谢功能分析结果表明,盲肠菌群参与机体多种代谢活动,其中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的菌群丰度相对较高。研究结果为探索德州驴肠道菌群分布与消化特点之间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离培养和形态特征从3头12月龄健康德州驴盲肠内容物样品中分离到芽孢杆菌,采用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分离菌,研究了分离菌的生长曲线、产纤维素酶活性、抗菌活性、药物敏感性及安全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分离到革兰阳性芽孢杆菌1株,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编号为LV2;该菌可降解羧甲基纤维素,产生清晰透明圈,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测定的20种临床常用抗生素中仅对林可霉素表现为中度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表现为敏感;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安全性良好。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到的驴源短小芽孢杆菌具有安全、产纤维素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益生活性,在研发驴用微生态制剂或生物发酵粗饲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氮素是制约草坪草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GS/GOGAT循环是植物氮同化的主要途径,谷氨酸合酶(glutamine:2-oxoglutarate amidotransferase,glutamate synthase,GOGAT)在植物氮素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催化作用。本研究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为试材,基于二代测序RNA-seq相关数据,克隆得到草地早熟禾NADH-GOGAT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NADH-GOGAT基因序列为3 236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Finder,ORF)为1 338 bp,编码44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预测NADH-GOGAT蛋白的分子量为49.89KD,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为6.11,无信号肽,含有1个Glu_syn_central结构域,属于Glu_syn_central超级家族;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α-螺旋、延伸链和β-转角为主;同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NADH-GOGAT与硬粒黑小麦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97%。草地早熟禾NADH-GOGAT基因在叶部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根与茎,低氮浓度更有利于该基因的表达。NADH-GOGAT在干旱胁迫和水氮互作中表达差异显著(P<0.05)。草地早熟禾NADH-GOGAT基因的克隆,及相关序列分析和基因表达,对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和草地早熟禾GS/GOGAT循环的调控过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玉米蛋白粉饲料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资源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多数为醇溶蛋白不易被动物所吸收,利用微生物发酵玉米蛋白粉,可提高其吸收利用率。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为原始菌株,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筛选出高产蛋白酶的突变菌株,以提高其发酵玉米蛋白粉的能力。通过大量筛选及连续传代试验,筛选出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较原始菌株的产蛋白酶能力有明显提高的枯草芽孢突变菌株11-1。经试验测定该菌株的蛋白酶活力较原始菌株提高1.66倍。发酵验证试验表明,菌株11-1对玉米蛋白粉饲料中的可溶性蛋白转化率由原始菌株的37.39%提高到47.83%。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和龙牧806苜蓿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内蒙古(呼和浩特)和黑龙江(齐齐哈尔)2个地区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比较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下苜蓿种子质量差异。结果表明,在呼和浩特地区,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96.3%)和发芽指数(38.47)最高;龙牧806苜蓿种子简化活力指数(0.159)最大。呼和浩特地区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简化活力指数优于齐齐哈尔地区,不同生态环境对苜蓿种子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松嫩平原西部较为合适的播种时期,促进区域青贮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5个播种时期,即4月25日(T1)、5月2日(T2)、5月9日(T3)、5月16日(T4)和5月23日(T5)播种,比较分析了不同播期处理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青贮玉米的生育期缩短,株高、茎秆粗度下降;叶片持绿性,单位面积鲜、干生物产量,籽粒与整株干物重比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T3>T4>T2>T1>T5。同时,随着播期的延后,青贮玉米单位重量鲜重对应的干物质积累量及粗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淀粉含量逐渐降低,灰分、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先增加后下降。综合各项产量和品质指标,本试验条件下5月2日至5月16日播种可以获得较高饲用品质的青贮玉米,但在具体播种时间的选择上应结合青贮玉米采后高效加工环节需求,基于当地实际气象条件,尽可能避免播后干旱及低温等环境的不利影响,在确保高产群体质量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最佳播期,有效提升区域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集3个鹤类饲养单位81份丹顶鹤样品、37种245份周边环境的其他鸟类样品,3个单位4种昆虫3948只进行圈养丹顶鹤血变原虫的流行调查研究。采用瑞-姬氏涂片染色镜检以及套式PCR检测血孢子虫cytb基因、测序分析比对等方法调查各地丹顶鹤血变原虫的流行情况。丹顶鹤样品中共检出血变原虫进化支2种,检出率为19.75%,其他鸟类样品的检出率为0.41%,吸血昆虫样品的检出率为1.05%;扎龙、向海的丹顶鹤和环境吸血昆虫、北京的鹈鹕感染同一个血变原虫进化支,并且该进化支是各类动物中检出率最高的血变原虫进化支。  相似文献   

19.
张括  王磊  邹鹏  董蕾 《中国饲料》2019,(11):52-55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水平色氨酸对12~17周龄金定蛋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色氨酸水平。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法,将12周龄健康的金定蛋鸭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Ⅱ、Ⅲ、Ⅳ、Ⅴ组饲喂的色氨酸水平依次为0.199%、0.220%、0.240%、0.260%、0.300%。采用二次曲线方程确定12~17周龄金定蛋鸭色氨酸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0.250%~0.267%水平的色氨酸能显著提高试鸭血清和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提高试鸭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但是对试鸭血清SOD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显著降低试鸭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浓度(P<0.05)。综上,0.250%~0.267%水平的色氨酸对12~17周龄金定蛋鸭抗氧化功能具有最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家禽精细养殖是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和个体健康状况、保障禽类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及时有效的获取家禽的各类行为与生长信息是家禽精细养殖的重要支撑,也是目前禽类养殖领域研究的重点。该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家禽行为信息监测与生长环境监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主要针对近年来研究中家禽采食、饮水、产蛋、声音、活动这五类个体行为信息监测技术,以及禽舍环境的温湿度、有害气体含量这两类生长环境监控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部分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家禽信息自动监测与环境监控未来智能、科学、高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