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1971~2016年清水河降水量月值资料,对清水河降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清水河近46年来降水量主要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是7.126 mm/10a,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检验。降水存在极大的周期动荡性分布特征,降水量为正距平的年份为21年,占45.7%;降水量为负距平的有25年,占54.3%。影响清水河降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涉及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以及气候因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贵阳市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市是典型的岩溶盆地地貌,地下水系统十分复杂,具有特殊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为查明贵阳市主城区及周边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Schoeller图对该研究区60个地下水监测点枯、丰两季的水化学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基于GRA-AHP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对研究区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各水化学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标准,地下水化学参数除K+、Fe^3+变异性较强外,其他含量均相对稳定,水化学成分中优势阳离子为Ca^2+、Mg^2+,优势阴离子为HCO^3-、SO4^2-,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2--Ca型、HCO3^--Ca.Mg型和HCO3^--Ca型为主;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地下水表现出高Ca^2+、Mg^2+、SO4^2-特征是来自该研究区石灰岩、白云岩、石膏中不同造岩矿物的溶解;利用基于GRA-AHP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对研究区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研究区岩溶地下水丰水期质量优于枯水期质量,丰水期Ⅱ类水占33%,Ⅲ类水占63%,枯水期Ⅱ类水占16%,Ⅲ类水占75%。该研究结果对贵阳市的水-岩-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和重点,选取江苏省35个大中型灌区的数据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系统研究了灌区现代化程度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显示,观测变量的标准因子载荷系数均约为0.75,KMO值为0.973,Bartlett 球状检验的卡方统计值为1 682,说明样本数据的有效性和相关性较高.研究结果表明:灌排体系、用水计量与信息化、管理体制、服务保障、生态环境、人居环境、防灾减灾、水资源安全保障、经济效益和用水效率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灌区现代化的认知程度.其中灌排体系的影响最大,服务保障的影响最小.灌区现代化应当是全面的、整体的现代化,必须统筹全局,综合灌区基础设施体系、管理与服务体系、生态健康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效率与效益体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转基因作物的社会认知受到社会多方面主体因素的制约,所以如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成为转基因作物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利用DEMATEL方法,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出发,对影响转基因作物社会认知的因素进行了定量的辨识,并据此提出了发展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顾明岩 《湖南农机》2011,38(3):207-208
通过对贵阳市的定点样品的采集取得的数据,分析出贵阳市大气总汞的分布特征与活性气态汞和大气颗粒汞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数据及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珠江三角洲顶部分流节点马口站、三水站及其上游控制站点梧州站、石角站1959-2020年实测水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关键节点地貌演变及径潮动力变化影响作用下顶部节点的分流特征、相关性及趋势变化。研究表明:三水站年均分流比于1988年突变、洪季平均分流比于1991年突变,枯季平均分流比无显著突变现象,但受珠江三角洲大范围地形下切,特别是关键节点地貌剧烈变化及其造成的径潮动力调整的影响,2010-2020年较2000-2010年枯季珠江三角洲顶点分流呈现不稳定性加剧的情况;三水站与马口站洪季分流比存在较强相关性,且2005年前后开始呈现增强的趋势,年均相关性增加约0.001 6,相反三水站与石角站、梧州站则始终呈现减弱的趋势,年均相关性分别减弱-0.004 7、-0.003 3,三水站分流受马口站影响逐年加剧;三水站与梧州站、石角站、马口站相关系数的变化均存在不足5个月和约1年的高频变化周期,且三水站的分流比呈现出比其余三站更为明显短周期变化,且存在洪枯季和年际变化的差异化特征;长期来看,无论从年均亦或洪枯季,三水站分流比均呈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者对生态有机畜禽制品(肉、奶、蛋等)需求的猛增及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畜禽智慧生态养殖已是大势所趋。探索分析了影响镇江市互联网+畜禽智慧生态养殖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可望为镇江市畜禽养殖业的生态化、智慧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通州区典型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结合室内试验,用离心机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并用van Genuchten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了土壤质地、土地利用、土层深度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受土地利用、土层深度影响,而以土壤质地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济南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济南岩溶水水化学数据,通过离子比例系数、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岩溶水的化学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区内岩溶水方解石和白云石饱和指数SI>0,处于饱和-过饱和状态,石膏饱和指数SI<0,处于不饱和状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岩溶水化学特征受水岩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水岩作用(如碳酸岩溶解)控制岩溶水化学组成的自然属性,人类活动(如污染物排放)造成岩溶水地球化学特征发生改变和区域性差异。西郊和南部补给区岩溶水主要受水岩作用的影响,水质优良,而城区和东郊岩溶水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质变差,少数地段岩溶水NO3-超标。由南部补给区往北部排泄区和城区,人类活动对岩溶水化学组成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分析了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发达国家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水样采集分析,对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该区地下水中F-含量范围为0.2~18.6mg/L,高氟水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低洼地区;本区高氟水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高氟地层是形成高氟水的物质基础,地貌、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是3个重要的控制因素;平度市东北部富氟地层经降水淋滤作用,径流补给西南部洼地区,地下水径流排泄不畅,加上适宜的水化学条件,造成了地下水中F-的累积和富集。  相似文献   

12.
13.
14.
孙波 《湖南农机》2012,39(1):130-131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的工业文明的出现,但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生态问题,面对现代科技中产生的反自然异化力量越来越来大的现状,人类意识到,要想获得自身的继续生存与发展,必须改变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模式,代之以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有机统一与和谐相处.因此人类走向生态时代,生态文明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5.
卫田霖 《南方农机》2021,(13):89-90
土地整治工程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对于偏远山村,生态文明建设除了受到自然规律变化因素影响多以外,主要受到当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土地整治工程要对不合理的、影响生态文明的土地进行整改.基于此,笔者就土地整治...  相似文献   

16.
田毅 《南方农机》2016,(11):83-84
作为我国资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对于确保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平衡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已经形成了深入认识,因此不断强化对于林业的生态管理,最终实现我国自然生态的平衡。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吴亚强 《灌溉排水学报》2020,(4):I0002-I0003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愈显突出,生态问题已然转变成制约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国际性问题。如何应对生态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摆脱了时代的限制,为人类提高科学认识、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在此背景下,我国也提出了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有效继承,同时还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指导。水生态是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换言之,唯有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合理利用,实现用水安全,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能力,方可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中华民族生态文明的伟大进程中,辽宁省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应结合省内各地生态实际,积极主动地为辽宁省县域生态文明的建设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张启志 《农业工程》2017,7(6):67-68
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体布局,包含了生态观念和生态经济、生态制度和生态环境,其不仅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手段,还是乡村建设水平鉴别的“金指标”。主要介绍了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生态工程,并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宸睿 《河北农机》2021,(4):146-147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生态文明理念日益被国际社会接受与借鉴.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未来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在新时代,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