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水平有待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农村人力资源生存环境有待提升。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推进知识学习,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水平;推进农业发展,充分留住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绿色农村,为农村人力资源提供良好发展空间这三方面出发,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2.
<正>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推进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更深刻的要求,人力资源对乡村发展的重要程度愈加明显,将人才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前置要求。有必要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困境与路径进行探究。首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功能优化转型、价值实现、人才振兴等方面的价值导向分析,强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农村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回流困难和知识文化冲突等困境,最后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特征、开发模式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社会的振兴,也是乡村文化、教育和科技的振兴。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立足农村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治理之需要,主动担责,拓展功能,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高素质的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4.
谷萍 《乡村科技》2020,(2):46-47
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阐述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以期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需要依靠农村自有的劳动力实现,但是现实状况是农村劳动纷纷涌向城市,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存在人员流失、发展缓慢、培训体系不健全、内生动力不足、专业人才欠缺等问题。要突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这些困境就要从宏观与微观两处着手,既要注重制度构建,还要注重政策落地,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转化现有劳动力“存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为乡村振兴保留和引流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质量不高,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将农村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促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吸引外来人力资本进农村,是进行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农村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建立人力资源激励和考核机制,促进人才开发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需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是新疆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国家重视对西部人才支持,西部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工作。西部各级政府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实用型人才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农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人才短缺、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旨在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农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和方法,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政策的战略方针调整,对乡村的振兴发展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加快实现城镇化脚步,这也是鉴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指标,要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只有合理协调相对应的人才机制才能实现乡村的快速发展。而目前乡村出现了人才流失、老龄化严重、教育资源短缺等趋势,这就要各级部门结合当地资源创新人力资源发展机制,想办法为乡村留住人才、培育人才,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体制,实现乡村的产业协调发展。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创新管理展开研究,给乡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带来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西省农村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陕西省农村智慧外流,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智慧不足,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亟需得到开发。本文首先分析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其次分析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最后尝试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乡村发展也逐步成熟,农村的本土留守人才逐步向女性化方向转型,农业经营体系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女性化特征,促使女性人才成为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女性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对于乡村的文化传承、社会关联推进、经营模式创新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需要突破传统的农村人才观念约束、制度约束以及组织约束等多方阻碍。在发掘乡村本土女性人才价值的过程中,还需要将重点放在人才文化观念革新、政策体系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组织形式优化方面,才可以为女性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落实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人力资源的重要支撑。因此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加强对乡村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将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但目前,我国部分乡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的开发面临人才外流、人力资源质量低、新型农民培训体系不健全以及政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近年来,乐山市中区通过建立人力资源中心、人力资源市场、深化农民工保障服务以及建立规范化的人才联动全覆盖交易体系等方式助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文章总结该地区乡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做法以及成效,分析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与培养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它有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壮大农村人才队伍。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仍存在农村人力资源外流、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且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自身发展能力的提升及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当前条件下,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尤其是从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完善农村优质人力资源引进体系、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等方面入手进行解决,最大限度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4.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关键议题持续推进。当前我国乡村人力资源规模大、数量多、潜力强,但因知识与技能的薄弱,农民思想观念的落后,致使乡村人力资源开发缓慢,浪费严重。因此,必须通过强化基础教育、构建职业培训体系、完善社会保障服务等路径,有效推进乡村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5.
高素质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乡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为夯实乡村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支撑。做强高素质农民培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本文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为今后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做出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素是人才队伍建设,在推动农村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村对于公共管理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长。加强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资源开发,使乡村振兴拥有最强劲的内生动力,是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然而,当前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的开发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就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型人才开发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及研究,发现了诸如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引进难、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的人才资源考核激励机制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当下乡村人力资本的规模与质量都不足以支撑全面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要提高全社会价值认同、构建乡村人力开发新“域场”、鼓励城市人员“逆向”流动,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返乡农民工是我国农村的重要建设者,也是乡村振兴的宝贵人才资源,而再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基于河南省8地市调查,分析河南省返乡农民工再教育现状,以及其真实需求,为河南省政府精准提供再教育资源、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在政府层面,万州区已对管理服务方式进行了全面优化,旨在发挥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导作用。此外,万州区还积极与其他省市开展交流合作,引进创新理念、招募优秀人才和引进先进技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五大实施路径中的核心,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据笔者调查,我市农村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电商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对乡村人才振兴的研究刻不容缓。本课题将基于保定市乡村人才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保定市的乡村人才建设的路径和对策,提升人才建设的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