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及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不仅是党与国家的强烈诉求,更是社会稳定前行的根基.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实现二者有机统一,有利于培育有理想、有能力的新型人才.高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作为培育农业领域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需拓宽思政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教育新时代背景下,让高校职业素养教育与课程思政教学相融合,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和高校发展理念。高校的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本文阐述了职业素养和课程思政融合的意义及现状,提出了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政课相互融合路径,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让高校思政课程和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首先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内在影响逻辑进行了梳理;其次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效性的困境进行了总结;最后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效性的对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可以从"增强思政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协调思政教育开放性与大学生信息健康教育排他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师资力量建设"等角度对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效性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4.
张欢欢 《河北农机》2019,(10):37-38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用茶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挖掘茶文化的优秀底蕴和独特内涵,可以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促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让茶思维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相互融合,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教育中的内容,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提高思政工作者的亲和力、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国家社会稳定发展,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同时,在我国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为持续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必须要将生态发展思想教育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二者融合,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生态发展思想阵地。因此,在高校的教育中,课程设计和相关的课程设置要遵循融合性原则,将思想教育与日常教学融合,将生态发展思想与思想教育融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让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更好地渗透入思政教育教学当中,培育大学生生态发展思想,让大学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6.
李庆梅 《南方农机》2019,(13):199-199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人才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的教学核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露,为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与时效性,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对高校思政教育展开细致的分析,并提出有效地思想教育路径,以提高高校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创新性、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体现。文章以“PLC”课程为例,从教师自身思政修养、教学模式改革及教学内容设计三个方面对专业课如何无形渗透思政教育进行了路径探索,旨在与思政类课程形成教育合力,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校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现今国际国内形势复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重中之重,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意义重大。本文分享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以其六个模块为抓手,力求通过思政内容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案例,发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通识必修课的思政功能。学生通过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教学实训的案例,结合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正面引导教育,提升学生学习后续计算机课程、将计算机作为学习和工作工具的能力,树立远大理想,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王雪  于洋  夏丹丹 《南方农机》2019,(13):168-169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它对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内在品质以及道德思想都产生了极其深厚的影响。感染力是由发散、认同、亲切、肯定、接纳这五个步骤互相融合所生成的,同时提升感染力的路径较多元化,包括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方面。新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要实现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作为“四八”烈士的贵州著名教育家黄齐生的民主革命精神,指出在高校深入学习黄齐生民主革命精神,对教育和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提出把学习宣传黄齐生精神与“四史”学习,思政教育,党员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参阅黄齐生革命事迹的著作、视频、报道等文献和参观黄齐生文化遗址等方式把黄齐生博学笃志、上下求索、教育报国、爱党敬党的民主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社会思潮异常活跃,各种问题和挑战接踵而来,对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各种新的社会思潮,高校思政教育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当前形势着手,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及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阐述面对社会思潮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校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延伸与升华,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保障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最终实现,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院校特点进行多维度策略研究,以切实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以农业高校课程思政为例,重点对如何转变课程思政认识、思政教育工作必要性、课程思政的多层面实施策略等3个方面进行探讨,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科学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地域特色文化能够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定的智力支持。吉林市地域文化博采众长、包容并济,从区域文化到地理文化,从民族文化到红色文化和现代文化,无不具有独特的魅力。将吉林市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入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不仅利于吉林市本土特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更利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风尚的养成,符合马克思所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倡导的精神要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求的内容,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杨德强 《湖南农机》2007,(9):68-68,75
思想道德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做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应当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因此,在新时期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政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课题组对高校思政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进行积极探索。【方法】课题组以华东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为例,通过阐释思政教育和创新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创新教育融入机械工程学科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元意识融入到研究生思政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完善多视角融合的思政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多方式协同的思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多元素结合的思政创新校园文化氛围的四大实现路径。【结果与结论】探索和实践在机械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辩证思想、哲学智慧、工程伦理、爱国教育等思政内涵,实现了传授思政教育和创新教育知识与培育中国特色思政创新型人才目标的统一,对开展学科思政背景下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思政教育是学校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道德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对学生今后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意识到,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分析其自身特长能力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极为重要。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新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到高校课堂教学中,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流技术,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不但信息流动速度快,而且还拥有良好的信息交互功能,有效提升了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新媒体由于具备较大的自由性和开放性,部分消极的、负面的信息与资讯也容易掺入其中,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本文基于新媒体的技术特点,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群体性格特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对当前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以"理论力学"课程为实例,给出了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建议,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化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课程思政和金课的建设对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强化课程育人实效性,全方位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材料类的情况,探索了工科材料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和金课的建设,并从教师的综合素质、思政元素的挖掘、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和相关激励、晋级和考核机制等主要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和金课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中,是构建大思政格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举措。红色文化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它由中国共产党人、爱国志士和我国民众共同创造,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包含浓重的革命精神和丰厚历史文化底蕴。要发挥"三全育人"的育人功能,必须创新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