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沙丘迎风坡沙柳深栽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迎风坡是流动沙丘治理的关键部位,开展沙丘迎风坡沙柳深栽技术研究,在提高造林成活率,加速流沙固定,降低造林成本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03-2005年在毛乌素沙地西南缘的宁夏盐池县官滩村沙地进行了沙柳深栽造林试验,并进行了定位观测和调查。结果表明,采用80~100 cm的深栽造林技术,沙柳成活率平均提高约25%,单株最高生长量提高1.75倍,平均地径提高1.4倍。  相似文献   

2.
库布齐沙漠东缘沙柳的适宜生长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库布齐沙漠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沙柳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着重调查了沙埋、风蚀对沙柳生长的影响,并研究了流动沙丘迎风坡沙柳根系的生长特性,为进一步提高沙柳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提供依据.沙柳的适宜的造林条件是30cm以上的平缓覆沙地或流动沙地中下部,最好有沙埋的存在,考虑到流动沙地的风蚀和干沙层对生长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深栽抗旱措施,造林插条长度以50cm~70cm为宜.适庹沙埋利于沙柳的生长,风蚀是影响流动沙丘造林成活和林木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沙地造林时,尽量避免风蚀,在风蚀严重的地区,应该设沙障防止风蚀.  相似文献   

3.
<正> 在我国造林实践中很早就有深栽的经验.七十年代初期,法、意等国开始研究杨树深栽插干造林技术,取得了好的效果.河北林专和沙河林管局于1980年3月在保定地区西陵和沙河林管局东分场进行了深度50,100、150、20。厘米挖穴栽植。沙兰杨和意大利一214栽深100~一200厘米;自榆栽深50一150厘米。试验效果;前者(两种杨)高生长为对照(50厘米)2.5一 6.7倍,胸高断面积生一沃为对照的1.6一3.8倍,材积生长为对照的1.6一2.7倍,平均全木于物质积累为对照的1.1一3,2倍,根系密集层在。一50厘和150厘米。其侧很增长量为对照的1.5一5.5倍;白榆深栽从高生  相似文献   

4.
谭振忠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6-17,68
在共和县沙珠玉乡荒漠区进行了造林配置研究,分析了深栽造林、不同沙障类型及形式在荒漠区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深栽造林树苗的成活率高达91.7%,较常规的植苗造林成活率提高29.2%,而沙障类型中格状式沙障形式较行列式沙障形式苗木的成活率提高30%-56%。  相似文献   

5.
杨树深栽是干旱地区的抗旱技术,在不灌溉的条件下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到95%以上,并能提高幼树初期的高生长和径生长.本文总结了一些杨树等深栽的方法,可供干旱地区造林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恢复天然林植被,治理流动沙丘,在高寒干旱沙地进行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深栽造林,采取深栽造林和设置沙障相结合的措施,目的是使植被进一步得到恢复,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结果表明,经过深栽造林技术,棉柳的当年成活率达到91.7%,柽柳的成活率达到88.5%,造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杜月娥  田晓勋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106-106,110
干旱半干旱地区雨量少,严重制约造林成活率,为提高成活率采取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培育壮苗,认真整地,适当深栽,人工促根抚育管护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由于深栽旱作造林密度过大出现林木早衰甚至死亡问题,从树种生物生态学特征、造林方式、立地条件、水分平衡、伴生树种等方面加以论证,认为深栽旱作造林密度应配置成均匀而比较稀疏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李咏梅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65-165,168
通过速生杨裸根苗秋季深栽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深栽造林的苗木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栽植苗木,尤其以60cm深度栽植的苗木成活率最高,达94.7%,其越冬抗抽干能力强,生长量大,可推广应用于西北干旱风沙区造林。  相似文献   

10.
摘要:通过共和盆地塔拉滩沙漠化土地造林技术试验研究,分析探讨了沙漠化治理的新途径。结果表明,青杨沙地深栽造林有利于保墒和促进苗木根系的恢复和再生,且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干旱沙区杨树抗旱栽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干旱沙区栽植杨树,采用大穴深栽、汇集地表径流,高分子吸水剂等技术措施,可使杨树成活率达到92%,并比较研究了与常规栽植对杨树的成活,生长和体内水分平衡状况的影响,生长量比常规栽植提高三倍,造林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平罗县河东沙漠地区速生杨截干深栽造林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时间、栽植密度、苗木采收保存、造林方法等方面内容。该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降低了造林成本、延长了造林时间,为西北荒漠区造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沙柳沙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于2005年在达拉特旗测定了设置沙柳沙障的沙丘和对照样地(未设沙障)的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酸碱度等理化指标,对比分析沙柳沙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沙柳沙障的沙丘表层细沙含量比对照样地提高15.1%、粘粒提高18.3%、粉沙含量是对照地的1.8倍,说明设置沙柳沙障能够增加沙丘表层细颗粒含量,有效控制地表粗化。设置沙柳沙障后沙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对照地的1.78倍,全氮含量是对照地的1.97倍,全磷含量是对照地的1.64倍,全钾含量是对照地的1.14倍,说明设置沙柳沙障能够改善沙丘土壤的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促进沙地植被恢复的新途径,提高防沙治沙造林效果,用固体水和叶面肥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同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1 kg固体水和用10 mg/kg叶面肥浸根24 h,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使用固体水苗木成活率平均提高10%,使用叶面肥浸根效果更明显,成活率平均提高18.2%,其中沙柳和杨柴在两个试验地的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且固体水和叶面肥浸根对沙柳的高生长和增加冠幅的作用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效果,对生物量增加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针叶树新造幼林风干问题,设计了“雨、秋季适当深栽,培土埋苗,翌春及时创土透气”的针叶树抗风干造林技术,用侧柏,油松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和推广。结果:试验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证明采用该项技术造林,能够有效抗御风干危害,提高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钻孔深栽技术和普通造林技术比较研究表明,成活率二者无显著差异,但在高径生长量上差异较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钻孔深栽是科尔沁沙地适宜的造林技术,特别是地下水位较低地类。研究了0.7-3.0m7个深度的成活率和高径生长量表明,1.3m-3.0m5个深度之间成活率、高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0.7m-1.3m之间差异显著(α<0.05)。1.3深度造林成活率已达98%,因此1.3m深度应是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深度。对3×3m、4×4m、5×5m、6×6m和6×9m5个密度的6年高径生长量和第10年蓄积量预测研究表明,5×5m密度的蓄积量均大于其它密度,进而指出,科尔沁沙地适合的深栽造林密度为5×5m。本文对深栽利用的苗木贮藏方式和造林时间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造林时间春秋两季皆宜,秋季造林宜早,春季造林可早可晚;春季造林苗木必须冬贮(平放、埋深1m)。  相似文献   

17.
固沙先锋树种——沙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柳是沙漠植物,也是极少数可以生长在盐碱地的一种植物,枝条丛生不怕沙压,根系发达,萌芽力强,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是固沙造林先锋树种。掌握沙柳的用途、栽培技术等基本知识,以便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沙柳资源,使沙柳的各种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沙柳造林复壮技术与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沙柳造林管护技术,并分析了其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科尔沁沙地杨树深松插干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深松插干造林技术、钻孔深栽造林和传统造林技术的研究表明 ,深栽比传统造林成活率高 ,生长量大 ,差异显著 ,而且深松插干更适宜科尔沁沙地大面积机械化造林。通过对造林时间、苗木类型及苗木处理研究得出 ,深松插干对造林季节无严格要求 ,二干苗更适宜科尔沁沙地的立地条件 ,但春季造林宜贮苗。对插干露出地面不同高度 ( 0 - 1 0 cm、1 0 - 2 0 cm、2 0 - 3 0 cm、3 0 cm以上 )的研究表明 ,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比例不宜超过 0 .4 ,且幼树在一定的插干小头直径范围内 ,初期生长量随小头直径的增加而增加 ,超过一定范围则二者无多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牡丹江林区最近几年来栽培了较大面积的杨树人工林,这些人工林苗木栽植的深度有一部分采用“三大一深”(即大苗、大穴、大株行距和深栽)的技术措施。国内不少的从事杨树栽培工作者认为深栽是杨树造林的一项比较重大的技术改革。它是关系到林地生产力高低的大问题。在国外杨树造林苗木栽植的深度,一般是0.7—0.8n,少数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