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桑蟥(Rondotia meniciana Moore)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大多数蚕区桑园均有分布,以幼虫取食桑叶危害。调查北京房山地区的桑蟥1年发生2代,有一化性和二化性,以二化性居多。一化性桑蟥产有盖卵块越冬,二化性桑蟥产无盖卵。第1代桑蟥幼虫为害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2代桑蟥幼虫为害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造成夏秋季桑叶减产。田间桑树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稀释液,桑蟥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4.7%;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稀释液,桑蟥幼虫的虫口减退率为94.3%。在桑蟥幼虫发生盛期7月上旬和8月上旬,采用上述药剂防治可以有效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2.
<正> 海安县高沙土地区11个乡镇.近几年普遍发生桑蟥,每年夏秋季许多乔木桑被桑蟥危害,并波及湖桑。县政府、县农工部和县多管局对此十分重视,于6月下旬召开了有关乡镇负责人及蚕桑站长防治桑蟥现场会议,会后各单位认真宣传发动,现场示范,筹措资金,统一供药,统一检查,突击半个月,在桑蟥防治上取得了显著效果。据各乡自查验收统计,共有乔木桑528811株,使用久效磷  相似文献   

3.
桑蟥是秋季最主要的桑树害虫之一,以幼虫食害叶片成孔洞状,仅残留叶脉,严重时整株无收,直接影响着秋蚕饲养.幼虫期正值秋蚕饲养来临期,这样给药剂防治幼虫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利用春季消灭越冬卵压低越冬基数对预防桑蟥的危害显得尤为重要,为搞好桑蟥防治工作,我们于2001年3月25日(萌芽前)用柴油乳剂对桑蟥过冬卵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朐是鲁中南蚕区的蚕茧生产重点县,也是全国三大蟥灾区之一。桑蟥幼虫从5月下旬开始危害,到9月中旬结束。一般年份夏秋叶损失10.5~30.3%,影响了夏秋蚕的饲养。近两年来桑蟥危害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桑蚕生产的发展。为找出桑蟥回升的主要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笔者在1988年夏秋季对全县8  相似文献   

5.
<正>桑蟥Rondatia menciana Moorl属鳞翅目,俗名白蚕、蟥虫.桑蟥除危害桑树外,尚未发现其他寄主植物.国内许多蚕区都有桑蟥发生,浙江省杭嘉湖蚕区(湖州市)历史上曾有蟥灾记载,80年代初,部分乡镇又蔓延成灾.7—8月间桑叶被害成孔,仅留叶脉,严重地块桑树枯黄不见绿叶,秋叶全部损失.  相似文献   

6.
章晔  许梅 《江苏蚕业》1990,(4):60-61
<正> 五十年代我省苏南地区曾有成片桑园被桑蟥危害成灾。近几年来苏北沿江地区又有发生并有蔓延趋势,尤以如皋县境内为甚。我县在1986年桑病虫普查时,仅发现12条桑蟥,1987年中21个乡镇9.85万棵乔木桑被桑蟥危害。1988年蔓延到42个乡镇,受害特别严重的是高沙土地区的搬经、江安两区,高大的乔木桑无一完全叶片,甚至全部被蟥食光,造成二次、三次重新发芽,仍有部分桑树叶片被桑蟥吃光,导致全株闷死。由于乔木桑干高冠大,又在农户家前屋后和农田林网上,使用药物喷雾防治桑蟥幼虫难度较大,同时对人畜安全也难以保障。所以,为探求一种既能治虫,又要安全的方法,故进行了内吸剂农药防蟥试验,现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桑蟥幼虫以21%灭杀毙5000倍和25%速乐乳油3000倍的效果为最好,其平均一次性校正防效分别达98.68%和98.81%,适宜于桑蟥成灾和不养夏秋蚕的地区应用。50%甲胺磷1500倍和40%水胺硫磷1500倍对桑蟥幼虫的平均一次性校正防效均达85%以上,且残毒期适中,是两种比较理想的药剂。40%增效氧化乐果和80%敌敌畏不宜用作治桑蟥的主要药剂。  相似文献   

8.
桑蟥是原吴兴县的主要害虫,50年代为害猖獗,造成无叶养蚕,后经防治蟥害得到控制。至80年代初桑蟥为害又开始蔓延,近几年大量养桑,越冬卵块增加,冬春又不刮蟥卵,因而再次造成严重为害,据1986年统计为害面积约达6900亩,1987年竟达2万余亩,一向认为无蟥害的太湖沿岸织里分区6个乡,乡乡有蟥害。为使50年代的蟥灾历史不再重演,1987年市、区组织力量开展了联  相似文献   

9.
桑蟥是一种与家蚕近缘的鳞翅目蚕蛾科昆虫,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了桑蟥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饲养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命表的形式研究了三化性桑蟥自然种群数量动态规律。通过计算各世代I值和IPC值 ,并进行组分分析证明 ,在自然环境中桑蟥的种群控制指数较低 ,繁殖率、生命率很强。种群增长虽然各世代有所区别 ,但I值都在 11以上 ;第 2代桑蟥的世代周期短 ,增长指数大 ,环境控制能力弱 ,容易蔓延 ,造成第 3代桑蟥迅速增长 ,形成灾害性危害。  相似文献   

11.
<正>海安县高沙土地区11个乡镇,近几年普遍发生桑蟥,每年夏秋季许多乔木桑被桑蟥危害,并波及湖桑。县政府、县农工部和  相似文献   

12.
桑蟥是江浙地区重要的桑树害虫,几乎年年造成严重的災害,损失巨大,特别在太湖地区发生更为猖獗,在浙江省全面规划中,要在七年内消灭的农作物十大病虫害,桑蟥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继续贯徹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方针,防治桑蟥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浙江省于1955年在吴兴县练市乡大面积地使用含魚藤酮百万分之31.25的魚藤精药液喷杀头蟥,平均死亡率达90%以上,接着辅以人工辅杀,最后死亡率达98%以  相似文献   

13.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家蚕、野蚕、桑蟥卵壳的表面构造,并比较了三者间的差异。精孔区:家蚕、野蚕均有两层菊花瓣状卵纹,第三层花瓣状纹模糊不清,而桑蟥则有三层明显的菊花瓣状卵纹。卵壳中央部表面:家蚕由埂状突起交错构成小室,内含粒状突起,野蚕则小室状结构不太明显,气孔数著少,突起间交界处多生裂纹;桑蟥由许多脊状突起纵横相连,构成粗的不规则网纹,与前两者迥异。桑蟥卵壳断面构造与家蚕相似。从卵纹结构看,野蚕较桑蟥更近于家蚕。因此认为:卵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者间的类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今年将是蚕桑生产飞跃的一年,蚕茧在去年丰收的基础上,产量要求翻一番,总产飞过战前关。为了适应这个要求,对桑蟥的防治工作,也须采取新的措施。中央提出对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针是:“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在浙江省的许多农作物害虫中,已将桑蟥列为重点防治之一,桑蟥能不能根治呢?在1958年大面积防治中,浙江吴兴县已出现了十多个无蟥社,例如该县原织里乡的同  相似文献   

15.
<正> 临朐是全国三大蟥灾区之一的鲁中南蚕区的蚕茧生产重点县,桑蟥(Rondotia menciana Moore)是当地高干桑第一大食叶害虫。幼虫从5月下旬开始危害,到9月中旬结束。一般年份夏秋叶损失10.5~30.3%,影响了夏秋蚕的饲养。并且,近两年桑蟥危害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桑蚕生产的发展。为  相似文献   

16.
桑蟥(Rondotia menciana Moore)俗名白蚕、松花蚕、白蟥、蟥虫等.属鳞翅目、蚕蛾科,曾是在我国太湖沿岸蚕区主要桑叶害虫之一,不少省都有发生,6月下旬孵化,一年可发生三代,第二代在8月上旬孵化,取食叶肉,猖獗为害年份,严重影响秋蚕饲养.建国以来,采用寄生蜂生物防治和人工、药剂等防治方法,至五十年代末已臻绝迹.桑蟥与其他蚕蛾科虫类有何亲缘关系,为蚕业界所关注,兹对其染色体数进行观察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董廷宣  杜家纬 《蚕业科学》1992,18(2):127-128
<正> 桑蟥是桑树害虫中被列为检疫对象的一种,广泛分布在全国近20个省、区。在山东地区,桑蟥为害乔木桑尤为严重,且人工和药剂防治困难,在应用药剂防治时常与养蚕安全有矛盾,故研究先进的防治技术是当务之急。应用性信息素防治害虫是近年国内、外新兴的防治技术。应用人工合成的桑蟥性信息素进行田间诱杀雄虫,可大大降低交配率,压低田间虫口密度。此法具有专一性强,无污染,对天敌无害,对养蚕无影响等优点,是一种经济、高效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 桑蟥属鳞翅目,家蚕蛾科,以幼虫危害桑叶的害虫。全省都有发生,尤以陕北关中为害最重。桑蟥危害桑树的程度不同,表现为轻者吃成洞孔,重者仅留叶脉,甚至成片桑园被吃光。近几年由于气候反常,我校桑园及了解到省蚕研所桑园,桑蟥危害都有加重趋势,影响夏秋期桑叶产量和树势。所以为使桑叶的叶质得到保证,对桑蟥的危害不能低估。为提高认识,加强防治,笔者特写此文。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桑树病虫害名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允信  屈珍莲 《蚕业科学》1990,16(3):165-172
据调查,山西省桑树病虫害种类较多,分布面广,在全省3个市5个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为害.初步统计,桑病共有18种,桑虫共有38种.其中桑黄化型萎缩病,桑疫病,桑赤锈病,桑褐斑病,桑蟥,蠼螋,桑尺蠖,黑绒金龟子为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桑蟥(rondotia menciana moore),属鳞翅目,家蚕蛾科,为害桑科植物,是国内苗木检疫对象,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尤以江、浙两省的太湖流域蚕区最为严重。桑蟥自古以来一直是桑园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