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代耕农是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对珠三角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特殊的历史贡献。但代耕农面临着生存困境,并引发了系列社会问题。从代耕农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及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破解代耕农问题的思路:解决代耕农入户问题,提高征地和拆迁赔偿,取消入学门槛,提供再就业指导,建立代耕农管理基金。  相似文献   

2.
“代耕农”是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历史贡献.“代耕农”是随着珠三角当地农民大规模“洗脚上田”而流入的一种临时性农业劳务,现已形成庞大的“代耕农”群体.“代耕农”可分为帮耕农、租耕农、雇佣农3种不同类型,三者在户籍、社会保障、住房条件、代耕形式、耕种品种、流动性,组织化程度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帮耕农已慢慢退出珠三角的代耕舞台,租耕农和雇佣农则成为“代耕农”的主体,继续为珠三角的农业生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野代耕农冶是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具有社会排斥和权利缺失的双 重边缘性特征;既要承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保障与教育的多维社会排斥、又要面对多种权利缺失却无处诉求的 困境。结合野代耕农冶社会排斥与权利缺失的基本现状、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及社会危害、寻求消除社会排斥与权利维 护的积极出路。  相似文献   

4.
"代耕农"是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对珠三角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特殊的历史贡献。在流动过程中,引发系列农村社会问题,与流入地政府及农民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纠纷、合同纠纷、拆迁纠纷、入户、子女入学等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代耕农"流入地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代耕农"问题也成为乡村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将"代耕农"群体与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相联系,分析"代耕农"衍生的系列社会问题与隐患,从政策层面与管理制度上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剖析当前珠三角“代耕农”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影响,提出解决“代耕农”问题的政策改进与规范管理建议,为“代耕农”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解决思路。【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归纳整理,对珠三角地区“代耕农”问题管理中的现有政策和管理策略进行分析,从制度和体制两个层面提出解决珠三角“代耕农”问题的建议。【结果】珠三角地区“代耕农”面临着入户入学、转产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融入等生存与发展的系列难题,存在政策和管理的双重缺位,对“代耕农”、流入地居民和流人地政府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建议】需从政策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入户政策和入户后的福利保障政策,管理上进行补偿安置归位、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代耕农”的群体组织化程度,以解决珠三角“代耕农”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联安村"代耕农"群体为中心,分析珠三角"代耕农"现象及相关问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代耕农"是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对珠三角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特殊的历史贡献。但其至今尚未真正融入珠三角的主流社会,始终保持着"定居不融合"的状态,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不适应性。他们遭遇诸多社会排斥与歧视,面临居住隔离、交往狭隘及社会保障待遇不公等社会融合困难。以中山市西区的"代耕农"为中心,分析"代耕农"社会融合的基本状况及其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代耕农"的社会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业流动人口涌进城市,其中一部分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代耕农"。在转型社会阶层分化的语境下,具有农业流动人口与女性流动人口双重身份的女性"代耕农",其被边缘化及权利被忽视已是不争的事实,她们的生存状况堪忧,已影响到流入地新农村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从"代耕农"现象透视珠三角地区新型土地租佃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步伐进程的加快与地区经济差异扩大,发达地区农民将田地以签定合同或达成口头协议的方式租给落后地区农民耕种,出现了新型的租佃关系"租约农民"群体.分析了新型土地租佃关系的构成,与传统土地租佃关系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对"新农村"建设中"代耕农"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代耕农"是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其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并随时可能引发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社会工作者作为弱势群体的关注者,能够以其专业技能、专业方法介入代耕农问题,一方面,从优势视角帮助代耕农发挥自身潜能,使其能够"自助",缓解甚至解决代耕农的各种生存、转业困境;另一方面,以中介者、资源联系者等角色去协调社会关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解决"代耕农"问题的有效干预方式,最终达致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成社会公正和谐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迁及城镇化发展,导致珠三角地区形成一个特殊群体"代耕农"。其主要分布在城郊、城乡结合部及城中村,为珠三角城乡经济发展有历史贡献,却因政策变化、经济发展等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原因,沦为具有"双重边缘性"的弱势群体并引发系列社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城市区域性问题。城市问题俨然已逐步上升为事关城市区域联动发展的系统性议题,城乡流动、城乡排斥、城乡融合、城市包容等诸多议题愈来愈被纳入城市管理研究之中。代耕农问题的产生,在本质上与城市化有着密切关联,代耕农贬抑的社会情绪反过来对于城市管理、城市发展又有着巨大不良影响,代耕农问题也是城市问题。从代耕农与城市互动视角,探讨代耕农社会情绪的产生逻辑,分析代耕农社会情绪对城市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代耕农社会情绪的化解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春林  温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62-8763
对珠三角地区"民工荒"进行了分析,并从国家、企业、农民工3个不同角度分别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比较珠三角与“9 2”省区优势农产品的发展优势及区域布局特点,从比较优势理论上阐述珠三角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9 2”省区优势农产品合作发展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周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44-21446,21449
介绍了新生代农民工权益诉求的特征,从新生代农民工权益诉求的角度分析了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民工荒"现象,剖析背后的原因,寻求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现代农业理念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现代农业是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农业企业制度和农业产业组织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理念,它同时也吸收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理念中的有益成分,其中关键是要形成重组农业资产存量的有效机制,对外拓展农业的外延,对内提高产业的收益,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生产经营的颓势,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新型农业企业的组织结构,营造与国际市场对接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环境问题与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本文从水、土壤、食品安全、农村生态等4个方面.阐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环境现状,提出了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农业、丘陵山区立体种养农业、基塘农业和观光农业等与区域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最后给出了区域产业化、绿色化和生活化的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收集、汇总和整理珠江三角洲园林绿化植物基本资料的基础上 ,运用Foxpro关系型数据库应用软件的管理功能 ,进行园林植物信息管理系统结构设计 ,以实现珠江三角洲园林植物信息 (文字、彩色图象 )的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王成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54-19156
在介绍珠三角地区概况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其中,从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技术政策优势3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从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产业规模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4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劣势;从潜在客户市场、政策环境和市场支持3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机遇;从理念因素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个方面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威胁。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珠三角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