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疆不同品种哈密瓜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淼  胡国智  熊韬  冯炯鑫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0):1802-1808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哈密瓜果实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特性,为科学评价和鉴定哈密瓜的品质特性奠定基础。【方法】以新疆主栽的6个哈密瓜品种为试材,测定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相关指标,并将相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品种哈密瓜的品质特性。【结果】6个品种只有白玫果皮呈现出表面光洁的白色,可作为亮点,特色销售。果肉口感只有早醉仙和黄醉仙质地柔软,并带有果香。果实质地最硬的品种是白玫和新红心脆,耐贮性较强。除了新红心脆和西州密25号是大中型果,其余4个品种单瓜重在1~2 kg,大小适中。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除黄醉仙外,其余品种均达到14%以上。【结论】不同品种间含糖量、糖酸比差异显著,由大到小的排序均为黄皮9818>西州密25号>白玫>新红心脆>早醉仙>黄醉仙。早醉仙、黄醉仙、新红心脆为一类,黄皮9818、西州密25号、白玫为一类。不同品种哈密瓜品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杀菌剂处理对采后甜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6):11-14
采用杀菌剂处理哈密瓜,通过对果实在贮藏期间相关品质指标的测定确定适宜的杀菌剂处理。以新疆哈密瓜—西州密17号为试材,采用嘧菌酯、咪鲜胺、草酸杀菌剂溶液分别浸泡1min和5 min处理哈密瓜,常温贮藏,贮藏期间对果实硬度、电导率、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腐烂率进行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西州密17号常温贮藏,采用草酸溶液浸泡1 min处理,能减缓哈密瓜贮藏品质的衰变,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后到预冷有效时间、不同贮藏温度、货架期等因素对哈密瓜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哈密瓜品种西州密25号为试材,研究采后果实不同窗口期、不同贮藏温度,货架期期间果实生理品质保持效果较好的预冷有效时间和贮藏温度.定期测定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电导率、色差等指标随时间变化.[结果]不同窗口期冰水预冷处理,6℃贮藏温度,货架期期间,采后6h处理果实较好的保持了哈密瓜中心TSS含量、果实硬度、色差变化,采后3h处理果实较好的保持细胞膜渗透率的变化;常温贮藏温度,货架期期间,采后6h处理较好的保持了哈密瓜中心TSS含量、细胞膜渗透率的变化、色差变化,采后0h处理哈密瓜果实较好的保持果实硬度.采后6h处理哈密瓜6℃冷藏,货架期间,果实较好的保持了哈密瓜中心TSS含量、果实硬度、色差变化;常温贮藏温度,较好的保持了哈密瓜细胞膜渗透率的变化.[结论]采后放置了0、3、6、9h的哈密瓜进行0℃冰水预冷120 min,采后6h处理哈密瓜、6℃冷藏,减缓了果实货架期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色泽变化,抑制果实的软化,较好地保持哈密瓜的品质,有效延长哈密瓜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哈密瓜果肉不同部位的糖含量分布情况,以‘西州密25号类’、‘西州密17号类’、‘西州密1号’、‘春秋密17号’、‘新密25号’5个哈密瓜品种为材料,将成熟果实纵向5等分,横向3等分,分别测定果实不同部位的糖含量。结果表明:在果实纵向结构中,‘西州密25号类’中部表现为顶部糖含量高于赤道部和底部但差异不显著,其外部和心部则表现为底部最高,‘西州密17号类’、‘西州密1号’、‘春秋密17号’品种的果实糖含量自顶部至底部均呈升高趋势,‘新密25号’的果实糖含量在不同部位间无显著差异;从横向结构看,5个品种均表现为从果皮部位至胎座,糖含量显著升高。综合可见,不同品种哈密瓜果实含糖量的纵向分布品种间存在差异,横向分布则在部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杜娟  廖新福  杨军  腾国玲  张敏  再吐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32-4035,4080
[目的]研究几种贮藏方式对采后哈密瓜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哈密瓜西州密17号为试材,采用2~4、4~6、6~8、8~10℃4个贮藏温度下的杀菌剂、1-MCP、杀菌剂复合1-MCP技术对哈密瓜进行采后处理,定期测定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的各项品质指标.研究几种贮藏方式对采后哈密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及POD、SOD与CAT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不同采后处理中,6~8℃条件下贮藏、采后杀菌剂复合1-MCP处理,CAT、POD、SOD酶活水平最高;8~10℃贮藏温度下、采后杀菌剂处理,MDA含量水平最高;4~6℃贮藏温度下、来后1-MCP处理,质膜透性最低;2~4℃贮藏温度下、采后1-MCP处理,果实硬度和哈密瓜中心TSS含量水平最高.[结论]6~8℃贮藏温度下对西州密17号进行采后杀菌剂复合1-MCP处理,减缓了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抑制果实的软化,较好地保持哈密瓜的品质,有效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6.
冰水预冷复合药剂处理对哈密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5):35-37
为探究冰水预冷结合不同药剂处理对哈密瓜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哈密瓜品种西州密25号为试材,研究冰水预冷处理结合保鲜剂、杀菌剂、保鲜剂复合杀菌剂处理对哈密瓜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定期测定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电导率、色差等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冰水预冷复合药剂处理,贮藏期间,采用氟硅唑杀菌剂复合壳聚糖保鲜剂涂膜处理果实,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硬度、哈密瓜中心TSS含量,细胞膜渗透率的变化平缓;采用氟硅唑杀菌剂处理果实,抑制哈密瓜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色差变化效果较好。试验证明,在冰水预冷温度0℃左右、处理时间120 min,6~8℃贮藏温度下,对西州密25号进行采后氟硅唑杀菌剂复合壳聚糖保鲜剂涂膜处理果实,减缓了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抑制了果实的软化,较好地保持哈密瓜的品质,有效延长了哈密瓜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减轻春季寒流对植株的伤害,研究低温胁迫对哈密瓜幼苗的影响及其抗寒性.[方法]以5个哈密瓜品种(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新密45号、8501、86-1)为试验材料,采取人工低温胁迫的方法,研究哈密瓜幼苗在20、15、10、5和0℃低温处理下根系活力、细胞伤害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幼苗在低温胁迫下,根系活力受到抑制,随温度的下降,细胞伤害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0℃植株大部分无冷害现象,5和0℃新密45号的冷害指数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结论]细胞伤害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植物抗寒能力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能较好地反应材料的抗寒能力.在参试品种中,西州密25号的抗寒能力较强,新密45号的抗寒能力较弱.生产上,可以在5 ~ 10℃进行短时间的低温锻炼来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测定了厚皮甜瓜明月、风味5号、西州密25、西州密17、久红瑞5个主栽品种的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蛋白等品质指标,进行了材料间的差异性分析,并采用主要成分分析对各个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州密25、久红瑞品质优,风味5号、明月和西州密17品质中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于旱胁迫条件下,研究哈密瓜幼苗与抗旱性有关的生理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为哈密瓜的抗旱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抗旱性不同的9份哈密瓜品种,采取盆栽控水技术进行水分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与植物抗旱性有关的游离脯氨酸、甜菜碱、叶绿素、丙二醛(MDA)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苗期干旱胁迫增加了游离脯氨酸、甜菜碱、MDA、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同时减少了叶绿素含量.[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干旱胁迫下游离脯氨酸、MDA、可溶性糖、SOD、POD、叶绿素均可作为哈密瓜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指标,在9份参试品种中,西州密24号抗旱性最强,红心脆抗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对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肉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研究温度调控西州密25号哈密瓜采后软化作用机制,为哈密瓜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成熟期西州密25号哈密瓜为试材,采后分别置于不同温度(0、5、10和15℃)环境下贮藏,每隔5 d测定果实硬度、呼吸强度,果肉β-半乳糖苷酶(β-Gal)、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酶(PE)、纤维素酶(Cx)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指标,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软化的影响。【结果】不同贮藏温度对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硬度、呼吸强度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温度越低,果肉硬度下降越慢,果实呼吸强度峰值越低,果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越低。温度低于5℃时,果肉出现明显冷害症状。【结论】5℃适合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贮藏。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硬度与呼吸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与β-Gal、PG、PE和Cx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哈密瓜果实品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密25等6个哈密瓜品种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测定,分析其品种间果实品质差异,并采用评分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品种哈密瓜单果重1.11~1.96 kg、可溶性固形物11.90%~16.60%、可溶性糖含量9.29%~16.38%、有机酸含量0.17%~0.46%、糖酸比28.04~77.23,差异显著。除西密17外,其他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均达14%以上;风味4和风味5有机酸含量较高,高出其他品种2倍以上;风味5和西密25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糖酸比西密25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是单果重、糖酸比、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肉厚和可溶性糖含量。综合评价表明,西密25品种果实口感最好,果肉细腻、松脆、蜜甜,营养品质较好;风味5果实大小、酸甜口感适中,营养品质较佳;白玫品种果肉细软、蜜甜,在粤西地区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冷链运输对哈密瓜品质及腐烂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冷链运输对哈密瓜运输品质、腐烂率及和货架期的影响,解决精品哈密瓜运输过程品质劣变,腐烂严重、货架期短的问题.[方法]以哈密瓜(Cucumis melo L ssp.melo Pang)金龙为试材,采用1-甲基环丙烯(1 - MCP)处理,冷链运输,研究冷链运输对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瓜果实运输品质、腐烂率、商品率以及货架品期的影响.[结果]冷链运输对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影响较小,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各成熟度甜瓜,采用冷链运输商品率较对照高40;,货架期商品率高30;;冷链运输甜瓜货架期比常温运输延长2d.甜瓜成熟度过高,运输及货架期商品率低,腐烂率高.[结论]冷链运输延缓甜瓜运输过程果实衰老,保持品质,延长货架期,降低腐烂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贮藏温度下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冷害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冷害发生的温度、时间及症状,确定其适宜贮藏温度,防止贮藏过程中造成的冷害损失.[方法]观察3、5及8℃三个不同贮藏温度下,西州密25号果实冷害发生规律,统计贮后的冷害率、失重率及好果率,测定贮期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SOD、CAT及POD等相关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西州密25号果实的冷害指数随贮藏温度的下降而增大,3℃贮藏21 d后果实易遭受冷害;5℃贮藏可降低果实的冷害率和失水率,保持较高的好果率,有利于延缓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圆形物、可滴定酸及VC含量的下降,维持SOD、CAT及POD酶的活性;8℃贮藏虽未发生冷害,但果实失重率较大,品质下降较快.[结论]3℃进行西州密25号果实短期贮藏,5℃下进一步探讨果实的冷藏适温.  相似文献   

14.
以黄皮9818和西州密17号哈密瓜品种为试材,在简约化栽培模式下,采用不同株距(45厘米、60厘米、80厘米)配置的方法,测定了2个哈密瓜品种单个植株坐果数、果实单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产量指标,研究了简约化栽培模式下不同株距配置对不同哈密瓜品种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天津农业科学》2016,(8):64-68
为研究品种、预处理、温度、时间、成熟度等因素对哈密瓜热风烘干效果的影响,以不同品种哈密瓜(西州密21号、西州密24号、w T1499、w T1489)为试材,预处理后进行热风烘干,测定色差、含水率、感官等指标变化。结果显示,结合哈密瓜的加工特性,比较不同的哈密瓜品种,影响果实含水率的各因素顺序依次为品种、温度、成熟度、护色液,影响果实颜色变化的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成熟度、品种、温度、护色液。研究认为,西州密21号、西州密24号哈密瓜经热风烘干较好地保持了果品原本的色、形、香、味,适于在哈密瓜采后加工贮藏过程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6.
NO处理对哈密瓜果实采后冷害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NO处理对哈密瓜果实的冷害控制效果,筛选出较适宜的NO处理方式,降低哈密瓜果实采后冷藏过程中冷害造成的损失.[方法]以新密3号哈密瓜为试材,设置0、20、60、100μL/L四个不同浓度,研究低温贮藏(1±0.5)℃与3种NO处理对哈密瓜果实冷害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20 μL/L NO处理可延缓新密3号哈密瓜果实冷害发生,降低失重率,提高好果率,抑制电导率和MDA含量上升,促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积累,提高了新密3号哈密瓜果实的抗冷性.[结论]20μL/L NO处理能够较好地缓解新密3号果实采后低温贮藏中的冷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弱光胁迫对不同哈密瓜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培育的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和当地栽培面积较大的早皇后3个哈密瓜品种为试材开展试验,用UV-1601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弱光胁迫下,不同哈密瓜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均较全光照对照升高,蒸腾速率较全光照对照降低。其中,西州密25号的光合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均优于其他2个品种。推测西州密25号是高光效的哈密瓜品种,适宜在当地大面积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涂膜对枸杞鲜果常温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壳聚糖涂膜对枸杞鲜果保鲜的作用。[方法]以“宁杞1号”枸杞鲜果为试验材料,在常温下,用不同浓度壳聚糖对枸杞鲜果进行涂膜,探讨其对枸杞鲜果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25%的壳聚糖涂膜枸杞鲜果的腐烂指数和失重率在所有处理中最低,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保鲜效果最好。[结论]壳聚糖涂膜液处理有利于枸杞鲜果保鲜。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涂膜对甜瓜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对甜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哈密瓜(Cucurnis melo L.ssp.melo Pang)西州蜜25号为试验材料,壳聚糖浓度分别为10、20和30g/L的溶液对甜瓜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壳聚糖涂膜对采后甜瓜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相对电导率、VC含量、失重率及腐烂率的影响.[结果]壳聚搪涂膜处理抑制甜瓜果实的呼吸速率,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果实乙烯释放量,推迟乙烯高峰的出现;20和30 g/L壳聚糖涂膜处理甜瓜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的在整个贮藏阶段均高于对照果实,降低了甜瓜果实相对电导率、失重率、腐烂率的上升幅度.[结论]用20g/L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甜瓜,能够保持甜瓜贮藏品质,降低腐烂,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20.
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采后不同时间间隔西州密25号哈密瓜,研究哈密瓜采后与1-MCP 处理之间的有效间隔,确定1-MCP 处理适宜的窗口期,为其在哈密瓜采后贮运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哈密瓜采后间隔6,12,24 h,分别用1-MCP 处理,贮藏在室温(25±2)℃条件下,测定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MCP 处理保持哈密瓜贮藏期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 C 含量,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果皮叶绿素的分解,减少果实的失重和腐烂,抑制了丙二醛的累积。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比较得出哈密瓜果实在采后12 h 内用1-MCP 处理能够较好的保持果实采后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