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养鱼效益也在逐步提高,养鱼的整体流程即为把部分鱼苗放养入适当的水体环境中并对其进行定期地饲养加以管理,或者是水体环境中的某些鱼类资源进行合理养殖加以保护,最终均以获得高产量的鱼进而最大程度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因此,养鱼方面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通过探讨如何制定科学的养鱼计划以及确定合理的养殖模式,实现养殖方法、技术的改善,提高养鱼效益。  相似文献   

2.
种草养鱼是降低养鱼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养殖结构 种草养鱼的养殖结构应以草食性鱼类为主,同时考虑到水体和饲料的充分利用,合理搭配杂食和滤食性鱼类.实践证明,草食性鱼类的放养量占总放养量的60%~65%,比较合理,这样总产量中草食性鱼类产量约占55%左右.  相似文献   

3.
梁久梅 《农家顾问》2008,(10):50-51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鱼类养殖水体的水质好坏一般可先通过观察水色来判断。  相似文献   

4.
李宏 《北京农业》2011,(12):111
淡水养鱼是指将鱼苗投放到水体里并加以饲养和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为了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要从养殖技术、产品结构和成本收益管理3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淡水养鱼是指将鱼苗投放到水体里并加以饲养和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为了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要从养殖技术、产品结构和成本收益管理3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淡水养鱼是指将鱼苗投放到水体里并加以饲养和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为了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要从养殖技术、产品结构和成本收益管理3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当前养殖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促进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提升,特别是在当前饲养技术发展较为明显的淡水养鱼的养殖生产方面,一些养殖生产经验正在逐渐成熟,成为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成熟策略。笔者结合自身在福建省武平县万安镇畜牧兽医站参与养殖生产的实践经验,通过本文着重分析当前淡水养鱼技术及淡水养鱼效益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的综合经济效益,克服温室养鳖模式所养出的商品鳖品质较差的缺陷,我们可以把少量鳖种投放到池塘中进行鱼鳖同池混养。鱼鳖混养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鱼鳖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鱼鳖养殖的综合产量,鱼鳖混养池的经济效益要比传统养鱼池的经济效益高好几  相似文献   

9.
由于种质退化、水体环境恶化等因素,对虾精养养殖风险急剧增加,养殖效益大幅下降。在新形势下,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开展了精养对虾塘套养中华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笔者对试验相关情况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池塘网箱养鱼技术是通过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借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实现溶氧、饵料、水环境的综合利用,是一种提高池塘养殖效益、发展集约化养殖的有效途径。1999年,宁夏推广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面积近1000亩,网箱净养水体1600m^3,网箱平均每1m^3生产规格为0.6kg的罗非鱼68.9kg,最高产量达到81.1kg,每只网箱收入4340元,纯收入1300元,以每两亩挂一个网箱计,即每亩池塘可净增收入500元左右,并且池塘中鱼产量每亩在750kg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现将此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精养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池塘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措施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精养池塘养殖技术,对提高池塘养鱼的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池塘主养鲫鱼技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由于鲫鱼的市场价格越来越高,养殖效益越来越大,许多地区的池塘养鱼生产者及单位开始转养鲫鱼。我国传统养鱼方式中一直将鲫鱼做为搭配品种,产量较低,效益增长幅度不大。为适应养殖生产者的技术需要,近两年我们做了一些池塘主养...  相似文献   

13.
赵辉 《现代农业》2014,(2):90-90
<正>在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中,池塘水体环境、鱼种质量及放养模式、饲料及投饲技术、鱼病防治、日常管理等因素制约着池塘养殖产量的提高。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池塘渔业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实现池塘养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一、改善和优化池塘水体环境良好的池塘水体环境是获得养鱼高产的重要前提。要想获得高产,就必须对池塘进行全面改造,一是改小塘为大塘,将面积较小的池塘改造成面积为5~  相似文献   

14.
翟洪民 《新农村》2013,(12):29-29
综合养鱼又称综合水产养殖,即以水产养殖为主,养鱼与农林种植业、畜禽饲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综合经营利用的一种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较好经营模式。1.综合养鱼的优点(1)降低生产成本。综合养鱼可明显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经营的安全性,扩大和增加就业机会,使更多的农民富裕。(2)合理利用水陆资源。推行综合养鱼可有效提高水体和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水产养殖的饲料和肥料来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江苏省太湖地区淡水养鱼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问题,首先分析了该地区淡水养鱼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的有利条件。认为淡水养鱼生产是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一大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高养鱼生产经济效益,对改善水产品供应有很大意义。其次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方法,揭示了影响该地区塘鱼生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并根据上述分析对该地区发展塘鱼生产的潜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提出了建议。最后,通过对该地区湖泊养鱼精养和粗养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两种养殖方式经济效益的差异,指出随着精养水平的提高、养殖技术的改进,湖泊精养的经济效益也必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种草养鱼高产高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种草养鱼技术,包括池塘条件、种草、鱼种放养、水质调控、饲料投喂、病害防治、适时捕捞等内容,以期指导养殖户提高种草养鱼技术,增加养殖效益,并减少饲料对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为塘坝健康养鱼高产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利用泾川县田家沟流域官村塘坝(养殖净水面123亩)进行了养殖探索。结果表明:利用塘坝养鱼,通过主养规格大、生长快、市场销路看好的名优鱼,合理搭配鱼种,全面实施配方饲料养殖,可以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商品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直接利润为25.6万元,利润率达31.3%,比当地普通池塘养草鱼利润率(26.4%)高4.9百分点。同时总结了塘坝健康养鱼高产模式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王文彬 《新农业》2012,(3):56-57
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为养殖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促进鱼类生长,这是养鱼水体中物质能量的复杂转化过程,是提高鱼塘产量,增加养鱼效益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养殖实践中,经常看到一些养殖  相似文献   

19.
海水网箱养鱼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的新型养殖方式。1989年,温州市洞头县双扑乡渔民郭志峰最早从福建引进网箱养鱼技术,由10人合股投资80多万元创办了全省首家海水网箱养殖场,共设置81只网箱,由于海水网箱养鱼具有水体环境好、管理简便、收获方便、养殖产量高及养殖效益好等优点,近几年来,在我市发展迅速。到去年上半年,全市网箱养鱼达2800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池塘环境条件是进行科学养鱼的基本前提,科学的养殖方式、方法是获得养鱼高产的重要保证。为确保养殖产量与养鱼效益,就必须给养殖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的池塘条件,对不合理的养鱼池塘进行改造、对不科学的养鱼方式、方法等进行改进和优化处理,提高山区池塘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